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名师系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
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在北方下雪后,偶尔会看到白色的狐狸,这种动物的护身术是( )。
A.拟态
B.放臭气
C.保护色
D.用毒刺
2.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泥土里的动物是( )
A.蜈蚣
B.蚯蚓
C.苍蝇
D.蚊子
3.奇奇也体验了制作生态瓶的活动,奇奇制作生态瓶的步骤正确的是
()。
A.准备玻璃瓶--种水草--放鱼虾
B.准备玻璃瓶--铺沙装水--种水草--放鱼虾
C.准备玻璃瓶--铺沙装水--放鱼虾--种水草
D.准备玻璃瓶--种水草--铺沙装水--放鱼虾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关系为()。
A.蝉→螳螂→黄雀
B.黄雀→螳螂→蝉
C.树→蝉→螳螂→黄雀
5.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的是()。
A.微生物
B.土壤
C.植物
6.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一般是改变()条件。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7.下列动物中,喜欢昼伏夜出的是( )
A.老鼠
B.羊
C.舵鸟
D.鳄鱼
8.奇奇发现旁边的黑豆芽有的叶子翠绿且茎粗短,但有的叶子发黄且茎细长,可能是因为()造成的。
A.缺少阳光
B.温度过低
C.缺少水分
D.缺少空气
9.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B.水质污染造成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10.温州流传很多包含科学道理的谚语,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A.“有水才有谷,无水守着哭”——指的是水稻的生长离不开水分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指的是食物关系,包含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C.“少食多滋味,多吃坏肚皮”——指的是平时饮食要适量,吃太多会增加消化负担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
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
2.蚯蚓喜欢生活在( )、( )的环境。
3.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消费者( )、( ),生产者是( ) 。
4.食物链通常从( )开始,到凶猛的( )终止。
5.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
6.完全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比半露在空气中的种子发芽( )。
A.快
B.慢
C.相同
7.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
8.自然界中的各种( )和( )互相作用、互相依存,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做( )。
9.“飞蛾扑火”、花儿朵朵向太阳”体现了动植物具有( )特点。
10.草、田鼠、老鹰这些生物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请写出这条食物链: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中,包含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2.生态瓶中的小鱼不停地浮出水面呼吸,很可能是水中的氧气含量太低了。
()
3.浸泡种子的水温度越高越好。
()
4.狗既喜欢啃骨头又爱吃米饭,属于杂食类动物。
()
5.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我们必须要大量的平湖改良田。
()
6.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
7.为了准确评价我们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我们应该把它们同时放到阳光下,并装同样温度同样多的水,然后作比较。
()
8.做种子发芽实验只需一粒种子即可。
()
9.干燥的花生、黄豆种子不容易发芽,潮湿处的花生、黄豆种子很容易发芽,这类现象使人想到种子在有水的地方容易发芽。
()
10.如果生态群落中一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
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
1.把动物名称与其特殊的繁殖方式用直线连起来。
水螅雄性用哺育袋养育
蜗牛从母体直接分离
海马雌雄同体又需要相互交配
五.简答题(共5题,共24分)
1.下面图中表示的是水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你根据图中的食物网,完成图下问题。
(1)属于生产者的有。
(2)属于消费者有。
(3)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
链。
(4)如果大量捕猎蛇和鸟,那么整个生态系统产生的后果
是:。
2.冬季生豆芽时室内要增温,为什么呢?
3.维护生态平衡,从我做起,我们应该怎样做?
4.为什么动物爸爸似乎都比动物妈妈更“漂亮”?
5.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怎么做?(至少写3条)
六.综合题(共3题,共18分)
1.为了研究蚯蚓喜欢潮湿还是干燥的环境,请制订实验计划,并在括号中打研究问题蚯蚓喜欢阳光还是阴暗的环境?( )
蚯蚓喜欢潮湿还是干燥的环境?( )
2.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解程下列现象。
(1)夏日,大雨过后,小明发现地面上有很多的蚯蚓,由此小明推断蚯蚓不喜欢湿润的土壤,而是喜欢干燥、阴暗的土壤,小明的判断对吗?为什么?(可从本课的实验结论以及之前所学的有关土壤的氧气含量等角度进行解释)。
(2)骆驼用驼峰储水可以在沙漠中更好地生存;枯叶蝶翅膀上有类似猛禽眼睛的花纹,使一些捕食者不敢靠近;蝗虫在夏天草木繁盛时体色是绿色的,到了秋天变成黄色。
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C
5.C
6.A
7.A
8.A
9.C
10.B
二.填空题
1.食物网
2.阴暗;潮湿
3.老鼠;蛇;水稻
4.绿色植物;肉食动物
5.消费者
6.B
7.生态群落
8.生物;非生物;生态系统
9.向光性
10.草→田鼠→老鹰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
五.简答题
1.(1)水稻
(2)小鸟、蛇、老鼠、蝗虫、老鹰(3)水稻→蝗虫→小鸟→蛇→老鹰
(4)蝗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老鼠的数量减少。
因为蛇的减少,老鼠会繁殖迅速,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并将导致老鹰的食物减少
2.豆芽生长适宜温度在15-32℃左右,冬季气温低,不利于种子的萌发,所以需要增温。
3.保护物种和他们生存的环境。
4.雌性动物和雄性动物一般在长相、毛色、大小上有所区别,雄性动物更漂亮,更威武。
它们的“漂亮”主要能向雌性动物求偶获得更多成功。
它们的“威武”更能显示战斗力,能保护雌性动物和小动物不被伤害。
雌性动物色彩相对灰暗,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以减少被攻击的机会,可以更好的关爱和保护好它们的孩子
5.1.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2.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
3.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的动植物。
4.保护草原,合理放牧。
六.综合题
2.保护动植物、爱护环境等
3.(1)错误。
大雨之后,土壤中的大部分空气被排出,蚯蚓为了呼吸到空气,所以会爬到地面上,并不是喜欢干燥的土壤。
(2)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有不同的特征,说明生活会适应它们生活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