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与信息服务》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规划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规划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一、专业建设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和组织对于信息管理和系统开发的需求不断增加。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旨在培养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信息化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
然而,当前该专业在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强专业建设来加以解决。
二、专业建设目标1、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能够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专业发展目标在未来几年内,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成为学校的特色专业,在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等方面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专业建设内容1、课程体系建设(1)优化课程设置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核心课程建设重点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核心课程,打造一批精品课程。
(3)开设前沿课程及时开设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
2、实践教学体系建设(1)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更新实验设备,完善实验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
(3)建立实习基地与企业合作建立一批稳定的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习,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海外留学经历或企业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充实师资队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一、本专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岗位分析随着全球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技革命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一支既懂管理科学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化、正规化的企业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已是当务之急。
国家人事部也发布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类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名列第二位。
由此可见不仅信息产业需要大量的IT人才,其它行业也使 IT 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IT技术在通信、医疗、游戏、教育等各行业的应用,软件、硬件、网络、信息管理类的需求都保持了上升走势。
本专业属于中职教育工科类别的技术性专业,培养具有面向企事业单位,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RFID系统应用,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熟练掌握至少一种软件开发工具,能够参与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以及承担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掌握综合布线及组网技术,能承担网络工程组建及信息安全控制,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多媒体制作、网页制作、二维动画制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方向为:1、信息系统开发:从事企事业单位中小型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设计、编码、调试及维护工作。
2、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管理: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管理、计算机软硬件组装与维护及销售、计算机局域网络组建与管理、数据库系统维护与管理、企业网站安全与管理工作。
3、智能楼宇系统应用开发:从事社区智能楼宇系统应用项目开发工作。
4、网页设计、平面设计、多媒体素材制作从事网页设计、flash动画设计工作,从事广告、装潢设计、多媒体素材制作。
二、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计划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主要专业之一。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教学与科研梯队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分析学校原有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现状,师资队伍建设将以巩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为主、引进高水平人才为辅的策略。
专业群建设方案参考
成都、绵阳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四大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之一,信息技术企业相对集中,产业链较为完整,具有相当的规模和配套能力。在软件外包方面,目前国家已将成都列为全国五大软件外包基地之一。根据对在川军工企业和其它电子信息企业的走访调查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预测,“十一五”期间,四川地区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将大大增加。特别是银海公司、北京中讯公司、迈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相关网络与软件技术企业入驻成都高新区,形成了以网络、软件技术等为重点的相关高新技术公司群体。
专业群建设方案参考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建设方案
3.5.1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建设
2.项目组主要成员
邱寄帆(负责人)、王海春、魏 中、高 枫、王 津
3.服务的产业
主要面向信息技术产业和以航空工业为重点的国防科技工业,重点面向提供计算机应用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产业。
2.专业建设富有成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本专业《数字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文化基础》两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三方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 获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高职高专教材20余册,发表论文40余篇。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情况如表3.5.1所示。
4.专业群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可视化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等(*为本项目重点建设专业)。
软建设实施方案
软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软件建设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必要工作。
在企业管理、生产制造、服务行业等领域,软件建设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软建设实施方案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意义软建设实施方案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实施软建设方案,可以使企业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步骤1.需求分析:首先要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等情况,明确软件建设的需求和目标。
2.方案制定: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软建设方案,包括软件选型、系统架构、开发周期、预算等内容,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团队建设:组建专业的软件开发团队,包括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确保团队的专业性和配合度。
4.开发实施:根据制定的方案,进行软件开发和实施工作,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保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5.培训和推广:在软件建设完成后,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新的软件系统,同时进行推广工作,确保软件系统的顺利应用。
四、风险控制在软建设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如技术风险、人员风险、成本风险等。
因此,在实施方案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软建设实施顺利进行。
五、效果评估软建设实施完成后,需要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员工的使用情况、工作效率的提升等方面,从而为后续的软建设工作提供经验和参考。
六、总结与展望软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目标,同时要注重团队建设、风险控制和效果评估,以确保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未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软建设工作也将不断完善和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七、致谢在软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感谢所有参与者的辛勤付出和支持,也感谢企业领导的信任和支持,让软建设工作取得了成功。
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任务书(本科)
—6—
(4)加强实践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建设工程项目研发平台和工程项目案例库,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集成管理与共享。 (5)组织学生积极争取国家、省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打造梯队式学生科研创新团队;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
目标 队伍。每年积极引进来自专业研发机构和领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派出一定数量教师到信息技术企业挂职锻炼,积极探索社会服务
任务 “常态化”新机制,把本专业类师资团队建成区域信息技术研发、咨询和人才培养的领军队伍,力争形成 1-2 个优秀教学团队、1-2 个创新科研团队。
与成
(3) 依托自主研发的 e—Education 系列云平台,积极开展大类核心课程群的共享教学资源建设,学习和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教学资源建设
cli@
软件工程系 副教授
0518-85895386
jzhqjhui@
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 专业 具体负责人
姓
名
办公室电话
手
机
傅扬烈 0518-85895394 13851277470
部门及职务 传真
计算机应用技 术系 讲师
0518-85895386
E-mail fyltt_111@
(1)试点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 按“基础平台(A:公共基础必修模块,B:学科基础必修模块,C:通识教育选修模块)+专业核心平台(D:专业知识核心必修模块,E:专
业实践核心必修模块)+综合素质拓展平台(F:综合知识选修模块,G:综合技能选修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制定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实现 以应用开发能力为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专业注册制、选课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根据就业取向和兴趣取向自由选择专业、选修课程, 并允许学生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为引导学生适应学分制改革,建立由专业教师担任个性化导学任务的导师制,并建立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混 合住宿的书院制,促进专业交融,扩展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
江苏省教育厅文件苏教职〔2011〕39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的通知各市教育局:为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组织实施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
到2015年,全省所有设置专业均达到合格水平,同时面向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创建300个中等职业教育、100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创建150个中等职业教育、50个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委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两类专业建设标准均设合格、特色、品牌三个标准。
“合格专业建设标准”旨在强化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和建设的规范化,是所有专业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特色专业建设标准”旨在引导职业学校创建与区域内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或特种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
“品牌专业建设标准”旨在引导职业学校创建通用性强,与区域内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相适应,能够发挥示范作用专业。
现将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加强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举措,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核心环节。
“十二五”期间,各地、各职业学校要不断加强专业建设,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编制本地、本校专业建设规划,紧紧抓住专业设置与开发、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实施与管理、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质量效益等关键环节,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推动我省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水平跃上新台阶,为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年,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建设标准,对本地区所有现在举办、并有一届毕业生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进行检查视导。
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实现企业的高效运作和全面发展,需要进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本方案旨在通过建设信息化系统,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项目内容和范围1.系统架构设计: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和管理模式,设计合理的信息化系统架构,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2.软件开发: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开发适应企业管理的软件应用,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模块。
3.硬件设备采购:根据系统需求,采购适应性强、性能稳定的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计算机、网络设备等。
4.数据采集与整合:建立数据采集和整合系统,确保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可以有效共享和整合,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5.系统集成与测试:对软硬件进行集成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6.培训与支持: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系统的有效运作和维护。
三、项目实施计划1.系统需求分析阶段: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需求进行详细分析,与企业管理人员沟通,确立系统需求。
2.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设计和软件开发,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
3.硬件设备采购和安装阶段:根据系统需求,采购合适的硬件设备,并进行安装和配置。
4.数据采集和整合阶段:建立数据采集和整合系统,确保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可以有效共享和整合。
5.系统集成与测试阶段:对软硬件进行集成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6.培训与支持阶段:为企业员工提供系统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系统的有效运作和维护。
7.系统上线和优化阶段:将系统投入使用,并进行监控和优化,确保系统的高效运作。
四、项目实施资源1.人力资源:项目组由系统分析师、软件开发人员、硬件设备专家、培训师等人员组成,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实施。
2.资金资源:根据项目的规模和需求,合理安排项目资金,包括软件开发费用、硬件设备采购费用、培训费用等。
软件运维服务方案
鉴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软件系统对于企业运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保障软件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成为企业运维工作的核心目标。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全面、专业的软件运维服务,以确保客户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降低运维风险,提升业务连续性。
二、服务目标
1.确保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2.提高运维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变更管理:规范化变更流程,确保变更的安全性、可控性。
-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执行数据备份任务,并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数据恢复,保障数据安全。
-安全管理: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修复安全漏洞,提高系统安全防护能力。
-技术支持:提供专业、及时的技术支持服务,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培训与指导:为用户及相关人员提供运维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整体运维能力。
九、合同终止与续约
-合同终止:合同到期或双方协商一致,按照约定程序终止服务。
-续约:在合同到期前,双方可根据服务情况协商续约事宜。
十、附则
-方案解释权:本方案解释权归服务商所有。
-生效时间:本方案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
-遵守法律法规:双方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合同义务,共同维护软件系统的稳定、安全、高效运行。
3.降低客户运维成本,实现运维价值的最大化。
4.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信任度。
三、服务范围与内容
1.服务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各类商业、政府及非盈利组织的软件系统运维服务。
2.服务内容
-系统监控:实时监控系统性能、可用性和安全性,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故障管理:对系统故障进行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理,降低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监督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服务策略,持续优化服务。
八、风险管理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概述
行业概述
行业竞争格局和主要企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竞争激烈,存在着较为复杂的竞争格局。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包括 国际巨头和本土优秀企业,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竞争态势。在国内市场,本土企业具有一 定的竞争优势,但国际巨头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市场份额。在竞争中,企业的技术实力、创 新能力、服务质量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将成为关键的竞争因素。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概述
企业竞争与合作格局
企业竞争与合作格局
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加大创新力度
随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企业 需要加大创新力度以保持竞争优势。首先,企业应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不断 变化的需求。其次,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引入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提高产品质量和 性能。同时,企业还应注重创新管理,建立灵活的组织结构和流程,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 。最后,企业应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享资源,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创新 能力。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概述
人才需求与培养
人才需求与培养
人才需求与培养
人才需求趋势:随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未来,行业将更加强调 创新、跨界和多元化能力,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技术领域人才:行业对技术领域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重点培养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云计算、物联网 和区块链等。人才需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界人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趋势明显。跨界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如金融科技、健康科 技和智能制造等领域。跨界人才应具备行业专业知识和相关领域的交叉技能。 外语与国际视野:随着行业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对外语能力和国际视野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人才应具备流利的英语 沟通能力,并了解国际市场、行业趋势和全球领先技术。 创新创业能力:行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人才应具备创新思维、市场洞察力和商业化能力,能够推动 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 教育培养机制:为满足行业的人才需求,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培养机制。包括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人才培 养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供行业实习和培训机会。 人才引进政策:鼓励优秀人才回国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政府应制定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 优厚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吸引更多人才投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 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行业的快速发展意味着人才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建立健全的职业发展体系,提供良好的晋 升机制和培训机会,鼓励人才进行终身学习,保持专业素养的更新与提升。 以上主题内容旨在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人才需求与培养进行综合归纳和阐述,以指导行业的人才培养和发 展战略。
2024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培训资料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定义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定义
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运 输、检索和利用,并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活动,包括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 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集成电路设计等。
行业涵盖范围
包括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息安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 个细分领域。
2024年软件与信息技 术服务行业培训资料
汇报人:XX 2024-02-04
contents
目录
• 行业概述与发展趋势 • 核心技术与应用领域剖析 • 产品研发与创新能力培养 • 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提升 • 市场营销策略与客户关系管理 •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持续改进计划
行业概述与发展趋
01
势
产品设计原则与思路
以用户为中心,遵循简洁、易用、美观等原 则,进行产品功能和界面设计。
用户需求与产品设计结合案例
讲解如何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实际的产品设计 ,并满足市场需求。
跨平台兼容性测试和性能优化策略
跨平台兼容性测试方法
01
针对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和设备进行兼容性测试,
确保产品在不同环境下表现一致。
常见问题排查和故障处理流程优化
常见问题排查
总结软件开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故障,形成问题库和解决方案库,提高问题 排查效率和准确性。
故障处理流程优化
优化故障处理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时间节点,确保故障能够及时得到 处理和解决。
客户满意度调查和反馈机制完善
客户满意度调查
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对软件产品和服务的满 意度和需求,为改进产品和服务提供依据。
鼓励员工参加行业会议、技术研 讨会等活动,拓宽视野,了解行 业最新动态和技术趋势。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助力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助力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22.12.12•【字号】渝人社发〔2022〕60号•【施行日期】2022.12.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助力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两江新区组织人事部、社会保障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群工作部、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万盛经开区人力社保局,各相关处室(单位):现将《助力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12月12日助力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的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2022-2025年)》(渝府办﹝2022﹞21号),服务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实现“人气聚起来、楼宇用起来、产业兴起来”任务目标,结合人力社保部门职能职责,制定本措施。
一、加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人才引进1.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
制定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引才政策,优化柔性引才机制,加强海内外高层次软件和信息服务人才及团队引进。
加大《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重庆市加快集聚优秀科学家及其团队若干措施》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宣传和落实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软件和信息服务高层次人才,在安家资助、岗位津贴、项目支持、科研经费、金融扶持、成果激励等方面予以支持。
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急需紧缺软件和信息服务人才,可适当放宽招聘条件、降低开考比例、简化招聘程序,招聘的高层次、急需紧缺软件和信息服务人才,相应等级岗位无空缺的,可申请使用特设岗位聘用,不受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的限制。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软件技术专业资源库建设项目申报书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申报书专业名称软件技术专业所属专业大类名称电子信息所属专业类名称计算机建设目标与思路1.框架结构以满足用户学习需求为目标,通过列举对象、分析需求、设计框架这三个步骤进行框架设计。
资源库离不开资源和使用者,而简单将资源无组织地提供给使用者,肯定会造成资源的混乱和使用的无序。
我们在这两者之间建立平台和向导,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的资源。
资源库的整体框架自下而上的共分为三层,如下图所示:其中:●资源层面:提供八大类资源供各类平台调用。
●平台层面:按照不同的需求将各种资源整合,提供友善的交互界面供用户使用。
●用户层面:建立统一门户,根据不同学习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平台引导。
2.门户建设无论是学校、社会、企业还是其他组织,都有学习、再深造、资源索取的需求,我们以四类对象(学生、教师、企业、社会人员)为资源库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四类对象建立门户。
每类对象有他们各自不同的需求,系统采用向导方式引导学习者进入不同的平台。
门户是整个资源库的入口,实现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单点登录,它是不同来9.建设步骤10.建设基础与条件11.措施保障1.组织保障项目建设团队由指导层、核心层、紧密合作层(简称:紧密层)三层结构组成。
其中,指导层由首席顾问、建设指导小组组成,负责项目在关键技术、总体方向和关键问题上的指导工作。
核心层由项目主持单位、各子项目牵头单位构成。
项目主持单位负责顶层设计、项目组织管理协调等,并对项目整体建设进度与质量负责;子项目牵头单位通过招标产生,分别负责各类具体资源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工作,并对子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负责。
紧密层由子项目参与学校、参与企业、参与行业组成,负责具体建设任务的实现,并将问题及时反馈给子项目牵头单位,同时,负责各子项目在建成之后的推广应用和更新维护工作。
2.资金保障本项目共投入资金1,8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75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30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250万元,自筹500万元。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申报专业所面向的行业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编撰的《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鉴》相关数据统计,2012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共实现业务收入24794亿元,同比增长31.5%;2013年完成软件业务收入达到3.06万亿,同比增长23.4%;2014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2%;2015年4.3万亿,同比增长16.6%。
中国软件产业创新已经处在全球技术创新的前沿。
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分析通过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人才招聘需求分析,软件技术领域高职人才需求表现以下特点:——人才需求量大,对高职软件人才需求旺盛数据表明,我国软件出口规模达到215亿元,软件从业人员达到72万人,在中国十大IT职场人气职位中,软件工程师位列第一位。
国内外高层次软件人才仍将供不应求。
通过对智联招聘、51job等网站调查的统计数据分析,珠三角地区对高职以上学历软件工程师等岗位招聘职位数超过10万个,表明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旺盛。
——人才的薪资待遇高《2016年软件行业薪酬调查报告》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开发者月收入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2016年月薪在5000元以上的高收入开发者比例显著上升。
同类专业建设情况分析国内开设同类专业或方向的高职院校有很多,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和北京等省市,重点调研并分析了多所高职院校。
本专业是广东省一类品牌专业,人才培养综合实力在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国内同类专业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与市场企业接轨程度弱、更新较慢,校企合作深度没有本专业连接紧密;教学模式方面采用“异步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大一开设“自然班”,大二开设“岗位班”,大三开设“项目班”,更符合软件行业的发展更新;本专业办学条件优越,拥有依托软件技术工程中心的校内教学企业和依托南方软件园的校外教学企业,有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优秀教学团队。
二、建设基础(一)综合实力排名情况据教育部专业建设和职业发展平台2015年9月10日数据表明:本专业12项对比指标中“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时比例”、“专任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招生计划完成率”等4项指标排名全国第二,另外还有2项指标“合作企业投入总值(万元)”排名全国第三、“师资培训人日数(人日)”排名全国第十;(二)建设的主要经验和突出特色1.实施了“教融于产、产促进研”的校企深度融合的“异步式”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2.打造了校企协同育人、协同研发的典范——“广东省移动互联网应用研发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发展中心”、“软件技术与工程中心”等校内教学企业;3.在校外建设了一批如“南方软件园-爱浦京”、“南方软件园-宇能”等校外教学企业;4.依托“南方软件园”教学企业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5.依托“珠海市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开展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和重点培育专业建设项目的通知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和重点培育专业建设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07.18•【字号】粤教高函[2012]115号•【施行日期】2012.07.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和重点培育专业建设项目的通知(粤教高函〔2012〕115号)各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关于开展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2〕41号),经各校自主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环节,确定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维护与管理等29个专业为第一批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98个专业为第一批省级高职教育重点培育专业建设项目。
现予以公布,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有关高职院校应加大对第一批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按每个专业不少于50万元的标准进行资助和建设;同时,应主动争取举办方对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
根据《关于开展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2〕41号)要求,从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系统培养、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育人、建设教学团队、实施第三方评价、增强服务能力、打造专业特色、促进资源共享、加强经验推广等十个方面制定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于9月20日前报至我厅。
我厅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省财政将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加大对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的支持力度。
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从2012年4月1日起算。
建设期满后,我厅将按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进行检查验收,验收通过的专业,正式命名为“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
二、省级高职教育重点培育专业建设期为1-2年。
有关高职院校应按照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改革领先、质量优越的要求,按照重点专业遴选标准,加大教学投入,强化内涵建设,适时参加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遴选。
大连市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大连市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已经成为当今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大连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本文将就大连市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参考。
一、扶持政策1. 支持资金:大连市将设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相关企业的研发、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申请资金支持,提高研发和创新能力。
2. 税收优惠:对于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给予减免或减半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政策支持,以降低企业成本,鼓励企业增加技术投入和人才培养。
3. 土地支持:为了吸引更多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入驻大连,市政府将向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土地支持,提供优惠的土地使用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二、人才政策1. 人才引进:大连市将制定人才引进计划,针对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引进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
对于引进的高级人才,将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和住房支持。
2. 人才培养:市政府将加大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专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师生进行技术研发和实践项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创新政策1. 信息安全:为了保障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的安全可靠,大连市将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 创新交流:市政府将建设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区,提供创新交流评台,鼓励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和创新交流,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
四、产业支持政策1. 产业规划:大连市将编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为企业提供发展指引。
2. 政策宣传:市政府将加大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支持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企业了解政策,积极申请政策支持。
总结:通过上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大连市将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相信在大连市政府的支持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河南省软件产业园区认定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河南省软件产业园区认定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22.04.19•【字号】豫工信办信软〔2022〕78号•【施行日期】2022.04.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豫工信办信软〔2022〕78号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河南省软件产业园区认定工作的通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各省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单位:为加快推动我省软件产业集聚创新,促进软件产业园区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决定开展首批河南省软件产业园区申报认定工作,现依据《河南省软件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豫工信信软〔2021〕130号),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一)经县(区)级(含)以上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符合河南省软件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
(二)有明确的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招商规划和配套保障措施。
(三)所在地政府(管委会)重视园区建设发展,出台了支持园区建设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
(四)具有专门的园区管理机构,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专业管理人员。
(五)园区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聚集度较高,拥有若干省内或全国知名度较高的软件企业,拥有若干全省或国家市场占有率较高的软件产品。
(六)园区2021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以下简称软件业务收入)不低于3亿元,且占园区年度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30%。
(七)拥有一定数量的软件著作权、专利等知识产权;拥有市级及以上软件相关研发机构。
(八)具有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或具有较强的公共服务能力,能够提供测试认证、体验推广、企业孵化、成果转化、金融服务、招商引资、法律服务、人才培训等配套公共服务。
(九)园区内软件企业均已按照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统计调查制度》要求,注册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系统并按时填报数据。
专业群建设方案参考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建设方案3.5.1 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建设2.项目组主要成员邱寄帆(负责人)、王海春、魏中、高枫、王津3.服务的产业主要面向信息技术产业和以航空工业为重点的国防科技工业,重点面向提供计算机应用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产业。
4.专业群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可视化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等(*为本项目重点建设专业)。
3.5.2 项目建设背景1.国家以信息产业为龙头带动工业化进程21世纪将是信息化的世纪,信息产业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和最有发展力的产业。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专业技术,而且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网络与软件技术已成为区域优先建设与发展的专业。
2.专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四川省提出,要加强工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以高新技术、先进技术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为基础,构建新型工业结构。
今后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向是把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产业,实现“工业强省”的目标。
这其中,信息产业成为了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将加快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加快工业的改组改造和结构升级。
然而,我省目前适应支柱产业发展的人才短缺,特别电子信息类中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据统计,目前我省劳动力市场对计算机类相关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达10万人。
成都、绵阳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四大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之一,信息技术企业相对集中,产业链较为完整,具有相当的规模和配套能力。
在软件外包方面,目前国家已将成都列为全国五大软件外包基地之一。
根据对在川军工企业和其它电子信息企业的走访调查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预测,“十一五”期间,四川地区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将大大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与信息服务》精品专业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一)行业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来了更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报告显示,在2011年,亚太地区仍将呈现IT人才匮乏,IT消费旺盛等一系列趋势。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针对2008年人才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08年IT行业每年存在至少50万的软件人才缺口,并且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
近几年虽然各级各类学校及培训机构加大了对软件人才的培养,但直到目前信产部最新报告显示,我国目前软件人才缺口仍高达40万人,显示出了软件人才需求的迫切。
在全国软件行业蓬勃发展的势头下和宁夏加大对IT行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引导和培育的大好环境下,宁夏也逐渐显现出了对软件人才需求的现状,2008年自银川市发布了关于扶持软件动漫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后,宁夏从全区上下就逐渐加大了对IT行业的关注的发展支持,2006年宁夏筹资7000万元投资建设的“宁夏软件园”投入使用,这是宁夏唯一一个软件产业服务平台,软件园建成当年就有44家软件、动漫企业入驻,软件园均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型企业,软件园的建成使用当年就解决了学生就业岗位300多个,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其中离岸外包收入约35万美元,这一切都凸现出了宁夏对于建设好宁夏人自己的IT软件行业的信心和决心,也为宁夏今后IT产业发展和软件人才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宁夏近几年软件行业发展迅猛,但是仍然存在软件产业的增加值占我区GDP比重较低,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等诸多问题。
依照宁夏多家人才招聘网站数据来看2011年全区软件开发人才需求岗位月均需求达到130多个,总招聘数量达到790多人次,从数据来看宁夏近些年软件行业发展迅猛,软件人才需求激增,而宁夏目前对于此类人才的培养规模还较小,因此对于宁夏IT行业发展来说,软件人才无疑成为了当今IT行业人才需求的热门,同时也是支撑宁夏软件行业在全国快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JAVA软件开发专业开设及建设情况分析目前根据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宁夏区内以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以教学为中心,突出培养应用软件开发及相关技术能力,创建专业特色,注重素质教育,突出能力培养,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实境教学方法。
经过3-5年建设,将本专业打造成在区内同类型、同层次学校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鲜明的示范性专业。
把课程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环节,根据软件开发行业职业要求,努力创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结构的课程体系;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努力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及教材,突出与专业特色相关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课程建设;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等基础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较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改革与建设,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现有专职教师6人,其中青年教师5人,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教师6人,“双师”型教师4人,同时从区内外软件企业聘请了3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软件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年轻教师队伍当中,多数教师具有实践应用能力,开发或参与开发过多个实践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近些年来,我校专兼职教师共同为各类企业先后完成了4项软件程序开发工程项目,完成学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等多个校本软件项目开发。
软件信息技术专业目前课程开设面向于网站开发建设与维护方向,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实训教材2本,发表相关论文1篇,赛瑞格软件班获校内优秀班集体称号。
学校近年来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完成了实验室投资建设,设备更新升级改造正逐步有序推进,2010年积极争取政府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资金60万元,对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实训室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与更新,共建设4个机房,120台主流计算机,极大地满足了我校的计算机类专业教学实训。
(三)目前校企合作等成效学校目前依托“宁夏软件园”、“宁夏动漫产业基地”,在银川“宁夏软件园”中协作建立了3个校外实训基地,同时与“宁夏赛瑞格计算机软件技术公司”共同成立了校企联合班,聘请公司专业技术人才担任相关课程教学工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中的实习,感受到了企业工作氛围,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我校赛瑞格校企合作班企业方,主动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开发,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学校同时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了软件开发专业顾问小组,聘请了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相关人员对软件专业学生就业做指导,聘请了企业行业技术能手来指导专业课程的设置、开发、教学,同时顾问委员会中有我校多名青年教师和资深教师共同参与,与政府就业部门、企业技术人员共同为专业发展共商大计,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在与企业合作同时,更加大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力度力度,探索校企双需、双赢、互动、互助的人才培养新途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软件开发专业现已有毕业生近20人,分布在我区各类IT 技术企业中的各个部门,毕业生素质受到了广泛好评,毕业生质量受到了专业技术人员的高度评价,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软件专业班级中更有学生在全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获网站建设项目二等奖。
(四)存在的问题1、软件开发专业课程改革力度不够,还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构建基于JAVA项目开发的课程体系,按行业需求和岗位工作任务开发课程。
2、实训机房主要用于我校各专业学习共享,软件开发的针对性不强,还缺少部分实训功能,不能充分满足软件开发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3、缺少有JAVA项目开发经历的教师,还要通过引进专任教师和聘任兼职教师调整师资结构。
4、我校重点专业建设经验缺乏,还要在摸索中不断创新发展,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针对软件开发及IT行业的人才需求,积极与宁夏软件园、银川赛瑞格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JAVA软件开发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进一步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形成符合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实境教学基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使软件开发技术专业在全国同类学校中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二)具体目标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宁夏软件园、银川赛瑞格实训基地,构建“校企合作、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构建基于JAVA软件开发的课程体系根据软件开发的任职要求,参照IT行业职业资格标准,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重点建设4门核心课程,1门达到区级精品课标准;同时开发3门核心课程的特色教材以及与之配套的课件;与企业和同类院校合作,建设共享软件开发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3、建设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和3名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达到10名;聘用企业兼职教师3名,形成结构合理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4、建设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新建企业软件开发仿真实训室(包括仿真办公室、仿真会议室、仿真软件开发部);按教学、培训及技术服务的综合要求,改造多媒体教室,扩充教学网络机房;新建1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建立与完善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形成实习、实训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开发配套的实习标准和实训指导手册。
5、提高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与企业合作,3年内为各类企业培训员工500人次以上,开发2项实用型软件,为宁夏本地区IT产业服务,加强与同类学校的对口支援与交流,为中卫市教育局和中卫市人力资源和保障局培训师资30人次。
6、以重点专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建设辐射带动WEB应用程序开发、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部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团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专业群。
重点建设3门优质核心课程,开发3本特色校本教材以及与之配套的课件,建设1个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培养或引进2名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10名双师型教师;建设1个WEB应用程序开发仿真操作实训室。
三、专业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1、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掌握JAVA编程开发技术专业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能进行软件开发项目的技能型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掌握JAVA编程基本知识、JAVA项目开发流程,能从事JAVA项目开发,取得JAVA工程师或JAVA程序员职业资格证书。
(1)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JAVA编程语言、计算机基础操作、应用文写作等基本知识;掌握JAVA项目开发所需的基本技能;掌握JAVA项目开发流程;掌握项目开发应用知识;掌握项目开发与测试知识。
(2)岗位能力具有JAVA程序编写能力;具有参与JAVA项目开发能力;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自学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计算机应用与操作能力;具有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3)职业素质具有技能人才所必备的职业道德与修养,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学习观念,具有对工作精益求精的科学求实精神。
(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宁夏IT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银川赛瑞格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冠名专业班《赛瑞格软件班》,实施以“2+1”为基础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图3-1-1)。
图3-1-1“校企合作、实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2+1”模式,即前2年由企业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专业技能训练,后1年由合作企业安排短期培训后安排就业。
通过该模式培养的学生基础好、技能强、素质高、发展潜力大,毕业后即可就业,深受企业欢迎,同时解决了学校培养的就业难问题。
校企合作,发挥校企联合办学的优势,充分与宁夏IT企业深度融合。
在专业建设、方案制定、课程开发、教材编写、顶岗实习、素质教育、师资培养、员工培训、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方面,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学校提供培养环境、设施设备以及学生管理等,企业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人才互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