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车轮规(word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篇附则
1本规则是铁路货车轮轴造修、轮对组装和轴承检修、压装产品质量检查及验收的基本依据,必须全面落实,严格执行。

遇有本规则的规定不明确时,轮轴及零部件造修单位应在保证运用安全、可靠、使用寿命,并且不低于本规则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由轮轴及零部件造修单位和铁道部(铁路局)驻车辆验收室共同研究,制订相应的技术标准。

遇有重大问题须逐级上报铁道部。

2本规则的解释、修改权属铁道部运输局。

3本规则自发布实施之日起施行。

原《铁路货车轮对和滚动轴承组装及检修规则》(铁辆[1998]2号)同时废止。

附件1术语解释
F1.1轮轴:指已压装(组装)滚动轴承的轮对,具有承载和走行的功能。

本规则中也作为轮轴零部件的总称。

F1.2轮对:由一根车轴和两个车轮采取过盈配合,经冷压装组成的整体铁路部件,轮对分为滚动轴承轮对和滑动轴承轮对,滚动轴承轮对又分为无轴箱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轮对和有轴箱圆柱滚子轴承轮对。

F1.3段修轮轴:随段修(全面检查修)货车检修或入段检修,能够按段修标准修复,达到段修车辆装车标准的轮轴。

F1.4厂修轮轴:随厂修(大修,含入段厂修)货车检修的轮轴,以及按轮轴段修标准无法修复,需退轮按厂修标准检修,达到厂修货车装车标准的轮轴。

F1.5轮对新组装:是以新制车轮及车轴按新制(原型)技术标准组装的轮对。

F1.6轮对重新组装:是以旧车轮和旧车轴(拼修)、旧车轮和新车轴(换轴)及新车轮和旧车轴(换轮)按厂修技术标准组装的轮对。

F1.7提速轮轴:是指适用于120km/h运行速度的轮轴。

车轴须为50钢;车轮型号须为HDS,HDZ,HES或HEZ等系列,新品车轮的最大静不平衡值为125g·m,标记为E3;轴承型号须为353130B,353130A,SKF197726或装用工程塑料保持架的352226X2-2RZ等。

F1.8减重轮轴:是指装用HDZB,HDZC,HDZD,HEZB,HEZD,HDSA,HESA等型减重车轮、50钢车轴及无轴箱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轮轴。

F1.9提速且减重轮轴:是指提速轮轴上装用HDZB,HDZC,HDZD,HEZB,HEZD,HDSA,HESA 等型减重车轮。

F1.10备用轮轴(轮对):凡存放在检修单位的可以使用的良好轮轴(轮对)和待修理、修理中及待解体的不良轮轴(轮对)统称为备用轮轴(轮对)。

轮轴(轮对)安装在车辆上时,属于车辆的组成部分,包括在车辆的价值内。

F1.11备用车轴:凡存放在检修单位的新购置并已投入使用(已出库)的新车轴,已加工未组装成轮对的、加工修理中或待加工修理的良好车轴,待报废的不良车轴统称为备用车轴。

F1.12备用车轮:凡存放在检修单位的新购置并已投入使用(已出库)的新车轮,已加工未组装成轮对的、加工修理中或待加工修理的良好车轮,待报废的不良车轮统称为备用车轮。

F1.13备用轴承:凡存放在检修单位的新购置并已投入使用(已出库)的新轴承,良好、待检修、修理中、待送厂大修及委托轴承大修厂修理的轴承统称备用轴承。

F1.14轴承存放间:无包装轴承成品的临时保存场所,不包括成品库。

F1.15信息系统数据自动采集:在轮轴检修过程中由微控、工控智能设备自动采集或由其他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通过双方的接口实现信息的自动采集。

F1.16人工读取或转储采集:在工序中由微控设备自动采集信息,并由人工通过数据导出、导入实现系统的数据采集。

F1.18轮座、轴颈圆柱度:车轴轮座或轴颈上测量规定截面直径差的1/2。

轮座截面直径为该截面均匀分布两个方向测量直径的算术平均值,轴颈截面直径为该截面均匀分布三个方向测量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F1.19轮位差:两轴肩至车轮内侧面的距离之差。

F1.20车轮轮缘垂直磨耗超限:是指距车轮踏面滚动圆12mm高处所测得的车轮轮缘厚度(标准轮缘厚度)不大于距车轮踏面滚动圆15mm高处所测得的车轮轮缘厚度。

F1.21轮辋厚度:轮辋内侧面和内径面交线到踏面滚动圆的径向距离。

F1.22辐板孔裂纹:辐板孔周向裂纹是指裂纹方向(从起点指向端点的方向)与过裂纹端点的圆周切线方向的角度小于15°,此范围内裂纹定义为周向裂纹,超出此范围的裂纹定义为径向裂纹;周向裂纹扩展方向大幅度偏离圆周方向定义为裂纹发展方向与原裂纹方向夹角大于30°。

F1.23除本规则另有规定外,检修限度均按下列要求执行:
F1.23.1限度表备注栏内未加说明者,可修理至限度要求以内。

但配件磨耗超限修理时,须修理至原型尺寸;局部磨耗时,可修理到与未磨耗部分相平;全部磨耗时,须修理至图样原型(包括公差)。

F1.23.2限度表内,高级修程有数据、低级修程无数据者,低级修程可不掌握;高级修程无数据而低级修程有数据者,高级修程则不得发生。

F1.23.3未超过更换限度的为允许修理。

F1.24本规则中“表面粗糙度须达到……”是指表面粗糙度不低于规定值,如“表面粗糙度须达到R a1.6μm”表示表面粗糙度R a值不大于1.6μm。

F1.25除本规则另有规定外,裂纹均指裂纹长度,磨耗和腐蚀均是指较原型尺寸的减少量或深度。

F1.26更换是指用相同名称、型号、规格、材质的合格配件替换不合格配件。

替换者可为新品,也可不为新品。

更换新品则指替换者须为新制品。

F1.27零部件未注明型号者是指全部同名零部件,注明型号者特指该种零部件。

F1.28轴身弯曲测量以轮对内侧距离差超限为准。

F1.29轴颈弯曲测量时以中心孔为基准,量表测头与轴颈中心线垂直,且靠近轴颈后肩处,旋转1周后测量轴颈半径尺寸的跳动量,其值超过0.15mm时不得使用。

车辆脱线的轮轴须退卸轴承检查轴颈弯曲度。

F1.30裂纹:在工艺过程中,使金属的连续性破坏而形成缺陷。

磁粉探伤时,其磁痕特征一般为线性锯齿形,两端呈尖角状,磁粉聚集的图像不规则,但清晰、密集。

F1.31发纹:是由原材料中的微小气孔、针孔、金属和非金属夹杂物等,经锻轧而形成的原材料缺陷。

磁粉探伤时,其磁痕特征呈直线或微弯的细线状,磁粉聚集的图像规则呈细长、平直。

F1.32伪磁痕:磁粉探伤时,其磁痕特征是绝大部分的磁粉聚集图像都比较散乱,再磁化检查时,一般复现状况不好或完全不复现。

F1.33横向裂纹或横向发纹:磁粉探伤时,其磁痕的延伸线与车轴轴线的夹角大于或等于45°。

F1.34纵向裂纹或纵向发纹:磁粉探伤时,其磁痕的延伸线与车轴轴线的夹角小于45°。

F1.35197726(TN)型轴承:197726型轴承经大修换装工程塑料(塑钢)保持架后的名称或型号。

F1.36352226X2-2RZ(TN)型轴承:352226X2-2RZ型轴承经一般检修换装工程塑料(塑钢)保持架后的名称或型号。

附件2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名称、型式
F2.1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名称
F2.1.1轮轴(图F2.1-1)
图F2.1-1轮轴示意图
1—车轴;2—车轮;3—轴承。

F2.1.2轮对(图F2.1-2)
图F2.1-2轮对示意图
1—车轴;2—车轮。

F2.1.3车轴(图F2.1-3)
图F2.1-3车轴示意图
1—中心孔;2—轴端螺栓孔;3—轴颈;4—轴颈根部或卸荷槽;5—轴颈后肩;6—防尘板座;
7—轮座前肩;8—轮座;9—轮座后肩;10—轴身;11—皮带轮安装座。

F2.1.4车轮(F2.1-4)
图F2.1-4车轮示意图
1—轮毂孔;2—轮毂外侧面;3—轮毂;4—辐板孔;5—轮辋外侧面;6—踏面;7—轮缘;
8—轮辋;9—轮辋内侧面;10—辐板;11—轮毂内侧面。

F2.1.5无轴箱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组成
F2.1.5.1353130B(C353130),CTBU150(SKFIT-AL YVOR-7030A)型滚动轴承(图F2.1
图F2.1-5353130B(C353130),CTBU150(SKFITAL YVOR-7030A)型滚动轴承组成示意图1—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前盖;3—塑钢隔圈;4—后挡;5—螺栓;
6—标志板;7—施封锁;8—防松片。

F2.1.5.2353130A型滚动轴承(图F2.1-6)
图F2.1-6353130A型滚动轴承组成示意图
1—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前盖;3—后挡;4—螺栓;
5—防松片;6—施封锁;7—标志板。

F2.1.5.3SKF353130-2RS(SKFTBU150)型、TBU150(SKFITAL YVOR-7032)型、SKF197726 型滚动轴承(图F2.1-7)
图F2.1-7SKF353130-2RS(SKFTBU150)型、TBU150(SKFITAL YVOR-7032)型、
SKF197726型滚动轴承组成示意图
1—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前盖;3—后挡;4—螺栓;
F2.1.5.4TAROL150/250TVP808997型滚动轴承(图F2.1-8)
图F2.1-8TAROL150/250TVP808997型滚动轴承组成示意图1—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前盖;3—后挡;4—螺栓;5—防松片;6—施封锁;7—标志板。

F2.1.5.5AP150型、AP130型滚动轴承(图F2.1-9)
图F2.1-9AP150型、AP130型滚动轴承组成示意图
1—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前盖;3—后挡;4—螺栓;5—防松片;6—施封锁;7—标志板。

F2.1.5.6353130X2-2RZ型、352226X2-2RZ(TN)型、197726TN型滚动轴承(图F2.1-10)
图F2.1-10353130X2-2RZ型、352226X2-2RZ(TN)型、197726TN型滚动轴承组成示意图1—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前盖;3—后挡;4—螺栓;5—防松片;6—施封锁;7—标志板。

图F2.1-11197720型、197730型滚动轴承组成示意图1—双列圆锥滚子轴承;2—前盖;3—后挡;4—螺栓;5—防松片;6—施封锁;7—标志板。

F2.1.6有轴箱圆柱滚子轴承组成
F2.1.6.1金属迷宫式密封轴箱装置(图F2.1-12)
图F2.1-12金属迷宫式密封轴箱装置示意图
1—防尘挡圈;2—轴箱体;3—O形密封圈(1);4—O形密封圈(2);5—前盖。

F2.1.6.2橡胶油封轴箱装置(图F2.1-13)
图F2.1-13橡胶油封轴箱装置示意图
1—防尘挡圈;2—橡胶油封;3—轴箱后盖;
F2.1.7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F2.1.7.1353130B(C353130)型、CTBU150(SKFITAL YVOR-7030A)型滚动轴承(图F2.1-14)
图F2.1-14353130B(C353130)型、
CTBU150(SKFITAL YVOR-7030A)型滚动轴承示意图
1—外圈;2—内圈;3—圆锥滚子;4—塑钢保持架;
5—中隔圈;6—LL型密封装置(LL油封)。

F2.1.7.2353130A型滚动轴承(图F2.1-15)
F2.1.7.3SKF353130-2RS(SKFTBU150)型、TBU150(SKFITAL YVOR-7032)型、SKF197726 型滚动轴承(图3-16)
图F2.1-15353130A型滚动轴承示意图
1—外圈;2—内圈;3—滚子;4—保持架;
5—中隔圈;6—密封罩;7—油封。

图F2.1-16SKF353130-2RS(SKFTBU150)型、TBU150(SKFITAL YVOR-7032)型、
SKF197726型滚动轴承示意图
1—外圈;2—内圈;3—滚子;4—塑钢保持架;5—中隔圈;
6—LL型密封装置(LL油封);7—密封座。

F2.1.7.4TAROL150/250TVP808997型滚动轴承(图F2.1-17)
图F2.1-17TAROL150/250TVP808997型滚动轴承示意图1—外圈;2—内圈;3—滚子;4—保持架;5—中隔圈;6—密封装置;7—密封座。

F2.1.7.5AP150型、AP130型滚动轴承(图F2.1-18)
图F2.1-18AP150型、AP130型滚动轴承示意图
1—外圈;2—内圈;3—滚子;4—保持架;
5—中隔圈;6—密封装置;7—后密封座;8—前密封座。

图F2.1-19353130X2-2RZ型、352226X2-2RZ(TN)型、197726TN型滚动轴承示意图1—外圈;2—内圈;3—滚子;4—保持架;5—中隔圈;
6—密封罩;7—密封座;8—外油封;9—内油封。

F2.1.7.7197720型、197730型滚动轴承(图F2.1-20)
图F2.1-20197720型、197730型滚动轴承示意图
1—外圈;2—内圈;3—滚子;4—保持架;5—中隔圈;
6—密封罩;7—密封座;8—油封;9—弹簧。

F2.1.8圆柱滚子轴承组成(图F2.1-21)
图F2.1-21圆柱滚子轴承组成示意图
(a)NJ3226X1型、42726QT型(b)NJP3226X1型、152726QT型
1—外圈;2—内圈;3—滚子;4—保持架;5—平挡圈。

F2.1.9双列圆锥滚子轴承零件
F2.1.9.1外圈(图F2.1-22)
图F2.1-22外圈示意图
1—外径面;2—凹槽;3—内径面;4—滚道面;
5—牙口沟槽;6—牙口;7—端面。

F2.1.9.2内圈(图F2.1-23)
(a)352226X2-2RZ(TN)型、197726TN型、353130A型、353130X2-2RZ型、SKF197726型、TBU150(SKFITAL YVOR-7032)型、
TAROL150/250TVP808997型、AP130型、AP150型、197720型、197730型1—大挡边外径面;2—滚子引导面;3—滚道面;4—小挡边外径面;
5—小挡边;6—小端面;7—大端面;8—内径面;9—内径倒角;10—大挡边。

(b)353130B(C353130)型、CTBU150(SKFITAL YVOR-7030A)型
1—大挡边外径;2—滚子引导面;3—滚道面;4—小挡边外径;5—小挡边;
6—圆角;7—小端面;8—大端面;9—内径面;10—塑钢隔圈配合面;11—大挡边。

图F2.1-23内圈示意图
F2.1.9.3滚子(图F2.1-24)
图F2.1-24滚子示意图
1—小端面;2—滚动面;3—球基面;4—凹穴。

F2.1.9.4保持架(图F2.1-25)
F2.1.9.5中隔圈(图F2.1-26)
图F2.1-25保持架示意图
1—外径面;2—大端面;3—窗梁;4—窗孔;5—小端面;6—标记面。

图F2.1-26中隔圈示意图
1—外径面;2—内径面;3—端面。

F2.1.9.6密封座(图F2.1-27)
(a)352226X2-2RZ(TN)型、197726TN型、353130X2-2RZ型、197720型、197730型1—外端面;2—外径面;3—斜坡;4—内端面;5—装配倒角;6—内径面;7—等级标记线。

(b)SKF197726型、SKF353130-2RS(SKFTBU150)型、TBU150(SKFITAL YVOR-7032)型1—内径面;2—内倒角;3—大端面;4—外倒角;5—外径面;6—小端面;7—中径面。

图F2.1-27密封座示意图
F2.1.9.7密封罩(图F2.1-28)
图F2.1-28密封罩示意图
1—引导面;2—内径面;3—拆卸面;4—牙口配合面;5—牙口凸台。

F2.1.9.8油封(图F2.1-29)
(a)197720型(b)197730型
1—密封唇;2—弹簧;3—密封罩配合面;4—密封罩。

(c)352226X2-2RZ(TN)型、197726TN型
(d)352226X2-2RZ(TN)型、197726TN型、353130X2-2RZ型
(e)353130A型、353130X2-2RZ型
1—内端面;2—密封罩配合面;3—外径面;4—外端面;
5—迷宫唇;6—密封唇;7—防脱落凸台;8—密封座配合面。

(f)SKF197726型、SKF353130-2RS(SKFTBU150)型、TBU150(SKFITAL YVOR-7032)型1—外径凸台;2—外油封;3—牙口配合面;4—内油封;5—内油封配合面。

图F2.1-29油封示意图
F2.1.9.9353130B型滚动轴承塑钢隔圈(图F2.1-30)
图F2.1-30塑钢隔圈示意图
1—内圈配合面;2—外径面;3—后挡配合面。

F2.1.9.10前盖(图F2.1-31)
1—螺栓孔;2—凸缘;3—护缘外径面;4—护缘内径面;
5—密封座配合面;6—迷宫唇;7—油封配合面;8—轴颈配合面;9—内端面。

图F2.1-31前盖示意图
F2.1.9.11后挡(图F2.1-32)
1—退刀槽;2—防尘板座配合面;3—护缘外径面;4—护缘内径面;
5—密封座配合面;6—迷宫唇;7—油封配合面;8—内径面;9—内端面。

图F2.1-32后挡示意图
F2.1.10圆柱滚子轴承零件图
F2.1.10.1外圈(图F2.1-33)
图F2.1-33外圈示意图
1—外径面;2—基准面;3—滚子引导面;4—滚道面;5—挡边内径面;6—标志面。

F2.1.10.2内圈(图F2.1-34)
图F2.1-34内圈示意图
1—滚道面;2—斜坡面;3—基准面;4—内径面;
5—标志面;6—挡边外径面;7—滚子引导面。

F2.1.10.3滚子(图F2.1-35)
图F2.1-35滚子示意图
1—滚动面;2—球基面。

F2.1.10.4保持架(图F2.1-36)
图F2.1-36保持架示意图
1—外径面;2—窗孔端面;3—端面;4—窗梁;5—窗孔侧面;6—锁口;7—窗孔。

F2.1.10.5平挡圈(图F2.1-37)
图F2.1-37平挡圈示意图
1—外径面;2—标志面;3—内径面;4—基准面;5—油沟;6—滚子引导面。

F2.2铁路货车主要轮对型式和基本尺寸
轮对型式根据车轴型式确定,如图F2.2-1所示;基本尺寸应符合表F2.2-1的规定。

图F2.2-1滚动轴承轮对
轮对型号
轮对基本尺寸
d×D×L1×L×H
(mm×mm×mm×mm×
mm)
车轴
型号
车轮型号轴承型号
适用转向架
型号
RE2B 150×840×1981×1353×
135
RE2B
HESA、HEZB、
HEZD
353130B(C353130)
353130A
CTBU150(SKF ITAL Y
V 0R-7030A)
转K5、转
K6
RE2A 150×840×1981×1353×
135
RE2A
HESA、HEZB、
HEZD
353130X2-2RZ
353130-2RS
(SKFTBU150)
TBU150(SKF ITAL Y
V 0R-7032)
TAROL150/250TVP
808997
AP150
转K5、转
K6
RE2150×840×1956×1353×
135
RE2 E 197730 /
RD2 130×840×1956×1353×135 RD2 D、HDS、
HDSA、HDZ、
HDZA、HDZB、
HDZC、HDZD
352226X2-2RZ(TN)
SKF197726
197726TN
AP130
转8A、转
8G转8AG、
转K1、转
K2、转K3、
转K4、
RD2Y 130×915×1956×1353×
135
RD2Y /
42726QT
152726QT
NJ3226X1
NJP3226X1
2TN
RB2 100×840×1905×1353×135 RB2 HBS 197720 转9
RD3130×915×1956×1353×
135
RD3KDS
42726QT
152726QT
NJ3226X1
NJP3226X1
/
表F2.3-1
车轴型号
尺寸
(mm)
计算重量
(kg)d1d2d4d5L1(L2) L3(l1) l2l4
RE2B150+0.068
+0.043180+0.085
+0.058
210+1
-2
184+2
2181+1
1981 1761±1 210 83 266.5 451
RE2A150+0.068
+0.043180+0.085
+0.058
210+1
-2
184+2
2191+1
1981 1731±1 230 68 229 451
RE2150+0.068
+0.043180+0.085
+0.058
206+1
-2
184+2
2166+1
1956 1686±1 240 48 251.5 440
RD2130+0.052
+0.025165+0.085
+0.058
194+1
-2
174+2
2146+1
1956 1706±1 220 53 239 380
RD2Y130+0.068
+0.043165+0.20
+0.12
194+1
-2
174+2
2146+1
19561706±1 220 53 239 380
RB2100+0.045
+0.023127+0.085
+0.058
155+1
-2
138+2
2062+1
1905 1688±1 187 44 230 232
RD3130+0.068
+0.043165+0.20
+0.12
194+1
-2
174+2
2146+0.5
19561756±0.5 195 78 264 383
F2.3铁路货车车轴型式、基本尺寸和理化性能
F2.3.1车轴型式和基本尺寸
车轴型式如图F2.3-1所示,基本尺寸应符合表F2.3-1的规定。

图F2.3-1滚动轴承车轴
F2.3.2车轴的理化性能
F2.3.2.150钢车轴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F2.3-2的规定。

车轴钢钢种ω(C)ω(Mn)ω(Si)
ω(P)ω(S)ω(Cr)ω(Ni)ω(Cu)ω(T·Al)
不大于不小于
50钢0.47~
0.57
0.60~
0.90
0.17~
0.40
0.030 0.030 0.30 0.30 0.25 0.020
注:50钢车轴化学成分的成品分析允许偏差如下(%):(C):±0.02;(Mn):±0.03;(Si):±0.02;ω(P):±0.005;ω(S):±0.005。

F2.3.2.240钢车轴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F2.3-3的规定。

车轴钢钢种ω(C)ω(Mn)ω(Si)
ω(P)ω(S)ω(Cr)ω(Ni)ω(Cu)
不大于
40钢0.37~
0.45
0.50~
0.80
0.15~
0.35
0.040 0.045 0.30 0.30 0.25
注:40钢车轴化学成分的成品分析允许偏差如下:(C):-0.02%;(Mn):-0.05%;(Si):±0.05%;ω(P):+0.005%0;ω(S):+0.005%0。

F2.3.2.350钢车轴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F2.3-4的规定。

表F2.3-4
车轴钢钢种抗拉强度R m下屈服强度R eL断后伸长率A断面收缩率N/mm2%
50钢≥610 ≥345 ≥22 ≥37 F2.3.2.440钢车轴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F2.3-5的规定。

表F2.3-5
车轴钢钢种
抗拉强度
R m(N/mm2)
断后伸长率
(A)(%)
冲击值(J/mm2)
4个试样平均值个别试样最小值
不小于不小于
40钢≥549~569 22 59 39 >569~598 21 49 34 >598 20 39 29
F2.4铁路货车车轮型式、基本尺寸和理化性能
F2.4.1车轮型式和基本尺寸
F2.4.1.1符合TB/T2817—1997要求的辗钢整体车轮型式如图F2.4-1所示,基本尺寸应符合表F2.4-1的规定。

图F2.4-1TB/T2817—1997标准的辗钢整体车轮
F2.4.1.2符合TB/T1013—1999要求的铸钢整体车轮型式如图F2.4-2所示,基本尺寸应符合表F2.4-2的规定。

图F2.4-2TB/T1013—1999标准的铸钢整体车轮型式
表F2.4-1
表2.4-2
F2.4.1.3符合GB/T8601—1988要求的辗钢整体车轮型式如图F2.4-3所示,基本尺寸应符合表F2.4-3的规定。

图F2.4-3GB/T8601—1988标准的辗钢整体车轮
表F2.4-3
规格型号外径
D
轮辋内侧
内径
D1
轮辋外侧
内径
D2
轮毂
孔径
d0
轮毂
外径
D3
毂辋

E
理论
质量
(kg)
φ840 B
840 710 710
138 241
110
344
D 170 273 351
E 186 279 105 353
φ915 PD 915 785 785 170 273 110 394
F2.4.2车轮的理化性能
F2.4.2.1车轮的化学成分
F2.4.2.1.1(TB/T2817—1997)车轮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F2.4-4的规定。

代号钢号
化学成分(%)
ω(C)ω(Si)ω(Mn)ω(P)ω(S)
ⅡCL60 0.55~0.65 0.17~0.37 0.50~0.80 ≤0.035 ≤0.040 F2.4.2.1.2(TB/T1013—1999)车轮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F2.4-5的规定。

代号钢号
化学成分(%)
ω(C)ω(Si)ω(Mn)ω(P)ω(S)
Z ZL-B 0.57~0.67 >0.15 0.60~0.85 ≤0.035 ≤0.040
F2.4.2.1.3(GB/T8601—1988)车轮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F2.4-6的规定。

表F2.4-6
牌号
化学成分(%)
ω(C)ω(Si)ω(Mn)
ω(P)
ω(S)
A级B级
不大于
CL60 0.55~0.65 0.17~0.37 0.50~0.80 0.035 0.040 0.040
F2.4.2.2 车轮的机械性能
F2.4.2.2.1 (TB /T2817—1997)车轮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F2.4-7的规定。

F2.4.2.2.2
(TB /T1013—1999)车轮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F2.4-8的规定。

表 F2.4-8
F2.4.2.2.3 (GB /T8601—1988)车轮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F2.4-9的规定。

F2.4.3 车轮轮缘踏面外形
车轮轮缘踏面(LM 型)外形如图F2.4-4所示,外形系列尺寸符合表F2.4-10的规定。

车轮轮缘踏面(LM 型)外形的作图方法须符合TB /T449—2003《机车车辆车轮轮缘踏面外形》要求。

图F2.4-4车轮轮缘踏面(LM型)外形示意图
表F2.4-10车轮轮缘踏面(LM型)外形系列尺寸
型号 A B C R LM 16 32 1.25 0 LM-31.5 15 31.5 1.75 0
LM-31 15 31 2.25 0
LM-30 15 30.2 3.25 0
LM-29.5 15 29.5 3.75 0
LM-29 15 29 4.25 0
LM-28 15 28.2 5.25 1
LM-27.5 15 27.5 5.25 1
LM-27 14 27 5.25 1
LM-26 14 26.2 5.25 1
F2.5铁路货车滚动轴承型式、基本尺寸和主要零件材质
F2.5.1滚动轴承型式
353130B(C353130)型、CTBU150(SKFITAL YVOR-7030A)型滚动轴承型式如图F2.5-1所示;353130A型滚动轴承型式如图F2.5-2所示;TAR-OL150/250TVP808997型滚动轴承如图F2.5-3所示;AP150型、AP130型滚动轴承如图F2.5-4所示;SKF353130-2RS(SKFTBU150)型、TBU150(SKFITAL YVOR-7032)型、SKF197726型滚动轴承型式如图F2.5-5所示;353130X2-2RZ型、352226X2-2RZ(TN)型、197726TN型滚动轴承型式如图F2.5-6所示;197720型、197730型滚动轴承型式如图F2.5-7所示;NJ3226X1型、NJP3226X1型、42726QT型、152726QT型滚动轴承如图F2.5-8所示。

图F2.5-2353130A型滚动轴承
图F2.5-3TAROL150/250TVP808997型滚动轴承图F2.5-4AP150型、AP130型滚动轴承
图F2.5-5SKF353130-2RS(SKFTBU150)型、
TBU150(SKFITAL YVOR-7032)型、SKF197726型滚动轴承
图F2.5-6353130X2-2RZ型、352226X2-2RZ(TN)型、197726TN型滚动轴承F2.5.2滚动轴承基本尺寸
图F2.5-7197720型、197730型滚动轴承
图F2.5-8NJ3226X1型、NJP3226X1型、42726QT型、152726QT型滚动轴承
353130B(C353130)型、353130A型、353130X2-2RZ型、CTBU150(SKFITAL YVOR-7030A)型、SKF353130-2RS(SKFTBU150)型、TBU150(SKFITAL YVOR-7032)型、TORAL150型、AP150型、352226X2-2RZ(TN)型、SKF197726型、197726TN型、AP130型、197720型、197730型滚动轴承基本尺寸如表F2.5-1所示;NJ3226X1型、NJP3226X1型、42726QT型152726QT型滚动轴承基本尺寸如表F2.5-2所示。

F2.5.3滚动轴承主要零件材质
353130B(C353130)型、353130A型、353130X2-2RZ型、CTBU150(SKFITAL YVOR-7030A)型、SKF353130-2RS(SKFTBU150)型、TBU150(SKFITAL YVOR-7032)型、TORAL150型、352226X2-2RZ(TN)型、SKF197726型、197726TN型、197720型、197730型滚动轴承主要零件材质及硬度如表F2.5-3所示;NJ3226X1型、NJP3226X1型、42726QT型、152726QT型滚动轴承主要零件材质及硬度如表F2.5-4所示。

轴承型号
基本尺寸(㎜)
滚子
数量
轴承计
算重量
(kg) d d1 D D1 B B1C1C2L
353130B(C353130)
CTBU150(SKF ITAL Y
V OR-7030 A)
150 180 250 225 83.15 180.6 160 —265.3 23 32.30 353130A 150 180 250 224 71 156 160 206 275 23 30.67 353130X2-2RZ 150 180 250 223 71 156 160 224 290 23 33.79 SKF 353130-2RS(SKF
TBU150)
TBU150(SKF ITAL Y V
OR-7032)
150 180 250 219 70.1 154.5 160 206.5 289.8 23 31.2
TAROL150/250TVP
808997
150 180 250 219 —154.5 160 216.5 —23 —
AP150 150 180 250 —69.85 153.65 160 ——23 —352226X2-2RZ(TN) 130 165 230 205 67 150 150 222 278 20 28.79 SKF197726 130 165 230 205 67 150 150 222 278 20 27.73 197726TN 130 165 230 205 67 150 150 222 278 20 28.84 AP130130 165 230 —69.5 144 150 206 —20 —197720 100 127 182 167 52 117 117 189 231 20 15.66 197730 150 180 270 235 79 170 170 246 304 18 —
表F2.5-2
表F2.5-3
表F2.5-4
附件3铁道车辆轮对压装压力曲线及说明
F3.1压装压力曲线理论长度计算公式:
L=(S+A-K-r)i
式中L———轮对压装压力曲线理论长度;
S———车轮轮毂孔长度;
A———伸出于轮毂孔外端之轮座长度;
K———轮座前端锥形引入段长度;
r———车轮轮毂孔内侧之圆弧半径;
i———压力指示器之传达系数。

F3.2压装压力曲线图
F3.2.1压装压力曲线应均匀平稳上升,其曲线投影长度不小于理论长度的80%,起点陡升不得超过98kN,全部曲线不得有跳动。

F3.2.2压装压力曲线中部不得有下降,平直线长度不得超过该曲线投影长度的10%,平直线的两端均应圆滑过渡。

F3.2.3压装压力曲线末端平直线长度不得超过该曲线投影长度的15%。

末端下降曲线的长度不得超过该曲线投影长度的10%,压力下降值不得超过按该轮毂孔直径计算的最大压力的5%,如末端平直线和下降同时存在,而压力下降值又不超过规定时,其合并长度不得超过该曲线投影长度的15%。

F3.2.4压装压力曲线的最高点压力,不得大于按该轮毂孔直径计算的最大压力,曲线终点的最小压力,不得小于按该轮毂孔直径计算的最小压力。

F3.2.5压装压力曲线开始上升点与终点(按该轮毂孔直径计算的最小压力点)连成一直线,曲线须全部在此直线以上。

F3.2.6每个车轮的压装压力曲线图上应填写下列内容:轴型、轴号、组装单位代号、左右侧别、车轮制造标记、轮座直径及轮毂孔直径(或配合过盈量)、最终压力、压装年月日等,并由操作者、工长、检查员和验收员签章。

《轮对压装压力曲线图表》(车统—57)须由各单位统一保存,保存期限为7年。

F3.2.7压装压力曲线图例见图F3-1~图F3-20。

F3.3压装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或压力曲线记录器须定期检定。

图F3-1良好曲线(L0/L≥80%)
图F3-2合格曲线(陡升T1≤98kN)
图F3-3合格曲线(末段平直线l3/L0≤15%)
图F3-4合格曲线(末段下降T3/T max≤5%,l3/L0≤10%)
图F3-5合格曲线(末段平直线与下降
(l2+l3)/L0≤15%,T3/T max<5%)
图F3-6合格曲线(中间低凹)
图F3-7合格曲线(中间平直线l2/L0≤10%)
图F3-8合格曲线(最小压装力T3≥Tmin)
图F3-9合格曲线(最大压装力T3≤Tmax)
图F3-10不合格曲线(各段平直线长总和/L>20%)图F3-11不合格曲线(曲线短L0/L<80%)
图F3-12不合格曲线(陡升超过T1>98kN)
图F3-13不合格曲线(末段平直线l3/L0>15%)
图F3-14不合格曲线(末段下降线长l3/L0>10%)
图F3-15不合格曲线[末段平直线和下降线长超过(l2+l3)/L0>15%]
图F3-16不合格曲线(中间凹下)
图F3-17不合格曲线(中间平直线长l2/L0>10%)
图F3-18不合格曲线(中间下降、跳动)
图F3-19不合格曲线(压装力小,T3<T min)
图F3-20不合格曲线(压装力大,T3>T max)
附件4铁路货车滚动轴承组装前的清洁度及工作间环境质量要求
F4.1滚动轴承组装前的清洁度质量要求
F4.1.1定性检查
F4.1.1.1目视要求:滚动轴承各零件表面及沟角处不得存在肉眼可见的油污、水分、灰尘、纤维物、锈斑和其他污物,但检修轴承的外圈外表面可局部留有除锈后的锈迹。

F4.1.1.2手感要求:滚动轴承各零件表面用手触摸时,手感不得有颗粒物存在。

F4.1.1.3白布检查:使用洁净的棉白细布擦拭轴承零件表面后,白布上不得呈现污迹。

F4.1.2定量检查
采用规定的方法进行,其杂质的存在应符合表F4-1的要求。

表F4-1
杂质类别轴承类型
质量标准
合格标准优质标准
杂质总质量无轴箱滚动轴承80mg/套60mg/套有轴箱滚动轴承15mg/套10mg/套
F4.2无轴箱双列圆锥滚子轴承附件组装前的清洁度质量要求
F4.2.1定性检查
F4.2.1.1目视要求:滚动轴承附件表面及沟角处不得存在肉眼可见的污垢、水分、灰砂、纤维物、锈斑和其他污物。

F4.2.1.2手感要求:滚动轴承各附件的工作表面用手触摸时,手感不得有颗粒物存在;用手触摸前盖、后挡的表面时,手感不得有脱落的颗粒物存在。

F4.2.1.3白布检查:使用洁净的棉白细布擦拭密封座、密封罩的工作表面后,白布上不得呈现污迹。

F4.2.2定量检查采用规定的方法进行,其杂质的存在应符合表F4-2的要求。

表F4-2
杂质类别零件名称
质量标准
合格标准优质标准
杂质质量
密封罩10mg/个5mg/个密封座10mg/个5mg/个密封罩组件20mg/组10mg/组密封座组件20mg/组10mg/组油封10mg/个5mg/个轴端螺栓20mg/个10mg/个
杂质总质量每端140mg 70mg
F4.3滚动轴承轴箱及其附件组装前的清洁度质量要求
F4.3.1定性检查
F4.3.1.1目视要求:滚动轴承轴箱及其附件表面及沟角处不得存在肉眼可见的污垢、水分、灰砂、纤维物、锈斑和其他污物,但检修后的轴箱内孔表面可局部留有除锈后的锈迹。

F4.3.1.2手感要求:滚动轴承轴箱内部及其各附件的工作表面用手触摸时,手感不得有颗粒物存在;用手触摸轴箱、前盖和后盖的表面时,手感不得有脱落的颗粒物存在。

F4.3.1.3白布检查:使用洁净的棉白细布擦拭轴箱内孔及其他附件工作表面后,白布上不得呈现污迹。

F4.3.2定量检查
采用规定的方法进行,其杂质的存在应符合表F4-3的要求。

F4.4滚动轴承检测、组装、存放工作间环境质量要求
F4.4.1工作间内空气清洁度
F4.4.1.1定性检查
F4.4.1.1.1目视要求:滚动轴承检测、组装、存放工作间内的空气中不得有明显飘尘,在专用测试板上不得有明显落灰层。

F4.4.1.1.2白布检查:以洁净的棉白细布(不得用棉丝、毛巾或白纱布)擦拭时不得有明显污迹。

F4.4.1.2定量检查以专用测试板做定量检查时,24h的落尘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F4.4.1.2.1轴承检测工作间的落尘量≤80mg/m2;
F4.4.1.2.1轴承存放、组装工作间的落尘量≤120mg/m2;
F4.4.2工作间地面清洁度
F4.4.2.1定性检查
F4.4.2.1.1目视要求:工作间地面应呈原色,不得存有油泥、杂物。

F4.4.2.1.2手感要求:工作间地面用手触摸时,手感不得有明显的颗粒物存在。

F4.4.2.2定量检查
F4.4.2.2.1工作间内的温度:轴承检测、组装工作间内的温度要求为16℃~30℃。

F4.4.2.2.2工作间内的湿度
a.轴承检测、组装工作间内的相对湿度均不大于60%。

b.轴承存放工作间内的相对湿度不大于60%。

F4.5轴承检测工作台及检测工卡量具的清洁度要求
定性检查:
a.目视要求:轴承检测工作台及检测工卡量具应无可见的污垢、灰尘和锈迹。

b.手感要求:轴承检测工作台及检测工卡量具用手触摸时,手感不得有明显的颗粒物存在。

c.白布检查:以洁净的棉白细布(不得用棉丝、毛巾或白纱布)擦拭轴承检测工作台及检测工卡量具时不得有明显污迹。

F4.6定量检查方法及杂质、落尘量计算方法
F4.6.1测试仪器、设备与工具材料
F4.6.1.10.5英寸~2英寸等规格的尼龙扁刷、圆刷1套;
F4.6.1.2与被清洗零部件尺寸相适应的带盖的桶等容器1套;
F4.6.1.3永久性磁铁1块;
F4.6.1.4万分之一自动加码光电天平1台;
F4.6.1.5烘箱、干燥器和称量平等1套;
F4.6.1.6滤膜(5μm微孔)若干;
F4.6.1.7滤网(300目~360目,约40μm)若干;
F4.6.1.8测试板(250mm×250mm的玻璃板、有机玻璃板或镀铬钢板)1块;
F4.6.1.9清洗液(120号溶剂汽油)若干;
F4.6.1.10其他常用工具1套。

F4.6.2准备工作
F4.6.2.1清洁度的测定工作应在环境清洁、通风良好并具有安全设施的室内进行。

F4.6.2.2操作人员应身着洁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帽,洗净双手。

F4.6.2.3所有清洗工具和容器等均应清洗干净。

F4.6.2.4所使用的清洗液应用备好的5μm微孔的滤膜过滤。

F4.6.2.5将滤网平整地放在清洗液中浸泡10min,取出后待清洗液挥发干净再置入100℃±5℃的烘箱内烘干60min,取出后再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然后称重(G1)待用(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重,以两次称重值相差不大于0.4mg为准)。

F4.6.3操作方法
F4.6.3.1清洗轴承零件及其附件时,对可分解的零件要全部分解,对不可分解的轴承零件组件在清洗过程中要施行转动清洗,清洗时用尺寸合适的洁净刷子将每个零件洗刷3遍,再用没有清洗过零件的新清洗液冲洗2遍,收集清洗液待查。

F4.6.3.2清洗测试板时,将已取样的测试板放入盆中,用刷子洗刷3遍,再用没有清洗过零件的新清洗液冲洗两遍,收集清洗液待查。

F4.6.3.3用300目~360目滤网过滤清洗后的清洗液。

F4.6.3.4将滤有杂质的滤网置于称量瓶中,放入100℃±5℃的烘箱中烘干60min,取出后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然后称得滤网重量为G2(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重,以两次称重值相差不大于0.4mg为准)。

F4.6.4杂质及落尘量计算方法
F4.6.4.1轴承及其附件杂质重量按下式计算:
W=G2-G1
式中W———杂质质量(mg);
G1———过滤前滤网质量(mg);
G2———过滤后滤网质量(mg)。

F4.6.4.2用包有玻璃纸的磁铁分拣杂质中的铁屑(必要时可到有条件的试验室分拣出其他金属杂质),称出铁的质量并计算其占杂质的比例(%)。

F4.6.4.3工作间落尘量按下式计算:
W=(G2-G1)/S
式中W———落尘量(mg/m2);
G1———过滤前滤网质量(mg);
G2———过滤后滤网质量(mg);
S———测试板面积(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