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8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8篇
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8篇
【篇一: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
在这个暑假里,我又阅读了一本好书《我想长成一棵葱》,说实话,我喜欢的书并不多,可是这本书真的讲到了我的内心,读着读着我被震撼到了,作者究竟是做了多少准备才能真正了解现在的我们心里想的是什么。
“我们这些长大的孩子,一不小心成了活着的祖宗。
”就是这句话让我十分信任作者,他是真正看到了现在的我们。
刚开始看这本书我也十分奇怪,我什么“我”会想长成一棵葱,慢慢看我才知道“我”也就是潘春春,从幼儿园到小学成长的异常艰辛,爷爷的理想压在潘春春身上,爸爸自己的理想也压在他身上,妈妈更夸张,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压在他身上。
他们一直认为他很独特,有自己的星光。
但是潘春春本人却觉得自己很普通,跟一棵草一样,也希望自己跟一棵草一样茁壮长大。
这本书再一次引起了我的深思,现在的我们并不像被捆绑在温室里,而是应该在属于我们的草原上自由的小草,不受拘束,绽放异彩。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要受到保护,会变得更好,更优秀,来实现自己未达成的愿望,可谁又曾知道,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小小梦想。
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变成画家,舞蹈家,钢琴家。
但是我们可不这么想,有人会相当花园主,有人想当旅行家,有人会想当职业跑酷者。
在当代所有小朋友都希望自己是一颗自由自在的小草,可家长却
把我们养在温室里,但是温室里的草会失去独立的能力,自制能力。
虽说是读后感,但是我觉得这本书和我的感受都是代表小学生发声,所以,如果你对现在的我们感兴趣,就寝你看看吧。
【篇二: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
自从我读完了《我想长成一棵葱》这本书,让我深深的找到了学习的方向。
以前大人总是对我们说;“我的小祖宗,少吃一些垃圾食
品吧!”我们总觉得他们很唠叨,可他们唠叨图什么呀?不就是图让
我们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吗!书中的潘春春很自豪,自己上幼儿园的时候,在舞台上表演,当一个举着树的人物,可爸爸妈妈并不赞同,一直想让自己的儿子可以在舞台上自己独唱。
可姚迪老师已经测试过潘春春了,跑调跑的太离谱了!就算八个人一起小合唱,潘春春也很有可能把别人带到沟子里!最后让潘春春当了一个举着树的人物!
潘春春的奶奶很喜欢养一些小动物,可潘春春的妈妈却反对奶奶养动物。
奶奶就偷偷的把自己的四只小白鼠送给了潘春春,让潘春春喜欢上动物。
潘春春很高兴,到了学校告诉了畅畅、古盛京、马晓锐。
他们三个都想租潘春春的小白鼠,潘春春同意了,约定放学后,去他家各选一只小白鼠。
马晓锐选了一只很灵活的白鼠,畅畅选了一只可爱温柔的白鼠,古盛京见还剩下两只白鼠,一只病殃殃的,一只很健康,他对潘春春说;“我要一直病殃殃的白鼠!”“你要一只健康的吧!我奶奶可以一起帮我照顾那只病殃殃的'白鼠,你要了那只健康的吧!”潘春春说。
最后古盛京要了一只小白鼠。
没想到,还没过一个星期,其中的两只白鼠,遭到了不幸的命运,马晓锐把他的那只灵活的白鼠
竟然喂了半片药。
畅畅把她的白鼠染成了红色。
潘春春很伤心问;“古盛京,你的白鼠呢?”“不用担心,白鼠过得很好,我还给他建了一
座别墅呢!”最后潘春春原谅了他俩!
潘春春和他的同伴们踏上了新的旅程,最后他决定,自己的理想是“我想长成一棵葱”同学们很惊讶!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小学生一定要学会独立,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敢于创新理想,创建美好的未来!
【篇三: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作文】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常新港的长篇小说《我想长成一棵葱》,它
让我懂得了不少道理。
这本书的主人公叫“潘春春”在他成长的路上十分“艰辛”全家人都把自己的理想压在了他的身上,全家人也认为他是一个奇葩。
在“我”上幼儿园时,有一次“我”的父母想让“我”有一次表现自我的机会,于是让我一个人在舞台上唱歌,便去找姚迪老师申请。
当姚迪老师听到我的歌声便立刻拒绝了父母的要求,说因为“我”跑调跑的太离谱了。
即使让“我”去合唱,也可能把其他人带到沟里去。
但是爸爸妈妈还是在帮我争取机会。
老师见了,帮“我”安排了一个戏份,演一棵大树,“我”十分开心。
回家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妈妈,但他们反对“我”去演一棵没有任何语言没有任何动作的大树。
但是“我”并没有理会他们,还继续坚持演一棵大树。
最“我”成为了舞台上演大树的那个人……
这本书里有一句话让我想了很久才想明白,那就是“小祖宗,别
老吃垃圾食品。
”平时很多家长会对自己的孩子说这样子的话,我也不例外。
当家长对我说这句话时,我会觉得他们很啰嗦,为什么呢?因为像肯德基、麦当劳里面的东西外国人都在吃,而且身体非常健康。
但是在中国人眼中却是垃圾食品,我们一吃家长就开始啰嗦了。
后来,我想了好久,终于知道为什么了。
因为这些都是外国人的主食,他们吃习惯了,我们却不习惯。
从小到大,我们吃的最多的就是米饭了,所以这并不是我们中国人吃的东西。
在外国人眼中,米饭也应该算垃圾食品。
所以爸爸妈妈只是想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而已。
是这一本书让我懂得了做人要有理想要,宽容大方。
学会从不同角度看每一件事情。
【篇四: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
在寒假里,我阅读了著名作家常新港的成长励志书籍《我想长成一棵葱》。
作者有一颗沧桑的心,他的语言直触到的是人性的最底部、成长的最深处,他是名副其实地成长小说天王。
《我想长成一棵葱》更是讲述了一系列令人难忘感慨的故事。
五年级男生潘春春,成长路异常“崎岖不平”。
大眼睛、高鼻梁的爷爷给潘春春相面,并把自己踏入演艺圈的理想施压在他身上;原本一副好嗓子的爸爸,因为爱吃辣椒毁掉嗓子,便把自己当歌唱家的梦想授予他;起初身材美丽的妈妈,由于生了潘春春而变形,就把自己闯荡舞界的重任交给他。
在他的家人们眼中,大家一致认为潘春春是朵“奇葩”。
错了,他是一根草,长在被家人悉心呵护在花盆中的草。
潘春春喜欢像草那样生活,像草那样茁壮成长。
于是,潘春春梦想长成一
棵葱。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喜欢上了作者的写作风格,受益匪浅:在成长路上,我们和家人之间不存在代沟,彼此沟通,相互了解,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成长脚印。
例如有次,我因考试成绩不理想烦恼,在勇敢与家人沟通后,得到的是他们非但没有责怪我,反而跟我一起分析试卷,给予我鼓励。
可见,这一步多么重要啊!
【篇五: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
《我想长成一棵葱》是一部反映当代孩子成长的长篇小说。
讲述了一名叫潘春春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成长路上各种“喜怒哀乐”。
向大家诉说了成长的烦恼、家人对自己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父母把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时时向自己提出苛刻的要求,每天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不时还受到批评,遇到很多不顺利的事。
但他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在学校内也与大家一起疯玩,与同学们一起逃课看“蒙娜丽莎”、和同学一起分养小白鼠,做了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还接受到同学们真心的关爱。
他大胆地告诉大家,自己的理想很简单,就是要求家长们不要过多地给孩子们圈定框框,放手让孩子自由发挥、成长,让孩子们的童年变得更加快乐。
使自己这株错养在花盆里的草,自由成长为一棵葱。
这本中刻画的人物也很吸引人,如潘春春的死党古盛京,喜欢画画的左箭……构成了与潘春春快乐玩耍的家族。
读了这本书,我也想到了自己在成长中,生活与学习也会碰到一些磕磕绊绊,但自己要勇敢面对。
每个人从小到大,都会碰到很多很
多的事情,有很多好事,也有很多坏事,比如会受伤,会生病,还会看到身边的人碰到各种各样的事,任何事情来临都不要害怕,要相信家长也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解决它。
同时,我也希望做家长的尽可能的给孩子一个发展空间,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发挥,不要过多地去干涉甚至强迫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去做。
我喜欢这本书,喜欢书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和性格直爽的主人公潘春春。
希望能读到更多这样的书。
【篇六: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
所有的家长都一样,不会期望自己精心养育的是一棵自由生长的葱。
绝对不会。
——题记
暑假里,闲暇之余随爸爸妈妈到书店淘宝,当第一眼看到《我想长成一棵葱》这本书时,我感到很好奇。
为什么书名叫“我想长成一棵葱”呢?太奇怪了,管它呢,买下来看看不就知道了吗?回到家里,带着好奇,我迫不及待地阅读起这本书来。
书中的一个个故事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主人公潘春春是一个有点顽皮有点别扭的男孩,他是家里的独生子,是家里的小皇帝,活着的祖宗,但是和中国千千万万的家庭一样,全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他的压力可想而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古往今来所有父母的愿望。
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但他们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替孩子们着想,所以往往适得其反。
当潘春春有机会在舞台上表演,当一个举着树的人物也很自豪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却不赞同,一直
想让自己的儿子可
以在舞台上独唱。
可潘春春唱歌跑调跑的太离谱了!他用自己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棵草,不是一朵花。
我沉浸在潘春春的世界里,享受着和他一样的快乐,也感受着他的烦恼。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和人,在这些事和人当中总有些让我们不顺心顺气,总会给我们的生活添堵。
面对这些人和事,有的人会哭天叫地歇斯底里的跺脚骂人;有的人可能会选择忍气吞声把这些不快当做苦酒咽下,让其慢慢消化;而潘春春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在奶奶的教育下学着平淡地去处理,不拿这当回事,即使是个事儿也会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
无疑潘春春是聪明的,聪明的人都会选择淡然的心态去处理周围的人和事,他们不会因为这些不好的事和人来伤害到自己。
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人,当身心遭受到无法预知的伤害的时候,一是会选择瞬间避免,二是即使避免不了,也会选择忘记,用最快最简单的方法迅速处理掉,然后选择忘记。
一生中总会经历很多事很多人,不管是好是坏总会有太多留在印迹的长廊里总也抹不掉挥不去,仿佛是刻在石碑之上。
成长的道路多多少少都会犯点错误,而这些都是成熟的前动力,没有这些或许我们就不会是现在的模样。
还好的是我们像潘春春一样有勇气去犯错更有勇气去承受与面对不美好的这一切。
一个再聪明的人一开始也是从种种错误的判断力中总结经验,是生活让他们变得聪明而磨砺。
做生活的智者,学会改变,懂得改变,懂得忘记。
一个人唯独经历一件事才会成长,才会改变。
当然这种改
变,只有他们自己去省悟。
生活就是在经历成长中度过,过去的始终都是过往,不管有多好多坏,终将无法改变。
但我相信我们都不可避免这样的生活,也一定喜欢这样的生活。
【篇七: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心中就有一个“?”。
为什么主人公不希望自己长成一棵大树,而是一根葱呢?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希望我们能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主人公的这个愿望恰恰相反,似乎显得没有追求。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了对这本书的阅读。
渐渐地我心中的这个“?”被拉直成“!”。
主人公潘春春是不想自己的生活被父母“囚禁”,他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他希望能获得成长的自由。
从幼儿园开始,潘春春的父母整天把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这样的话挂在嘴边,使潘春春有了叛逆的心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是独一无二的,不是某个人的翻版。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这些孩子,一不小心成了活着的祖宗。
”像我一样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宝贝。
父母为我们打理好了一切,甚至为我们的人生也做好了规划。
我们无须动手,就能衣食无忧。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我觉得不是,我们不应该当温室里长大的小花,而要长成风雨中的一棵葱。
【篇八:我想长成一棵葱读后感】
当我在新华书店看见这本书时觉得很奇怪,我被《我想长成一棵葱》的书名深深吸引。
怀着好奇心,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翻开书的
第一页,我就开始了“疑问之旅”。
为什么“我”的理想是长成一棵葱?一般来说我们都希望自己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他的愿望怎么这么与众不同呢?“我”怎么会是错养在花盆里的草?到底写人还是写植物?……
带着疑问,我慢慢地走进了小主人公的世界里,里面的一个个小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感受到他的欢乐,烦恼,纠结,向往!书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潘春春打架了,潘春春爸爸回忆自己小时候也打架被潘春春奶奶揍了一顿,潘春春爷爷说了这段话——“我从小因为打架,被我爸爸打。
现在我的孩子再被我们打……别忘了,我们的孩子一样,都是男孩子都有火气,都有缺点,以后孩子在外面打架带着伤回来,你就不要再打他了。
”潘春春爸爸因为想到了自己爸爸的这段话,所以没有揍潘春春,而是心平气和地对潘春春讲道理。
我觉得潘春春爷爷说的非常对。
我也是男孩子也打过架。
一次,我与弟弟抢玩具,玩具摔破了,我们两个人谁都没得玩,我发起火来,就推了弟弟一下,弟弟一腿踢到我屁股上,我们打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让谁,那一次爸爸把我们两人都叫过去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虽然很凶但没有打我,只是让我们弟兄要做好朋友。
我现在觉着自己以后一定要学会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我非常庆幸有这样的爸爸妈妈,他们对我的爱民主、宽容!我是多么幸福啊!
潘春春是个男孩,他只想做个普通的孩子,可爸爸妈妈总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到他身上,让他很有压力。
潘春春妈妈就经常拿他跟别的人比,说某某人画画好,某某人学习好,某某人唱歌好……等等。
我
想说亲爱的爸爸妈妈,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优点,你们应该多多鼓励我们,帮我们改正缺点,这样我们才会更优秀,很庆幸我的妈妈很少拿我与别人比较,总是耐心帮我分析我的不足,让我有所进步,爸爸妈妈的爱就是我们的动力,而不是成为压力。
看完《我想长成一棵葱》,真的受益匪浅,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我们向往,烦恼,也看到了爸爸妈妈的殷切希望。
其实我们之间可以好好沟通,相信爸爸妈妈们会好好地理解我们,我们也会好好努力,做一个真正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我相信潘春春也会自由、快乐、健康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