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之贝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棵开花的树
•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3.《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 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 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单的心”? • 作者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像那颗小 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 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 • “固执”和“简单”表面看带有贬义,实际上表达 了作者执著而单纯的美的愿望和追求。
试比较两篇散文相同 和不同之处?
短 文 两 篇
课 题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 的“物”引发对生 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 都比较积极、认真。 《贝壳》 3.对于物的描写细 致入微,笔调清新 自然 不同之处
先抑后扬
感悟: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 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 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 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 并没有直接表白; 直入主题 感悟: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 做得更仔细、更细致、更加 一丝不苟; 作者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 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 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 望。

1.课外收集一些关于热爱生命、对生命执著追 求的名人名言或事例,抄写在文摘本中并讲给 你身边的人听听。(文摘下周二交) 2.开学已经有一周多,你适应了初中生活了吗? 进入初中,你将如何去学习?你对初中生活什 么感想?对周围的新环境,新事物有什么想说 的吗?写300字左右的周记,下周一交。 3.课时作业,完成到完成第二、三课,下周一 交。
• (3)整个人类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 琢磨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 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 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 的琢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 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 (摘自《生命的滋味》)
美丽的心情
• • • • • • • • • • • • • 假如生命是一列 疾驰而过的火车 快乐和伤悲 就是 那两条铁轨 在我身后 紧紧追随 所有的时刻都很仓皇而又模糊 除非你能停下来 远远地回顾 只有在回首的刹那 才能得到一种清明的 酸辛 所以 也只有 在太迟了的时候 才能细细揣摩出 一种 无悔的 美丽的 心情
阅读理解
2、怎样理解“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 了那烦人的聒聒!” ?
秋风来了,果实成熟了,对人们来说,秋天是 金色的,是快乐的,是个丰收的季节,但是对于 蝉来说,却是黑色的。它在地下埋了17年,苦苦 等待了17年的蝉来说,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生 命虽然短暂,蝉却执著地等待,“我”对它的敬意 油然而生,所以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贝壳
席慕容,蒙古族女诗人。原籍内蒙古查哈尔 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称穆伦· 席连勃,意 为浩荡大江河。席慕容出生于四川。十三岁 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 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 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举办过 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 画奖。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 与诗人,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 容的第一本诗集 《七里香》,一年之内再 版七次。她的作品还有《无怨的青春》《时 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 诗》美术论著《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 论》等。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 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 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 历程。
拓展延伸
生命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 铺就人生的道路;生命是美妙的乐章, 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生活的旋律;生命 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 阔的天宇;生命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 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 生命是如此美丽,又是如此的宝贵, 请你谈一谈,你打算怎样做,才让自己 的青春和生命更有意义?
《蝉》
拓展阅读
席慕蓉精美片段积累: (1)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任它 绿草如茵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 (摘自《无怨的青春•距离》)
• (2)我喜欢回顾,是因为我不喜欢忘 记。我总认为,在世间,有些人、有 些事、有些时刻似乎都有一种特定的 安排,在当时也许不觉得,但是在以 后回想起来,却都有一种深意。我有 过许多美丽的时刻,实在舍不得将它 们忘记。 (摘自《成长的痕迹•回顾所来径》)
作者简介
齐读课文
1,作者一上来就赞美贝壳,这些小小的贝壳有 什么特征?
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
2,看到这样精美的贝壳作者想到了什么?
首先想到了贝壳里的生命(注意生命前的修 饰词)、上苍用心营造了精致的贝壳,而且 是一丝不苟。 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那 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吗?
自读《贝壳》,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2.“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 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 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此句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 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 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因此用反问句表达自 己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 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