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中老年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中老年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摘要] 目的了解金牛区社区中老年居民对健康知识、服务和对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技能的掌握程度。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金牛区社区中老年居民的健康知识相关问题进行调查。
结果金牛区社区中老年居民“健康理念及基本知识”平均答题正确率为57.19%,“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平均答题正确率为58.88%,“健康技能”平均答题正确率为54.67%。
结论金牛区社区中老年居民健康素养现况较低,应加大健康促进力度。
健康知识的提高有赖于提高健康素养[1]。
美国2010年健康国民的目标对健康素养的定义是,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2~4]。
良好的健康素养有利于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而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既是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5]。
为了解金牛区社区中老年居民健康知识的整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2010年金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所辖五块石、营门口、黄忠社区的618名中老年进行了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金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的数据。
1.2 对象采用PPS抽样方法,确定每一级的抽样单位PSU。
按照抽样间距计算选择五块石、营门口、黄忠3个街道办,每个街道办按照抽样间距计算选择居委会,同理确定居委会中的居民户,对所选居民户的共计618名35~69岁的城乡常驻人口进行问卷调查。
1.3 方法采取入户询问调查方式,由楼组长陪同2名调查员组成“三人调查小组”挨家入户调查。
对调查对象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统一采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健康技能4部分。
1.4 统计分析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该次五块石调查209人,营门口调查204人,黄忠调查205人,共计调查人口618人。
发放问卷618份,回收问卷618份,问卷回收率100%。
男女比例为1.040:1。
所有调查对象均已婚,民族均为汉族。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及社会学特征见表1。
2.2 居民健康理念及基本知识情况调查社区居民在“健康理念及基本知识”答题部分,平均答题正确率为57.19%。
全区健康概念、癌症早期发现和四害传播疾病的知晓率分别为75.89%、68.61%和66.34%;流感的预防、艾滋病传播途径以及安全套降低艾滋病感染的知晓率为65.05%、60.52%和5
3.88%;有46.60%、40.84%和36.89%的居民知道职业病防治法、肺结核常识和肺结核首次治疗免费(表2~表4)。
2.4 居民健康技能调查情况调查社区居民在“健康技能”答题部分,平均答题正确率为54.67%。
全区“120”紧急救助知晓率为77.83%,体温正确测量知晓率为68.77%,有58.90%、42.56%、40.94%和39.00%的居民认识易燃物、剧毒物、生物安全和放射危害标示。
分项目知晓人数详细情况见表8。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3.1.1 居民健康理念及基本知识调查情况全区社区居民平均答题正确率为57.19%,同比上海市闵行区居民答题正确率63.4%[6]偏低,原因在于金牛区启动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时间较晚,社区健康教育人员配置比例低甚至未配备健康教育人员。
全区掌握程度最好的三个问
题分别是健康相关概念、癌症的早期发现和四害传播疾病,分别有469人(75.89%),424人(68.61%)和410人(66.34%)掌握,按年龄、收入、职业分布有统计学差异。
掌握最差的三个题目分别是职业病防治法、肺结核常识、肺结核免费享受治疗,分别有288人(46.60%)、253人(40.84%)和228人(36.89%)知晓,按年龄、收入、职业无统计学差异,掌握程度低的原因在于题目过于专业化,非专业人员不易掌握。
对于流感预防,老年人群重视程度较中年人群高,高收入人群较低收入人群重视程度高;企事业单位人员较其他工作人员对四害传播疾病掌握较好,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2)。
3.1.2 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调查情况全区社区居民平均答题正确率为58.88%,同比上海市闵行区居民答题正确率65.6%[6]偏低,原因在于缺乏相关专项日常健康教育,应加大教育力度。
全区知晓健康生活方式、不吃超过保质期食物、坚持每年体检的知晓率分别为75.89%、7
4.11%和68.61%,排名前三,排序与其他同类调查结果[6,7,9]接近。
在知晓健康生活方式上,调查统计显示老年调查者较中年调查者更注重健康体检,分析原因在于:①前者较后者由于年事过高,更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②前者较后者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坚持每年定期体检,③前者较后者更容易获得一些免费体检机会。
对于知晓婴幼儿喂养常识和成年人正常饮酒量,居民掌握程度较低,分别有388人(62.78%)和374人(60.52%)知晓,统计分析显示,按年龄、收入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表3)。
由于健康教育和促进均已普及,故掌握正确刷牙习惯按年龄、收入、职业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全区掌握程度最低的三个项目分别是饮水污染和介水传染病、孕妇产检次数以及狂犬病正确预防,知晓率分别是50.16%、40.94%和36.89%(表3),应加强健康教育。
3.1.3 居民健康技能调查情况全区社区居民平均答题正确率为5
4.67%,同比上海市闵行区居民答题正确率69.1%[6]偏低。
全区知晓紧急医疗救助拨打120电话、会正确测量体温和认识易燃物标示的人数分别为481人(77.83%)、425人(68.77%)和364人(58.90%),排名前三;按年龄分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应加强对老年人相关方面的健康知识普及。
社区居民掌握相对薄弱的是认识放射危害标示、认识生物安全标示和认识剧毒物质标示,仅有263人(42.56%)、253人(40.94%)和241人(39.00%)掌握,原因在于未进行系统专业化的健康教育,过度专业化的题目令社区居民无法掌握,应加强专项健康教育。
3.2 建议
3.2.1 重视健康促进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对居民进行更多的健康教育,成为提高公民健康素养的首要问题[7]。
应用新技术以符合不同地方、不同人群的接受,以促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8]。
只有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多部门的合作和支持,从各方面提高对健康促进的重视程度,才能最终达到提高国民健康素养的目标。
3.2.2 定期开展人群健康素养监测低健康素养给人民整体健康状况和国家卫生系统带来负面影响[9]。
定期开展人群健康素养监测的意义重大[10],可以及时调整公共卫生政策方向,更有利于发现一些经济效益比更高的健康教育方式和工作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