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历史考点

合集下载

2014年安徽中考《安徽历史》

2014年安徽中考《安徽历史》

2014年安徽中考《安徽历史》古代篇一:名相管仲P91.安徽颖上县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为齐国相。

2..改革措施:在国内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革新军事;在外交上采取“尊王攘夷”的策略。

3.结果:齐国因此日益强大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4.后人将朋友间真诚的情谊称之为“管鲍之交”。

二:.老子和老庄。

P10春秋战国时期,安徽境内诞生了两位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和庄子。

后人把他们合称为“老庄”老子:1.春秋末年楚国人,出生在涡阳县附近,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2.相传,《道德经)一书是他所著。

3.(1)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

例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合,前后相随,恒也”。

此外,他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2)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1)战国蒙城人(今蒙城县人)。

(2)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观点。

他鄙视功名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他有悲观消极的思想,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有用”不如“无用”。

(3)所著《庄子》一书是先秦杰出的哲学著作,也是散文的典范。

三:刘安与《淮南子》P151.刘安系汉高祖刘邦之孙,封淮南王,西汉哲学家2.主要著作有《淮南子》,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等多门学科,是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同时崇尚道教思想和吸取儒学精神,在先秦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四:名医华佗P171.东汉末年著名的民间医生,安徽亳州人。

2.成就:a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b他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并在给患者服用麻沸散后,成功施行了开腹手术,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c他还创制了”五禽戏”。

3.华佗医术高明,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被人们誉为“神医”。

五:淝水之战P19: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87万大军攻打东晋,东晋以少胜多。

相关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2014中考历史热考点猜题(含答案)

2014中考历史热考点猜题(含答案)

2014中考历史热考点猜题(含答案)1、2014年是诺曼底登陆70周年,其登陆地点是在哪一图中,请你标注出来(B )A B C D2、2014年2月安徽省民政厅下发名为《关于同意宿州市埇桥区西寺坡镇更名为大泽乡镇的批复》的文件,正式恢复大泽乡地名。

大泽乡,历史地名,这里曾发生( B )A.焚书坑儒B.陈胜、吴广起义C.楚汉之争D.春秋争霸3、2014年,又一个甲午年。

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是一场令近现代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战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

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

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2014年04月13日06版(1) 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 请用史实说明“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材料二: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日本,这次是还要制造事端打响“第一枪”呢,或是制造事端逼迫中国打响“第一枪”呢?——中新社2014年1月2日电(2)请用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史实说明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

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3)为什么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在12月13日?(4)请你谈谈为什么要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答案:(1)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维新变法运动(或戊戌变法;公车上书)。

(2)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3)因为侵华日军从1937年12月13日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了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以上。

2014安徽高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word版).pdf

2014安徽高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word版).pdf

2014安徽文综历史部分12、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变法措施结果A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就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C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13、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

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

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银浪掷轻利权。

”这表明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14、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4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15、“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

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

”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6、图5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A①④③②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17、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A农业合作化 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8、有的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就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图6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19. 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

安徽卷历史第14题(对应课件)-2014年高考历史母题微课系列

安徽卷历史第14题(对应课件)-2014年高考历史母题微课系列

5/4/2020
【试题解析】 本题是计量史学型选择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
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判断、比较问题的能 力。
中国教育近代化开端的标志是洋务运动,因此A项不 符合史实;“五四时期”指的是1919年,因此B项也不符 合史实;从图表中可看出,从1929年到1936年自然科学 课程的比重一直保持较高的比例,说明了当时国民政府 比较重视自然科学,因此C项符合题意;图表反映的是自 然科学课程的比重,它和人文科学课程的比重没有必然 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自然科学比重大不一定意味着 人文科学比重就小,因此D项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 为C项。
计量史学型型选择题解题秘诀:
四看
一看图表反映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 二看图表的关键数字信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三看图表反映的潜在动态信息(上升还是下降), 把握发展方向; 四看文字补充材料。
三判
一判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 二判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三判备选项是否和题干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然后排 除。
讲师:锥峰
【题型特点】 计量史学型选择题属于图表型选择题的一种。
计量史学型选择题较好的适应了新高考的“三新” 要求,在近几年高考中大量涌现。该题型通过各种 数据构成的科学性、系统性材料,考查考生获取和 解读信息(识图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依据 史实辨析、理解、运用史料的能力。计量史学型选 择题表现形式多样,有表格类、柱状图类、饼状图 类、曲线类等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考典题】
(2014年安徽卷•14)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 中学课程。图4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 正确的是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
(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图4

2014年安徽中考历史考纲考点填空七上

2014年安徽中考历史考纲考点填空七上

2014年安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七年级上册)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

位于北京。

还保留着的一些体质特征,但已经能直立行走。

已经使用,过着群居的生活。

3、黄帝的传说黄帝:相传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战争: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以蚩尤为首的部落后,为争夺中原地区,又在“阪泉之野”开展大战,之后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地位:炎帝和皇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2、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3、西周分封制(目的、内容、影响)①目的: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②内容:方法: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称为“”③受封者义务:受封的诸侯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周王④作用:加强了周王室与的经济,文化联系。

密切了同周边各的关系,推动了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4、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东周时期)1.春秋五霸:(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2)春秋五霸:,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3)齐桓公首霸:原因:任用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提出“”的口号标志: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举行诸侯盟会,周天子正式承认其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4)楚庄王称霸: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成语:)后来楚庄王在邲打败晋国,成为霸主。

(典故:问鼎)2.战国七雄:(1)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3)合纵连横:①含义:“合纵”指六国之间,共同抗秦,“连横”指秦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各个击破(成语:)②代表人物: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等5、商鞅变法背景:①:,的使用和推广,使个体生产成文为可能②: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开始登上历史舞台③: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时间:公元前356年目的:内容:政治上,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经济上,奖励;承认;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作用: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安徽教师招考:历史热点复习一

2014年安徽教师招考:历史热点复习一

2014年安徽教师招考:历史热点复习一(温馨提示:下载文档后,按住键盘ctrl,左键点击可以打开文章链接)推荐阅读:2014年安徽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汇总(含16地市)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辅导简章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名师课程101课时,2180元不过退费安徽教师招考网为您提供:历史热点复习一,欢迎加入安徽教师招考QQ群:329015466专题一:中国农业的发展进程【知识归纳】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1.生产工具的进步(1)夏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2)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3)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4)曹魏马钧创制了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5)唐朝创制了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

2.兴修水利(1)原始社会后期,大禹治水。

(2)夏商周时期,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建芍陂;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工郑国修建郑国渠。

(4)秦朝时兴修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

(5)隋朝时,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兴修的水利工程仅江南就超过六朝的总和。

(7)元朝政府先后修治、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将几大水系贯通起来。

【关键提示】兴修水利的功用主要有三:用于农田灌溉;减轻洪涝灾害;解决交通运输困难。

3.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及推广(1)商周时期,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2)唐朝时,农作物品种增多。

(3)明朝时,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

(4)清朝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跟踪思考】明清时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有何意义?4.生产技术提高和经验积累(1)商周时期,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

2014安徽高考历史考纲

2014安徽高考历史考纲

必修内容古代部分(一)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代政治的特点;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选官制度。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归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社会影响。

)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的发展(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汉字的起源演变与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新增内容)(二)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性。

2014安徽中考历史备考精品资料2010-2012年中考历史试题分析与复习对策

2014安徽中考历史备考精品资料2010-2012年中考历史试题分析与复习对策

2010-2012年中考历史试题分析与复习对策在初三历史复习中为了提高效率和更好的把握重点,从最近三年中考历史试题分析入手,看看中考题是如何体现课程标准的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试题分析1、选择题考过的知识点列表2、组合列举3、材料分析与探究1 2 3 4 5 67 8 9 10 2010商朝社会生活三国曹操的史实中国古代边疆的管辖—新疆抗战—考察地点中国现代史,1953—1956年农业发展科学文化—阿基米德、牛顿、爱因斯坦、袁隆平美国史—大事件启蒙运动—伏尔泰苏联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 美术 格尔尼卡2011中国古代货币中国近代史—五四运动中国近代史史实排序 新中国外交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安徽史—老子故里、新安画派、新四军军部、大包干发源地世界古代史— 西欧封建制度:查理马特改革 宪章运动苏联经济发展1928—1940年的状况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2012中国古代文化—汉字清朝经济政策—闭关锁国中国近代史—《南京条约》 五四运动(口号) 抗日战争—相关史实1952—1957年工农业产量表(一五计划)文艺复兴及代表苏联经济建设—斯大林模式科技革命发明—按时间排序中东地区的动荡—伊朗、巴以、叙利亚2010年2011年2012年安徽历史:吴敬梓、陶行知、邓稼先水稻:中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先民河姆渡原始居民。

北宋引进占城稻。

袁隆平“东方魔稻”世界联系的加强:丝绸之路、新航路的开辟、经济全球化社会生活: 辛亥革命后称谓等礼貌用语的变化。

明治维新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团结与合作: 1848年《共产党宣言》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安徽历史:绘画李公麟 白描手法 徐悲鸿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安徽教育:安徽最早的高等学府,安庆求是学堂。

1986年《义务教育法》4、分析有些内容会反复出现如:苏联的经济建设,新中国1953—1956年的经济建设,新中国的外交,抗日战争,中国古代的文化等。

2014安徽会考历史必考题

2014安徽会考历史必考题

8、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积极方面: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②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③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2)消极方面:①滋长腐败②激化社会矛盾③阻碍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④成为近代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7、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1)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0月25日台湾光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意义:国内:①它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国际:①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的作出了重大贡献;②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7、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中共是新型工人阶级政党,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焕然一新”主要“新”在:①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②实现目标: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目标③阶级基础:代表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④革命纲领: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9、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概念: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

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代议制最早产生于英国,由于这种制度代表了人类在政治民主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所以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特点: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可见代议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

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作用: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代议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表明国家权力归于由公民选举产生的议会掌握。

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

2014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说明解析(五篇模版)

2014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说明解析(五篇模版)

2014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说明解析(五篇模版)第一篇:2014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说明解析2014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解析及复习建议备受关注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公布了,作为高考的“风向标”,《考试说明》是安徽省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复习迎考的指南。

【说明解析】《考试说明》由考试性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以及附录等几个部分所组成。

除了考试内容略作调整外,其他部分基本上没有变化。

如《考试说明》中考核目标与要求,与去年完全一致,都强调“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如试卷结构仍然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部分,总共33题,132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总共六大题,原则上不超过15小题。

历史部分必修占约90%,选修部分约10%。

我们重点关注的是考试内容的微调:与去年相比,古代部分把去年删除的“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又添加上;近代部分没有变化;现代部分删除“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选修部分的选修一没有变化;选修二删除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的第一课中的《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仍然不在考试范围内。

【复习建议】1.关注通史复习。

在《说明》中是以古代部分、近代部分、现代部分的顺序给出考试范围,所以我们应注意通史复习,把握历史阶段特征。

第一轮复习如若是按照教材专题史体系进行的,建议第二轮复习按通史体系进行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历史时空框架。

2.切忌丢掉课本。

无论什么时候,历史复习应注重对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主干知识的掌握,切忌丢掉书本,无限量的做题,甚至只做选择题战术。

所以我们的学生应在三月底到四月初的时候,再把书本仔细的像犁地一样,仔仔细细的看一遍,包括书本上的大字部分、小字的阅读部分、插图、地图、注释、引言都应该看到。

【VIP专享】2014年高考安徽省文综历史真题(带解析)

【VIP专享】2014年高考安徽省文综历史真题(带解析)

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
选项: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答案:D 解析过程:
该题以“西装新少年”为切入点,考查了大众传媒对社会时尚变迁的态度,该题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
—————————— 题目:
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中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察读 、虫生出蚯材 让标容生3根常蚓料 学本教活.了 据见身: 生,师的2、解 问的体巩鸟 总看活形作 用蛔 题线的固类 结雌动态业 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 摸对 学动状习人 节蛔生结4、、收 一人 后物和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蚯集 摸体 回并颜步关 重的动、学、蚓鸟 蚯的 答归色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在类 蚓危 问纳。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平的害 题线蚯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面体以形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玻存 表及动的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璃现 ,预物身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巩蚯上状 是防的体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怎学固蚓和, 干感主是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样生练引牛鸟 燥染要否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区回习导皮类 还的特分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分答。学纸减 是方征节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蚯课生上少 湿法。?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蚓前回运的 润;4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的问答动原 的4蛔,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前题蚯的因 ?了虫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端并蚓快及 触解寄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和总利的慢我 摸蚯生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后结用生一国 蚯蚓在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端线问活样的 蚓人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题环吗十 体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大 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让并为珍 近习会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小学引什稀 腹性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结生出么鸟 面和起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利明蚯?类 处适哪构虫系察:的特的特用确蚓等 ,于些特适。蛔章形殊形征板,这资 是穴疾点于可虫我态结式。书生种料 光居病是寄的们结构,五小物典, 滑生?重生鸟内学构,学、结的型以 还活5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鸟结的爱 是如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类构线鸟 粗形何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适特形护 糙态预之结的,肠相是系习于点动鸟 ?、防一构现你动适否统。飞都物为结蛔。和状认物应与的行是。主构虫课生却为和”其结的与题、病本理不蛔扁的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征境小理三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理适为方引些2鸟,育同师.知应单面导鸟掌类结了;?生识的位学你握日构解2互.。办特生认线益特了通动手征观识形减点它过,抄;察吗动少是们理生报5蛔?物,与的解.参一了虫它和有寄主蛔与份解结们环些生要虫其。蚯构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的3.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病1.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置2.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014年安徽会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14年安徽会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14安徽会考历史复习要点(必修1)红色:A 蓝色:B 橙色:C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a.宗法制:①含义:用父系血缘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②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③.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团结b.分封制:①含义: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同时存在分裂的隐患。

②特点:层层分封形成了统治阶级内部森严的等级c.郡县制:①建立: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郡守和县令由皇上任命。

②影响:实现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的管理,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完善。

d.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①形成②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e.军机处:①设立:清朝雍正帝时②职责:商议军国大事,跪受笔录特点:简速密影响: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上传下达,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f.明清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①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的控制,人民处境的恶化等方面起着消极作用②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其消极因素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①林则徐虎门销烟②义和团运动Ⅰ.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Ⅱ.失败原因: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对封建统治者认识不清,清政府勾结列强绞杀了义和团运动c.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自由发挥)d.侵华日军的罪行:①南京大屠杀②潘家峪惨案③七三一细菌部队e.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①“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②国共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③百团大战(彭德怀)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④抗战前期,中国军队取得了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的胜利。

【2014年安徽省政法干警文综】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2)

【2014年安徽省政法干警文综】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2)

【导读】马鞍山人事考试网/为您提供:【2014年安徽省政法干警文综】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2),欢迎加入2014年政法干警QQ交流群:344472778。

更多信息请关注马鞍山人事考试网推荐阅读:2014年政法干警笔试辅导课程欢迎加入2014年政法干警QQ交流群:344472778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考试主要分为历史,地理,政治三大部分,考察中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把握和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看起来比较抽象,不好理解,尤其是历史方面的知识点数量较多,很难记忆,下面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就为大家总结了文化综合考试中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提供帮助。

65.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的前提条件社会安危66.北宋时期出现纸币的根本原因商业活动频繁67.导致南宋与金对峙局面的原因绍兴与议后,金获得淮河以北广大地区68.南宋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商业往来,其重要原因在于造船技术大有提高69.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根源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70.五代两宋以后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以海陆为主的直接原因五代两宋时期战乱导致西北陆路贸易中断71.元朝政府发展长江口至直沽之间海运的主要原因全国经济重心在江南72.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的加强主要的原因国家的统一73.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方产生资本主萌芽的最主要条件商品经济空前繁荣74.明朝后期,宦官专权十分严重,导致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存在75.郑和下西洋得以顺利进行和完成的主要原因农工商发达,国力强盛76.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77.明清时期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主要原因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78.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日趋腐朽79.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强烈的民族意识的驱使80.清乾嘉期间崇实学风消失的主要原因文网严密,人心自危81.“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82.造成近代中西科学技术差距的根本原因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的作用83.史学界之所以肯定武则天的主要原因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84.元朝的松江成为棉纺业中心的主要原因黄道婆改革面纺织工具85.促使原始社会人类过定居生活的直接原因原始农业的发展二、目的目标意图用意1.齐恒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的主要目的提高齐国地位2.秦朝修筑万里长城的直接目的抵御匈奴南下3.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奠定对外战争的物质基础4.周初统治者实行封建制的主要目的巩固奴隶主国家政策5.汗初实行款舒政策的根本目的稳定统治6.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根本目的加强中央集权7.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分割王国的封地8.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其目的在于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9.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联络大月氏10.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的直接目的保证北魏政府财政收入1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巩固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1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观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1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14.隋唐实行科学举制的最主要目的扩大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15.唐政府规定农民可以纳绢代役的主要目的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16.唐太宗注意用人纳谏的根本目的维护统治地位17.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的主要目的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18.五代十国很多政权比较重视发展生产的目的保存实力19.宋太祖即位后,采取“杯酒释兵权”的直接目的防止“陈桥兵变”重演20.元朝重视国内陆路水路交通,其主要目的在于有效的管辖空前辽阔的疆域21.元朝政府大力发展漕运和海运的主要目的解决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22.元朝政府重视国内陆路水陆交通,其直接目的在于取得南方粮食供应23.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文”、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本质目的在于强化思想统一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安徽卷)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安徽卷)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文综历史【安徽卷】解析12、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考点】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明治维新【答案】A【解析】注意改革的内容与结果影响,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情况。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于官何利”B项错误。

戊戌变法只有103天就失败了,措施废除不能说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项不正确。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D项错误,商鞅变法使秦国基本建立起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社会经济也不断发展,变法时期形成的崇尚耕战的风气得以延续,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国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A项正确。

【难度】较易13、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

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

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银浪掷轻利权。

”这表明(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报刊业走向繁荣【答案】D【解析】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近代中国传播媒介报纸对生活风尚的报道,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由题干中的信息“《申报》刊载《西装叹》”即可选出D 项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ABC不能正确反映题意。

【难度】一般14、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4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图4(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A、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考点】近代中国的教育【答案】C【解析】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是洋务运动时期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A项错误。

2014安徽中考历史备考精品资料 近三年初中历史新增的考试内容分析及2013年的复习建议

2014安徽中考历史备考精品资料 近三年初中历史新增的考试内容分析及2013年的复习建议

近三年初中历史新增的考试内容分析及2014年复习建议每年的历史《考试纲要》都有删减的内容和新增的内容。

通过对近三年的历史新增的内容分析,发现每年新增的内容都要考到一些。

分值少则四分,多则十几分。

可见,在全面复习之际,也要注意一下新增的内容。

今天,我所要讲的是针对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每年新增的考试内容分析。

目的是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节省精力和金钱,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题能力。

更何况,历史学科课时少,一周一个班只有三节课,这就更需要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010年比2009年新增的内容有:中国古代史有春秋战国等6处;世界古代史有印度的种姓制度1处;中国近现代史有张謇兴办实业等四处;世界近现代史有巴黎公社等3处;安徽史有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一处。

新增的内容,中国古代史略多些。

在2010年中考中,新增的内容达四分。

它们是单项选择第2题。

(2分) 三国鼎立,与曹操有关的史实。

——招贤纳士、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材料题第16题(2),(2分)。

印巴冲突的改正题。

2011年比2010年新增的内容有:中国古代史有郑和下西洋等5处;世界古代史有希波战争等5处;中国近现代史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等6处。

世界近现代有理解《共产党宣言》等5处;安徽史岳王会1处。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新增的内容比2010年多些。

在2011年中考中,新增的内容达6分。

它们是单项选择题第8题。

(2分)。

“世界上第一次以取得普选权等权利为目标的工人运动的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组合列举题第11题。

(1分)。

北宋时,我国从越南引进的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占城稻。

材料解析题第15题(4),(2分)。

完成这重任的根本保证是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活动与探究第17题(1)。

(1分)。

图一中舰只所使用的动力是什么?——蒸汽机(或蒸汽)。

2012年比2011年新增的内容有:中国古代史有三国鼎立形成等7处;世界古代史有隔年增的印度的种姓制度1处;中国近现代史有七七事变等7处;世界近现代史有牛顿等4处;安徽史没有变化。

2014年安徽历史专题

2014年安徽历史专题

2014年安徽历史专题付强编审古代篇1名相管仲(11页)助春秋齐桓公称霸;老子(涡阳人),辩证法、对立面(12页);庄子(12页)2刘安(淮南子)(18页);3 名医华佗(21页)东汉,麻沸散、五禽戏;淝水之战383年前秦与东晋以少胜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4 文房四宝(34页)宣纸、徽墨、宣笔、歙砚5 包拯(40页)6宋画第一李公麟《五马图》《牧放图》白描手法7 宋代书院(41页)欧阳修西湖书院李公麟龙眠书院等8 宋元农学成就(44页)元朝孟祺《农桑辑要》编者之一;王祯《农书》9朱元璋(46页)濠州人,1368年建明朝,把应天改为南京为都10 清代安徽建省(51页)康熙6年(1667年)11徽商(53页)兴盛于明清诚信,讲商业道德,贾而好儒无徽不成镇12科技名流(55页)程大位《算法统宗》(珠算);梅文鼎《中西数学通》;方以智《通雅》《物理小识》,其中《物理小识》是一部自然百科全书式著作王贞仪女《星象图解》《月食解》(正确解释月食现象)《地圆论》(批判“天圆地方”说)徽州“新安医派”汪机、吴昆、汪昂13 文学艺术(57页始)桐城派(清代散文流派),崛起于康熙年间,方苞是奠基人;吴敬梓,讽刺小说的开山鼻祖,代表作《儒林外史》抨击了科举制度;徽州“新安画派”;清朝汤鹏,芜湖铁画创立者14曹魏屯田和皖南开发(26页)争夺江淮,解决军粮,曹魏实行屯田;孙吴强迫山越人共同开发皖南商业梅根冶是当时最大的冶铸中心之一15徽派建筑(58页)西递、宏村是古民居建筑群精品;石牌坊有许国八角牌坊近代篇1正视现实的进步思想家(65页)姚莹,认识到英发动鸦片战争的必然性,最先呼吁重视西藏问题,著有《康輶纪行》;包世臣,指出要提防英国人以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赞扬三元里人民斗争,著有《齐民四术》,提出农业是立国之本王茂荫,货币理论,是马克思《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2李鸿章与淮军(73页)李鸿章,淮军(第一支较为系统接受西方先进武器装备的军队)创始人,将领有刘铭传、张树声、潘鼎新、丁汝昌、周盛波、聂世成。

2014安徽高考历史第19题说题课件(原创)

2014安徽高考历史第19题说题课件(原创)
(3)高三后期复习,一定要加强对考试说明典型例题及近三年各地高考题
的研究。
(4)试题训练必须加强变式训练以增强针对性,可以是对学生能力考察的变式
训练,也可以是对学生考点掌握能力的考察。这也是我以前教学中所忽视的, 这应该是我以后教学中需改进的方向。
第11页,共12页。
第12页,共12页。
【解析】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争议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裁决,说明联邦最高法院行
使最高司法权,体现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因此A项正确,BC项错误,总统由选民间
接选出,与选民意愿有关,D项错误。
【答案】A
第8页,共12页。

说试题拓展
1、材料立意——资产阶级代议制
【2014安徽考试说明 例13】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
衡,故C项符合题意。
第9页,共12页。

说试题拓展
2、能力立意——获取解读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
[2014·天津卷]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
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
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不具有普适性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具有借鉴意义 [解析] 本题以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联邦宪法的评价为切入点, 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根据题 干关键信息“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可以看出 托克维尔认为美国联邦宪法不适用于其他国家。故B项正确
1、材料立意——资产阶级代议制
[2012·江苏卷] 15.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文房四宝”P25
1.宣纸(宣州泾县)、徽墨(歙县)、宣 笔(宣州)、歙砚(歙县)。 2宣纸因产于宣州泾县而得名。号称“千年 寿纸”。歙州的“澄心堂”纸是宣纸中的 珍品。 3徽墨是歙州的特产。宋徽宗时,改歙州为 徽州,“徽墨”的名字便从此流传下来。 4.歙砚因产自唐朝的歙州而得名。它的材 料取自今江西婺源龙尾山,故又名龙尾砚。
八:宋代书院的兴盛:P32
欧阳修在颍州建“西湖书院”,李公麟建 “龙眠书院”,贵池的“八桂书院”,歙 县的”紫阳书院”,当涂的“天门书院”
九:“宋画第一”P34:
北宋安徽(桐城)人李公麟,号龙眠居士, 代表作有《五马图》、《放牧图》。李公 麟多才多艺,擅长文学、考古、书法和绘 画,尤以绘画最为世人称道。他博采众家 之长,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白描” 画法,即只用深浅墨色线条勾画出绘画对 象。被后人誉为“宋画第一”和“天下绝 艺”,
古代篇二:.老子和老庄。P10
春秋战国时期,安徽境内诞生了两位著名的思想 家——老子和庄子。后人把他们合称为“老庄” 老子:1.春秋末年楚国人,出生在涡阳县附近,是道 家学派创始人。 2.相传,《道德经)一书是他所著。 3.(1)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各种事物 都有对立面。例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声音相合,前后相随,恒也”。此外,他认 为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祸兮福之所 依,福兮祸之所伏”。 (2)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六:安徽的光复和柏文蔚督皖P67
1.安徽光复a背景:在武昌起义浪潮的冲击下;b时 间:1912年11月8日;c经过:安徽咨议局在安庆宣 布安徽独立;d都督:巡抚朱家宝任安徽军政府都 督。 2.柏文蔚督皖 a背景1912年7月1日,柏文蔚(寿县人)任安徽 都督;b措施进行议会选举,成立省议会;将教 育经费纳入省财政,拔给专款;在省内发行公债 和纸币,向邻省借款;取消烟照,封闭鸦片烟店, 严禁种烟。c性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色彩。d评价 领导安徽人民取得禁烟斗争胜利,受孙中山高度 评价。
四:名医华佗P17
1.东汉末年著名的民间医生,安徽亳州人。 2.成就:a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b他 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并在给患 者服用麻沸散后,成功施行了开腹手术,这是 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c他还创制了”五禽 戏”。 3.华佗医术高明,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被 人们誉为“神医”。
淝水之战
四:岳王会P63
成立:1905年,岳王会在芜湖安徽公学成 立。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会长;历史地位: 安徽省第一个反清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 影响:标志着安徽的革命活动进入一个新 阶段。
五:献身革命的皖籍志士P65:
1.1905年9月24日,吴樾化装成仆从混进清政府 五大臣乘坐火车,怀中炸弹爆炸,当初牺牲。 2.1910年2月12日广州宣布起义,新军响应,公 推倪映典为总司令。但在清军进攻下失败,倪映 典也在起义中牺牲。 3.广州黄花岗起义殉难的安徽烈士有宋玉琳(怀 远人,同盟会会员,岳王会骨干)、石德宽(寿 县人)、程良(怀远人,同盟会会员)。
九:“和平将军”张治中。P85
巢湖人,“三到延安”。作为国民党代表 参加重庆谈判、三人军事小组成员之一, 参加北平和平谈判后留在北平参加新中国 筹建工作。
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P86
1.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 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强渡黄河,越 过陇海线,涉过黄泛区,跨过沙河、涡河、汝河、 淮河,经过艰苦行军和浴血奋战,于8月底到达大别 山。至11月下旬建立了33个县的民主政府。 2.1947年10月,在六安张家店战役中,刘邓大军 全歼国民党军88师及62旅,共4800余人。这是刘 邓大军进人大别山以来,首次取得消灭国民党一个 正规旅以上兵力的大胜利,从而开创了皖西斗争的 新局面。 3.1948年2月24日,邓小平率领的前方指挥所与 刘伯承率领的后方指挥所在安徽临泉县韦寨胜利 会师。至此,挺进中原的任务胜利完成。
十二:安徽建省。P39
1.康熙六年(1667),改左布政司为安徽布政 司,安徽省正式建立。 2..安徽省名是当时全省政治中心安庆和 经济、商业比较发达的徽州两地首字的合 称。省会安庆
十三:徽商的兴衰P40
1.徽商即徽州商帮,萌芽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兴盛于明 清,清朝道光年间逐渐衰落。 2.徽商特点: 资本雄厚、活动范围广(许多集镇因徽州商帮而起,故江 南流行“无徽不成镇”之说)、经营项目多(初以文房四 宝为为商品,明清时以盐,典当,茶叶,木材为四大行业, 并垄断盐业)、兴盛时间长(徽商延续1000多年,兴盛 300多年)、崇尚文化(热心在家乡办学)。 4.徽商代表:铁矿主郑天锁,朱云沾,浆染业主阮弼, 剪刀张小泉。休宁商人张传颂、绩溪“红顶商人”胡光墉 (胡雪岩)与西方列强进行了商战。 5.兴衰的原因: (1)崇尚诚实守信,讲究商业道德。 (2)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倾销中国市场,徽商 开始衰落。随着国内买办阶级的出现,徽商的生意再遭重 创。至此,延续1000多年的徽商,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6.徽商精神:诚实,守信,勤劳,合作,进取。
1.揭开安徽抗战序幕1937年11月日军进攻 广德,饶国华率川军赴广德,从而揭开安 徽境内抗战序幕,这就是广德战役。 2.安徽抗战主力安徽战场对日作战的主要 力量:新四军。1938年4月进驻皖南,主 要将领:彭雪枫(第四师师长,开辟淮北 抗日根据地)、罗炳辉(副军长,“从奴 隶到将军”,开辟淮南抗日根据地)。
近代篇(1840~1949年) 一.正视现实的进步思想家。P51
姚莹桐城人认识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必 然性;写有《康輏纪行》一书,最先呼吁重 视西藏问题。 包世臣泾县人他力主抗英,“以夷制夷”。 著《齐民四术》提出了农业是立国之本的 主张。 王茂荫歙县人经济学家,其经济观点是以 实运虚。王茂荫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 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十:宋元农林学成就:P34
1.孟祺参与了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 的农学著作《农桑辑要》的编写。2.元朝 时,王祯写成了著名的农学著作《农书》。 3.北宋铜陵人陈翥撰成我国历史上唯一一 பைடு நூலகம்详细叙述泡桐的学术专著《桐谱》,在 林学方面留下一份宝贵遗产。
十一:朱元璋。P36
朱元璋,即明太祖,濠州人。1368年,朱元璋 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改应天为南京,并 定为都城。
五:淝水之战P19:公元383年,前秦皇帝 苻坚率87万大军攻打东晋,东晋以少胜多。 相关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 唳。
六:曹魏屯田和皖南开发。P20
1.魏吴双方常年争夺江淮地区,为解决粮食问题,魏吴都重 视农业生产。曹魏在淮北和江淮地区大兴屯田,屯田分军 屯和民屯两种。(如刘馥民屯,邓艾军屯) 2皖南开发----吴开发江南: (1)原因:吴国重视农业生产;北方战乱致北人南迁,带 来技术和劳动力;吴国又迫山越人外迁,以共同开发。(2) 表现:a:皖南的农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后来小麦的种植 也得到推广。b.梅根冶(今池州贵池)是当时最大的冶铸中 心之一。最主要是铸造铜钱。孟浩然的“火识梅根冶,烟 迷扬叶州”和李白的“铜井炎炉敲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 都是对当时冶炼盛况的真实写照。
十五:明清文学艺术P43
1.文学: a清初诗人施闰章,擅长五言诗,辞清句丽。主张言之有物, 著有《施愚山诗集》。 b桐城派:清朝散文流派,强调写文章讲究义法。奠基人 方苞《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承上启下者刘大魁 《海峰文集》;集大成者姚鼐《登泰山记》。 c吴敬梓,全椒人。清朝著名的小说家,讽刺小说的开山 鼻祖。代表作《儒林外史》,抨击了科举制,是一部现实 主义作品。(范进,严监生是其笔下典型的文学形象) 2.艺术: a绘画:“新安画派”代表有明代休宁人释弘仁,查士标, 孙逸,汪之端等;清代休宁人汪士慎,歙县人罗聘被列为 “扬州八怪”。 b芜湖铁画:汤鹏(汤天池)创立 十六:徽派建筑。P45 古民居黟县西递、宏村的明清民居建筑群就是徽州古民居 的精品 石牌坊歙县明代大学士许国八角牌坊呈四方形,是古牌坊 中的瑰宝。
2014年安徽中考《安徽历史》
古代篇
一:名相管仲P9 1.安徽颖上县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为齐 国相。 2..改革措施:在国内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革新 军事;在外交上采取“尊王攘夷”的策略。 3.结果:齐国因此日益强大起来,成为“春秋五霸” 之首。 4.后人将朋友间真诚的情谊称之为“管鲍之交”。
三:安徽近代经济的缓慢发展P61:
1.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 派最早设立的一个综合性军事工业,为我国近代 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2.安徽近代工矿业以1877年杨德创办的池州煤矿 为开端,到1908年,安徽共建立工厂近40家,主 要经营织布、榨油、面粉等。初期分布在以芜湖 为中心的长江沿岸,后逐步向淮河流域发展。安 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但规模小、发展慢。 3.安徽近代商业也缓慢发展起来。“万货之会” 的芜湖1882年被辟为米市。屯溪是皖南茶叶、土 特产集中地,19世纪70年代,茶叶贸易空前繁荣。
十四:明清科技名流。P42
1.朱元璋之子朱橚撰写的《救荒本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救灾类本草专著; 2.明代新安注明漆工黄成所著《髹饰录》是我国现存最早 的一部漆器工艺专著。 3.程大位徽州休宁人明末杰出的数学家。他所著《算法统 宗)一书,集我国古代珠算之大成,后传到朝鲜、日本,中国 珠算开始走向世界。 4.梅文鼎宣城人清代著名数学家。他学贯中西,所著《中 西数学通》一书,在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学方面均有 创见。此外,他还是个天文学家,著有《梅氏历算全书》一 书。该书对中国古代历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还介绍了西 方历法,绘制了较为完整的星图。 5.方以智桐城浮山人(今枞阳县人)明末清初的科学家、思 想家。主要著作有《通雅》、《物理小识》等。其中, 《物理小识》是一部自然百科全书式著作。 6.王贞仪天长县人清初女科学家。著有《星象图解》、 《月食说》、《地圆说》等书。她批判了当时的“天圆地 方”说,并正确解释了月食的形成原因。 7.新安医派明清时期的徽州涌现一批名医,其代表人物有 明代的王机、吴昆和清代的汪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