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高三历史第二次质量调查(和平二模,扫描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和平区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量调查
历史部分
温馨提示: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历史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 00分。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历史答案在答题卡上21-31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 B.君主专制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郡县制
2.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
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C.‘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D.西方的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
3.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4.右图是1 8世纪末1 9世纪初广州十三行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画面的右上方是一座观音庙和—
栋五层的镇海楼。
据此可以看出
①中国广州地区已对外通商
②传统文化抵制着外来文化
③广州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④许多国家在十三行设有常驻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
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
因为它创造了—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的新形式
6.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o华资企业增I与时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_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7.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
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 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生产积极性
C.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 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
8.罗斯福新政中,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系列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用事业法》、《公平劳动法》、《税收法》等法规,同时推动工会建设。
其价值在于
A.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B.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得以长期推行
C.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 D.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转变政府职能
9.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
A.美国政府践行凯恩斯主义
B.美国实施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混合经济
C.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美国经济进入“滞涨”阶段
10.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11.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
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避免了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冷战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D.美苏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第Ⅱ卷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题,共56分。
1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500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主义与19世纪的欧洲世界霸权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
在经济上,这一时期中,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她,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巨大的本陆块的内地。
虽然洲际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抵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所述“近代初期”起、止的标志性事件。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
一时期“欧洲的世界霸权……远远低于以后世纪”的原因。
(4分)
材料二—位英国人在1906年8月的—封信中说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
日本的胜利似乎已对整个东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此外,俄国革命也在这里产生了极为惊人的影响。
俄国的事态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人们似乎已开始被一种新的精神支配:他们厌恶统治者,并以俄国为例,开始认为有可能建立另一种更好的政府形式。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的“新的精神”和“更好的政府形式”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俄国的事态”形成的主要原因。
(4分)
材料三(20世纪以来)这些事件以不同方式阻扼并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进程和侠序,破坏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
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未因此而停止,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战争(不论热战还是冷战)和对峙只能损害全人类的经济发展,损害人类社会的进步。
……因此,这一阶段既是经济全球化受阻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孕育时期。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以来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秩序的因素o(2分)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孕育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6分)
1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一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0 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涨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列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o(3分)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社会原因有哪些?(6分)
(2) 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4分)
材料二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o……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
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3)材料二中1 8世纪西方出现“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3分)
材料三(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o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
——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4)法国启蒙思想曾对近代前期中国的哪几次救亡图存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2分)材料三中“将这棵大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2分)
14.(1 6分)美国从建国之初到20世纪初,其对外出政策不断调整。
阅读捌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处理外国事务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在与它们发展商务关系时,尽量避免涉及政治。
我们已订的条约,必须忠实履行。
但以此为限,不再增加。
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它对于我们毫无或甚少关系。
欧洲经常发生争执,其原因基本上与我们毫不相干。
所以,如果我们卷进欧洲事务,与他们的政殆兴衰人为地联系在—起,或与他们友好而结成同盟,或与他们敌对而发生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我们真正的政策,乃是避免同任伺外国订立永久的同盟。
——华盛顿《告别演说》
(1)华盛顿发表这—演说时,欧洲正在发生的“争执”是什么?(1分)从材料一中概括华盛顿的外交主张。
(1分)他的主张对19世纪美国的外交政策有何影响?(2分)
材料二 1914年.8月19日,(威尔逊)在向美国人民发出的讲话中声称:“我要冒昧地向你们提一个严重警告,不要出于党派意见,不要因为热烈地偏祖某_万,而作出最强烈、最巧妙、最根本地破坏中立的行为。
在这些即将考验人们灵魂的日子里,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
”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政府对当时欧洲爆发的战争采取了什么政策。
(2分)并说明美国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
(2分)
材料三威尔逊总统向与会议员宣读了他的《战争咨文》:“我们很高兴为世界的最终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战。
”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威尔逊《战争咨文》发表的时间o(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国在一战后迅速崛起的表现有哪些?(3分)
(4)综上所述,你对美国对外政策调整的原因有何认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