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检测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
一、根底知识积累。
(30分)
1如下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B)(3分)
A. 排行(h a n)g踌躇(ch o u)宫阙(qu e)须眉毕见(xi a n)
B. 稽首(j i )采樵(qi a o)分赉(I a i)负笈往游(j i)
C. 汤镬(hu o )自勿刎(w e n)霓裳(ch a n)g伯乐相马(xi a n勺
D. 逡巡(q u n)白诩(x u )箪食(d a n)又何间焉(ji a n)
2. 如下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B)(3分)
A. 门人然烛来。
B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C.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 .入如此无法家拂士。
3. 如下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3分)
A. 空乏其身(穷困缺乏)神弗福也(幸福)
B.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比后壮(与,等到)
C. 教然后知困.(受到阻碍,不通)其声清越(清澈高扬)
D. 公将鼓之(击鼓)征于色(征验,表现)
4. 如下“之"的用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C)(3分)
A. 王怒,欲杀之B .公将驰之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D .故逐之
5. 如下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3分)
A.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D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6. 如下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3分)
A.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一《观刈麦》一杜甫一唐朝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过零丁洋》一文天祥一南宋
C.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赤壁》一杜牧一唐朝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己亥杂诗》一龚自珍一清朝
7•根据语意,填写相应的古诗词。
(6分)
⑴《赤壁》中作者对历史辩证看待的诗句是东风 ________
(2)《过零丁洋》中表达崇高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从而感召后代许多仁人志士为正义
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诗句是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舒适的环境中,我们一定要加紧锤炼自我,否如此将会丧失斗志,迷失自我,用《孟子》中的一句古语来说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⑷《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兴, ________
(5)《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的环境下近乎疯狂劳作的心理的句子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6)《己亥杂诗》中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2014 •某某)请你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完成如下相关人物。
(1)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中各得出一条结论。
①2013年较2012年,人均阅读量有所增加。
或:纸质书阅读量高于电子书阅读量。
②2013
年较2012年,手机阅读时间增加,而纸质阅读时间减少。
或:人均手机阅读时间长于纸质阅读时间。
(2)阅读量应当关注,阅读内容也值得重视。
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
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开展讨论。
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
点并简述理由。
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
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
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
觉得没意思,就丢开。
示例:认同毕淑敏的阅读观,因为阅读名著更能提升素养,启发我们对人生和世界有深入的
思考。
认同汪曾祺的阅读观,因为阅读杂书可以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丰富知识,广泛认识
世界。
(3)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
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
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如此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示例:读书如登山,山登得高,景象就看得远;书读得多,眼界就开阔。
二、阅读理解。
(4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8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X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
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9•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B)(3分)
A. 这首小令是一篇怀古抒怀之作。
它篇幅短小,内容博大,立意精警。
B. 两个“如'’字,运用比喻手法,赋予山河以人的动态和感情,形象鲜明突出。
C. 中间四句扣题写怀古之意,目睹秦汉废墟,顿生千古盛衰兴亡之感。
D. 曲末两句为“曲眼〃,使作品的怀古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思想高度。
10•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
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
好?请说出理由。
(5分)
示例:“峰峦如聚'’,群山好似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
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
(或:“波涛如怒〃,波涛
汹涌澎湃好似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
险要。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17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如此无法家拂士,出如此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 解释如下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⑴降大任于是.人(这样的)(2)苦其心志(使……痛苦)
⑶人恒过:(犯错误)(4)发于声,而后喻.(明白,了解)
12. 如下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最相近的一项为哪一项(D)(3分)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B •小大之狱.
C.人恒过,然后能改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选择如下句子的正确译文。
(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
A. 通过那样的途径使他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使他(不断)增长才干。
B. 因此惊动他的心,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缺乏的才能。
C. 通过那样的途径使他动了心,忍住了性子,增长了才干。
D. 所以惊动他的心,使他学会忍耐,(这样)只能使他没有才干。
⑵出如此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C)
A. 出国打仗如果没有抵抗国外敌人的猛将,那个国家常会灭亡。
B. 在国外,如果没有抵抗敌人的猛将,那个国家常会灭亡。
C. 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祸患,(那么)这个国家就时时有灭亡的危险。
D.出兵打仗,敌人的国家就一定会灭亡。
14•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用原文回答)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
有内忧和外患。
(3分)
15•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示例:环境的好坏对成才不能起决定作用,在顺境下,成才可能更容易;在逆境中,人们往往会失去很多机会,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坚强的毅力。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11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
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
以一战。
战如此请从。
’‘
(选自《曹刿论战》)
【乙】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所谓
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君人者②,以百姓为天。
百姓与③之如此安,辅之如此强,非之如此危,背之如此亡。
’‘
(选自X向《说苑•王者何贵》)
【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
②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
③与:
亲附,拥护爱戴。
16. 解释如下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战如此请从.(跟从)
(2)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不是)
17. 如下句中加点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为哪一项(B)(2分)
A.肉食者谋之.B .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C.长跪而谢之.曰D .辍耕之垄上
18. 翻译如下句子。
(4分)
(1)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2)百姓与之如此安,辅之如此强,非之如此危,背之如此亡。
百姓如果拥护国君,国家就安定;百姓如果辅助国君,国家就强盛;百姓如果反对国君,国
家就危险;百姓如果背弃国君,国家就要灭亡。
19•这两个文段表达了怎样相近的思想观点?(3分)
要以百姓的利益为重。
《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和《王者何贵》中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都表达了此观点。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4分)
祁奚请老
晋大夫祁奚①老,晋君②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③可。
’‘君曰:“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
〃晋遂举解狐。
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④?’’祁奚对曰:
“午⑤可也。
’‘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
’‘
【注释】①祁奚:晋国的大夫,曾任中军尉。
②晋君:指晋悼公。
③解狐:晋国大夫。
④国
尉:春秋时,各国均在将军之下设国尉。
⑤午:祁午,祁奚之子。
20.如下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2分)
A.孰可使嗣(子嗣,后代)B •晋遂举解狐(推举)
C.非子之子(你)D •孰可以为国尉(谁)
21 •如下不属于本文所表现的祁奚品质的一项为哪一项(D)(2分)
A.任人唯贤B .大公无私
C.坦率正直D .谦虚慎重
三、作文。
(50分)
22.世界上什么最快乐?有人说艺术家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艺术品,有人说是孩童在沙滩上搭建城堡,有人说是母亲为初生婴儿洗澡,有人说是医生手术成功,给病人带来第二次生命...
要求:
(1)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⑵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