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MW火电机组AGC试验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文件
JKC/JH029-热控-2010版次/修订:A/0江西景德镇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
#6机组AGC试验方案
编写:
审核:
审定:
批准:
2010年06月09日
第1 页共8页
目录
1.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 (2)
2.编制依据 (2)
3.组织与分工 (3)
4.现场实施AGC试验项目必备条件 (3)
5.技术要求及试验步骤(关键点) (4)
6.评价标准 (6)
7.记录内容 (6)
8.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6)
9. 附表 (8)
第2 页共8页
1.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通过调试,使江西景德镇电厂#6机组能满足电网AGC控制的要求,并保证机组稳定运行。
1.2 该方案适用于江西景德镇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2×660MW)#6机组的AGC试验。
1.3 系统概述
三大主机分别由: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汽机为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发电机为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锅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锅炉采用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烟煤锅炉。
采用中速磨正压冷一次风机直吹式制粉系统设计,每台炉配用6台中速磨煤机,5台运行,1台备用。
每台磨配用1台耐压称重式皮带给煤机。
锅炉烟风系统按平衡通风设计,送风机采用2⨯50%容量的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
一次风机采用2⨯50%容量的双级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
吸风机采用2⨯50%容量的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
锅炉采用三分仓容克式空预器。
汽机为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制造的超超临界压力汽轮机,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
发电机为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发电机。
机组的监视与控制部分主要由北京日立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提供的HIACS-5000M集散控制系统(DCS)来实现,DCS包括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系统(DA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顺序控制系统(SCS)、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锅炉吹灰程控系统、循环水泵房控制系统等。
操作人员可通过操作员站实现全厂运行状况的监视、各功能组的联锁控制、模拟量的自动调节、锅炉的燃烧管理等。
操作员还可通过系统很强的自诊断功能及打印功能进行事故追忆、报表打印、系统彩色画面的硬拷贝等。
2 编制依据
第3 页共8页
2.1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部建设司建质[1996]40号;
2.2 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火电厂动力部分2008版;
2.3 《火电发电厂基本建设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电力部电建
[1996]159号;
2.4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111
号;
2.5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 657-2006;
2.6 AGC系统的图纸资料;
2.7 HIACS-5000M集散控制系统的操作说明及使用说明;
2.8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00年版)》
2.9《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年版》(建标[2006]102
号建设部)
3 组织与分工
3.1 江西科晨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电厂侧RTU输出端至DCS系统范围内的系统调试,并配合省调度中心完成机组与调度中心主站端的联合调试及有关联调试验,并在景德镇发电厂的配合下进行DCS有关参数整定和试验。
3.2 火电建设公司负责设备的消缺和维护, 并协助进行系统动态调试。
3.3 火电建设公司负责RTU与DCS系统连结信号的安装和消缺。
4 现场实施AGC试验项目必备条件
4.1 外围线路连接正确、畅通。
控制台及盘上的指示表和操作器均是齐备,完好的。
4.2 RTU与DCS系统间的信号连接线安装完毕,接线正确,对需要加装隔离模件的,应安装完毕。
4.3 RTU的输入、输出通道工作正常。
在通电之前,各类接地都应按设计接好,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
4.4 RTU与中调主站端连接正确,主站、RTU软硬件工作正常。
4.5 就地执行机构调校完毕,有反馈,控制信号应与阀门或挡板位置对应,所需
第4 页共8页
电源、气源工作正常。
4.6 调试前景德镇电厂、省调应提供必要的资料,包括端子接线、系统框图、原理接线图、组态图,控制系统及有关的设备说明书。
5 技术要求及试验步骤(关键点)
5.1 准备工作
开始调试前,必须仔细查看系统图、施工图,以及AGC有关资料,了解AGC 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
5.2 实施过程
5.2.1 AGC通道检查测试
首先对系统原理图、接线图仔细研究,并确认两者间没有不同,且没有设计错误,否则,以书面形式通知设计方,并由设计方提出修改通知。
同时对于RTU 出线也要确认与上述两图一致,否则,以同样方式通知设计院,并以设计院修改通知单为主进行查线。
完成上述工作后,对本系统从现场或其它系统取来的每一信号线,都要仔细检查,确保无误。
尤其对于电源,不仅要检查接线是否正确,而且还要检查其绝缘程度。
DCS系统与省调EMS主站端间共设计有模拟量信号6个, 开关量信号12个。
它们分别是:
●机组有功功率设定值主站端——→DCS系统模拟量信号
●机组有功功率运行上限 DCS系统——→主站端模拟量信号
●机组有功功率运行下限 DCS系统——→主站端模拟量信号
●机组运行功率上调速率 DCS系统——→主站端模拟量信号
●机组运行功率下调速率 DCS系统——→主站端模拟量信号
●AGC反馈值 DCS系统——→主站端模拟量信号
●AGC指令越机组调节上限值 DCS系统——→主站端开关量信号
●AGC指令越机组调节下限值 DCS系统——→主站端开关量信号
●AGC处于电网AGC状态 DCS系统——→主站端开关量信号
●AGC处于可投AGC状态 DCS系统——→主站端开关量信号
●机组低周闭锁减负荷 DCS系统——→主站端开关量信号
第5 页共8页
●机组高周闭锁增负荷 DCS系统——→主站端开关量信号
●发电机组投入一次调频 DCS系统——→主站端开关量信号
●发电机组有功减负荷闭锁 DCS系统——→主站端开关量信号
●发电机组有功增负荷闭锁 DCS系统——→主站端开关量信号
●AGC指令和机组实际出力不一致,投AGC失败 DCS系统——→主站端开关量信号
●AGC指令投入主站端——→DCS系统开关量信号
●AGC指令退出主站端——→DCS系统开关量信号
对所有模拟量、开关量信号进行测试,确认通道连结正确,量程设置正确,信号测量精度符合要求。
5.2.2 DCS调整试验
5.2.2.1 通过试验观察DCS各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节特性,对DCS系统组态参数进行必要的调整。
反复试验,寻找最优参数组合,完善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调节性能。
5.2.2.2试验要求机组安排400MW~660MW负荷,3天左右。
5.2.3 AGC开环试验(关键点)
5.2.3.1 断开DCS与RTU间的连接信号线。
检查各逻辑条件,通过模拟控制执行条件和RTU相关输出信号,进行动态模拟试验。
检查控制逻辑及DCS发送给RTU 的信号的正确性。
5.2.3.2开环试验的项目
a.增闭锁试验
b.减闭锁试验
c.最高负荷限制试验
d.最低负荷限制试验
e.增、减速率限制
5.2.3.3开环试验要求机组安排400MW~660MW 负荷,3天。
5.2.4负荷扰动试验(关键点)
5.2.4.1负荷扰动试验
a.5%向上、向下定值扰动试验
b. 15%向上、向下定值扰动试验
第6 页共8页
c.与RTU对接,由RTU发出模拟负荷调节信号进行调试。
5.2.4.2扰动试验要求机组安排400MW~660MW负荷,3天。
5.2.5 AGC联调试验(闭环试验)(关键点)
5.2.5.1 联调试验前,省调和江西景德镇电厂应提供主站和RTU有关资料。
5.2.5.2联调试验前必须认真检查系统逻辑,设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安全措施。
5.2.5.3联调试验方案由省调度中心提供。
6 评价标准
机组AGC正常投入运行,实现设计要求的各种功能。
7 记录内容
7.1 试验笔记,包括各阶段及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情况。
7.2 记录定值、参数。
7.3 有关通知,设计变更通知单,连锁保护投、退通知单等。
8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8.1 本项目由江西科晨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提出试验措施;江西景德镇发电厂组织力量做好现场各项准备,并负责设备的监视,发现缺陷的处理和消除;电厂运行人员负责正常操作,运行情况的监督,发生异常或事故时,在值长领导下按事故处理规程处理事故。
8.2 所有试验人员都应熟悉并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运行规程》和有关的规章制度,组织分工和岗位明确,职责清晰,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加强联系,密切协作,服从统一指挥。
8.3 本项目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因素:没有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因素。
8.4 本项目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识别如下:
8.4.1 生产工作场所未配备安全帽或未正确佩戴安全帽;
8.4.2 试验生产场所沟、孔、洞在基建期间多处不全,楼梯、照明不完好;
第7 页共8页
8.4.3 生产场所未按照规定着装;
8.4.4 电源裸露、绝缘不良、电器短路;
8.5 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采取的控制措施:
8.5.1 在生产工作场所配备足够安全帽,要求所有试验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帽;
8.5.2 进入现场时,注意警戒标志,对明显危及人生安全的工作场所,禁止进入,照明不良的场所不得进入和工作。
8.5.3 生产场所按照规定着装;
8.5.4 做好受电设备的绝缘检查,试验人员在直接用手触线路或电气设备进行作业之前,必须用试电笔测试,确认电源已断后方可操作;
8.5.5 应尽可能避免靠近和长时间的停留在可能受到烫伤的地方;如工作需要,应做好安全措施;
8.6 其它未尽事宜按《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火电厂动力部分2008版执行。
8.7 设备安全
8.7.1 电气设备安装时各种接地情况应良好,抗干扰能力一定要良好。
8.7.2 就地设备应有防护罩,以防止坠落物件砸坏设备,在可能有水有火处应有防护罩,防止设备损坏。
8.7.3 工作时,防止线路短接,以免设备损坏。
8.8 仪表安全
万用表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使用方法操作防止档位放错而损坏仪器,不使用时应置于交流最大档。
8.9 其它措施
8.9.1 试验开始前,通知运行人员,经值长允许后方可开始试验。
8.9.2 试验过程中,调试人员和运行人员应加强监视。
8.9.3 试验期间,如需进行对运行操作有影响的工作,应征求当值值长意见,经同意后方可进行,并通知运行人员注意监视有关参数和设备运行情况。
工作必须细心周到,保证机组安全。
8.10 其他未列出的危险源辨识及措施将依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建标[2006]102号建设部)和国家及电力行业施工及验收规
第8 页共8页
程相关部分规定执行。
9. 附表:
AGC调试、试验记录1、通道测试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