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场开发中PPP模式项目的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市场开发中 PPP模式项目的风险识
别与应对措施
摘要:PPP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长期合作关系。

现实工作中很多市场开发人员遇到PPP项目时不知道从何着手,不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判断项目是否具有跟踪价值,本文从实操角度对PPP项目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有针对性的灵活运用。

一、引言
2014年以来,国家大力推广PPP项目,国务院PPP政策也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各项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已经比较完善,市场开发工作中PPP项目对从业人员的全局性理解能力、综合性知识储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自身业务素质等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从市场开发工作层面对PPP项目的风险识别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说明,从而判断参与项目的可行性,确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二、市场开发工作中PPP项目的风险分析额判断
(一)开展PPP业务区域的选择
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均开展了PPP项目,财政部 (财金〔2015〕21号)文规定:“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

”。

市场开发工作中开展PPP业务时应选择财政实力强,政府债务负担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好的地域开展PPP业务,建议在近三年GDP全国前十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PPP业务,其他省、省、自治区、直
辖市优先在地级市(含)以上,以及上一年度经济百强县(含县级市)开展PPP 业务。

(二)PPP项目合法合规性的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
市场开发工作中开展PPP项目业务时要对项目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分析,首先查询项目是否已经纳入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同时了解项目是否已经完成政府主管部门的审批程序,不参与未纳入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或被退库的项目,不参与不能够通过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的项目。

(三)PPP项目回报机制的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
PPP项目回报机制分为使用者付费(特许经营类项目)、使用者付费+政府补助、政府付费三种类型,财政部(财金【2019】10号)文中,PPP项目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超过5%的地区不得新上政府付费项目,强化财政支出责任监管,确保每年度本级全部PPP项目支出不超过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0%,要求使用者付费比例不低于10%。

目前地方政府推出的PPP项目回报机制大部分为可行性缺口补助,使用者付费比例不低于10%,市场开发工作中开展PPP项目业务时要重点分析每年度使用者付费的项目收入的合理性和稳定性,要重点分析使用者付费不足风险分担机制是否合理,对于使用者付费占比高,明显存在使用者付费难度大,收费成本高,收入难以保证且风险全部由社会资本方承担的项目,要及时的向实施机构提出修改建议,使用者付费收入部分方案不能修改的项目可不在参与
(四)PPP项目调价机制的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
PPP项目合作期限长,一般为10年~30年,项目调价机制设置是否合理对项目风险的分担具有重要意义,PPP项目调价机制主要需要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和利率变化因素。

回报机制中可用性付费与利率联系密切,运营绩效费计算公式与通货膨胀联系密切。

实践中经常遇到运营期政府只考虑运营绩效费的通货膨胀因素而没有考虑利率变化的影响,可用性付费在运营期是项目运营的主要收入,占比大,不纳入调价机制,社会资本金方风险较大,市场开发工作中要保证政府与
社会资本方合理分担主要经济风险,可用性付费要引入调价机制,根据基准利率变化进行调整。

(五)PPP项目施工利润的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
实践中PPP项目按专业划分主要有市政基础设施类、教育类、医疗类、环境治理类、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不同专业施工利润率不同,市场开发工作中开展PPP业务时,要根据本企业的业务特点开展与主业关联度高的专业开展投资业务,工作中要重点关注建安工程费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各专业投资在建安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考虑招标阶段建安下浮率,选择建安占比较高,专业利润率较高的项目开展相关工作。

(六)PPP项目运营风险的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
PPP项目合作期限长,项目运营期较长,运营期风险主要有项目运营期长运营内容多,运营成本是否能满足运营要求。

市场开发工作中开展PPP业务时运营期长项目要重点分析运营内容和运营成本。

运营内容主要考虑考虑设备和设施的中修、大修、重置等风险,PPP项目运营成本一般投标阶段进行报价包干,运营期引入调价机制,根据物价上涨情况进行调差,因此在市场开发工作中要根据运营方案对运营成本进行分析,确定实施机构确定的年度运营成本是否能满足运营所需的资金。

政府年度可用性付费的30%以上与运营考核得分挂钩,如果在项目前期不重视项目运营期的分析和测算,可能会出现运营期考核不达标,项目投资资金不能按计划收回,造成项目投资收益达不到预期。

在此特别提出,PPP项目一定要重视运营期的分析和测算,确保项目运营期能够满足政府方考核要求。

(七)PPP项目考核机制的分析分析和应对措施
实施中PPP项目考核机制主要包含建设期考核和运营期考核,建设期考核主要对项目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等进行考核,运营期主要对设备设施的运营维护进行考核。

建设期考核主要为了确保项目投资能够按计划完成投入使用,运营期考核主要保证项目发挥应有的效益,为了避免出现重建设轻运营的情况,PPP 项目采用“实质大于形式”的原则,加强运营期考核,运营期考核结果与政府年可用性付费挂钩比例不低于30%,因此考核机制设置的是否合理,将对项目投资
资金的回收产生决定性影响,也决定了项目经济效益能否实现。

市场开发工作中开展PPP项目业务时,要对向考核机制进行研究和分析,参照类似项目运营标准和考核标准合理设置考核内容,风险合理分担,保证项目运营期考核达标,项目资金能够按期收回。

三、结论
本文主要对市场开发工作中PPP项目的风险识别和应对措施进行了总结,实践中PPP项目要求业务人员要具有全面的专业能力对项目进行分析判断,PPP项目能力的建设时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相关联的领域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需要准确理解PPP政策导向和政策要点,以便于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做好PPP 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成功落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1]《关于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
[2] 《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财金【2019】10号)
[3]《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的通知》(财金〔2015〕21号)
[4]中国PPP产业大讲堂.PPP模式核心要素及操作指南ISBN978-7-8025792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