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广东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广东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影响广东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发布时间:2006-11-3 广东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天气变化复杂,灾害性天气种类多,出现频繁,一年四季均可产生,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因此人们很有必要对我们生活的大气空间内可能发生的天气灾害作一定的了解,争取做到防范于未然。

现逐一介绍如下:
(一)寒潮和冷空气
根据广东省气象局制定的《广东省各类主要灾害性天气标准》的规定,受大范围冷空气侵袭,致使日平均气温在冷空气到达后一天内急剧下降8℃或以上、或两天内日平均气温急剧下降10C或以上,同时过程最低气温降至5c或以下,这种北方来的强冷空气称为寒潮。

其标准(见表8)。

影响广东的寒潮,以广州资料统计,平均每年出现0.7次左右;粤北出现的机会较多,南部沿海出现机会少。

它集中在12月至次年2月出现,1月份出现次数最多。

寒潮入侵时,本地天气特点是气温骤降,气压急升,吹大北风,冷锋过境时有雨或雪;而后若受冷高压脊控制,辐射冷却剧烈常出现霜和冰冻现象;如冷空气不断补充,会出现连阴雨天气,低温霜冻维持时间较长。

寒潮天气带来的灾害主要是大风和冻害。

冻害会给越冬各种作物、经济价值较高的热带作物和水果,以及养殖业等造成较大的损失。

(二)低温和霜冻
根据本台的规定,低温定义:本省某预报片≥1/3站点日极端最低温度小于等于5℃,则称该片达到低温;某市日极端最低温度≤5℃,则称该市出现低温。

广州市历年最低温度:57年2月11日,0.0度。

霜冻定义:当某气象站某天观测到地面有白霜或地面最低温度≤+0℃或地面有结冰时,则称该地出现霜冻或结冰。

视霜的严重程度分轻霜和重霜。

低温霜冻是冷空气南下导致产主的,通常它主要在12月至次年2
月出现。

主要造成冻害。

广州无霜期平均有330到359天,广州市为347天。

广州市历年平均有2.6天出现霜、初日为1月2日、终日为1月19日。

(三)低温阴雨
本省定义低温阴雨天气过程标:中南部2月1日起、北部2月21日起出现:
(1)日平均气温≤12.0℃,且持续≥3天;
(2)日平均气温≤15.0℃,日照≤2.0小时,且连续≥7天。

满足上述两条标准之一时,即作为一次低温阴雨过程。

其强度等级是以持续天数的长短作为标准的,具体如下:持续3-5天为短过程;持续6-9天为中过程;持续≥10天为长过程。

广东的低温阴雨天气产生在早春(2一3月),当北方冷空气南侵,与北上的暖湿空气
在木省上空形成对峙局面之时。

其出现的天气特点为长时间的低温并伴有连绵阴雨,少日照的天气。

低温阴雨天气是春季播种期的主要灾害佐天气之一,它对早稻安全育秧影响甚大,常可导致程度不同的烂秧或死苗。

广州市约72%年份会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天数最长是68年,达25天。

(四)倒春寒
通常,春季的气温是逐渐上升的,但有时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气温会突然下降,降至常年同期平均值以下,这种前暖后冷的天气称倒春寒。

本省规定的具体标准为:当中南部3月11日起、北部3月21日起出现低温阴雨过程时,称为有倒春寒天气;其中过程持续天数3到5天(即短过程)时,称为轻度;过程持续天数大于或等于6天(即中过程以上)时,称为明显倒春寒。

倒春寒天气是春季危害农作物生长发育灾害住天气之一。

广州市倒春寒天数最长的是70年,接近10天。

(五)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主要是指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包线和短时强降
水灾害性天气,强对流系统水平尺度小,生命史短;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破坏力大。

1.雷雨大风
雷雨大风是局部天气突然变化现象,它到来时,乌云滚滚,电闪雷呜,狂风夹着强降水,有时伴随有冰雹、呼啸而过,风力可达6级以上,它涉及的范围只有几公里至几十公里。

雷雨大风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以发生。

2.龙卷风
龙卷风是一种很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

它的外形象一个巨大的漏斗,从积雨云中向地面伸出一条状如龙头或龙尾的云柱,也有的似大象鼻子,人们以形定名,称之为龙卷风。

龙卷风风向旋转,风力极大可达12级以上,一般伴有雷雨,有时也有冰雹。

龙卷风的水平范围多在515公里以下。

按龙卷出现的地理位置,它可分为陆龙卷和海龙卷两种。

当陆龙卷的漏斗与地面相接时,卷扬坐土,卷走房屋、树木。

当海龙卷的漏斗和海面相接时,把大量的海水吸上天空。

龙卷风一般发生在春夏过渡季节或夏秋之交,以前者为多。

3.飑线
气象上所谓飑,是指突然发生的风向突变,风力突增的大风现象。

而飑线是指风向和风力发生剧烈变动的天气变化带。

沿飑线可以出现雷暴,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等剧烈的天气现象。

飑线是强对流系统中破坏性最强和最大的系统之一。

飑线的水平尺度一般为几公里至一百公里,宽度不足一公里至几公里。

飑线多发生在春夏过渡季节冷锋前的暖区中;此外,台风前缘也常有飑线出现
4.冰雹
它是从雷雨云中降落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降水。

常见的冰雹大小如豆粒,大的有鸽蛋那么大,象鸡蛋大或超过的就不常见了。

冰雹天气在本省大多出现在冷暖空气交锋激烈的2到5月份,也有在盛夏强烈而持久的
雷暴中降落。

(六)暴雨
一般它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

暴雨标准现在是全国统一的,其雨级标准规定(见表9):从全省范围来看,广东地区全年均有暴雨发生的可能。

一年中,4到10月份暴雨出现的次数占全年90%以上;其中4一 6月份为前汛期暴雨,它由冷暖空气相互作用而产生,此间暴雨日数多,占全年三分之一强;7一10月份为后汛期暴雨、它多由热带气旋或辐合带等热带系统引起。

本省暴雨中心有三个,它与本省三个多雨地区相对应,即(1).以佛冈为中心的清远、龙门一带;(2).以海丰为中心的海丰、陆丰、普宁一带;(3)以阳江为中心的斗门、阳江、恩平、阳春地区。

广州市每年平均暴雨6.3日,年平均大暴雨为1.2次;除12月外,各月都可能出现暴雨;最大暴雨(55年6月6日)为284.9毫米。

暴雨可引起江河水位上涨,洪水泛滥,内涝成灾,影响极大。

我台发布暴雨预报种类有:暴雨消息、暴雨警报、暴雨紧急警报、暴雨解除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龙舟水。

广州龙舟水是指端午节前后10天内广州出现的一次暴雨以上降水过程。

历年平均为0.8次、最大雨量为83年6月17日,高达210.9毫米。

(七)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是一大团逆时针方向旋转极快的空气团,范围达几百公里至几千公里。

它多生成在西太平洋的热带海洋上,因为那里气温高、水汽充沛,当外界风场产生切变时会形成旋转空气团,若遇上合适的条件,这空气团越转越快就形成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的等级划分是有国际统一标准,其强度等级是以气旋中心最大风力来划分,具体标准见表3。

位于南海的热带低压常称为南海低压。

而在影响本省的热带风暴中,有的是在南海发展起来的,我们把在南海生成或从太平洋移人南海的热带低压,当它加强发展达到热带风暴以上级别时,称为南海台
风。

广东是我国受热带气旋影响次数较多的省份之一。

每年登陆或严重影响我省的热带气旋平均约7到8个。

但各年差异很大,最多的有12个,最少的只有2个。

此外,历年影响我省的第一个热带气旋(初台)和最后一个热带气旋(终台)迟早不一,最早的6103号台风于5月19日登陆香港,最晚的是7427号台风于12启2日登陆台山市。

一般说来,5-11月是热带气旋活动季节,其中7-9月是登陆和影响的盛期。

年平均影响广州市的热带气旋有3.2个,袭击广州的有0.9个。

台风影响广州最严重的极大风速值为35.4米/秒(6415号台风);特大暴雨日雨量最大为284.9毫米(5505号台风)。

一般而言,热带气旋到来之前天气闷热,气温较高,并会有1-2天晴朗少云天气;热带气旋迫近,处在它的外围时,风力较小,低空出现一块块飞快移动的低云,多有间断性降雨,有时还会有台风前缘的飑线天气;越接近热带气旋中心,雨势和风力都越加大;中心附近就是倾盆大雨,狂风和巨浪。

热带气旋是本省夏季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

它带来狂风暴雨,吹倒房屋树木,冲垮河堤
水库,造成洪涝,使电讯中断,交通受阻,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然而它也有有利的一面,如夏秋季节出现酷热久旱天气时,热带气旋活动带来降雨,可缓和或解除旱情、消暑降温。

我台对外发布的热带气旋警报,根据影响的时间和程度分有:热带气旋消息、热带气旋警报、热带气旋紧急警报和解除消息等四种形式。

(八)高温
在夏半年中(4-9月),本省北部地区日极端最高气温达37℃或以上;中、南部地区日极端最高气温达36℃或以上时,称为高温。

高温天气出现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

夏季本省内陆多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而沿海常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加之海陆差异和地形影响,所以我省高温天气北部多于南部,山区多于沿海。

广州市历年最高温度出现在53年8月12日,达到38.7℃。

(九)干旱
干旱,人们都很熟悉。

我省虽然降水量充沛,但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省内分布不均,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干旱程度的确定均与前期降水量、无雨或少雨持续天数、地下水位以及农作物种类及其生长期等有关。

因此,干旱指标,是因地因时因对象而异,没有统一的规定。

干旱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各个方面,首先是造成农作物减产;其次造成水资源不足,影响工业生产,人们生活及城市进一步发展;长期的干旱还会使生态环境恶化。

(十)寒露风
寒露风是指寒露节气前后,由于冷空气南下或台风与冷空气共同影响下出现的一种低温、干燥(有时阴雨)、伴有较大北风的天气。

鉴于造成寒露风天气的因素比较复杂,目前只能根据影响晚造抽穗扬花的主要气象要素——温度作为寒露风划分标准。

其定义是:当日平均气温在23℃或以下,且持续3天或更长时间,则作一次寒露风天气过程。

寒露风是晚稻抽穗扬花时期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对晚稻产量有着严重影响。

广州市约两年出现一次寒露风,最长天数为8天(54年10月9-16日)。

(十一)强风
我国规定,凡观测到两分钟平均风力达6级(10.8-13.8米/秒)或以上统称大风。

根据成因不同有冷空气(包括寒潮)大风;台风大风等等。

南海海面是一个典型的季风区。

一年之中,冬季盛行东北季风,而夏季盛行西南季风。

冬季的东北季风多数是冷空气影响造成的,其特点是强度强,持续时间长,有时可到达很南的纬度。

我省把主要不是由热带气旋等热带系统影响而引起广东沿海海面的大风统称为强风。

冬季的强风主要是东北季风,风向多为偏北到东北;春季的强风则具有阵发性,风头猛、持续时间短,多为偏东大风。

强风对海上航行的船只威胁较大。

(十二)雷电灾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建筑物、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特别是随着高新技术发展而来的电子计算机等装有弱电元件设备的
大量出现,因遭雷电造成的破坏相当严重、损失特别巨大。

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显示,近10年来,这种损失有逐步上升的势头。

气象部门根据这个社会需求,及时把雷电灾害监测和预防服务推向社会,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