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有痰吐不出之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有痰吐不出之详解
1 症状表现:
孩子喉咙里会有许多黏稠的痰液咳不出来,呼噜呼噜作响,脸也憋得通红,看上去非常难受。
2 新生儿为什么会有痰?
一般有两种情况可以有这样的结果。
一是出生时吸入羊水,临床上叫“吞咽综合症”。
生后几天时间里可以有呕吐奶或分泌物等情况发生。
另外原因就是先天缺钙,新生儿喉头软骨发育不良,经常表现为有痰在喉咙的样子。
3 治疗方案
3.1 先观察:
如果婴儿的一般情况都很好,即说吃奶好,精神也好。
这种情况就不需要看医生。
但是可以及时加用鱼肝油和钙片,多晒太阳,促使喉头软骨的发育,自然就好了。
如果有必要则需要到医院做吸痰处理,以免引起其他的问题,同时保证家里的温度不要太高,不要太干燥。
如果怀疑有肺炎,就要请医生诊断一下了
3.2 拍背法
拍背时间
拍痰的时间最好在喝奶前30~60分钟或喝奶后2小时,每次拍10~15分钟,每天拍4~6次,让婴儿有一个无烟的环境
拍背法之一
可在小儿痰咳不出来时应急使用,帮助排痰。
具体操作是:在患儿咳嗽的间隙,让患儿侧卧或抱起侧卧。
家长一手五指稍屈,握成空手拳,轻轻地拍打患儿背部。
拍左侧向左侧卧,两侧交替进行。
拍击的力量不宜过大,要从上而下,由外向内,依次进行。
每侧至少拍3-5分钟,每日拍2-3次。
拍背法不仅能促使患儿肺部和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向大气管引流并排出,而且可促进心脏和肺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支气管炎症的吸收,使疾病能早期痊愈。
拍背法之二
拍背的时间最好选在吃奶之前。
这样可以防止由于震荡过度造成的吐奶现象。
正确的拍背姿势:拍背时应将宝宝直立抱起。
拍背的手应微微蜷起,形成中空状,这样宝宝就不会感觉很疼,并且震动的效果比较好。
拍背时应两侧肺都拍到,肺脏的上下左右前后都拍到。
换句话说,就是宝宝的整个胸廓每一处都不应遗漏。
每次拍痰时两边肺脏应各拍一百下。
一天应拍三到五次左右。
同时,由于体位的关系,宝宝的背部和肺下部更容易产生液体积聚,所以应着重拍这些部位。
如果已经患有肺炎,还应着重拍有病的那一侧。
拍背时应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的拍背才能有效。
有的父母怕孩子疼,不敢使劲,拍的时候小心翼翼,轻描淡写,这样的拍背很难有效。
其实,当拍背姿势正确时,并不会把宝宝拍疼。
相反,小婴幼儿很喜欢父母以这种方式和他进行身体上的交流。
所以,年轻的父母大可不必担心会弄疼自己的宝宝。
即便在宝宝健康时也可给宝宝拍背,小宝宝很欢迎这种良性刺激,只是这时不用象拍痰时那样使劲就行了。
3.3 饮水法
对于小婴儿来说,还没有形成排痰反射,所以有痰也不会排出。
婴儿由于缺乏排痰的能力。
可以多给小婴儿喝水,少量多次的。
让患儿多饮水,尤其是23度左右的凉开水,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有利于局部炎症的消除。
咳嗽发势的患儿,常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可加重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稠度,使之不易咳出。
多饮凉开水能使黏稠的分泌物得以稀释,容易被咳出,利于止咳和祛痰。
同时,凉开水还能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代谢所你生的废物或毒素迅速从尿中排出,从而减轻其对呼吸道的刺激。
3.4 蒸气法
将沸水倒入一大口罐或茶杯中,抱起孩子,使其口鼻对着升起的水蒸气并吸放,可使痰液变稀利于咳出,还可减轻气管与支气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肿,减少咳嗽。
但千万要小心烫伤,避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