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睡眠剥夺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患者睡眠剥夺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ICU患者普遍存在睡眠剥夺,严重影响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不利于疾病的康
复,ICU护士要通过对睡眠剥夺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减轻睡眠剥夺对疾病的影响。

标签:ICU;睡眠剥夺;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睡眠剥夺是指人因为自身原因或周围环境因素导致正常需要量的睡眠无法得到满足的状态。

ICU的患者作为特殊人群,饱经疾病的折磨和接受侵入性的治疗、护理,睡眠剥夺更为突出。

Simini[1]对出院后3d的ICU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显示61%的患者在ICU期间存在睡眠剥夺。

1睡眠剥夺对机体的影响
睡眠剥夺能影响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使细胞因子的产生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伤口愈合延迟、感染风险增加,最终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睡眠剥夺亦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夜间高血压。

同时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增加能引起心律失常和加重心力衰竭,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2导致ICU患者睡眠剥夺的相关因素分析
2.1疾病的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

疾病严重程度增加,导致儿茶酚胺类物质产生增加,从而干扰患者睡眠。

2.2疼痛与舒适度下降疼痛是一种痛苦的主观感受,令患者痛苦不堪,从而影响睡眠。

躯体活动受限,不能采取舒适卧位,身体不适也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2.3药物重症患者的一些常用药物,如强心药、抗高血压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也是导致睡眠紊乱的重要原因。

因此,熟悉各种药物的药效,选择恰当的给药时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失眠症状起到改善的作用。

2.4心理社会因素
2.4.1陌生因素对环境和医务人员陌生,对各种检查、治疗心存顾虑,对疾病不了解,担心疾病预后差,有些疾病病程长,反复发作,或尚无特殊治疗方法,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紧张、焦虑、抑郁、情绪不稳,使交感神经兴奋而致入睡困难。

2.4.2隔离因素限制探视使患者与自己熟悉的人分开,与自己周围熟悉的环境相隔离而倍感孤独,有与世隔绝感旧,从而深感不安影响睡眠.
2.4.3 经济因素有些患者因经济条件差,担心医疗费用过高影响今后的生活,思想压力大而影响睡眠。

2.4.4同病室的影响由于ICU的特殊性,有时会把不同性别,不同病种,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置于同一病室,当同病室患者病情发生变化需要抢救时,医务人员紧张的节奏,各种抢救设备的使用,会增加另外患者的恐惧感。

2.4.5交流剥夺的影响很多ICU患者因为无法全面正确理解医疗护理程序及目的,容易诱发失眠或/和焦虑等生理反应。

特别是一些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因与医护人员或家属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最终使患者认知能力下降,有挫败、人格丧失和极大的不安全感,从而导致患者睡眠剥夺。

2.4.6约束的影响约束是ICU的一种常见护理手段,大大增加患者的烦躁情绪,使其有尊严受损的自卑感,心理压抑影响睡眠。

2.4.7精神上的影响ICU患者由于观察病情的需要,以及各种监测管线的影响,常常被迫脱掉衣服,使心理上感到受屈辱,尊严受到伤害,加重抑郁情绪,影响睡眠。

2.5环境因素
2.5.1病室环境病室的温度过冷过热,湿度过高过低,床垫过硬过软,被子过重等等因素都可以妨碍入睡。

2.5.2 照明的影响ICU病房为了方便和书写护理记录,通常要保持一定的照明,致使ICU患者30%~40%的时间处于清醒状态。

持续的灯光、狭小或封闭的窗户可能使患者无法区别白天或夜晚,丧失自然节律,易引起昼夜倒转导致感知能力剥夺[4]。

2.5.3噪声的影响ICU中平均噪音为70dB,夜间噪音为65dB。

当超过60dB,就会导致患者烦躁不安,刺激患者的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瞳孔扩张及肌肉紧张、压力感和焦虑感加重,疼痛感加剧,使患者感到抑郁、头痛、幻觉,噪声还可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使患者精神紧张,入睡困难、昼夜睡眠节律倒转[5]。

2.5.4工作人员的干扰ICU患者需要持续心电监护、呼吸机治疗、1~2h进行一次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护理,尤其在夜间,频繁的治疗护理操作如服药、注射、测量血压、测体温等都会打断患者的生理睡眠,患者不易获得充足的睡眠。

3护理干预缓解ICU睡眠剥夺
ICU护士可以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减少影响睡眠的因素,创造促进睡眠的条件,从而达到减轻睡眠剥夺的目的。

3.1积极治疗原发病,缓解疼痛,增加舒适感缓解ICU睡眠剥夺的基础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缓解症状,如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夜尿次数增加等。

医护人员还应采取有效措施,解除患者的痛苦,认真倾听其主诉,了解疼痛的原因,及时准确地进行疼痛评估,做到有的放矢。

医护人员可一方面鼓励患者要以积极的情绪战胜疼痛带来的不适,一方面通过松弛疗法来减轻患者的疼痛。

对于仍不能耐受的患者,应适当给予哌替啶50mg或鲁米那0.1mg肌肉注射。

在患者意识清楚合作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约束带的使用,将患者的不适感降到最低限度,从而有利于睡眠。

3.2合理用药护士首先应该明确哪些药物对睡眠有影响,尽量避免在晚间服用,在应用影响睡眠的药物之前,充分评估患者的睡眠情况,和睡眠剥夺对病情发展的影响,尽量减轻对患者睡眠的干扰。

服用睡眠药物后,护士应细心观察患者睡眠情况。

3.3加强心理支持
3.3.1加强心理支持,主动、热情的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详细病情和心理状况,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制度、同室病友、主管医生、护士等,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经常巡视,询问患者的需求,及时发现患者情绪上的变化。

3.3.2根据其心理承受能力和知识水平、性格特点不同,有针对性的,用恰当的语言解释病情的发展及预后情况,介绍成功的实例,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3.3介绍本科使用的仪器如心電监护仪、输液泵等,留置各种引流管、人工气道等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消除神秘感。

3.3.4随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适时轻拍、触摸和紧握患者的手,并告诉患者24h均有护士在患者身旁守护,任何细微的病情变化护士都会及时发现并处理,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把病程好转情况告知患者,增强其康复的信心,给予进一步的心理支持,使患者产生安全感。

3.3.5同时与家属沟通,使其有针对性的协助心理安慰。

3.3.6根据患者经济情况适当增加经济透明,对经济负担重者采取亲情服务,换位思考,处处为患者着想,帮助患者寻求更多的社会家庭支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缩短病程,减少住院天数以降低费用。

3.3.7医护人员要加强自身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建立信任关系,进行详细、通俗易懂的疾病健康宣教。

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不能用语言表达,要多与患者沟通,教会患者用手势、书写或图片表达想法。

3.4改善睡眠环境提供患者舒适的睡眠环境,适宜的温、湿度,整洁干燥、舒适的床单位,为患者的睡眠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使用柔和光线,不要直接对着患者的眼睛,夜晚进行操作时尽量使用壁灯,避免各种仪器频繁报警。

放置仪器尽量避免靠近患者头部,暂时不用的设备应关掉。

3.5减少工作人员的不良影响应增加患者的连续性睡眠,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每项护理工作要有计划、有安排(除必要的治疗外),各种治疗尽可能集中于白天进行,夜间确需治疗护理时,医疗护理操作安排要紧凑,以便多留些时间让患者休息。

医护人员在接收或抢救患者时要忙而不乱,紧张有序,不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不谈与手术无关且易引起患者猜忌的话语,相互之间谈话的声音应当轻柔和谐,尽量减少器械的碰击声,尽量减轻各种操作的声音,减少对患者的直观刺激。

降低夜间护理时的唤醒频率、集中性夜间护理等措施以减轻对患者睡眠的影响。

4结论
当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睡眠恢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ICU患者,通常多个器官脏器受到打击,更容易引起睡眠剥夺,而睡眠剥夺反之又会影响机体对治疗的反应,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而ICU的特殊性,使我们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对器官组织疾病的救治,而忽略了睡眠剥夺对预后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患者睡眠的关注,针对引起睡眠剥夺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特别强调的是,护士对自身严格要求,更人性化的提供护理服务,从改善睡眠环境入手,给予患者支持性心理护理,减轻焦虑和恐惧感,缓解患者的疼痛和增加舒适感,合理安排护理操作,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干扰,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Simini B.Patients’perceptions of intensive care[J].Lancet,1999,354(9178):571-572.
[2]Durmer J S,Dinges D F.Neuro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sleep deprivation[J].Semin Neurol,2005,25(1):117-129.
[3]Nakagawa Y.Continuous observation of EEGpatterns at night and daytime of normal subjects under restrainedconditions.I.Quiescent state when lying down[J].Electroencephalogr Clin Neurophysiol,1 980,49(5/6):524-537.
[4]朱玲.ICU术后患者的睡眠剥夺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内蒙古医药,2008,9:137-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