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枣庄市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如:中东地区石油的分布、产量、输出路线和目的地。
5、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如:东南亚旅游优势:热带自然景观、宗教色彩的名胜古迹、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欧洲旅游优势:自然条件多种多样、灿烂的文化、独特的风土人情。
5、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6、知道人类居住地的基本类型。
六、认识大洲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如亚洲。
2、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某大洲的地形地势、气候、水系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如亚洲。
七、认识地区
1、在地图上找到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如:东南亚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中东地区位于“三洲五海之地”;东南亚的范围组成;中东地区的范围组成;两极地区的范围。
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如:高新技术产业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印度信息产业发展。
5、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某一国家的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如:俄罗斯的交通线路以铁路为主。
6、举例说明某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验、教训。如:巴西热带雨林的作用、面临的危机等。
7、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8、了解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
五、居民
1、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4、说出汉语、英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4、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十三、中国的地理差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比较四大地理区域在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矿产等自然方面的差异。
3、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主要影响。
4、知道北京的位置和范围;熟悉北京的城市职能。
2、说出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如:日本国土狭长,地形以山地为主,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印度地形、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3、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如:俄罗斯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解释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3、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和生活的影响。
如:东南亚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中东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对畜牧业的影响。
7、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如:美国的人种构成、移民国家;印度的人口压力等。
8、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如:日本发达的经济和贸易;资源情况;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原材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输出情况。
9、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如:日本的文化特点:东西兼容。
九、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中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运用有关数据说出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5、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5、运用资料,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及我们应树立的资源意识。
十二、中国的经济发展
1、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
3、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运用地图准确找出我国的铁路干线及其经过的主要城市和铁路枢纽。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用地Biblioteka 公转示意图,说明北半球四季的变化;
比较不同季节(或一天内)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
了解五带的划分。
二、地图
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判读坡的陡缓,
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4、在地表图上识别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5、知道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及煤炭基地的建设。
6、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
7、知道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分析内地对港澳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8、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6、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十、中国的自然环境
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知道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位置。
2、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知道1月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了解温度带、干湿地区的分布。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明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理解夏季风对我国旱涝灾害的影响。
2011级枣庄市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
五、考试内容
知识板块
主要知识点及要求
一、地球与
地球仪
1、知道地球的形状;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理解经度、纬度的分布及重要经纬线的地理意义;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点的经纬度。
3、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点;
4、根据需要选择常用电子地图,
了解电子地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海洋
与陆地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2、知道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四、天气
与气候
1、用实例说明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6、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如:中东地区文化差异:各民族信仰的差异、主要的圣城。
7、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资源;我国建立的南极考察站的名称及位置。
八、认识国家
1、从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和首都。如:日本的领土构成;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但公认为欧洲国家;美国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亚独占一个大陆;巴西主要位于热带等。
4、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5、知道长江、黄河的主要生态问题及防治措施。
十一、中国的自然资源
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3、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4、计算气温日较差或年较差;
判读等温线图。
5、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6、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5、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如:东南亚旅游优势:热带自然景观、宗教色彩的名胜古迹、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欧洲旅游优势:自然条件多种多样、灿烂的文化、独特的风土人情。
5、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6、知道人类居住地的基本类型。
六、认识大洲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如亚洲。
2、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某大洲的地形地势、气候、水系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如亚洲。
七、认识地区
1、在地图上找到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如:东南亚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中东地区位于“三洲五海之地”;东南亚的范围组成;中东地区的范围组成;两极地区的范围。
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如:高新技术产业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印度信息产业发展。
5、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某一国家的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如:俄罗斯的交通线路以铁路为主。
6、举例说明某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验、教训。如:巴西热带雨林的作用、面临的危机等。
7、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8、了解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
五、居民
1、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4、说出汉语、英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4、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十三、中国的地理差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比较四大地理区域在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矿产等自然方面的差异。
3、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主要影响。
4、知道北京的位置和范围;熟悉北京的城市职能。
2、说出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如:日本国土狭长,地形以山地为主,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印度地形、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3、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如:俄罗斯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解释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3、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和生活的影响。
如:东南亚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中东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对畜牧业的影响。
7、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如:美国的人种构成、移民国家;印度的人口压力等。
8、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如:日本发达的经济和贸易;资源情况;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原材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输出情况。
9、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如:日本的文化特点:东西兼容。
九、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中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运用有关数据说出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5、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5、运用资料,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及我们应树立的资源意识。
十二、中国的经济发展
1、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
3、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运用地图准确找出我国的铁路干线及其经过的主要城市和铁路枢纽。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用地Biblioteka 公转示意图,说明北半球四季的变化;
比较不同季节(或一天内)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
了解五带的划分。
二、地图
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判读坡的陡缓,
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4、在地表图上识别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5、知道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及煤炭基地的建设。
6、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
7、知道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分析内地对港澳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8、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6、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十、中国的自然环境
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知道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位置。
2、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知道1月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了解温度带、干湿地区的分布。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明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理解夏季风对我国旱涝灾害的影响。
2011级枣庄市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
五、考试内容
知识板块
主要知识点及要求
一、地球与
地球仪
1、知道地球的形状;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理解经度、纬度的分布及重要经纬线的地理意义;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点的经纬度。
3、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点;
4、根据需要选择常用电子地图,
了解电子地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海洋
与陆地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2、知道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四、天气
与气候
1、用实例说明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6、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如:中东地区文化差异:各民族信仰的差异、主要的圣城。
7、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资源;我国建立的南极考察站的名称及位置。
八、认识国家
1、从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和首都。如:日本的领土构成;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但公认为欧洲国家;美国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亚独占一个大陆;巴西主要位于热带等。
4、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5、知道长江、黄河的主要生态问题及防治措施。
十一、中国的自然资源
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3、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4、计算气温日较差或年较差;
判读等温线图。
5、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6、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