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比热的测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金属比热的测定
实验目的
1.学会最基本的测量热量的方法——混合法。

2.测量金属的比热。

3.学习热学实验中系统散热带来的误差的修正方法。

实验仪器
量热器,温度计(0~50℃,准确到0.1℃),加热器,待测金属块,细线,物理天平,秒表,小量筒。

实验原理
温度不同的物体混合之后,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若在混合过程中,与外界无热量交换,最后将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温度。

这期间,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
量热器和搅拌器多由相同物质制成,查表可求得其比热C1,并算出C1=m1c1,m1是量热器的内筒和搅拌器的总质量;而C2=1.9VJ·℃-1,V是温度计插入水中的体积,单位是cm3。

只要测出m0、m、T1、T2、T3的值,则可由(3-1-2)式求得待测金属块的比热c x值。

在上述混合过程中,实际上系统总要与外界交换热量,这就破坏了(3-1-1)式的成立条件。

为消除影响,需要采用散热修正。

本实验中热量散失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若用先加热金属块投入量热器的混合法,则投入前有热量损失,且这部分热量不易修正,只能用尽量缩短投放时间来解决;第二,将室温的金属块投入盛有热水的量热器中,混合过程中量热器向外界散失热量,由此造成混合前水的温度与混合后水的温度不易测准。

为此,绘制水的温~时曲线,根据牛顿冷却定律来修正温度。

方法如下:若在实验中做出水的温~时曲线如图3-1-1所示,AB段表示混合前量热器及水的冷却过程,BC段表示混合过程, CD段表示混合后冷却过程。

通过G点作与时间轴垂直的一条直线交AB、CD的延长线于E和F,使面积BEG与面积CFG相等,这样,E和F 点对应的温度就是热交换进行无限快的温度,即没有热量散失时混合前后的初温就是热交换进行无限快的温度,即没有热量散失时混合前后的温度;第三,量热器表面若由于水滴附着,会使其蒸发而散失较多的热量,这可在实验前使用干燥毛巾擦净量热器而避免。

实验内容
待测金属块与水混合可有多种方法,本实验采用将室温的金
属块投入盛有温水的量热器中的混合方法,其散热修正采用上述
修正的方法。

1.测出室温T1,测量待测金属块的质量m x;
2.擦净量热器的内筒,称量它和搅拌器的质量m1,然后倒入高出室温20℃~30℃的水,迅速将绝热盖盖好,插入温度计和搅拌器,不断搅动搅拌器,并启动秒表,每隔一分钟读一次温度数值,在混合前可测量读取数值8次(8分钟);
3.把系有细线的金属块迅速投入量热器内,使其悬挂浸没在水中,盖好盖子,继续搅动搅拌器,开始每隔15秒记录一次温度,2分钟后,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共记录8次;
4.取出量热器的内筒,称其总质量并减去m+m1,即为水的质量m0;
5.小量筒测出温度计浸入水中的体积V0;另换温水,重复上述实验一次。

6.实验时应注意
(1)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自温度的测量,因此在测量温度时要特别注意,读数迅速且要准确(准确到0.1℃);
(2)倒入量热器中的温水不要太少,必须使投入的金属块悬挂浸没在其中。

数据处理
思考题
1.混合法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2.分析实验中哪些因素会引起系统误差?测量时怎样才能减小实验误差?
3.若采用预先加热金属块投入低于室温的水中混合的方法,本实验应怎样设计和进行操作?
4.如果混合前金属块和水的温度都在变化,其初温怎样测量?出现这种情况对实验有何影响?应怎样避免?
附录温度计
温度计由玻璃和水银制成,玻璃的比热为0.19cal·g-1·℃-1,密度为2.5g。

水银的比热为0.033cal·g-1·℃-1,密度为13.6g·cm-3,因而1cm3玻璃的热容量为
0.19×2.5=0.47(cal·℃-1)
这相当于0.47g水的热容量,称作水的当量热容。

1cm3水银的热容量为
0.033×13.6=0.45(cal·℃-1)
两者差别不大,取平均值为0.46cal·℃-1,若浸入水中温度计的体积为V cm3,则其水的当量热容为
C=0.46V(cal·℃-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