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教学案例及反思-文档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严重的营养物质——蛋白质”教学案例及反思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0.030
初中化学第十二单元课题1——“人类严重的营养物质”,内容简单,贴近生活,但学生却往往学习兴趣不高,在考试中反馈结果并不是特别好,如何让学生欢愉地学习这部分内容并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就成为不得不关注的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觉得所学内容有用,本文以“蛋白质”教学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蛋白质的构成、来源与功能;了解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及多见的检验方法;知道一氧化碳、甲醛等物质有损身体康健;认识几种多见的蛋白质。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能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来获取有用信息,提高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蛋白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严重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严重性,培养关心康健、爱护生命的意识;培养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体验胜利怡悦。
2.教学重点: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
3.教学难点:蛋白质的代谢、检验
4.教学流程
二、教学流程图
三、教后反思
这节课内容丰盛,结构紧凑,脉络清撤,与学生生活联系严紧,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有用的达成了教学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采用问题情境式教学,学以致用
问题的提出,经过精挑细选,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自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如何用豆浆制作豆花?为何生病发高烧时,会觉得吃什么都没有味道?钡盐也属于重金属盐,医院在做胃透视时要服用“钡
餐”BaSO4为何不会中毒?能否改服BaCO3?如何检验蚕丝被的真假?
2.充分利用教学道具,抽象概念形象化
利用例外颜色大小的小磁铁模拟氨基酸构成蛋白质及蛋白质水解的过程,降低知识点的难度,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练习与知识点教学穿插进行,即学即用
及时地反馈,不仅能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还能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学习。
4.亲自动手,分组实验
两人一组,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欢乐。
5.热点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由“大头娃娃”奶粉到“三聚氰胺”奶粉再到皮革奶,把化学知识渗透到热点问题中去,学生还怎么会不感兴趣?
另外,这节课还是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1)引入:以宝宝食谱引入“蛋白质”,如果改为青少年食谱,是不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2)用小磁铁模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片断时,可以先演示两个氨基酸结合的过程,再让学生动手尝试,降低难度。
或可以先进行电子演示,节约时间,再让学生尝试。
(3)关于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计算题,需要化简。
(4)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的控制要加强。
上好一节课真不容易。
课前的构思、设计,课上的应变,课后的反思,不禁让我感叹:教学真是一门艺术!只要用心,我们一定可以将课堂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