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师导学
107
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
周晓颖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和理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初中语文教育的重点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初中生“应试”能力的提升,而是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情感教育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本文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引领,对当前初中语文情感与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能够为今后初中语文教学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丰富多彩的情感和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是作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所在,我们人类的情感和思维主要受后天培养和身边环境影响。
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其主管的态度决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和创新思维教育是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对于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通过阅读教学,强化学生感悟
在初中语文教材编排的教学内容中,不乏富有深度情感的文章与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度挖掘教材,开展阅读教学,深度剖析教学内容,分析其中涉及到的情感,并通过讲解传达给学生,引发学生产生感悟与体会,实现学生情感的激发与触动学生的内心。
教师可以在讲解教学内容时,渗透现实生活,加强教学内容的关联,并通过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回顾与思考现实生活中见到的类似情境,体会当时的情感与作者描述与传达情感的相似处,以此强化学生的感悟与体会。
例如,在《春》这一课时教学时,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都见到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景象,教师可以先试着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脑海中春天的景象,然后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向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景象的记忆与理解,向学生讲解一下春天里大地发生的一切变化等相关知识,比如说,春天的风是温和的,春天的大地是绿色的,春天里万物复苏,虫鸣鸟叫、小草破土而出、孩童放纸鸢等景象。
将春天的美,春天的蓬勃生机的景象刻在学生的脑海中,以此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并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善于想象的生活习惯。
二、创设教学情境,促进情感感知
由于学生身心特点的限制,一些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情感与态度,学生无法很好地体会与感知,并且仅仅通过简单的解释或者讲解,无法激发学生的深度感悟[1]。
比如古诗词中营造的意境,由于学生没有切身感受的体会与经历,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诗人当时的情感与体会,导致一些学生认为诗词只是用来记忆与背诵的学习内容,而无法发挥其教育本质的作用。
例如,在《爱莲说》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对莲花的描写,其中
出现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等描写莲花的句子。
阅读之后,语文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段描写呢?学生根据这个问题进行回答,充分的发挥创造性思维,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尝试性的回答,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在这样一段对于环境的描写中,作者在极力表现莲花刚正不阿的品格,表达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通过对这一段的阅读学生就能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帮助学生找到这篇文章的情感基调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巧妙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语文学习,促进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思维
现如今是科技时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技,当然科技也被运用到了教学中,现代多媒体投影设备、电子白板,等等,开始进入到了课堂中来,并且逐渐开始普及,连一些农村学校都有了多媒体设备,这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物质保障。
传统的书本课堂,就是通过老师对课本的讲述,然后学生领悟学习。
因为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知识比较抽象,并不是像数学那么的具体,很多东西都得靠学生去想象,对于那些想象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现在有了这些多媒体设备,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设备进行辅助教学,通过语文课件,短视频等形式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所讲授的知识,通过这些设备,有时候可能比老师讲几十遍都有用,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使得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
此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当给学生留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老师讲课要和“冰山原理”一样,只给学生起关键性的引导作用,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己把大部分的知识发掘出来,通过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答案,往往比老师直接告诉的要容易记住,不仅不容易遗忘,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的提高。
结论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态度、人生态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优化教学方式,深度挖掘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实施情感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强化学生感悟,丰富学生个人情感,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
(作者单位: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