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22134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
考试总分:6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深古攀登热血沸腾
B.激动悬涯挺胸豪迈
C.坚强付伤哪里战士
D.相继冲锋打倒顿时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B.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C.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创造、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能力。
D.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我们切忌不要在人多拥挤之处长时间逗留。
5.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诗人将繁华易尽的无可奈何、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
B.《春望》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以及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情感。
C.“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一句是词的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词,三十几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复杂的“故事”,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快的旋律,读之令人沉醉。
6.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关怀、寄以慰藉的名作。
C.《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其词牌名,“秋思”是题目,作者马致远,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7.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望岳》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B.《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
两个“一何”渲染出差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
C.《春望》中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D.《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词语“乡关”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思念故乡之情。
8. 下列关于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的演讲词《最后一次讲演》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严厉声讨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
B.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运用拟人的手法,以“小水滴的旅行”为线索,展现了丽江的美丽景致,流露出对丽江的喜爱之情。
C.《马说》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作者韩愈,字退之,河阳人,世称“韩昌黎”,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如果孟浩然穿越到了现代,担任了一个诗社的编辑,按照诗歌内容(不算标题)一个字8块钱的算法,他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可以获得300块的稿费。
二、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9.(5分)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2)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新事物终将替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四、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11.(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形神兼备中国画
①中国画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绘画发展史上,画家辈出,名作荟萃,在世界美术领域绽放出璀璨的光辉。
②中国画有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法,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着力于意境的表现,要求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有“书画同源”之说。
中国画的颜料由天然的植物或矿物制成。
画作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因常用朱红色和青色,所以又称为“丹青”。
③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D.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说明了中国人独到的山水观:自古以来就认为山水蕴含着天地宇宙间无穷的奥妙。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有“书画同源”之说。
画作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因常用朱红色和青色,所以又被称为“丹青”。
B.宋代《千里江山图》是一幅巨幅山水作品,画幅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C.中国花鸟画注重笔情墨趣,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
D.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领略中国画的魅力,不仅要欣赏画面,还要从古人的妙笔中感受他们的性情与哲思。
五、写作(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12. (5分)
阅读下面文本,按要求写作。
来自广东云浮的张家城自小就有一个篮球梦。
可5岁时,因为一场意外,他失去了右臂,然而,巨大的打击并没有击垮他,他继续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如今他已经成为一名篮球技术炉火纯青的运动员,可以和完全健康的人进行比赛。
一个关于他打篮球的视频被发布在网上之后,他收到了无数网友的掌声。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追梦路上
题目二:_______________成就未来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
六、名著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13.(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我承认在某些罗曼蒂克的性格,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无可避免”并不一定就是艺术方面的理想;相反,有时反而是一个大累!为了艺术的修养,在感情过多的人还需要尽量自制。
中国哲学的理想,佛教的理想,都是要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
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你该记得贝多芬的故事,有一回他弹完了琴,看见听的人都流着泪,他哈哈大笑道:“嘿!你们都是傻子。
”艺术是火,艺术家是不哭的。
这当然不能一蹴即成,尤其是你,但不能不把这境界作为你终生努力的目标。
罗曼·罗兰心目中的大艺术家,也是这一派。
技巧与音乐的宾主关系,你我都是早已肯定了的;本无须逢人请教,再在你我之间讨论不完,只因为你的技巧落后,存了一个自卑感,我连带也为你操心;再加上近两年来国内什么学派,什么派别,闹得惶惶然无所适从,所以不知不觉对这个问题特别重视起来。
现在我深信这是一个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
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甚至一切有名的演奏
家,也犯的这个毛病,不过程度高一些而已。
昨晚陪你妈妈去看了昆剧:比从前差多了。
好几出戏都被“戏改会”改得俗滥,带着绍兴戏的浅薄的感伤味儿和骗人眼目的花花绿绿的行头。
还有是太卖弄技巧(武生)。
陈西禾也大为感慨,说这个才是“纯技术观点”。
其实这种古董只是音乐博物馆与戏剧博物馆里的东西,非但不能改,而且不需要改。
它只能给后人作参考,本身已没有前途,改它干么?改得好也没意思,何况是改得“点金成铁”!
(节选自《傅雷家书》,有删节)(1)下列对上面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罗曼·罗兰心目中的大艺术家是能控制自己感情的。
B.一个重视技巧的人只能成艺术工匠而成不了艺术家。
C.作者认为昆剧较以前差是因为改得俗滥和太卖弄技巧。
D.作者否认纯技术观点,但还是重视儿子的演奏技巧的。
(2)假如你是钢琴演奏家,读完本选文后有何收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
1.
【答案】
A
【考点】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哺育”的“哺”应读作“bǔ”。
2.
【答案】
D
【考点】
常见易错字
【解析】
【解答】
A项,“深古”应写作“深谷”;
B项,“悬涯”应写作“悬崖”;
C项,“付伤”应写作“负伤”。
故选D。
3.
【答案】
D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使用有误,重整旗鼓:意为重新整顿战旗战鼓。
借以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之后,重新聚积力量,准备再干。
这里与“夺冠而归”相矛盾;
B项,使用有误,中流砥柱:意为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借以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中流砥柱是褒义词,不能用来修饰“非法集资、庞氏诈骗等组织机构”;
C项,使用有误,咫尺天涯:意思是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像在很远的天边一样。
句中意思正相反;
D项,使用正确,汗牛充栋: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
故选D。
4.
【答案】
A
【考点】
病句辨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表意不明,容易产生歧义,可改为“欧洲三个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
C项,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应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
D项,“切忌不要”否定不当,可去掉“不要”。
故选A。
5.
【答案】
C
【考点】
古诗词曲内容理解与分析
赏析关键诗句
赏析表达技巧
把握主旨情感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春望(杜甫)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C项,“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错误,应是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6.
【答案】
D
【考点】
古诗词曲内容理解与分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D项,“天净沙”是曲牌名;“元曲四大家”不包括王实甫,应为郑光祖。
7.
【答案】
C
【考点】
古诗词曲内容理解与分析
石壕吏(杜甫)
黄鹤楼(崔颢)
望岳(杜甫)
春望(杜甫)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C项,“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不正确,应为“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8.
【答案】
D
【考点】
文学常识
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
马说(韩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D项,“可以获得300块的稿费”错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五言律诗,一共40字,故应得320元稿费。
二、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9.
【答案】
(1)当窗理云鬓
(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3)随君直到夜郎西
(4)枯藤老树昏鸦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木兰诗(《乐府诗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次北固山下(王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鬓”的正确书写。
(2)注意“啾”的正确书写。
(3)注意“郎”的正确书写。
(4)注意“藤”“鸦”的正确书写。
(5)由“《次北固山下》”“新事物终将替代旧事物”可推知答案,注意“残”的正确书写。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10.
【答案】
(1)担心,忧虑,不曾
(2)贞观三年,关中粮食丰收,都回到自己家乡,竟然没有一人逃离奔散。
(3)“帝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更是先贤的谆谆教诲。
如今,尽管物质丰富,衣食无忧,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前人的教诲,不能铺张浪费。
【考点】
文言实词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言翻译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文言文阅读开放问题
【解析】
【参考译文】
唐太宗从即位开始,霜降和干旱就在全国范围内成为灾难,米谷一类粮食的价格上涨。
再加上突厥进犯骚扰,州县更加骚动不安。
唐太宗的心意是忧心百姓,锐敏精明地治理国政,尊敬推崇节
俭,广泛地散布恩德。
当时,在京城到河东、河西、陇右一带,饥荒尤其严重,一匹上好的丝绸才能换一斗米。
百姓虽然四处奔走争抢食物,但不曾嗟叹怨恨,没有不安分守己的。
贞观三年,关中粮食丰收,都回到自己家乡,竟然没有一人逃离奔散。
唐太宗得人心竟到了这种程度。
【解答】
(1)句意:唐太宗的心意是忧心百姓。
忧:担心,忧虑。
句意:不曾嗟叹怨恨,没有不安分守己的。
未尝:不曾。
(2)丰熟,丰收;咸,都;竟,竟然。
(3)第一问:细读文本,疏通文意,根据文本中的“帝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即可提炼作答。
第二问: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和文章内容,扣住“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丢弃”来阐述,言之成理即可。
四、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11.
【答案】
A
B
B
【考点】
说明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说明文)
说明方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细读文本可知,第③段到第⑥段用总分的形式介绍了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三类,根据第④段、第⑤段和第⑥段每段首句可知,即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故选A。
(2)细读画线句可知,这句话列举了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的具体实例,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联系前一句“这些画作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可知,画线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人物画中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的特征”。
故选B。
(3)B项,“画幅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分析有误。
原文第⑤段说的是“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几乎”的运用使语言表达更准确。
五、写作(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12.
【答案】
略。
【考点】
半命题作文
全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
六、名著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13.
【答案】
B
(2)①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调动观众;②重视演奏技巧,但不走火入魔;③要向前辈学习,更要创新。
【考点】
课内名著阅读
《傅雷家书》
观点评价
启示感悟
《傅雷家书》两篇
罗曼·罗兰(节选)(茨威格)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B项,结合原文中“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等语句可知,作者强调的是“只重视技巧”。
(2)解答本题,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根据“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好几出戏都被“戏改会”改得俗滥,带着绍
兴戏的浅薄的感伤味儿和骗人眼目的花花绿绿的行头。
还有是太卖弄技巧(武生)”等内容可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