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教案
17篇文言文复习教案
![17篇文言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ae52a0dd36a32d73758196.png)
1、统领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
2、山川之美,美在何处啊?
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 清澈见底。
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
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
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3、请找出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句子。
教师归纳讲解(没解决的问题、重点、难点、考点、规律、方法等)
检测反馈(考虑梯度层次)
一、导入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的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回复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二、串讲复习课文翻译
①室中景(陋室的环境):环境清幽(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室中人(来往的人物):交友高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③室中事(室中的生活):生活情趣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表现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见出陋室生活之清雅:调素琴,阅金经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500c3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b.png)
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文解题技巧,提高应试成绩。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的复习。
2. 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复习。
3. 文言文翻译技巧的复习。
4. 文言文句子结构分析的复习。
5. 文言文文段概括和分析的复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2. 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熟悉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文言文翻译方法和句子结构分析技巧。
4. 定期进行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步骤1. 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和分析文言文的方法。
2. 复习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熟悉常见实词、虚词的词义和用法。
3. 讲解文言文翻译技巧,让学生学会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4. 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使学生能够理解句子的构成和成分。
5. 复习文言文文段概括和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文段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学生互评,相互学习和提高。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教学内容1. 文言文篇目解析与鉴赏能力的复习。
2. 文言文文学常识的复习。
3. 文言文人物形象分析的复习。
4. 文言文主题思想的复习。
5. 文言文艺术特色的复习。
七、教学方法1. 通过解析经典文言文篇目,使学生掌握文言文鉴赏方法。
2. 讲解文言文文学常识,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3. 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和命运。
4. 通过讨论和分析,让学生领会文言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八、教学步骤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篇目,进行详细解析和鉴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言文。
2. 复习文言文文学常识,让学生掌握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94b34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9.png)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式等。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和赏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汇的复习:重点回顾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成语,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2. 文言文语法的复习:复习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常用的语法规则,如主谓宾、定状补等。
3. 文言文句式的复习:重点复习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等常见的文言文句式。
4.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讲解:介绍快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5. 文言文翻译和赏析的练习:通过翻译和赏析文言文片段,提高学生的翻译准确性和对文言文的理解深度。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文言文词汇、语法、句式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和复习。
2. 练习法:学生通过翻译和赏析文言文片段,巩固所学知识。
3. 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翻译和赏析练习的情况,纠正错误并提供反馈。
3.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技巧运用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提供相应的文言文教材或阅读材料,供学生复习和练习。
2. 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文言文词汇、语法、句式等知识点的讲解和示例。
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文言文翻译和赏析练习题,供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进行练习。
六、教学步骤:1. 复习文言文词汇: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词汇,通过例句和练习巩固记忆。
2. 复习文言文语法: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规则,如主谓宾、定状补等,并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3. 复习文言文句式:教师介绍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等,并通过例句进行解释。
4. 阅读技巧讲解:教师讲解快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如抓住关键词、理解上下文等。
文言文复习课教案
![文言文复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a9380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6.png)
文言文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熟练朗读和背诵已学过的文言文篇目;(2)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3)运用文言文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熟练朗读和背诵已学过的文言文篇目;(2)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语法结构;(2)文言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教师简要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篇目,引导学生回顾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文言文篇目,说明喜欢的原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复习已学过的文言文篇目,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式;(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已学过的文言文篇目进行翻译和解读;(2)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共同完成翻译和解读任务;(3)各小组汇报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进行解答;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3. 学生汇报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课后作业1. 抄写并背诵已学过的文言文篇目;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复习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3. 选择一篇文言文进行翻译和解读,提高翻译能力。
七、教学反馈1. 教师在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3.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文言文复习教案
![文言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7ce32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0.png)
文言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特点;2.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3. 文言文写作的常用句式和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句式结构和文言虚实;2. 对于生僻字和病句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准备:1. 教材:备有文言文教材和练习册;2. 辅助教具:黑板、文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们提问,复习之前学过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如文言文的时代背景、特点等。
2. 让学生们通过口头回答或写在黑板上的方式回顾文言文的常见病句。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教材讲解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和常见的句型,如主谓宾结构、主谓宾补结构、主谓结构等。
2. 分析文言文中的虚实关系,让学生们了解文言文中的典型的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
三、例题解析(20分钟)1. 教师选取一篇适当难度的古文讲解,引导学生们逐句解读,理解全文的意思和脉络。
2. 分析句子结构和词语的用法,引导学生们分析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
3. 解析句中的生僻字和病句,帮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正确的解读方法。
四、练习巩固(15分钟)1. 教师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做一些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检验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设计一些写作练习题,让学生们进行文言文写作练习,锻炼他们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复习梳理,帮助学生们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六、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们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讲解和解析古文,学生们对于文言文的句式结构、文言虚实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通过练习巩固了文言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例题和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文言文水平。
文言文教案4篇
![文言文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ed17f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c.png)
文言文教案4篇文言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__严密的论证方式。
3、通过__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了解学习应持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1、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__严密的论证方式。
教学用具:PPT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在高中阶段,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至于对学习所应持的态度和方法,相信同学们也都了解很多。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人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对学习所应持有的态度及方法进行了阐述,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荀子,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感知他的观点。
二、作者介绍: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
《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孟子强调施仁政、行王道,强调以礼治国、民贵君轻;荀子强调“法后王”,主张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
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他承认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实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三、文本研讨:1、这是一篇议论文,课文既然是“劝学”,也就是劝勉人去学习,那么,你觉得文中哪句话可以作为课文的中心论点呢?明确:“学不可以已”。
已就是停止的意思,这里的“可以”和今天的“可以”有所不同,这里是两个词,“可”即相当于今天所讲的“可以、能够”,“以”仅作为起舒缓作用的语气助词。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b1557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a.png)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提高他们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已学的文言实词,加强对实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已学的文言实词,包括词义、用法等方面的内容。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3. 进行实词填空、翻译等练习,巩固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对文言实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实词的用法和意义。
2. 采用举例法,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填空、翻译等练习,巩固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的文言实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文言实词的用法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4. 进行实词填空练习,检查学生对实词的掌握情况。
5. 进行实词翻译练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
2. 结合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3. 定期进行阶段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自主积累更多的文言实词,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
3.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让他们在阅读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文言实词。
七、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文言文材料,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和练习。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PPT等,进行教学展示和辅助教学。
3. 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言文学习资料和信息。
八、教学难点1. 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来逐步掌握。
文言文教案模板(通用8篇)
![文言文教案模板(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85543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1.png)
文言文教案模板(通用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报告材料、策划方案、条据文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plans, report materials, planning plans, doctrinal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文言文教案模板(通用8篇)文言文教案模版(通用8篇)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大家最陌生便是古文了啊?实际上,文言文是相对性现如今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而说的,古时候从未有过古文这一说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的全程教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的全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13e34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2.png)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的全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认识,理解文言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3. 通过对文言文经典篇目的学习和分析,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4.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
5.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概念和特点:介绍文言文的历史背景,解释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2. 文言文阅读技巧:教授如何抓住文言文的主题和大意,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和语境理解能力。
3. 文言文分析方法:学习如何分析文言文的结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4. 经典文言文篇目学习:选取高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篇目,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
5. 文言文翻译技巧:教授如何准确翻译文言文,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文言文的概念、特点、阅读技巧等进行系统的讲解和阐述。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经典文言文篇目的学习,分析文言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3. 练习法: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文言文阅读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5. 翻译练习法: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思考情况。
2. 阅读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文言文阅读练习的情况,评估其阅读能力。
3. 翻译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注意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4. 小组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来综合评估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学内容,每课时进行相应的讲解和练习。
3. 作业安排:布置相应的文言文阅读练习和翻译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高中文言文复习教案
![高中文言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a67bb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2.png)
高中文言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
2. 理解并分析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解析文言文的能力。
4. 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教学内容:- 文言文常用实词与虚词的归纳总结。
- 典型句式的识别与应用。
- 经典文言文篇章的学习与分析。
- 文言文翻译技巧的训练。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 组织模拟练习,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为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2. 讲解重点:系统讲解文言文的关键词汇和句式,强调其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3. 实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篇章,逐句进行解读,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文中的文化内涵。
4.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就文中的某些观点或表达方式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翻译练习和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
6. 课堂小结: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确保学生对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和小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具体的反馈和指导。
- 定期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 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探索更多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d6ce7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b.png)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2)能够流畅地朗读和翻译文言文;(3)能够分析文言文的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通过翻译和演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表达和创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的复习;2. 文言文朗读和翻译的技巧;3. 文言文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的分析;4. 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文言文阅读活动;5. 翻译和演绎的文言文创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的理解与运用;文言文朗读和翻译的技巧;文言文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 教学难点:文言文句式结构的辨析;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文言文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讲解文言文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示范朗读和翻译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3. 小组合作与讨论:学生分组阅读文言文,讨论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4. 翻译和演绎: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和演绎练习,提高文言文表达和创造能力。
5.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言文基本词汇和句式结构;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翻译文言文;3. 学生能够分析文言文的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5. 学生的文言文翻译和演绎练习能够体现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增强师生互动。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文言文案例,分析其词汇、句式及修辞特点。
3. 小组合作:划分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3篇【通用文档】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3篇【通用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116c9e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69.png)
《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3篇【通用文档】《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1课型:复习策略指导课教学目标:学会理清现代文阅读复习目标:学会把代文阅读复习重点:学会设计分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方法;学会调控安排现代文阅读的训练内容。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课前预习:学生提前解答近几年中考模拟试题、中考中有关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试题(印成讲义),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统计分数);学生分析试题中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形成对现代文阅读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课堂上深入讨论。
教学过程:一、理清文言文阅读的复习目标教师提问:大家知道现代文阅读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吗?学生回答:(略)教师提示:要理清一个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其根据有哪些?学生讨论:(略)教师小结:应该根据以下两方面——A.中考考试说明中的要求;B.近年武汉市中考试题。
结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分解出如下能力考核点:(幻灯投影)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
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二、把握阅读部分的复习重点教师提引: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把握复习重点提供了范围。
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而复习重点则应该是针对个人的。
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围绕目标,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说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根据学生的讨论,小结如下。
根据考试命题的倾向:在预习中,我们利用调考、中考试题作了先测,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答题的情况,分析自己在阅读方面掌握的程度,找出薄弱点,以此作为自己以后复习的重点。
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1.教师导引:确立了复习重点后,我们还要设计好合理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使复习真正有效。
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081e5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0f.png)
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文常见的句式类型,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2、能够准确识别各种文言文句式,并能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3、通过练习和讲解,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的特点和标志。
(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文言文句子进行准确的翻译。
2、难点(1)区分不同类型的倒装句,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2)理解一些较为复杂的文言文句式结构和语法现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规律,使学生对各种句式有初步的了解。
2、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文言文句式的识别和翻译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一些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文言文课文中的句子,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等,引出文言文句式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1、判断句(1)常见的判断句形式“……者,……也”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也” 例:“夫战,勇气也。
”“……者,……” 例:“粟者,民之所种。
”用“乃”“则”“即”“皆”“非”等词表示判断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环滁皆山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被动句(1)有标志的被动句用“于”“受……于……”表示被动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用“为”“为……所……”表示被动例:“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无标志的被动句例:“戍卒叫,函谷举。
”3、省略句(1)主语的省略例:“(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初中课内古文复习教案
![初中课内古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ef3e1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2.png)
初中课内古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巩固和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知识,提高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古文知识,能够分析和解读古文文本。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古文实词: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 古文虚词: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等。
3. 古文句式: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句式,包括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4. 古文阅读:复习初中阶段所学的古文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整理好复习资料,准备相关的古文文本。
2. 课堂讲解:(1)古文实词: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实词,通过例句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实词的用法。
(2)古文虚词: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虚词,通过例句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虚词的用法。
(3)古文句式: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句式,通过例句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句式的结构。
(4)古文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古文文本,通过分析和解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古文知识进行解答。
4. 课后巩固: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古文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学生对古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练习:教师批改学生的练习题,了解学生对古文知识的运用情况。
3. 课后作业:教师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古文知识的巩固情况。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古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
3. 教师要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4.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古文,多积累古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公开课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公开课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3c4be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1.png)
公开课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1.1 教学目标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技巧。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句式、词汇的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文言文的特点:词语的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等。
阅读技巧:抓住文章主旨、理解句子结构、推断词义等。
1.3 教学活动讲解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举例分析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结构。
练习题:让学生练习阅读文言文,并解释生词和句子。
第二章:文言文词汇复习2.1 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对文言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汇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2.2 教学内容复习重点文言文词汇:动词、名词、形容词等。
解释词汇的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
2.3 教学活动讲解和复习文言文词汇。
词汇练习题:让学生练习运用文言文词汇造句。
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解释词汇并练习使用。
第三章:文言文句式分析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对不同句式的运用和翻译能力。
3.2 教学内容复习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分析句式的特点和用法。
3.3 教学活动讲解和分析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和用法。
句式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判断和翻译文言文句子。
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分析和练习句式。
第四章:文言文翻译技巧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理解和技巧。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准确翻译能力。
4.2 教学内容复习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讲解如何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4.3 教学活动讲解和复习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翻译练习题:让学生练习翻译文言文句子。
第五章:文言文阅读与赏析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赏析能力。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5.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阅读和赏析文言文。
分析文言文的艺术特色和修辞手法。
5.3 教学活动讲解和复习如何阅读和赏析文言文。
文言文赏析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分析和欣赏文言文。
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分享和讨论对文言文的欣赏。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c721a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e.png)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文言文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知识点回顾: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 文言文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理解文言文中的主旨和观点。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文言文知识点,巩固已学知识。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共同解决问题。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单元的文言文知识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阅读理解题目,加深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阅读理解题目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文言文案例,使学生掌握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2. 练习巩固: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3. 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知识点。
2.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文言文中的主旨和观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语文教材中本单元的文言文课文。
2. 参考资料:相关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九、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单元复习课共安排2课时。
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0f759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1.png)
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2.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知识:文言文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断句、标注、理解词义、推测句意等。
3.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对译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 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翻译经验,互相学习和提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的表现。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3. 学习效果: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和辅导书:提供学生所需的文言文学习资料。
2. 在线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一些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翻译工具,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练习。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言文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2. 互动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讨论和问答,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提供相应的辅导和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
七、教学活动:1.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文言文,了解文章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课堂讲解:对文言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重点词汇和句式。
3. 翻译练习:让学生翻译文言文中的重点句子,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文化解读:为学生介绍与文言文相关的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bfdf2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f.png)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归纳总结、举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实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
2. 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字词,进行讲解和举例分析。
3. 选取一些典型的文言文段,让学生翻译和解读,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复习:学生自主复习已学过的文言实词,教师巡回指导。
3. 讲解与分析: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字词,进行讲解和举例分析。
4. 翻译与解读:选取一些典型的文言文段,让学生翻译和解读,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实词。
2. 利用举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实词的用法。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适量的关注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文言实词测试,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文言实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取一段文言文,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文言文教材,提供学生学习。
2. 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文言文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八、教学实践1.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文言实词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背诵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感。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869f2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1d.png)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共含4篇),欢迎阅读! 篇1: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教学目的: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语文高考说明》对文言文分析综合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信息进行综合提炼,并能加以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增强学生阅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综合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式、实践导学式教学过程:一、引言前面我们重点复习了文言文的常见实词和虚词,并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串讲式地复习了文言文的句式及句子的翻译。
这些基础知识的复习,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分析综合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集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的分析综合能力。
二、揭示课题:篇2: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三、考试要求: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今年高考对文言文分析综合能力的要求:1、筛选文中的信息: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各种信息——加以正确的判断。
(板书)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进行逻辑思路分析——概括出人物形象特点及主题。
(板书)3、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概括出作者对某一事件或道理的观点态度。
(板书)小结:根据对高考说明的分析理解,我们不难看出:加强阅读,提高文言词句的理解、疏通能力,是增强我们提高阅读文言文分析综合能力的前提。
因此,我们首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文言词句的理解疏通能力。
四、阅读下面语段,分组设擂翻译要求:1、以组为单位,全班分为二组,每组选1#2人为组长。
2、每组各读一遍。
(读得准确、流畅的,计5分;相对的,计3分)3、以设擂台的形式,相互设疑、相互翻译。
以翻译数量的多少和正误与否,确定胜负。
每组最多只能设二句。
(每句5分。
翻译正误分。
计:5、3、0分)4、简述解题思路和方法。
中考文言文复习指导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17aa5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a.png)
中考文言文复习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句式等。
2.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美感鉴赏能力,体会文言文的韵味。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汇的复习:重点复习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2. 文言文语法的复习:重点复习句子成分、句式结构等。
3.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训练:通过练习题目,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4. 文言文翻译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翻译原则,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
5. 文言文美感鉴赏的培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意境美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对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掌握。
2. 采用练习法,通过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习效果。
4.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培养对文言文的美感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翻译和赏析,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4. 定期考试:通过考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
五、教学计划1. 第1-2周:复习文言文词汇,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
2. 第3-4周:复习文言文语法,句子成分、句式结构等。
3. 第5-6周:进行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讲解答题技巧。
4. 第7-8周:进行文言文翻译训练,讲解翻译原则。
5. 第9-10周:进行文言文美感鉴赏的培养,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词汇复习: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复习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文词汇。
2. 语法讲解: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句子成分、句式结构等文言文语法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复习教案授课人:杨雪艳复习目标:1、把握出题规律、预测出题方向。
2、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答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3、掌握常用的通假字、古今异义4、学会感悟,促进成长。
复习准备:自主学习,按学案做好教学过程:一、导入我遇到一个学生这么翻译这个句子: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现在死亡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等着死,死于国家可以吗?那位同学起来说说这句翻译错在哪里?原因是什么?二、重点难点突破1.精读课本内的经典篇章2.分门别类归纳文言知识点3.加强诵读,培养语感4.课外延伸,拓展学习三、四种词法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四、通假字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
“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假字:“得”、“与”——本字:“德”、“欤”)七年级:项为之强。
____________________ (《童趣》)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____ (《与陈太丘友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伤仲永》)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对镜帖花黄。
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满坐寂然。
____________________ (《口技》)止有剩骨。
____________________ (《狼》)不亦乐呼?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八年级: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峡》)蝉则千转不穷。
_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朱元思书》)四支僵劲不能动。
____________________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______________ (《送东阳马生序》)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九年级:发闾左適戍渔阳。
____________________为天下唱。
____________________固以怪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将军身被肩执锐。
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涉世家》)故不错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轻寡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_仓鹰击于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唐雎不辱使命》)子墨子九距之。
____________________子墨子守圉有余。
____________________公输盘诎。
____________________ (《公输》)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衡于虑。
____________________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两章》)故患有所不辟。
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____________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小惠未徧。
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刿论战》)五、古今异义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
①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河”古代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
②有的词义缩小了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现指丈夫的配偶。
③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如:“走”古代指跑,现指步行。
“夸父与日逐走”④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如:“痛恨”古指“痛心、遗憾”。
(感情色彩变化)“卑鄙”古指“地位低下、见识短浅”实战练习滕人持汤.沃灌。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 池.非不深也。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非若是.也。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一鼓作气,再.而衰。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肉食者鄙.。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又何间.焉。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今齐地./.方.千里。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亡,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等,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率妻子..。
.妻子,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 ..邑人来此绝境绝境,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 六,小结七、作业做《721》86—87页中的题学案复习目标:1、把握出题规律、预测出题方向。
2、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答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3、掌握常用的通假字、古今异义4、学会感悟,促进成长。
复习准备:自主学习,按学案做好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重点难点突破1.精读课本内的经典篇章2.分门别类归纳文言知识点3.加强诵读,培养语感4.课外延伸,拓展学习三、四种词法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四、通假字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
“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假字:“得”、“与”——本字:“德”、“欤”)七年级:项为之强。
____________________ (《童趣》)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____ (《与陈太丘友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伤仲永》)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对镜帖花黄。
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满坐寂然。
____________________ (《口技》)止有剩骨。
____________________ (《狼》)不亦乐呼?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八年级: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峡》)蝉则千转不穷。
_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朱元思书》)四支僵劲不能动。
____________________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______________ (《送东阳马生序》)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九年级:发闾左適戍渔阳。
____________________为天下唱。
____________________固以怪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将军身被肩执锐。
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涉世家》)故不错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轻寡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_仓鹰击于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唐雎不辱使命》)子墨子九距之。
____________________子墨子守圉有余。
____________________公输盘诎。
____________________ (《公输》)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衡于虑。
____________________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两章》)故患有所不辟。
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____________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小惠未徧。
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刿论战》)五、古今异义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
①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河”古代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
②有的词义缩小了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现指丈夫的配偶。
③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如:“走”古代指跑,现指步行。
“夸父与日逐走”④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如:“痛恨”古指“痛心、遗憾”。
(感情色彩变化)“卑鄙”古指“地位低下、见识短浅”实战练习滕人持汤.沃灌。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 池.非不深也。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非若是.也。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一鼓作气,再.而衰。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肉食者鄙.。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又何间.焉。
古: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可以..一战,战则请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