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考前模拟卷(4)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巢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考前模拟卷(4)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在莲花湖水中可看到拱桥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老花眼”戴的“老花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无关
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
D
【解析】
【详解】
A、拱桥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A错误;
B、老花眼(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远视眼要戴一个凸透镜来矫正,故B错误;
C、物体和小孔的距离不变,在一定范围内屏离小孔越远,像越大,因此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故C错误;
D、因为当f<u<2f时,像距v>2f,所以蜡烛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从1.2f匀速运动到1.9f(f为焦距)的过程中,由于像距移动的范围大,因此v′>v,故D正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某一物体温度降低的多,放出热量就多
D.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满水,是因为水的温度高
C
【解析】
【详解】
A、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不是温度,故不正确;
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不正确;
C、在物体的比热容、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温度降低的多,放出热量就多,故正确;
D、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满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放出同样多的热量时,温度降低的慢,故不正确。
3.小明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B.路旁的树木
C.从身边超越的汽车D.小明骑的自行车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小明相对于迎面走来的行人位置是变化的,即他是运动的,故A错误;
B. 小明相对于路旁的树木位置是变化的,即他是运动的,故B错误;
C. 小明相对于从身边超越的汽车位置是变化的,即他是运动的,故C错误;
D. 小明相对于自己骑的自行车位置没有变化,可以说他是静止的,故D正确.
4.如图所示的钓鱼竿可以看成一个杠杆,关于钓鱼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钓鱼竿是省力杠杆,B点是支点
B.A点是支点,使用钓鱼竿可以省功
C.钓鱼竿是省力杠杆,增大两只手之间的距离能更省力一些
D.钓鱼竿是费力杠杆,它的好处是可以省距离
D
【解析】
【分析】
【详解】
如图所示的钓鱼竿可以看做是一个杠杆,A是支点,B是动力的作用点,C是阻力的作用点,因此钓鱼竿是一个费力杠杆,费力杠杆费力但可以省距离,又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ABC错误,D正确.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示数为零,则该电路故障可能是
A.灯泡L1断路B.灯泡L2断路
C.灯泡L2短路D.电流表短路
A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闭合开关后,两灯串联,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L1、L2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
路中有断路现象;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两端能与电源两极连通,灯泡L2是完好的,所以故障原因是L1开路,故A选项符合题意。
6.体检时,小宏静立在体重秤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彼此平衡的是
A.小宏对秤的压力与秤受到的支持力
B.小宏对秤的压力与秤对他的支持力
C.秤受到的重力与秤对小宏的支持力
D.小宏受到的重力与秤对他的支持力
D
【解析】
【详解】
A.小宏对秤的压力与秤受到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并且二力大小不相等,因此二力不是平衡力;
B.小宏对秤的压力与秤对他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二力不是平衡力;
C.秤受到的重力与秤对小宏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二力不是平衡力;
D.小宏受到的重力与秤对他的支持力,二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二力是一对平衡力.
7.现代武器中的新型电磁炮是利用电磁技术制成的,具有速度大、命中率高的特点,其原理是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下图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A.手摇发电机B.电磁铁
C.扬声器D.磁悬浮列车
C
【解析】
【分析】
明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电动机.对选项中各电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最后做出判断.
【详解】
A、手摇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实验装置是电磁铁,其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的装置是扬声器,音圈(线圈)安放在磁铁磁极间的空隙中,按音频变化的电流通过音圈时,音圈受到磁场力而运动,纸盆与音圈连接,随音圈振动而发声;所以,其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
作用,故C符合题意;
D、磁悬浮列车利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原理,使列车实现悬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为保护河流和湖泊的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河长”负责制进行管理.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图中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成相同的是()
A.打在枝头的霜
B.屋檐下结的冰凌
C.山间的云雾
D.消融的冰雪
C
【解析】
【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详解】
露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清晨温度比较低)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
B.冰凌是水凝固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符合题意;
D.冰雪消融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厨房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筷子夹食物,筷子是费力杠杆
B.炒菜时闻到香味是扩散现象
C.洗手盆下的下水管“反水弯”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抽油烟机是利用气体流速大、压强大的原理将油烟抽到室外的
D
【解析】
【详解】
A、用筷子夹食物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筷子是费力杠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炒菜时,菜的香味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而四处飘逸,属于扩散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洗手盆的排水管用U形“反水弯”两端开口,底部连通,达到防臭目的,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抽到室外,所以其原理是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10.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5N,0N B.0N,5N C.5N,5N D.5N,10N
C
【解析】
【详解】
因为物重G=5N,所以A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5N的拉力,静止,向左受的拉力也是5N,示数也为5N. 同理,B测力计两端受的力都是5N,示数也为5N.
故选C.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关于能源和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紫外线和红外线都属于电磁波
B.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聚变
C.煤是可再生能源,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
D.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沿着光纤的中轴线直线传播来实现的
AD
【解析】
【详解】
A、微波、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都是电磁波,只是它们的频率和波长是不同的,故A正确;
B、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裂变,故B错误;
C、煤是不可再生能源,以煤为主要燃料的火力发电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故C错误;
D、光纤通信是以频率单一,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沿着光纤的中轴线直线传播来实现的,故D正确。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B.擦黑板时看到粉尘在空中飞舞,这是分子在运动
C.柴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AD
【解析】
A、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全部溶化后,继续吸热,温度又会上升.故此选项正确.
B、粉尘在空中飞舞是固体小颗粒所做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此选项错误.
C、柴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此选项错误.
D、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降低.所以在高山上烧水,不到90℃就沸腾了.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A、D
13.下列关于电和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磁感线可以描述磁场的强弱
B.电磁起重机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
C.只要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该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D.扬声器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来工作的
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磁感线可以描述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磁场越强,故A正确;
B.电磁铁应用了电流的磁效应,而电磁起重机的主要部件是电磁铁,因此电磁起重机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故B正确;
C.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缺一不可;所以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不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
D.扬声器是将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即其内部有磁铁和线圈,当线圈中通过变化的电流时,该线圈会在磁场中受力而有规律的振动,进而产生声音,故受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故D 正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时,灯泡L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当灯电流为1A时,灯正常发光,则灯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Ω。
8 11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当灯的电流为1A时,灯正常发光,由图象知道,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8V,故灯泡的额定功率是:P额=U L I L =8V×1A=8W;由电路图知道,滑片在左端时,变阻器连入阻值为0,电路中电阻最小,电流为最大1A,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是8V,即电源电压是:U=U L =8V;当滑片位于右端时,灯泡和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路中电阻最大,电流最小,由图象知道,此时U L′=2.5V,I′=0.5A,由于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U R =U-U L′=8V-2.5V=5.5V,由I=U/R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R滑大=U R/I′=5.5V/0.5A=11Ω。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解题的关键是从图象中获取有用信息。
15.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__p乙(两选填“>”、“=”或“<”).
>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A点上方液面到A的深度小于B点上方液面到B的深度;即h甲<h乙,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根据p=ρgh可知:ρ甲>ρ乙.A、B下方对容器底的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p A下>p B下,因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 A底=p A+p A下,p B底=p B+p B下,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 A底>p B底.
16.思佩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铜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台秤的示数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小变大
【解析】
【详解】
(1)对铝块进行受力分析:铝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浮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得:G铝=F+F浮,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F=G铝−F浮,在铝块完全浸没前,V排逐渐增大,F浮逐渐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逐渐减小.(2)对烧杯及水进行受力分析:烧杯及水受竖直向下的重力,铝块向下的压力F压=F浮,台秤的支持力F N,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台秤的支持力:F N=G+F压,在铝块完全浸没前,V排逐渐增大,F压=F浮逐渐增大,F N 逐渐变大,则台秤所受压力增大,台秤的示数增大.
【点睛】
分别对铝块、烧杯及水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和台秤示数的表达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断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两者示数的变化.
17.如图所示是学校走廊灯的自动控制电路,走廊入口上方安装有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当人靠近到一定距离时,从光电传感器上发射的红外线经人体反射后被接收器接收,接收器中的光敏电阻R0的阻值减小,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时电磁铁的磁性________(选填“变强”、“变弱”或“不变”),工作电路接通,灯泡L发光.
变大变强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自动控制电路中光敏电阻R0与定值电阻R串联;由题知,当人靠近到一定距离时,从光电传感器上发射的红外线经人体反射后被接收器接收,接收器中的光敏电阻R0阻值减小,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中电流变大,即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变大,则电磁铁的磁性变强,衔铁被吸下,路灯电路接通,路灯发光.
18.小勇根据“宏观世界中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的知识,类比得出:微观世界中组成物体的分子具有分子动能。
①请写出小勇得出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具有分子动能的依据是:分子具有_____且分子在_____。
②类比宏观世界中物体的动能有大小,微观世界中的分子动能也有大小。
如图表示不同时刻某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情况(箭头越长代表分子运动越快),_____图的分子动能较大。
如果要衡量某一物体中所有分子动能的大小,可以用宏观世界中的物理量
_____来反映。
质量运动 B 温度
【解析】
【详解】
①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分子具有质量且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具有分子动能;
(a)由图可知,B图中分子运动速度快,所以分子动能较大;
(b)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热运动越快,分子动能就越大,所以要衡量物体中所有分子动能的大小,可以用温度来反映。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的阻值为21欧.闭合电键S,电流表A1的示数为1.3安、电流表A2的示数为1.5安.
①求电源电压U.
②求电阻R2的阻值.
③现用R1替换电阻R1、R2中的一个,使如图中的电流表A2的示数变为1.4安.求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P1.
(1)6伏;(2)31欧;(3)1.2瓦或1.6瓦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知道,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
①由欧姆定律知道,R1两端的电压是:U1=I1 R1=1.3A×21Ω=6V;
由图知道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电压电源的电压,
所以,电源的电压是:U= U1 =6V;
②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根据题意知道,通过R2的电流是:I2 =I-I1
=1.5A-1.3A=1.2A,
由欧姆定律知道,电阻R2的阻值是:
2
2
2
6V
0.2A
U
R
I
===31Ω;
③根据题意知道,当用电阻R1替换电阻R1、R2中的一个时,图中的电流表A2的示数变为1.4A;
若用R1替换R1,则R1与R2并联,干路电流是I′=1.4A,而通过R 2的电流不变,仍然为I2 =1.2A,则通过R1的电流是:I1 =I′-I2 =1.4A-1.2A=1.2A,
故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是:P1 =UI1 =6V×1.2A=1.2W;
若用R1替换R2,则R1与R1并联,干路电流是I′=1.4A,通过R1的电流仍然为I1 =1.3A,即通过R1的电流是:I1 =I′-I1 =1.4A-1.3A=1.1A,
所以,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是:P1 =UI1 =6V×1.1A=1.6W.
20.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现缓慢持续地往容器中注水,一段时间后,木块浮起.(已知ρ木=0.6×101kg/m1.)求:木块的质量_____.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当木块浮起0.2m 时,则在注水过程中浮力对木块所做的功______.
0.6kg6N 1.2J
【解析】
【详解】
(1)木块的体积为V=(0.1m)1=0.001m1根据ρ=m
v
可得:m=ρV=0.6×101kg/m1×0.001m1=0.6kg,
(2)∵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木块漂浮在水面上,∴F浮=G=mg=0.6kg×10N/kg=6N;
(1) 浮力对木块所做的功:W=F浮s=6N×0.2m=1.2J.
21.如图是某建设工地上工人用滑轮组拉动货物的示意图.货物重3000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25m2,工人用F为400N的拉力将货物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2m,货物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600N.试求:
货物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货物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多少?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1.2×104Pa1200J75%
【解析】
【详解】
(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货物对地面的压强:
p====1.2×104Pa;
(2)货物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W有=fs=600N×2m=1200J;
(3)由图可知,n=2,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s绳=ns物=2×2m=4m,
拉力做的功:
W总=F′s绳=400N×4m=16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75%.
答:(1)货物对地面的压强是1.2×104Pa;
(2)货物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120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2.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_________)
【解析】
【详解】
作发光点S关于平面镜对称点S′,S′即为S在平面镜中的像。
如图所示:
23.图甲是某宾馆的房卡,它相当于一个开关.只有房卡插入卡槽里,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能工作.图乙是房间内已经连好的部分电路图,S1是房卡开关,S2是控制灯L的开关.为使灯和插座正常工作,请将图乙中的电路图补充完整.
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S2是控制灯L的开关,它们应串联;灯泡与插座是可以独立工作的,所以灯泡与插座间应是并联的关系;S1是房卡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所以应装在干路上,电路图如上图所示.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4.小珠利用电压恒为6V的电源,对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进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
实验次数电压U/V 电流I/A 小灯泡亮度
1 0.5 0.10 不亮
2 1.5 偏亮
3 2.5 0.28 正常
4 2.8 0.30 更亮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1图所示实物图的连接.
(______)
(2)小珠正确连接电路后,应将滑片移动到_____端(选填“A”或“B”),然后闭合开关,进行了4次测量,并将有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在第1次实验中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_____;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如2图所示,示数为_____A;分析表中信息,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W,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是_____Ω.
B 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小0.22 0.7 55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灯并联,如下所示:
(2)为了保护电路,小珠正确连接电路后,应将滑片移动到B,然后闭合开关;在第1次实验中小灯泡
的实际功率:
111
P=U I=0.5V×0.10A=0.05W,灯不亮的原因是:实际功率过小;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22A;由表格数据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P UI=2.5V×0.28A=0.7W;由表中第(1)次数据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变阻器的电阻为:滑
1
6V-0.5V
===
0.1A
55Ω
滑
R
U
I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是55Ω.
25.小虎用一个装有2g水银的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
()1请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两个问题:
①______;
②______.
()2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质量____,体积____,密度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内能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______(填“做功”
或“热传递”)方式而使内能发生改变的.
(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部接触;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上表面不相平;(2)不变;增大;减小;(3)增大;热传递
【解析】
(1)由图示可知,小明把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部接触,且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上表面不相平,这些都是错误的;(2)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3)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内能增大,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内能发生改变的.
2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本地大气压的大小,其中弹簧测力计和2mL注射器的自重可忽略不计,活塞与针筒之间气密性很好,但摩擦较大.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拔去橡皮帽,将活塞推至底端,当绳端钩码加至2N
时,针筒恰由静止开始向右移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N,则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_____N;图中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他重新将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密封小孔.继续加钩码,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6N时,针筒开始向右移动,又测得针筒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本地大气压强的测量值约为
_____Pa.小明发现将活塞推至底端时,注射器前端小孔内的气体无法排尽,这将使得大气压的测量值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5N 改变力的方向 1.12×105偏小
【解析】
【详解】
(1)该实验中以针筒为研究对象,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利用二力平衡原理来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所以拔去橡皮帽,将活塞推至底端,当绳端钩码加至2N时,针筒恰由静止开始向右移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N,则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1.5N,图中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2)注射器是一个圆柱体形状,因此,应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再读出空积V,得出活塞的面积
S=V
L
=
3
2cm
4cm
=0.5cm2,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得:p=
F
S
=
42
5.6N
0.510m
-
⨯
=1.12×105Pa,
当注射器气体无法排尽时,拉力F的值会减小,所以所测大气压值会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