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强化对2型糖尿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强化对2型糖尿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梁玉东
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15期
梁玉东
(河南省汝南县人民医院河南汝南 463300)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对2型糖尿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比较60例
41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

结果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6.5±2.5)d,胰岛素用量(43.25±8.54)U/d,所有病例治疗期间未发生低血糖。

治疗后FBG及PPG-2h均较治疗前下降,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治疗后患者血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

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降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炎性因子,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及抗炎作用。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肿瘤坏死因子α 高敏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5(c)-0100-01
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现在认为,2型糖尿病是一种血管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

2型糖尿病炎症发病学说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是人类对糖尿病
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必然。

我们探讨了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
22例,年龄28~65岁,平均(50.5±12.5)岁。

所有病倒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
病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行标准糖尿病饮食及相对固定的体力活动。

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起始剂量0.44U/kg,设定胰岛素泵总量,以后根据血糖检测结果适当调整剂量。

治疗后血糖达标
标准:空腹血糖(F BG)≤6.0mmol/L,餐后2h血糖(PPG-2h)≤8.5mmol/L;低血糖标准:末梢血糖
≤3.9mmol/L。

1.3 检测方法
用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

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用
电发光法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PP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 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治疗情况
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6.5±2.5)d,胰岛素用量(43.25±8.54)U/d,所有病例治疗期间未发生低血糖。

治疗前FBG及PPG-2h分别为(12.25±3.21)、(14.95±5.21)mmol/L;治疗后分别为(5.22±0.51)、(7.27±1.11)mmol/L。

治疗后FBG及PPG-2h均较治疗前下降,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比较
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1)。

3 讨论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为切实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应做好以下方面:(1)做好糖尿病知识的宣教工作,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严格控制血糖,定期检查,教会患者自我检测血糖的方法;(2)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应限制总热量,多食高纤维食品,少吃多餐;(3)运动治疗也是十分重要,通过运动可以调整血糖、增强体质、改善心肺脑的适应能力;(4)选择适当的降糖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经历了漫长岁月,然而对2型糖尿病的庐山真面目仍有扑逆迷离之感。

近年来,炎症学说的出现揭开了2型糖尿病本质的一层新面纱。

半个多世纪以来,已形成了高血糖毒性、组织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氧化应激、多元醇旁路、脂中毒以及PKC、核因子κB(NF-κB)通路激活等一套机制理论。

在这些理论中实际上已经孕育了炎症学说。

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FFA瘦素(leptin)、脂联素、抵抗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等均可引起、介导或直接、间接参与炎症反应。

在胰岛素抵抗、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机制中,实际上炎症机制本已参与其中,只不过原来对它的作用认识不足,未予特别突出。

本项目探讨了胰岛素强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等炎性因子的影响。

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血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

所以胰岛素强化治疗既可降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又可以降低相关炎性因子,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及抗炎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莉莉.2型糖尿病单独或联合用药治疗现状[J].中国综合临床,2005,21(7):666~668.
[2] 朱立群,何灵杰.顾庆奎,等.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控制空腹及餐后高血糖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9):224~226.
[3] 康剑云,段永刚.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围手术期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7(4):42~44.
【收稿日期】 2010-12-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