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实证研究需要摆脱的误区_以几篇论文的缺陷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 wor ds: empirical study; data; method; pitfall
1 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 定量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研究中越来 越受到重视, 同时得益于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软件在 教 学 、科 研 领 域 的 广 泛 应 用 , 采 用 实 证 方 法 开 展 研 究 蔚然成风, 产生出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 也不 能不注意到, 一些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在科学性上还存 在明显缺陷, 这直接影响到其结果的可信程度和结论 的说服力。
924.7 576.7
25.1 551.6 338.6 168.1
35.5 132.6 419.0
表 1 中关于其他国家在华附属机构对美的顺差估 算过程, 见表 2。
上述估算的结果是 2003 年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 差只有 118.7 亿美元, 相当于中国海关统计的跨境贸 易差额 586.1 的 20.2%。这一调整幅度是惊人的。
服 务 贸 易 涵 盖 过 境 交 付 、境 外 消 费 、商 业 存 在 和 自 然
人流动等四种交易方式, 这就使得研究服务贸易与经
济 增 长 关 系 远 比 货 物 贸 易 复 杂 ”。 这 说 明 作 者 意 识 到
对服务贸易的研究应该按 WTO 的四种交易方式或迪
尔多夫三种情况覆盖。但其实际引用的数据 却是“从
近年来大力提倡学科交叉, 有的学者从相关学科 领域介入统计课题, 或者其课题需要使用统计方法和 知识, 这里就产生统计学科术语的使用问题。本来对 一概念的表述, 业已存在通用的名词, 凡进入此领域 的学人只须“入乡随俗”, 拿来使用就可以了。名词、术 语使用不当, 轻则者会使读者费解, 重则造成表述混 乱以至论证偏误。尤其是借鉴外国研究方法和成果, 如何用于中国问题的分析, 就更应引起注意。
约 10 年前, 当大容量、强功能的统计和定量分析 软件向教学和科研领域广泛普及之初, 国内外研究方 法论专家就及时发出过提醒。Don Ethridge ( 1998) 指 出:“计算机技术与日益发展的统计、数学模型技术 相 结 合 , 为 我 们 探 索 、解 释 经 济 现 象 及 其 相 互 关 系 的 复 杂性提供了手段。然而计算机技术处理信息和求解复 杂数学公式的简便性也可能纵容我们滥用这种技术, 并使我们对所掌握的知识产生错误 的自信。”郭志刚 ( 1999) 认为:“统计技术的应用决不是 孤立的事情, 它 不仅需要专业理论的指导, 也需要研究方法论的指
这表明, 由于缺乏中国方面关于美国在华附属机 构的贸易数据, 实证研究的结论可靠性遭到质疑。 2.2 时序数据的价格平减问题
使用大跨度的时序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应该剔出 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果不对价值指标的总量数据作价 格平减, 显然不对。问题是用什么价格指数进行平减。 目前有些文章不分青红皂白一律使用消费者价格指 数( CPI) , 违背了价格指数与价值量指标的统计范畴匹 配原则。
有这样一篇文章, 借鉴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 ( BEA) 专家的新的核算方法, 核算中美贸易平衡。BEA 专家文章原本是重新核算或曰调整美国与整个外部 世界的国际贸易平衡的, 我的两位同事, 以其为基础,
开发出一个三方模型, 即重新核算中国与美国的双边 贸易平衡, 但设定以第三方- - 中美两国之外的其余世 界卷入三方相互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这个开发应该 是一个小步创新, 尽管与贸易和投资的实际流向相比 还 相 当 粗 糙 。“ 重 新 核 算 ”或 曰“ 调 整 ”的 关 键 是 改 变 了 贸易伙伴国归属原则, 或者形象一点说改变了审视易 伙伴国的角度。笔者要说的统计术语接轨问题恰出在 这 里 。 本 来 BEA 专 家 说 的 是 将 目 前 国 际 通 行 的 按 “residency- based approach”核算贸易平衡的方法, 改变 成 按“ownership- based approach”, 这 一 原 则 变 化 将 使 贸易平衡得到一定幅度的修正。那两位同事在中文中 说成是摈弃“国界法”改行“国别法”。
586.1
25.1 35.5 - 10.4 48.4 419.0 118.7
表 2 其他国家在华附属机构对美的顺差 单位: 亿美元
1. 对美国出口 2.所 有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3.美 国 子 公 司 4.其他外国的投资企业( 行 2- 3) 5.从 美 国 进 口 6.所 有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7.美 国 子 公 司 8.其他外国的投资企业( 行 6- 7) 9. 其他外国的投资企业对美国的顺差( 行 4- 8)
Pitfalls be Avoided in Empir ical Study on Economics — ——Taking the Shor tcomings in Some Thesis as Examples
Jia Huaiqing Abstr act: While affirming the achievements in empirical study on economics,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in data collection and application, price- deflation on value measurements, and neglecting the suitability and prerequisites of models and methods. It also points out the correct route to avoid pitfalls.
历年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得到”。我们知道 , 国际
收支平衡表的服务只核算跨境贸易, 其涵盖面大致包
括 WTO 框架的过境交付、境外消费, 至多包括一部分
自然人流动。他之所以只使用跨境贸易的数据, 是因
为现在尚没有外国属机构的服务销售
数据, 就不能真正实证中国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影
Don Ethridge( 1998) 强 调 :“在 从 事 经 济 学 的 经 验 研究时, 关于数据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些研 究活动由于得不到或不能使用适合的数据而不可能 进行。”在研究国际服务贸易数据时, 需要明确其内涵 和外延, 特别需要厘清传统的国际收支口径的服务贸 易数据和基于 WTO 服务四种提供方式统计口径的服 务 贸 易 数 据 。由 于 目 前 能 够 采 集 和 发 布 后 一 口 径 统 计
杂性, 另一方面又未能以全面覆盖的观点运用数据。
该 文 引 用 迪 尔 多 夫 观 点“ 将 服 务 贸 易 进 一 步 细 分 为 货
物 附 属 型 服 务 贸 易 、要 素 不 移 动 型 服 务 贸 易 和 要 素 移
动 型 服 务 贸 易 三 种 情 况 ”, 还 特 别 点 明“WTO 框 架 下
作者简介: 贾怀勤, 1948 年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是统计方法应用和商务统计。
第9期
贾怀勤: 经济实证研究需要摆脱的误区— ——以几篇论文的缺陷为例
49
数据的国家还很少, 会造成实际研究的数据缺失尴
尬。
国内某刊物 2008 年一篇对中国服务贸易与经济
增长影响实证研究的论文, 一方面强调服务贸易的复
国外专家针对实证分析部分提出: “ 实 证 分 析 的 关 键 是 数 据 ”。 在 获 取 数 据 时 重 要 的 是保持其一致性。某些时候不可避免地使用不同来源 的数据, 在其基础进行计算, 得出的结论可能导致相 当的偏误。 “表 1 和表 2 中, 中美贸易数据来源于中国方面, 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数据也如此。另一方面, 美国附 属机构的贸易数据来源于美国方面 ( 指表 1 的第 2- 5 行, 表 2 的第 3 行和第 7 行- - 笔者注) 。也可能两方面 的数据都有偏误, 或因每一方面偏误的方向导致不准 确的结论。事实上, 中国方面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数 据可能高估出口而低估进口, 而美国方面可能低估自 其在华附属机构进口数据, 高估向其在华附属机构出 口数据。这样计算的结果是: 中美贸易顺差绝大部分 归因与其他国家在华附属机构。”
第9期 ( 总第 108 期)
2008 年 9 月
统计教育 Statistical Thinktank
No. 9 (Series No. 108)
Sep. 2008
经济实证研究需要摆脱的误区 — ——以几篇论文的缺陷为例
贾怀勤
摘 要: 本文在肯定经济研究中实证方法运用成果的同时, 以论文为例, 剖析在数据搜集和运用、价值指标价格平 减、忽视模型和方法的适用场合和前提等研究缺陷, 指出摆脱研究误区的正确路径。 关键词: 实证研究; 数据; 方法; 误区
还有的论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去检验几个总体 是否有相同的集中趋势, 而它面临的数据是问卷中的 情态问项答案, 即定秩数据。这显然违背了( 参数统计 中) 方差分析的应用前提。如果采用非参数统 计的克 鲁斯卡尔- 华利思一向方差分析, 则为适宜。 2.4 统计术语的规范使用
统计术语的规范使用, 不属于实证研究的问题, 但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也在这里一并提出。
不同的统计及计量经济模型和方法, 各有其适用 场合与前提, 有的只适用于较高层次数据等级, 有的 要求数据符合特定的概率分布, 要求样本容量达到一 定的规模, 等等。如果不能正确地把握适用场合和前 提, 则可能导致错误的结果, 或者至少降低研究结果 的说服力。
具体拿因子分析来说, 它对样本容量有一定的要 求, 包括样本容量的绝对规模和它与变量数目的比例 规模。有的指导书给出了理论上的界限: 样本容量不 小于 100, 其容量至少为变量数目的 5 倍。或许可以认 为这个规定太理论化了, 太保守了, 在实际应用中应 该能有所变通。但是, 当你看到有人仅以含 7 个个案、9 个变量的数据, 对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时, 你一定不会 舒服, 毕竟这个“变通”太过头了。但是这 样的例子就 出现在学生毕业论文里, 而且还并非只此一份。类似 情况也见诸于公开发表的论文。
导。”
2 典型案例分析
笔者在阅读学术刊物所发表的论文, 指导学生毕 业论文, 和与同行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发现部分论文 或多或少存在着研究方法的缺陷, 诸如所使用的数据 不完全、不一致, 大跨度时序数据的价格平减, 模型和 方法的适用场合和前提等问题。本文冒昧予以指出, 需要申明: 虽然指出了这些文章的局部不妥, 并没有 全局否定之意; 相反, 笔者对他们的研究工作是充分 尊重和肯定的。 2.1 数据的不完全和缺乏一致性
2007 年某刊物刊发的一篇文章, 研究 FDI、对外贸 易与经济增长关系, 文中说道:“为了消除统计 数据中 价格变动的影响, 用 1981 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作为不 变价格指数对 GDP、FDI、EX、IM 四个变量的数据进行 相应的调整。”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在编制过程中所涵盖的商品 和服务仅限于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范畴, 而 GDP、FDI、EX( 出 口 额) 、IM( 进 口 额) 所 对 应 的 商 品 和 服务范畴与之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 上述论文的平 减作法是不妥的。GDP 有其平减指数、对应于 EX 和 IM 的也有进、出口价格指数; 虽然没有与 FDI 直 接对 应 的 价 格 指 数 , 考 虑 到 FDI 用 于 投 资 , 使 用 固 定 资 产 投资价格指数是较为适宜的。
50
探索争鸣
2008 年
2008 年, 另一刊物刊发的研究“人民币名义汇率、 美 国 经 济 与 对 美 出 口 关 系 ”的 文 章 , 也 犯 了 同 样 的 毛 病, 用美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对美国的 GDP 数据作调 整, 用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数据对中国对美出口数 据作调整。 2.3 模型和方法的适用场合和前提
响。
有学者撰写了按属权原则对中美贸易差额进行
估算的文章, 以 2003 年数据为例进行估算, 其 主要过
程如下:
表 1 2003 年中美贸易差额
单位: 亿美元
1. 中国顺差额( 中国方面统计数据) 2. 公司内贸易 3a.在 华 美 国 子 公 司 对 美 出 口 额 3b.在 华 美 国 子 公 司 自 美 进 口 额 4. 在华美国子公司顺差 5. 在华美国附属机构净收入 6. 其他国家在华子公司对美的顺差( 估算) 7. 属权原则的中国顺差额( 行 1- 5-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