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分层练习新版粤教沪版20171201183

合集下载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含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含答案)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5分)1.如图所示,人眼处在合适位置,都能观察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图成正立等大的实像C. 图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 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某同学从圆鱼缸的侧面观察到在鱼缸中游动的金鱼,则实际的金鱼()A. 比观察到的金鱼小B. 比观察到的金鱼大C. 与观察到的金鱼一样大D. 比观察到的金鱼位置深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无像4.小明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像,墙壁、凸透镜和窗户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 幻灯机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C. 向右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还会出现一个像D. 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一半,墙上不能看到窗户完整的像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焦距约为13cm)、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35cm,移动光屏在离透镜20cm处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D. 潜望镜6.物体在距离凸透镜40cm时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将物距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A. 可能是虚像B. 可能是等大的像C. 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 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C. 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 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B. 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的放大实像C. 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的缩小实像D. 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的缩小实像9.有一点燃的蜡烛,大小如图(a)所示,将它放在距离凸透镜18cm处,移动光屏的位置得到图(b)所示的清晰的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测试 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测试 新版粤教沪版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单选题1.下图中人手持的是一枚()A. 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B. 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C. 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D. 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2.投影仪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是一块焦距不变的凸透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无论物距多大,凸透镜均可成清晰的像B. 投影仪所成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C. 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D. 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它和投影仪所成像的特点是一样的3.人的眼睛可以看作是凸透镜,当人看物体时物距与眼镜焦距的关系是()A. 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B. 一倍焦距以内 C. 二倍焦距以外 D. 二倍焦距上4.用镜头焦距为10cm的照相机拍摄蝴蝶标本,蝴蝶标本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为()A. 大于20cmB. 在10cm与20cm之间 C. 等于10cm D. 小于10cm5.在放映幻灯片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钥匙的像(性状如图所示),则幻灯片的插法是()A. B.C.D.6.春游时,全班准备照一张集体照,站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在画面外,为使每个人都能进入画面,下列措施符合要求的是()A.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B.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C.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D.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7.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字与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B. 此透镜只能成虚像C. 此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D. 此透镜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8.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 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9.应用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设备是()A. 投影仪B. 放大镜 C. 照相机 D. 潜望镜二、填空题10.在凸透镜前2倍焦距以外放一物体,则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把物体和像的位置对调,则成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11.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的原理图,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_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机上.12.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①烛焰放在________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大;②烛焰放在________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③烛焰从a移到b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变________,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变________.13.如图所示是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在细管顶端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械,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

第六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填空题1.能使太阳光折射后会聚的镜子是______镜,老花眼镜的镜片是______镜。

2.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

若有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______的______的______像。

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像,照相时,若想使照片上的人大一些,照相机应该离被照的人______些,同时调节调焦环,将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调______些。

4.放大镜是利用______镜可以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使用放大镜时,必须要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______。

5.在凸透镜成像中,______像是倒立的,______像总是正立的,缩小的像肯定是______像。

二、选择题6.凸透镜所成实像一定是[ ]A.像比物大B.像比物小C.像与物位于凸透镜两侧D.像总是正立的7.凸透镜前25cm处的物体沿主轴靠近透镜时,其所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将[ ]A.由实变虚B.由虚变实C.由大变小D.不发生变化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形成烛焰的像,其原因可能是[ ]A.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B.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C.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距以外D.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距以内9.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在距凸透镜15cm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应为[ ]A.5cm B.10cmC.15cm D.30cm10.若一物体从距凸透镜3倍焦距的地方,沿主光轴移到1.5cm焦距的地方,则[ ]A.像距变小,像变小B.像距不变,像不变C.像距变大,像变大D.像距变大,像不变11.一滴水在水平放着的塑料贺卡的字上,人看到水滴下面的字是[ ] A.等大的实像B.等大的虚像C.缩小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12.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看得见,虚像看不见B.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C.实像总是缩小的,虚像总是放大的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放大或缩小13.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若发现在距透镜20cm处看到一个正立放大像,则此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6cm B.10cmC.25cm D.无法判断三、实验题14.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中,首先要在一条直线上依次放上蜡烛、______、______,然后调节它们的______,使它们的位置大致在同一______。

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题(无答案)

沪粤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题(无答案)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了解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填写下表:蜡烛和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原因是__________。

找到原因后在光屏上得到了像,如果蜡烛燃烧时间较长,蜡烛变短,则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

3、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参见下图)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

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4、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_______。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度。

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___。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6倍,则他看到的角是___度。

5、小华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小展室里可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如图所示,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不可及。

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

则这个玻璃屏风是____镜,这个虚拟导游是_____像(选填“虚”或“实”),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的原理图,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机上。

7、医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镜,横截面如图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以看清楚体温计内极细的汞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_,我们用它能看到汞柱被放大后正立的______像.8、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镜,用同一架照相机先给小华拍一张全身像后,再给他拍一张半身像,那么摄影师应该________照相机暗箱长度(填“拉长”、“缩短”或“不动”)。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光和眼睛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1.(2022广西融水期中)小明在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他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A B C D2.(2022独家原创)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像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0 cmB.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10 cm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C.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10 cm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D.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45 cm处,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3.(2022广西大化期中)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20 cm,能在距凸透镜3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像未画出),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8 cmB.12 cmC.15 cmD.25 cm4.(2022安徽马鞍山月考)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清晰的像。

由此判断,成像特点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5.(2020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5 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 cm 处,可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6.(2022江苏淮安模拟)如图所示,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组装好实验器材,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移动到一起,接下来的操作是。

(2)实验时固定好凸透镜,移动烛焰到适当的位置,再移动光屏获得最清晰像的操作方法是。

新沪粤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材习题课件

新沪粤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材习题课件
第六页,共六页。
答案:盛水的圆柱.某同学上生物课时,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作放大镜来观
察标本上的细微部分,如图3- 62所示,则凸透镜与标本的距离应( )
A.大于20Ccm B.在10cm与20cm之间
C.小于10cm
D.等于10cm
第五页,共六页。
教材习题
5. 把物体放在主光轴上,当物体距凸透镜4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 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B
A.40 cm B.30 cm C.20 cm D.10 cm
解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当像是倒立、放大时, 物距u满 足:2f>u>f,即2f>40 cm>f,解不等式得:40 cm>f>20 cm,因此 选B。
解析:实像都是倒立的,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变 大。
第二页,共六页。
教材习题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u<f时,你是怎样观察到像的? 答案: 当u<f时,物像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放大 的虚像。
第三页,共六页。
教材习题
3.取一个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手紧靠在杯的背面,透过水杯 看到的手“变大”了。 请实际试一试,并解释这个现象。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材习题---自我评价与作业
第一页,共六页。
教材习题
1.如图3-61所示是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遴镜成像规律的
实验装置,若将蜡烛放于图中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要进行
的调节是
左右移动蜡烛(或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想使像变大
应将蜡烛向 移。 右

八年级物理上册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峻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
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
2.如图所示,小东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立等大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4.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l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八年级物理上册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含解析)(新版)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3 (新版)粤教沪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3 (新版)粤教沪版.doc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单选题: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8cm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10cm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下列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u=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B.u=15cm时,成正立放大的像C.u=9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D.u=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2、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A.10cm<f<18cm B.5cm<f<9cmC.9cm<f<10cm D.18cm<f<20cm3、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4、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A.透镜的焦点以内B.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C.透镜焦点以外的任一位置D.透镜两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外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30cm处向15cm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二、填空题:6、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距________焦距,得到了________实像.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24cm,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________.8、在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由很远处以速度v匀速移近,直到接触凸透镜的整个过程中,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是________,像移动的速度是________.9、物体从焦点处向2倍焦距以外沿主轴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如何变化?________;像的大小如何变化?________;像的虚实如何变化?________.10、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时,凸透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三、作图题:11、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屏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12、下图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图中A、B、C表示同一物体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请通过画图大致表示出像的位置和像的性质.四、实验探究题: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_cm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14、实验题表中为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记录下某透镜的成像情况,由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下表可推知该透镜的焦距应是__________________.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必须先________,然后把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_______大致在________.16、在“研究凸运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请你设计一个测量凸运镜焦距的简易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你的实验方案的优缺点:________.五、应用设计题:17、小红在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想法:“凸透镜能够成像,那么凹透镜能不能成像呢?”请你帮她设计实验并探究.18、观察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投影幻灯片,请说明:(1)平面镜的作用:________;(2)凸透镜的作用:________;(3)屏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________.参考答案1、A2、B3、B4、D5、A6、大于2倍焦距,倒立、放大7、同一高度;12cm<f<24cm8、先减小后增大然后又减小,先小于v后大于v9、变小;变小;不变10、大于,照相机,1倍焦距和2倍焦距,幻灯机,小于焦距,放大镜11、如答图所示12、13、20,1014、9cm<f<10cm15、调整烛焰、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同一高度16、(1)凸透镜正对太阳找会聚点(2)量出焦距.简单易行、误差大17、略18、(1)改变光路(2)使幻灯片在银幕上成放大的实像(3)使光发生漫反射以便同学们能够看清像,同时白布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

八年级物理上册3_6探讨凸面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_6探讨凸面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新版粤教沪版
时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形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放大镜(或凸透镜)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填实像或虚像
第题图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 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A
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第题图
大()虚从凸透镜的右侧透
过凸透镜去观察
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
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D
4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光屏中已成清晰缩小
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 晰的像光屏应向远离填靠近或远离透 镜的方向移动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 到透镜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小于焦距
f丙的大小关系为()
f甲f乙f丙f乙f丙f甲f乙f甲f丙f丙f乙f甲
【解析】物距相同,甲凸透镜成倒
立、缩小的实像,uf甲,所以
凸透镜成像时有两个分界点第一个分界点是一倍焦距(或焦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成实像在焦点以内成虚像在焦点处不成像另 一个分界点是倍焦距为界物体在倍焦距以外成缩小的像在倍 焦距以内成放大的像在倍焦距处成等大的像当物体在凸透镜焦距以内时可以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时应该将眼睛放在蜡烛的异侧透过凸透镜观察物体的像这就是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第题图
江涛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 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
江涛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 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
放大的实像
实验中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江涛换了另 一块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此时不能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这 是因为物距小于焦距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图3-6-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物距(u)和像距(v)物距(u):________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像距(v):________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器材:光具座、光屏、凸透镜、蜡烛。

实验步骤:(1)了解凸透镜的焦距,如果不知道焦距需测量;(2)把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三者在同一直线上;(3)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移动蜡烛到某处,然后调整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________的像;(5)将蜡烛移到一倍焦距内,光屏上不会出现烛焰的像,需________,直接用眼睛透过透镜观察烛焰;(6)记下各种成像情况时的物距和像距。

实验结论:当u>f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形成________立的实像;当u>2f时,像的大小比物体________;当2f>u>f时,像的大小比物体________;当u<f时,在凸透镜的______侧形成______立、放大的________像。

交流评估:(1)当u=2f时,在透镜的另一侧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

用蜡烛实验时,由于烛焰的大小变化不定且难以测量,用发光二极管代替效果较好;(2)将蜡烛逐渐靠近一倍焦距时,像越来越大,由于光屏的大小以及光具座的长度有限,导致无法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

3.凸透镜成像规律4.实验图解:利用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两条可以画出相应的光路图,这是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最好方法。

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1.通常选用焦距比较短的________作为放大镜。

2.工作原理:当物体位于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即u<f)时,成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类型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例1 利用光具座以及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器材,可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知识点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2015·福建福州中考)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
(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11.5 cm。

(2)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

将蜡烛放在焦点以
外时,都可以在光屏上成实(选填“实”或“虚”)像。

2.图中不符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是(B)
3.小周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的像,如图所示。

保持凸透
镜位置不变,为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放大的像,他必须(B)
A.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也靠近透镜
B.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
C.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也远离透镜
D.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
4.(2015·湖北宜昌中考)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更近些),在墙上能看到(A)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知识点2放大镜
5.(2016·广东潮阳区模拟)在圆形鱼缸里养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其原因是圆形鱼缸相当
于一个凸透镜,所看到的“鱼”是鱼的虚像。

如果从鱼缸上方,想用一支手电筒把鱼照亮,则应
正对着鱼(选填“对着鱼的上方”“对着鱼的下方”或“正对着鱼”)照射。

6.(2016·云南新平模拟)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
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

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的虚(选填“实”或“虚”)像。

考点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探究
7.导学号33274055(2015·云南中考)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接收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B.蜡烛在距透镜二倍焦距以内
C.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蜡烛靠近透镜,光屏应远离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8.
(2015·广西贵港中考)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C)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9.(2016·广西北海模拟)小明在探究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小明将蜡烛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左右移动光屏使之成缩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实像,此时成像特点可应用在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上。

(2)若把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烛焰所成像的大小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蜡烛移到C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找不到像,原因是C点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

考点2凸透镜焦距范围的判断
10.导学号33274056有一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 cm的地方,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现将物体移到离透镜10 cm的地方,移动另一侧光屏,在光屏上能呈现(D)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不成像
11.(2016·天津中考)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 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 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BC)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 cm<f<16 cm
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 cm<f<32 cm
12.(2015·陕西遵义中考)小明在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再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则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B)
A.9 cm
B.12 cm
C.15 cm
D.18 cm
13.导学号33274057(2016·广东揭阳中考)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14.(2016·湖北宜昌中考)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D)
A.出现手指的实像
B.出现手指的影子
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
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
15.
(2016·江苏南通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将蜡烛沿主光轴由距透镜90 cm移至120 cm 的过程中,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光屏上的像一直比较清晰。

若他再将蜡烛移至距透镜7 cm处,移动光屏,则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A)
A.放大的像
B.等大的像
C.缩小的像
D.正立的像
16.(2016·新疆乌鲁木齐中考)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暗室中测量直径为 5
cm的凸透镜焦距并观察成像情况。

将尺寸很小的球形小灯泡S作为光源固定在“0”位置处,光屏固定于光具座上标有60 cm的位置处。

(1)实验前调整小灯泡、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中心,让它们在同一高度上。

(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从紧挨着小灯泡的位置(A处)缓慢向右移动,同时测量光屏上亮圈的大小,当光屏上的亮圈直径为5 cm时,停止移动凸透镜,此时凸透镜在光具座上B处,则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连续向右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标有50 cm的位置时,在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小灯泡的像。

(3)若固定小灯泡在“0”位置处,移动凸透镜和光屏,能(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小灯泡的像。

17.导学号3327405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亮点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 cm,确定出焦距f=10 cm。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 cm处后,再移动光屏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缩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

(3)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
可以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

(写出一点即可)
(4)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像距越大;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越大。

(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