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礼堂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礼堂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各村,机关各办、科: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区域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不断繁荣基层群众文化,丰富和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结合街道实际,现就我街道实施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按照“提质扩面、常态长效”的工作思路,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以“建、管、用、育”为准则,充分发挥文化礼堂在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文化兴盛、弘扬乡风文明、创新乡村善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2020年前全力推进和完成农村文化礼堂新建任务,做好文化礼堂星级评定工作,巩固提升已建文化礼堂使用效能,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引向深入。

二、主要任务
(一)坚持标准,加快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工作
一是要科学规划。

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要求,各村要制定相应的建设计划,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按照省、市、区要求,加快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为各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特色文化村加以推进。

二是要坚持标准。

农村礼堂建设必须具备“两堂两场所”,即:一个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礼堂,一个具备宣教功能的讲堂,一个设有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时事政策等板块的展示展览场所,一个有文体、广播、图书、少儿活动、电影放映等设施(不专门挂牌)的文体活动场所。

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各村要结合实际,科学实施,运用新建、改(扩)建和结合建的模式进行建设:一是新建,建设单体式礼堂,与村委会分开;二是改建、扩建,利用祠堂、大礼堂、村委会大会议室等场所,改、扩建为农村文化礼堂;三是结合建,合理利用辖区内学校、企业的空闲活动场所,结合建设村文化礼堂。

三是要讲究效能。

礼堂建设要符合实际情况,满足群众需求,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发挥使用功能。

注重文化礼堂建筑风格与乡村风貌相协调,挖掘和保护村落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村庄文化品味和乡村建设内涵,加强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打造高品质村庄公共文化空间。

已建成的文化礼堂要加快改造提升,进一步做好外观“美化”和标识“亮化”工作;进一步做好礼堂、讲堂、农家书屋、“春泥活动室”、长廊等场馆使用,开展各类活动,提升使用效能。

(二)强化基础,全面提升文化礼堂管理能力
一是要完善“管理员+文化团队”管理制度。

要切实抓好文化礼堂管理员队伍建设,调整优化礼堂管理员队伍结构。

大力培育农村文体团队、文化能人、文化带头人、文化志愿者,培养一批村级文艺骨
干,带头建立经常性开展活动的文化团队,以“管理员+文化团队”的管理模式,实现“大家的礼堂,大家管”。

积极开展礼堂管理员、文化带头人专业培训,加强活动组织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

二是要推广理事会制度。

建立村“两委”领导下村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农村文化礼堂管理运行机制。

建立农村文化礼堂理事会,完善理事会章程,规范理事会各项制度,吸纳村干部、群众社团组织的负责人、新乡贤、文化骨干、创业成功人士等参与农村文化礼堂日常运行管理。

鼓励各村建立农村文化礼堂交流协作机制,提升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管理水平。

三是要落实星级评定制度。

各行政村要根据上级要求做好高星级礼堂申报创建工作。

星级农村文化礼堂实行动态管理,坚持每2年复评1次,复评不合格的予以降星、摘星等处理。

(三)求实求新,培育提升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内涵
一是要完善“你点我送服务菜单”。

各村要根据自身服务资源,发挥集聚和辐射效应,合理设置服务项目和平台,推动教育教化、乡风乡愁、礼节礼仪、家德家风、文化文艺、法制宣传、科学普及、志愿服务等进农村文化礼堂。

根据村民需求和评价,及时调整充实各类服务项目内容。

注重课程的大众化、精准化,做好课程反馈及统计工作。

二是要打响“我们的”系列活动品牌。

各村要通过组织开展各
类民俗礼仪、文艺演出、文化讲座等活动,过好“我们的节日”、办好“我们的村晚”、唱好“我们的村歌”、弘扬“我们的传统”,提升“我们的”品牌系列活动影响力,鼓励农民群众到农村文化礼堂“晒文化”,启发群众文化自觉,培育村落内生文化。

要鼓励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运用文化长廊、展陈馆、墙画、特色文化活动加以展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民俗在文化礼堂中得到保护和传承。

三是要培育礼堂文化。

要以基地为载体、以宣讲为抓手,不断培育红色文化。

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三巡”、“红色讲坛进文化礼堂”等活动,积极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以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历史文化墙等为载体,增强群众家国情怀。

以礼堂为载体、家风家训为落脚点,培育孝义文化;组织举办崇德向善、敬老爱老的礼仪活动,如:“好家风家庭”“立家风传家训”模范评选活动等,培育和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以理事会、乡亲帮扶会等为抓手,培育友善文化:强化理事会制度作用,让更多在外乡贤、企业家为家乡文化礼堂出力;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体现礼堂人文关怀。

以节庆礼仪民俗培育发扬礼仪文化:开展普及庆国庆升国旗、春节祈福迎新、村干部就职宣誓、儿童开蒙,新兵入伍壮行等礼仪活动。

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全年要开展4项以上礼仪活动,其余礼堂要开展2项以上。

(四)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一是完善考核机制。

对照省、市考核要求,根据区级层面考核细则,街道将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纳入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考
核中。

开展星期日暗访活动,集中一支队伍在双休日对各家礼堂展开暗访,观察是否全天开放,是否经常开展文体活动,如星级礼堂不符合星级标准,则作降星处理,如非星级礼堂不符合基础验收标准,则不予发放日常运行补助经费。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

加大对农村各项建设的整合力度,要求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采取上级补助、区财政投入、街道投入与村级自筹相结合的形式,为文化礼堂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

礼堂建设上,新建成经验收合格的农村文化礼堂,按照***市标准给予市级补助XX万元/个,区财政给予XX万元/个的配套补助,原则上街道给予总建设工程费用的70%补助(补助金额不超过总费用)。

“星级评定”上,二星级文化礼堂每年由街道补助2万元/个,三星级文化礼堂每年由区财政补助2万元/个,街道配套补助4万元/个;四星级、五星级文化礼堂每年由区财政分别补助3万、5万元/个,街道分别配套补助6万、10万元/个。

日常运行上,根据《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委办发〔2017〕XX号)文件精神,对全区所有通过省市区考核验收并持续按要求正常运行的农村文化礼堂每个每年补助2万元,街道配套补助XX万元,用于礼堂日常活动开展。

三是强化典范树立。

通过高星级礼堂培育,要将四星级、五星级文化礼堂树立成为区级农村文化礼堂典范,使其在功能配套、文化
内涵、宣传展示、活动开展和服务运行方面都能发挥带头引领作用。

要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果和先进典型,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强文化礼堂信息员队伍建设,积极报送各类活动信息,强化活动反馈、激发村民活动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