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分类法详细概述
成本会计-分类成本法
![成本会计-分类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309ea0284ac850ad0242fd.png)
产品产量 系数 标准产量 比重 分配的联合成本
A产品 B产品 合计 1,000 3,000 4,000 2 1 2,000 3,000 5,000 40% 60% 100% $ 560,000 $ 840,000 $ 1,400,000
成本会计
系数分配法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联合成本 进一步加工成本 销售成本合计 毛利
成本会计
实物量分配法
这种分配方法不是按照产品的经济价值比例来分配联合成本, 这种分配方法不是按照产品的经济价值比例来分配联合成本,而是按 照实物量的比例分配联合成本,其结果是,实物量较低的A产品负担了 照实物量的比例分配联合成本,其结果是,实物量较低的 产品负担了 较少的联合成本。 较少的联合成本。
成本会计
销售价值分配法
按各联产品的销售 价值的比例分配联 合成本 理论依据是售价高 的联产品应该成比 例地负担较高的联 合成本 一般适用于分离后 不再加工的联产品
成本会计
销售价值分配法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联合成本 销售成本合计 毛利
A产品 $ 900,000
B产品 $ 1,200,000 800,000
A产品 B产品 合计 $ 900,000 $ 1,200,000 $ 2,100,000 $ 560,000 $ 100,000 $ 660,000 $ $ 240,000 $ 840,000 $ 1,400,000 100,000 840,000 $ 1,500,000 360,000 $ 600,000
成本会计
系数分配法
将各种联产品的实 际产量按规定的系 数折算为标准产量, 数折算为标准产量, 然后将联合成本按 各联产品的标准产 量比例进行分配 ; 必须合理确定各联 产品的系数
成本会计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会计成本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3f8b5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4.png)
成本会计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会计中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类法、分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这5种方法,具体如下。
1.品种法
品种法是以公司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分为产品的类别、种类、品种、规格等类别,适用于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类法
分类法是以公司产品类别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核算方法,可分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产品类别,适用于产品种类多而杂,但可按照一定标展进行分类的企业,例如钢铁厂等。
3.分批法
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主要包括:
(1)单件、小批生产的重型机械、船舶、精密工具、仪器等制造企业。
(2)不断更新产品种类的时装等制造企业。
(3)新产品的试制、机器设备的修理作业以及辅助生产的工具、器具、模具的制造等,亦可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4.逐步结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顺序结转分步法,它是按照产品连续加工的先后顺序,根据生产步骤所汇集的成本,费用和产量记录,计量自制半成品成本,自制半成品成本随着半成品在各加工步骤之间移动而顺序结转的一种方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成本计算对象是最终完工产品和各步骤的半成品。
5.平行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各生产步骤只归集计算本步骤直接发生的生产费用,不计算结转本步骤所耗用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各生产步骤分别与完工产品直接联系,本步骤只提供在产品成本和加入最终产品成本的份额,平行独立、互不影响地进行成本计算,平行地把份额计入完工产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成本计算对象是最终完工产品。
成本会计-第八章成本计算的分类法和定额法
![成本会计-第八章成本计算的分类法和定额法](https://img.taocdn.com/s3/m/c2c7edb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f.png)
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最初是为了解决间接费用的 分配问题而产生的。
发展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分类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逐 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成本计算方法。
现状
目前,分类法已经成为现代成本会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 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中。
02
分类法的计算过程
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特点、产品品种和 规格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成本计算方法。
考虑市场定价需求
如果企业需要根据市场价格波动及时 调整产品定价,选择分类法可能更合
适。
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在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应权衡方法 的精确度和实施成本,选择经济效益 较高的方法。
考虑企业竞争策略
企业可以根据竞争策略需要选择更适 合的成本计算方法,以提升竞争优势。
精确度高
定额法基于产品的具体定额消耗量计算 成本,能精确反映单个产品实际成本。
VS
有助于成本控制
通过定额控制,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成本超 支情况并采取措施。
分类法和定额法的优缺点比较
计算工作量大
定额法需要对每种产品制定消耗定额,计算工作量大。
对定额制定要求高
定额的制定需要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测定,实施难度 较大。
分类法和定额法的适用条件
01
分类法适用条件
02
产品品种、规格较少的企业。
03
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和原材料消耗大致相同的企业。
分类法和定额法的适用条件
定额法适用条件
需要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 的企业。
产品品种、规格较多的企 业。
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和原材 料消耗差异较大的企业。
如何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
04
定额法的计算过程
000156成本会计教案第六章-分类法
![000156成本会计教案第六章-分类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77d5ffe2bd960591c6776b.png)
000156成本会计教案第六章-分类法第六章分类法1、主要内容:分类法的使用2、重点:分类法的含义、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程序。
3、授课时间:4节。
第一节分类法一、分类法的特点在大量、大批生产产品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一般采用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每一种产品都要分别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
但是,如果企业的产品种类很多,就要设置多个生产成本明细账,造成产品成本计算工作的繁琐,工作量较大,如食品厂生产各种各样的面包、饼干、糖果、鞋厂生产各种材料、规格的鞋子等。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一种简化的成本计算方法,即分类法。
分类法的特点是先按照产品的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该类产品成本;类内不同品种(或规格)产品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二、分类法的计算程序(一)根据产品特点进行分类;产品分类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生产工艺相近的产品;第二,耗用相同原材料的产品;第三,在同一生产部门加工生产的产品。
(二)按产品类别编制各种生产费用汇总表;(三)按产品类别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四)在各类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归集费用;(五)计算大类产品的综合完工产品成本;(六)确定类内产品各成本项目的分配标准。
1.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1)按定额消耗量计算(2)按定额费用计算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标准(1)按实际工时计算(2)按定额工时计算3.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1)实际工时(2)定额工时确定,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实际工时分配。
20××年9月份的相关材料如下:(1)产品的材料费用定额:A产品18元/件、B产品10元/件、C产品24元/件、D产品8元/件。
(2)各种产品工时统计:A产品5 600工时、B产品4 000工时、C产品6 000工时、D产品4 400工时。
(3)本月各种产品完工产量:A产品100件、B产品120件、C产品90件、D产品150件。
(4)甲类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本业主发生费用、产成品成本和月末产品成本资料,见甲类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如表6-3所示。
成本会计-第11章 分类法
![成本会计-第11章 分类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c242ec4431b90d6d85c7d3.png)
B.系数 法 (xìshù)
为简化类内分配工作,可按各种产品的系数比例分配类内完工产品成本。 方法:
(1)在同类中选择一种产量较大、生产比较稳定或规格折中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把这 种产品的分配标准系数定为1。
(2)其他产品的分配标准数据与标准产品的分配标准数据相比,求出其他产品的系数。
18 000 12 600
4 000 2 400
1 000 800
23 000 15 800
第二十一页,共74页。
A类产品消耗 定额表 (xiāohào)
产品名称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材料消耗定额(千克) 工时消耗定额(小时)
30
8
25
8
20
10
A类内产品间的费用分配标准为:直接材料费用按照原材料费 用定额分配;其他费用按工时比例分配。
(1)采用(cǎiyòng)定额比例法分配类别成本
A类内各种产品成本计算表
项目
(1)
费用分 配率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合计
产量 (2)
材料 消耗 定额
(3)
材料总 额耗用
量
(4)= (2) X (3)
工时 定额 定额 总工时
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5)
(6)= (2) X (5)
(7)= (4) X 分配率
(一)要正确划分产品类别
1、产品类别一般以产品结构、生产工艺、耗用原材料为标 准加以划分。
2、类距应当适中。
类距过大——工作简化、准确性差。
类距过小——准确性高、工作繁重。
(二)选择(xuǎnzé)适当的标准计算分配类内产品成本 分配标准应符合实际,应与产品成本的高低有密切联系,且
成本会计讲义:第十二章 分类法
![成本会计讲义:第十二章 分类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5e783a9b89680202d825a1.png)
第十二章分类法第一节分类法概述一、分类法及其适用范围(一)分类法的定义成本计算的分类法是指先按照产品的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种类别产品的生产总成本后,再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算同一类别内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二)分类法的适用范围1.分类法主要适用于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要求和标准划分类别的企业。
2.另外,分类法还适用于工业企业的联产品、副产品以及某些等级产品、零星产品的成本计算。
二、分类法的特点1.分类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的类别,按类别归集生产费用。
2.分类法只是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关于成本计算期如何确定,生产费用是否要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等问题,都依它所结合使用的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而定。
三、分类法的计算程序1.划分产品的类别。
2.按产品类别设立生产成本明细账。
3.按规定的成本项目归集生产费用,并按产品的生产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选用所要结合使用的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批法或分步法,计算出各类产品成本。
4.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计算出类内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系数法的基本步骤为:(1)确定分配标准。
(2)将分配标准折算为系数。
(3)将类内各种产品的产量按照系数折算成总系数(或相当于标准产品的产量,即标准产量),以总系数之和(或标准产量之和)为标准来分配类内各种产品的成本。
四、分类法的优缺点与应用条件1.优点:简化成本的计算工作。
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领料凭证、工时记录和各种费用分配表都可以按照产品类别填列和分配,产品成本明细账也可以只按照产品类别设立,不仅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而且还能够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分类掌握产品成本的水平。
2.缺点: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假定性。
由于类别是人为划分的,在类内各种产品的成本计算中,不管是直接计入费用还是间接计入费用均按一定的分配标准按比例分配计算,因而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假定性。
产品分类的不合适、类距的不合理,分配标准不符合实际等都将直接影响到计算的准确性。
成本会计分类法
![成本会计分类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af970733d4b14e852468f9.png)
12000 86000 98000 90000 8000
6000 45200 51200 47200 4000
4600 22000 26600 23600 3000
合计
22600 153200 175800 160800 15000
成本会计>>第四章>&g各种产品的成本
第五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
一、分类法的概念
概念 分类法是将企业生产的产品划分为若干类
别,按类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归集生产费 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再采用 适当的方法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以计算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成本会计>>第四章>>第五节
二、分类法的特点
1
以产品类别为成本计算对象,设置生产成 本明细账,按类归集生产费用。
8000
4000
3000
合计 22600 153200
合计 15000
成本会计>>第四章>>第五节
三、分类法举例
举例
有关资料: (3)Ⅰ类内三种产品材料费用定额及产量、工时定额
表5-3
产品种类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材料成本定额 7000 8400 5600
产量 700 550 800
单位工时定额 6 9
成本会计>>第四章>>第五节
五、分类法举例
举例
有关资料:
(1)Ⅰ类产品归集的生产费用
表5-1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12000 86000
6000 45200
4600 22000
(2)Ⅰ类产品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成本会计第13章分类法
![成本会计第13章分类法](https://img.taocdn.com/s3/m/3e13fe9fcc22bcd127ff0c0c.png)
按导致产品质量差别的原因不同,等级品可分为两种:第1种 是客观原因产生的等级品。即质量上的差别是由于所用原材料的 质量、工艺过程不同或由于自然等客观原因而产生的等级品。第 2种是主观原因产生的等级品。即产品质量差别是由于工人操作 不当、技术不娴熟等原因造成的。等级低的产品质量差,售价低。 2.等级品的成本计算 等级品的成本计算,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依据其产生的 原因来确定。 a.如果属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各级等
级品的产品成本。即可以将这些产品归为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的 一类产品,计算分类产品的联合成本。再按各等极品的售价 (或其他标准)确定的系数,将各等级品产量折合为标准产量, 采用系数法来计算分配等级产品的联合成本。
b.如果属于主观原因造成的,因为这些不同等级产品的用 料、工艺过程相同,其单位成本也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应 按产量(数量)比例分配等级产品的联合成本。在单位成本相同 的情况下,低等级产品由于售价较低而造成的损失,说明企业 还需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1.系数分配法: 是运用系数分配计算类内各规格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系 数是指各规格产品之间的比例关系。系数分配法的步骤如下: a.确定分配标准,在同类产品中选择一种产量较大、生产比 较稳定或规格适中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并确定其系数为1。
b.将其他产品的单位产品分配标准数据与标准产品数据相比, 计算出其他产品的系数。 c.将类内各产品的产量按照系数折算出相当于标准产品的产 量。 d.计算出全部产品相当于标准产品的总产量,以此为标准分 配类内各种产品的成本。
第十三章
成本计算的分类法 成本计算 分类法
分类法
分类法
联产品.副产品 等级品成本计算
基本内容
成本计算举例
第一节
成本会计 第六章 分类法
![成本会计 第六章 分类法](https://img.taocdn.com/s3/m/36262d16844769eae109ed0a.png)
分配制造费用
甲产品系数1 乙产品系数0.75 丙产品系数0.6 总系数1×300=300 总系数0.75×200=150 总系数0.6×500=300
制造费用分配率=4000/(300+150+300)=5.333 甲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300×5.333=160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150×5.333=800(元) 丙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 =4000-1600-800=1600(元)
分配直接人工
甲产品系数1 乙产品系数0.75 丙产品系数0.6 总系数1×300=300 总系数0.75×200=150 总系数0.6×500=300
直接人工分配率=32800/(300+150+300)=43.733 甲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300×43.733=1312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150×43.733=6560(元) 丙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 =32800-13120-6560=13120(元)
第二节
联产品、副产品成本 计算的方法
一、联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一)联产品概念
联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同一原料经过相同工艺过程 的加工,同时生产出的几种不同产品。
汽油
炼油厂原油 柴油 煤油
(二)联产品的主要特征
联产品都是企业的主要产品,是企业生产活动的 主要目标
要生产一种产品,通常要生产所有联产品
甲产品(直接出售)
材料 相同的生产过程 乙产品(直接出售)
联合成本 (共同成本)
分配
分 离 点
丙产品(进一步加工) 可归属成本
甲产品成本
乙产品成本
丙产品成本
(三)联产品计算程序
成本会计第12章 分类法
![成本会计第12章 分类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50aa37f111f18583d05aef.png)
标准产品的分配标准(如定额成本工时、定额费用)
根据单项系数计算产品总系数
某种产品直接材料总系数=该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系数 某种产品直接人工项目总系数=该产品产量×该产品直接人工项目成本系数 某种产品其他成本项目总系数=该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其他项目成本系数
16
根据总系数分配费用
用分配率
15
按单项系数进行定额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系数 = —————————————————————
标准产品的分配标准(如直接材料定额成本) 某种产品分配标准(如定额成本工时、定额费用)
直接人工(其他)成本系数 = —————————————————
第十二章
成本计算分类法
1
成本计算分类法 成本计算 分类法基本内容 分类法的涵义 及适用范围 分类法的特点 类内产品成本 的计算方法 分类法成本计算举例 联产品、副产品、 等级品的成本计算 联产品成本计算 副产品成本计算 等级品成本计算
2
采用系数法进行 类内产品成本计算 按定额比例法 计算类内产品成本
28
产品 类别
A产品
甲类
B产品
C产品
表13—2 产量和定额工时资料
产品类别
产品品种 计量单位 产量 单位产品工时定额
甲类
A B C
件 件 件
500 400 120
110 165 154
29
表13—3
甲类产品成本计算单
月日 3 3 3 3 3
项
目
直接 材料
直接 工资
制造 费用
合计 11 370 629 417 640 787 618 532 22 255
27
成本会计第六章分类法
![成本会计第六章分类法](https://img.taocdn.com/s3/m/6f8451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e.png)
本钱会计第六章分类法1. 引言在本钱会计中,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对本钱进行合理的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企业的本钱情况。
本文将介绍本钱会计中的分类法,包括直接本钱和间接本钱的分类、可变本钱和固定本钱的分类,以及其他一些常见的本钱分类方法。
2. 直接本钱和间接本钱的分类2.1 直接本钱直接本钱是指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效劳相关联的本钱,其数额可以明确地分配给特定的产品或效劳。
常见的直接本钱包括原材料本钱、直接人工本钱等。
直接本钱的分类有助于企业计算产品的本钱,从而指导定价和决策。
间接本钱是指无法直接与特定产品或效劳相关联的本钱,其数额无法明确地分配给特定的产品或效劳。
常见的间接本钱包括间接人工本钱、制造费用等。
对于间接本钱的分类,企业通常会使用一些分配方法,如分摊法、核算法等。
3. 可变本钱和固定本钱的分类3.1 可变本钱可变本钱是指与生产产量或销售量成正比的本钱,当生产产量或销售量增加时,可变本钱也会相应增加。
常见的可变本钱包括直接材料本钱、直接人工本钱等。
可变本钱的分类对于本钱控制和盈利分析非常重要。
固定本钱是指与生产产量或销售量无关的本钱,无论产量的增减,固定本钱的数额保持不变。
常见的固定本钱包括租金、折旧费用等。
固定本钱的分类有助于企业进行长期经营决策和本钱控制。
4. 其他常见的本钱分类方法4.1 按功能分类按功能分类是指将本钱按照其发生或供给的功能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生产本钱、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按功能分类的好处是能够清晰地了解各项本钱在企业运作中的作用和分摊情况。
4.2 按性质分类按性质分类是指将本钱按照其性质或来源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直接材料本钱、直接人工本钱、制造费用等。
按性质分类的好处是能够更详细地了解本钱的构成和特点。
4.3 按照时限分类按照时限分类是指将本钱按照其发生的时限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固定本钱、可变本钱、一次性本钱等。
按时限分类的好处是能够更好地分析本钱的变化趋势和对企业的影响。
成本会计第12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
![成本会计第12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https://img.taocdn.com/s3/m/e24e275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1.png)
成本会计第12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1.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指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成本,它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指的是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材料的成本。
它包括原材料的购买成本和与原材料相关的运输、存储等直接材料处理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指的是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人工成本。
它包括直接劳动力的工资、福利、保险费用等直接人工处理成本。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除了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以外,与产品制造过程中间接相关的其他成本。
它包括生产工厂的租金、设备维护费用、工厂管理人员的工资等制造费用。
2.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是指与产品生产无关的费用,在制造业中也称为间接费用或非生产费用。
期间费用不能直接归属于一些产品。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企业为促进产品销售而发生的费用,如广告费、销售人员的工资、市场调研费用等。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企业管理和运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办公用品费用、管理人员的工资、培训费用等。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企业为获取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如利息支出、银行手续费等。
这些费用都属于期间费用,即与产品生产无关,不能直接分配到一些产品上。
在成本会计中,期间费用通常以其中一种分配基础进行分配,如销售费用可以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分配到各个产品上。
除了以上两类基本的成本分类外,还有以下两种额外的成本:-可控性成本:可控性成本是指企业可以通过采取一定措施来控制和降低的成本,如材料浪费费用、人工效率成本等。
-非可控性成本:非可控性成本是指企业无法直接控制和降低的成本,如通货膨胀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调整等。
以上的分类法能够帮助企业对产品成本进行合理分析和控制,从而对产品的定价、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
成本会计理解成本的概念分类及计算方法
![成本会计理解成本的概念分类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14559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b.png)
成本会计理解成本的概念分类及计算方法成本会计是一种对企业成本进行记录、分配和控制的会计方法。
而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或提供产品或服务所支出的各种费用。
成本会计的目的是为了准确计算和控制成本,从而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决策和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将重点介绍成本的概念、分类及计算方法。
一、成本的概念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或提供产品或服务所付出的费用。
它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联系起来的费用,例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
间接成本是不能直接与产品或服务联系起来的费用,例如厂房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二、成本的分类根据成本的性质和发生阶段,成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分类:1. 按照成本性质的分类:- 直接成本: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费用,可以明确直接归属于某个产品或服务。
- 间接成本:无法直接归属于某个产品或服务的费用。
2. 按照成本发生阶段的分类:- 可变成本:成本随着产量或服务量的增加而相应变动的费用,例如原材料成本。
- 固定成本:与产量或服务量无关,不随产量或服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费用,例如租金、设备折旧费用。
3. 按照成本的功能分类:- 生产成本: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 销售和分销成本:与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和分销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例如广告费用、销售员的提成。
- 管理成本: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例如行政人员的工资、管理部门的设备费用。
三、成本的计算方法1. 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方法: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用于产品制造过程中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材料费用。
计算方法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直接材料成本 = 单位直接材料用量 ×直接材料单价2. 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方法:直接人工成本是指与产品制造过程中直接相关的人工费用。
计算方法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直接人工成本 = 直接人工工时 ×直接人工工资率3. 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归属于某个产品或服务的费用,需要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计算。
成本会计_12分类法
![成本会计_12分类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52a79471fe910ef12df855.png)
合计
5号产品 乙类 6号产品 7号产品 合计 15 14 13 1 0.93 0.87
2 800
2 000 1 500 1 600 5 100
2 420
2 000 1 395 1 392 4 787
第二步:计算同类产品内各产品的生产成本
1、计算同类产品内产品的标准产量
(1) 计划成本系数的计算: 2号产品计划成本系数=9÷10=0.9; 3号产品计划成本系数=8÷10=0.8; 4号产品计划成本系数=7÷10=0.7; 6号产品计划成本系数=14÷15=0.93; 7号产品计划成本系数=13÷15=0.87。 (2) 标准产量的计算 1号产品的标准产量=1 000×1=1 000(件); 2号产品的标准产量=500×0.9=450(件); 3号产品的标准产量=600×0.8=480(件); 4号产品的标准产量=700×0.7=490(件); 5号产品的标准产量=2 000×1=2 000(件); 6号产品的标准产量=1 500×0.93=1 395(件); 7号产品的标准产量=1 600×0.87=1 392(件)。
分类法的成本计算程序如图12.1所示。
图12.1 分类法成本计算程序图
分类法的计算方法分类: 生产费用在同类产品内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 配时,常采用的方法有系数法和定额比例法两种。 1、系数法:指在同类产品内选择一种产量较大、生产 比较稳定、或规格折中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将这种产品 的系数确定为“1”,再用其他各种产品的分配标准额分别 与标准产品的分配标准额相比较,计算出其他各种产品的 分配标准额与标准产品的分配标准额的比率,即系数。 2、定额比例法:指将同类各种产品成本按照定额耗用 量或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以确定同类各种产品成本
成本会计分类法详细
![成本会计分类法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ee86197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e.png)
成本会计分类法详细1. 简介成本会计是一种财务会计的分支,主要关注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相关信息。
它提供了一种方法来测量、分析和报告企业生产成本的各个方面。
成本会计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做出决策,例如确定产品的售价、评估生产效率和制定预算。
成本会计的分类法是对不同类型的成本进行分类和归类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分析企业的成本情况。
2. 成本会计分类法成本会计分类法根据成本的不同属性和用途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成本会计分类法包括以下几种:2.1. 按照发生时间分类根据成本发生的时间,可以将成本分为以下两类:•历史成本:历史成本是指过去发生并与期间的生产活动相关的成本。
这些成本通常在财务报表中以实际成本的形式显示,如原材料成本、直接劳动成本和制造费用。
•预算成本:预算成本是指根据计划生产活动所确定的成本。
预算成本通常以标准成本的形式显示,可以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用于评估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之间的差异。
2.2. 按照成本属性分类根据成本的属性,可以将成本分为以下几类:•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能够直接追踪到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劳动成本。
直接成本通常可以直接归属到特定的产品或服务上。
•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追踪到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间接材料成本、间接劳动成本和制造费用。
间接成本需要通过成本分配方法来分配到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上。
2.3. 按照成本行为分类根据成本的行为,可以将成本分为以下几类:•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在一定期间内保持不变的成本,与生产量的变化无关。
例如,租金和固定薪资属于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通常以固定金额或固定比例的方式计算和记录。
•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是与生产量的变化成正比例关系的成本。
例如,原材料成本和直接劳动成本属于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通常以变动金额或变动比例的方式计算和记录。
2.4. 按照与产品关系分类根据成本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成本分为以下几类:•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与特定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
成本会计的分类
![成本会计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dcbeb8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b.png)
成本会计的分类
成本会计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进行划分,以下是常见的分类方式:
1. 按照成本类型分类:成本会计可以根据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分类。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间接成本是不能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材料成本。
2. 按照成本行为分类:成本会计可以根据成本的行为特征进行分类。
固定成本是不受产量或销量变化影响的成本,如租金和折旧费用;变动成本是随产量或销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
3. 按照成本控制层次分类:成本会计可以根据成本控制的层次进行分类。
产品成本是直接与产品生产过程相关的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期间成本是与生产过程无关但影响整个期间的成本,如广告费用和销售员的工资。
4. 按照时间分类:成本会计可以根据成本的发生时间进行分类。
历史成本是过去发生的成本,如过去支付的工资和原材料费用;预算成本是未来发生的成本,如预算的制定和预计的费用支出。
这只是成本会计分类的一些常见方式,实际上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不同的分类方法在不同情况下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成本信息,有助于管理者进行决策、控制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要求选用所要结合使用的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批 法或分步法,计算出各类产品成本。 o 4、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计算出类内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 n 选择类内产品的分配标准时,应当尽量选择与成本水平高低有
直接材料 2083.80 6100.20 8184.00
11400 584
直接人工 969.20 3130.00 4099.20
3936 163.2
制造费用 957.50 2458.50 3416.00
3280 136
合计 4010.50 11688.70 15669.20
18616 883.2
表8-3
成本会计分类法详细概 述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 第一节 分类法
o 一、分类法概述 o (一)分类法的概念
n 分类法是将企业生产的产品分为若干类别,以各产品类别作 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先计算各类别产品成本, 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计算 出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表8-1 类别:A类
系数计算表
200×年6月份
产品名称
材料消耗定额
甲产品(标准产品 )
乙产品 丙产品
20千克
24千克 10千克
系数 1
1.2 0.5
工时消耗定额 系 数
10小时
1
15小时
1.5
5小时
0.5
表8-2 类别:A类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20××年6月份
单位:元
摘要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费用 费用累计 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o 区分产品质量差别形成的原因是等级产品能否使 用分类法的关键:
n 如果产品质量差别是由于内部结构、所用原材料的质量 或工艺技术上的要求等不同客观原因产生的,可将其视 为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的一类产品,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
n 如果产品质量差别是由于工人操作不当等主观原因造成 的,则不同等级产品成本相同。
零星产品
o 零星产品是指企业在生产主要产品以外,还 可能为协作企业等生产的少量零部件,或者 自制少量材料和工具、器具等。
o 这些零星产品虽然材料、工艺并不接近,但 由于其品种规格繁多、数量少,所占的费用 比重也小,为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以考虑 将其归为几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三)分类法的特点
总系数。也就是标准产品产量。
计算类内各产品的成本:以总系数作为分配标准分
配类内费用,计算类内各产品的成本。
分类法举例:
案例:〖企业概况〗某农具厂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该三种产品的结构所用材
料和工艺过程相近,合为A类产品。该厂某月生产甲产成品2000件、乙产成品1000 件、丙产成品1200件;甲在产品100件,乙在产品150件。 〖定额资料〗有关定额资料见表8-1。 〖费用资料〗有关费用资料见表8-2。 〖核算要求〗采用分类法计算各种产品成本。
密切联系且简便易行的分配标准。通常,可供选择的分配标准 有:(1)技术指标,如重量、体积等;(2)定额消耗指标 ;(3)经济价值指标,如售价、计划成本等。 n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定额比例法和系数法。
材料费用分配表
分类法产品成本计算程序图
外购动力分配表
要 素 费 用 人工费用分配表
折旧费用分配表
其他费用分配表
o 1、分类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的类别, 按类别归集生产费用。
o 2、分类法只是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关于 成本计算期如何确定,生产费用是否要在完 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等问题,都依 它所结合使用的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而定。
(四)分类法的计算程序
o 1、划分产品类别。 n 类别的划分应依据产品的性质、用途、特点、耗用的原材料以 及生产工艺过程特点; n 进行产品分类时,注意类距的确定要适当,兼顾成本计算工作 的简化与正确性。
o 联产品所用的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相同,因而最 易于、也只能归为一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
副产品
o 副产品是在主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非 主要产品。例如炼铁生产中产生的高炉煤气,提炼原 油过程中产生的渣油、石油焦,以及制皂生产中产生 的甘油等。
o 主副产品之间成本的划分,可以采用分类法。 o 其中如果副产品的比重较大,应该将主、副产品视同
联产品计算成本。 o 如果副产品比重不大,为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以采
用与分类法相类似的方法计算成本,即将主副产品合 为一类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然后将副产品按照一定 的方法计价,从总成本中扣除,以扣除后的成本作为 主产品的成本。
等级产品
o 等级产品是指品种相同、但质量有差别的产品。 注意等级产品与不合格品是不同的概念。
辅助生产 辅助生产
明细账
分配表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
明细账
分配表
摊提费用 摊提费用
明细账
分配表
甲类产品 成本明细账
乙类产品 成本明细账
A产品成 本明细账
B产品成 本明细账
C产品成 本明细账
D产品成 本明细账
E产品成 本明细账
(本图略去对期间费用的分配)
系数法 :系数法是指计算出各类产品总成本后,按照系数分 配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总系数(标准产品产量)计算表
类别:A类
20××年6月份
单位:元
产品 名称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合计
产成品 产量
2000
直接材料
系数
总系数
1
2000
1000 1.2
1200
1200 0.5
600
38数
1
2000
o (二)分类法的适用范围
n 1、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 类的企业。如:食品厂、制鞋厂等
n 2、适用于工业企业的联产品、副产品以及某些等级产品、 零星产品的成本计算 。具体如下:
联产品
o 联产品是指企业用同一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过 程,同时生产出来的几种具有同等地位的主要 产品。如化工企业对原油进行提炼,炼出的汽 油、煤油、柴油等产品。
确定分配标准(标准产品):通常在同类产品中选择一种产销量大、
生产正常、售价稳定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并将其系数定为“1”。
计算其他产品系数:用其他各种产品的有关定额资料,与标准产品
相应定额资料相比即得到各其他各种产品的系数。系数一经确定,应相对 稳定不变。
计算各产品总系数:将各产品的实际产量,与系数相乘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