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9皇帝的新装课后习题新人教版2021090621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皇帝的新装》课后习题
一、这篇童话想象独特,人物滑稽好笑,情节怪诞离奇。
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故事情节,并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
参考答案:
一名奢侈昏庸的皇帝天天只顾着穿好看的新衣服,无论其他任何事。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有一天,他居住的那个大城市里来了两个骗子,自称能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的布,做成任何不称职或愚蠢得病入膏肓的人都看不见的衣服。
皇帝于是聘请他们织布。
大臣、皇帝都看不见这种独特的布料,可是他们都自欺欺人,不肯承认。
皇帝乃至奖励了两个骗子,承诺穿着这种看不见的布料做的“新衣”参加游行大典。
游行那天,老百姓交口称赞“新衣”好看,直到一个孩子天真地说出:“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才揭穿谎话。
可是,皇帝怕百姓说他愚蠢,坚持光着身子参加完游行大典。
二、阅读这篇童话,回答下列问题。
1.所谓的“新装”根本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这是为何?
2.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相,老百姓也都随着说了实话,而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
1.这里的原因有两层。
在故事里,人们都害怕说出新衣不存在会致使自己被看成傻瓜,因此都装作看见了新衣,这是表层原因。
深层原因则是,统治者的愚蠢、虚荣使得人们看不见也不肯意看见真相,而在这些统治者的统治下,整个社会也都染上了这种装腔伤势、无视事实的毛病。
2.“小孩子”寄托着作者改变现实、揭穿虚假的理想。
老百姓们在小孩子的带动下有了说实话的勇气,而统治者们却仍然装模作样,两相对比,显得后者加倍好笑、腐朽。
作者的
立场也就十分明显了。
三、琢磨下列语句,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1.“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如何了。
”皇帝想。
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
(皇帝心里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你如何理解?)
2.“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讲,谁也不及他。
”
(皇帝为何要先派他的老大臣去看布料?)
3.“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
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无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无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人们为何要说“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无穿什么衣服啊”?)
参考答案:
1.这一句“不大自然”在情节上起承先启后的作用,既顺承上文,说明皇帝已经完全听信了骗子们的谎话,又引发下方老大臣的故事。
这里表现出皇帝的愚蠢。
作者故意将话说得很有分寸,却为后文更辛辣的讽刺积蓄着力量。
2.这段情节紧承上文而来,继续说明皇帝的轻信与愚蠢,又搀杂了些许疑虑。
同时,他对老大臣“理智”“称职”的评价,更为后文的情节埋下伏笔。
3.这段情节里的三句话,有着递进的关系。
爸爸说的话,是在小孩子说话以后,既说明了他对自己孩子的认同和肯定,同时又表现出震惊而惶惑的情态。
“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时,真相已经大白。
“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无穿什么衣服啊”则介于二者之间,表现出
人们对真相的逐渐接受。
四、说实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
思考一下,若是你那时也在游行现场,会如何做?然后结合生活体验,讨论关于说实话的话题。
点拨:
本题旨在引导同窗们学会思考辩论。
重点说说自己选择说实话或不说实话的原因。
五、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尝试将这篇童话改编为讲义剧并演出。
点拨:提示:改编讲义剧要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想象,不能胡编乱造,离开原文主旨;舞台说明里要注意设置主要道具,注意说明人物的动作、神情、心理;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