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30分)
1. (2分) (2018七上·白云期中)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酝酿(liàng)一霎间(chà)感慨(gǎi)鸦雀无声(yā)
B . 绽开(zhàn)分歧(qí)脸颊(xiá)絮叨不止(dāo)
C . 应和(hè)闷热(mēn)寒颤(zhàn)繁花嫩叶(nèn)
D . 粗犷(kuàng)莅临(wèi)停滞(zhì)花团锦簇(cù)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污涩倾刻拈轻怕重
B . 蹒跚狡滑沉默寡言
C . 厌卷感慨骇人听闻
D . 畏惧悔恨参差不齐
3. (2分)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五一”表彰大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济济一堂,共庆劳动者的节日。

B .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新挑战,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未雨绸缪,积极拥抱变革。

C . 我国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老百姓对此拍手称快。

D . 我校新组建的篮球队,在全市中学生球赛上获得第三名,成绩差强人意。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的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B . 杨丽萍的《孔雀舞》火爆杭城,她深有感慨地说:“舞蹈源头来自民间和土地,我喜欢倾听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表现大自然。


C . 田野已是一片新绿,荡漾着令人沉醉的馨香,整个大地是一幅欢乐的景象。

D . 六月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能享受的一切,轻松地解除和摆脱了精神的迷惘和束缚,感受到了闲适与欢愉。

5. (2分)(2016·临沂)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

B . “啊,萤火虫就在我的手上。

”影子兴奋地告诉盲孩子,“你把它接过去,它一点也不烫手,真的不烫手。


C . 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高的白石基上。

D . 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6. (20分)阅读《五猖会》片段,回答问题。

①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②“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③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

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④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⑤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⑥“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⑦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⑧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⑨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

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

“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⑩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⑪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1)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

(2)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默写 (共1题;共8分)
7. (8分) (2017八上·西华期末) 古诗文默
写。

(1)右手拾遗穗,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
(2) 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

(《教学相长》)
(4)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
(5)国家人民的命运,让无数先哲魂牵梦绕。

文天祥不惧为国捐躯:“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龚自珍竭力为国奉献:“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他们心系家国,感人至深。

三、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8. (5分)(2019·泰安) 请从“幸福、自信、成长、土壤、感恩、成功”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不超过50个字)
9. (5分) (2019七上·余杭期末) 进入初中以来,小军明显感觉学科增多,学习压力大,针对语文老师提出的阅读名著的要求,他迟迟不能完成,并扬言道:“那些书都过时了,读了也没用!”你作为语文课代表,针对他的困惑,请写一段劝说他的文字,100字左右。

要求:①符合情境;②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得巧妙,请加以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

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

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

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ù,热)失度,饥饱无时。

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

次日,病不能起。

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

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

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

”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

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

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

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

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

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

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安得汝为寻亲孝子()②闻言色动()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3)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
12. (18分)(2020·和平模拟) 阅读《芦苇花的精魂》,完成下面小题
芦苇花的精魂
付秀宏
①芦苇花随风飘逸,那一片片的风景摇曳在家乡的冬春季节。

轻柔的芦苇花,温煦中有些苍凉,像一轴一轴的黄云在斑驳的绿海中涂抹,又像一盏又一盏古战场的旌旗。

芦苇花不似苇海里枝叶那般喧闹,只是在微凉的感觉中,送一丝丝润滑过来。

也许那种润泽的梦,那种柔情的恬,都活在那里。

②我站在芦苇荡旁边,眼看、心感,总觉得芦苇花有一种说不清的精魂在那里飘拂。

真的,很少有植物的花带给人这种感觉。

即便是飒飒秋菊,也要输给芦苇花。

秋菊还带有些艳的颜色,芦苇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祖国母亲,历经无数沧桑还是那般亲切。

她的眼里透射出慈祥的光芒。

③芦苇花的质朴温暖和坚韧不拔,让芦苇荡获得了达观、博爱的人文意趣。

芦苇荡撤退时,某些芦苇花还在用热烈真挚的爱心--把生命的残酷和悲凉改写成诗的礼赞。

可想而知,这些芦苇花,终将被风吹尽,将经历无数悲苦,而它却将微笑的种子播撒得无边无际。

④芦苇花在无声的大自然中,在冷冷暖暖的颠簸之间,不断与时间赛跑着。

这让我想起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第一线坚守,得知也是医务人员的妻子感染了病毒被隔离治疗,他说:“我怕的哭了。


⑤当时,分身乏术的张定宇不能陪在妻子身旁,有时一连三四天都看不上妻子一眼。

谈到自己的渐冻症,张定宇没有半点害怕。

但他说,在开车去看妻子的路上,自己害怕的哭了,心里怕失去他。

所幸,他的妻子感染后已经康复。

⑥张定宇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会慢慢失去知觉。

因自己的身体会渐渐被这种罕见的病魔“冻”住,所以他对时间特别敏感。

他曾说,只有自己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一定要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⑦早春依然挺立的那些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耀而来,拉出一片片暖意。

一点点在我的心扉展开,似有一个声音在呢喃和诉说,一点点将生命的抗争,用毛笔在天地间——一笔一划的写着、写着,就像慢镜头一样。

⑧天暗得几乎让人窒息,午夜下起了小雪。

清晨,日光没有从天际的那边射过来。

一切在肃杀中隐隐约约变得朦胧。

生命的楷书似在风中随芦苇花随意翻动。

冬春时节,芦苇花像一个奔跑的孩子,似雪花在空中任性的飞舞。

这正是:“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

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⑨那飘荡在苇秆上的花呀,一直铺展在我们的心房。

每年三月烧芦苇作草木灰,触目即逝的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过去的艰涩和荣光只有芦苇根知道。

有人说,秋天的芦苇花开了,就意味着生命光华铺设,那便是高峰闪现。

青青芦苇嬗变成白茫茫的芦苇花,这乃成熟冷峻的美,然后直至枯萎。

内心质朴的人们却一直把芦苇花装在心头,阳光透过指缝进入瞳孔。

似乎新苇在眼前努力的生长。

⑩一个人的良知何处来?生于良心;那么,良心又从何处来?生于不灭的心性。

凝思一想,芦苇秆做到了心要虚,无一点儿渣滓;而芦苇花做到了爱无边,无一丝欠缺。

宁静、忍耐、安详、谦虚、奉献、涵容——芦苇荡里的芦苇花,让我懂得冬天不是寂寞冷落,早春也并非万物凋敝,这是芦苇花写在时空里的不灭精魂啊!
(1)阅读文章①~④自然段,分条概括芦苇花的特点。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划线句。

早春依然挺立的那些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耀而来,拉出一片片暖意。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第②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芦苇花与秋菊对比,突出了芦苇花与秋菊一样面对困境坚韧、朴素的特点。

B . 第③段中“可想而知,这些芦苇花,终将被风吹尽,将经历无数悲苦,而它却将微笑的种子播撒得无边无际”意思是生命如同芦苇花一样,饱经风霜苦难,却要始终以微笑面对生活,用热情去点燃人生的希望。

C . 第⑨段“铺展”一词形象地写出了芦苇花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及带给我们的思考。

D . 第⑩段总结全文,点明“人的良心生于不灭的心性”的主题,引人深思。

E . 本文综合运用描写、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芦苇花的精魂及如芦苇花样的人的赞美之情。

(4)本文以“芦苇花的精魂”为题,有何作用?
13.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枚大头针
汪志
陈刚是一家私营脱水蔬菜厂的老板,公司80%以上的产品出口。

这天,他接到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紧急电话,说有一个外商准备在全市的私营脱水蔬菜厂中选择一家重点投资,这几天就来考察。

另外,会长告诉他,近期国际市场对脱水蔬菜需求量大,叫他加大生产数量。

陈刚马上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会议:“这几天质量方面千万不能出纰漏,一定要争取到外商的投资合作。

”可会后不到一个小时,包装车间主任就风风火火地闯进陈刚的办公室,说一个叫朱凤的女员工发现别在护袖上的一枚大头针不见了,可能掉进了半成品或成品的蔬菜中。

陈刚慌了,赶紧跑到包装车间。

那个叫朱凤的女员工刚才被车间主任训斥后正在不停地哭泣,见陈刚来了忙赔不是:“老板,这完全是我的错,可以扣我的工资,但千万不要开除我。

我一家老小还等着我的工资呢!”
陈刚问:“你确定那枚大头针掉进了半成品或成品中而不是别处?”朱凤点点头。

“不开除你?想得倒美,赶快收拾东西,准备走人!”一旁的车间主任嚷起来。

陈刚望了一下朱凤:“那枚大头
针掉进去的事别人知道吗?”朱凤摇摇头。

陈刚又问:“那你为什么不隐瞒而立即报告了呢?”朱凤哭哭啼啼地说:“我想,不能误了外商投资的大事啊!”
陈刚一挥手,立即通知全线停机,从正在包装的半成品和上千件成品脱水蔬菜中寻找那枚大头针。

车间主任连忙摆手:“老板,这至少要一天时间啊。

我们的损失得多大啊——不就是一枚大头针吗?”
谁知陈刚大吼一声,指着车间主任骂道:“你胡说!我宣布,从现在开始你被解聘了,赶快到人力资源部办理退工手续。

”他对着哭泣的朱凤说:“从现在起,你行使车间主任一职,另外奖你5000元。


什么?朱凤将大头针掉进脱水蔬菜中不仅没受到任何处罚,还升官得奖金?一时全厂议论纷纷,但绝大多数员工站在陈刚的一边。

可经过一天的寻找,哪有那枚大头针的影子。

尽管如此,陈刚还是封存了那些半成品和成品,组织人员继续寻找。

第二天,会长领着一个老太太来到陈刚的办公室,一进门,会长就笑眯眯地告诉陈刚,外商已经选择了你们作为合作伙伴。

陈刚一愣——人家外商还没来考察呢。

会长哈哈大笑起来:“已经考察过了,就是昨天发生的那起大头针事件。

”他一指那个老太太:“这就是外商萨莎女士。


萨莎女士从挎包里拿出一张纸,递到陈刚的手里,竖起大拇指用熟练的汉语说道:“你是我们最信任的合作伙伴。

”陈刚接过那张纸一看,原来是昨天解聘那个车间主任、提拔和奖励朱凤后张贴在公告栏上的那张公告。

原来,萨莎女士一到陈刚的脱水蔬菜厂,就听到员工们议论纷纷,继而看到那张公告,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最终,选择陈刚作为她投资合作的重要伙伴。

至于那枚大头针,两天后最终在一件成品中被找到,被封存的所有半成品和成品也顺利“解冻”。

(1)这篇小小说围绕“一枚大头针”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当听说大头针可能掉进半成品或成品脱水蔬菜中后,车间主任是“风风火火地闯进陈刚的办公室”,陈刚是“赶紧跑到包装车间”,请分析“闯”、“跑”的表达效果。

(3)朱凤冒着被扣工资甚至被解聘的风险,报告自己不慎将大头针掉进脱水蔬菜中的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她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4)车间主任担心停机寻找丢失的大头针损失太大,应该是为企业利益着想,陈刚为什么还要解聘他?
(5)萨莎女士为什么会选定陈刚作为“最信任的合作伙伴”?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作文
魅力,是一种吸引人的力量,让人沉迷,让人感动……请以“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6题;共3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
答案:6-2、答案:6-3、答案:6-4、考点:
解析:
二、默写 (共1题;共8分)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
答案:7-5、
考点:
解析:
三、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答案:10-1、
答案:10-2、
考点:
解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考点:
解析: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答案:12-4、
考点:
解析:
答案:13-1、
答案:13-2、答案:13-3、
答案:13-4、
答案:13-5、
考点:
解析: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