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乙脑、手足口等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加强我市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加强我市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5c0e63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7d.png)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加强我市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公布日期】2003.06.24•【字号】京卫疾控字[2003]100号•【施行日期】2003.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加强我市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工作的通知(京卫疾控字[2003]100号)各区县政府、卫生局、爱卫会办公室、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虫媒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夏秋季为高发季节,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猪为主要传染源。
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
临床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为特征。
部分患者留有严重的后遗症。
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绝大多数易感者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乙脑病人与隐性感染者之比为1:1000-2000,而无论是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均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多年以来,我市一直将乙脑疫苗免疫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全市儿童(包括非本市户籍儿童)实行免费接种。
1993年以来,全市儿童乙脑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均保持在97%以上,发病率持续保持低水平。
然而,乙脑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乙脑疫苗的接种覆盖率、人群免疫水平、媒介昆虫孳生的条件以及地理、气象都是乙脑的流行重要因素。
近期,广东省发生了乙脑爆发疫情,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人群免疫水平低,加之目前广东省夏季气候温度高、湿度大,蚊虫密度增加,促成了乙脑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目前,正值乙脑的流行季节,必须高度警惕,严密注意疫情动态,做好防范准备,建立健全疫情网络,加强乙脑疫情监测和计划免疫工作。
为了继续保持我市多年来乙脑的低发水平,防止乙脑疫情的爆发流行,现就当前我市乙脑防治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加强乙脑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识别能力为了做到对乙脑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各区县卫生局要对临床医护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开展有关乙脑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乙脑病例的识别能力,不放过一例可疑病人。
秋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秋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1ec0d6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3.png)
秋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秋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一、引言近年来,秋季传染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公众对秋季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控能力,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探讨秋季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并提供相应的宣传教育措施。
二、秋季传染病防控知识1. 常见秋季传染病在秋季,人们容易受到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威胁。
这些疾病往往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广泛的传播途径,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2. 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秋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直接接触和食物水源传播等。
为了有效预防这些疾病的传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 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有助于减少传染源;-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空气污染;- 多喝热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取;- 饮食方面,应注意食用新鲜、熟食,避免生冷食物。
3. 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秋季传染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疼痛、打喷嚏、乏力等。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及时就医非常重要。
针对不同的病症,医生通常会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例如服用抗生素、休息、增强免疫力等。
三、宣传教育措施1. 设立宣传教育平台为了更好地传播秋季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可以设立宣传教育平台,如开设专题讲座、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相关防控知识,吸引更多人关注。
2. 制作宣传材料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视频等多媒体宣传材料,可以增加宣传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普及防控知识,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宣传活动是加强秋季传染病防控宣传的重要手段。
可以举办健康知识问答、防控演练等,通过互动参与的方式增强宣传效果。
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给公众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防控知识的普及率。
4. 多渠道传播除了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等,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多渠道传播。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54ed57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f.png)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一、引言秋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各种病菌和病毒在此时容易传播。
为了增强公众对秋季传染病的预防意识,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秋季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以匡助大家保持健康。
二、流感的预防流感是秋季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鼻塞、乏力等。
为了预防流感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注射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建议每年秋季注射一次。
2. 勤洗手:时常用肥皂和流水洗手,特殊是接触公共场所后或者咳嗽、打喷嚏后。
3. 避免接触患者:尽量避免与患有流感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逗遛。
4. 健康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度锻炼,以增强免疫力。
三、手足口病的预防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和口腔周围皮肤浮现水疱等。
以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1. 勤洗手:时常用肥皂和流水洗手,特殊是接触患者后或者在公共场所后。
2. 保持清洁: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时常消毒玩具、餐具等物品。
3.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共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物品。
4. 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避免接触患者的唾液、鼻涕、粪便等分泌物。
5. 避免食用生食: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特殊是肉类和蔬菜。
四、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咳嗽、喉咙痛、肌肉酸痛等。
以下是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措施:1. 注射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行性感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建议每年秋季注射一次。
2. 勤洗手:时常用肥皂和流水洗手,特殊是接触公共场所后或者咳嗽、打喷嚏后。
3. 避免接触患者:尽量避免与患有流行性感冒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逗遛。
4. 健康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度锻炼,以增强免疫力。
五、腹泻的预防腹泻是秋季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预防秋季感染病小知识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预防秋季感染病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d3d43b4e87101f69f319529.png)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预防秋季感染病小知识进入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所以说秋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
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秋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
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1.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
发病急,传播快,可引起流行、爆发和大流行。
夏秋季为流行季节。
人群普遍易感。
常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等而传播。
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2.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
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
本病以夏秋季多发,人群普遍易感。
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接触、苍蝇和蟑螂传播。
3.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
常年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主要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途径传播。
4.甲型肝炎是由通过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是我国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在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及感染率最高。
发烧、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皮肤发黄、有的病人有腹胀或腹泻、尿呈褐色、大便色浅、检查肝脏有肿大和触痛或叩痛的体征。
夏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
![夏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266ced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d.png)
夏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夏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一.夏秋季传染病的概述在夏季和秋季,由于气温升高和空气湿度增加,许多传染病的患病率有所增加,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来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二.预防措施1.个人卫生1.1 经常洗手在夏季和秋季,人们容易接触到各种细菌和病毒,所以需要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了公共场所的物品之后要注意洗手。
1.2 饮食卫生夏秋季节是各种食物易变质的季节,所以要注意选择新鲜的食材,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或者是不洁净的食物。
2.环境卫生2.1 注意室内通风在夏季和秋季,室内空气湿度较高,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所以需要经常打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2 清洁卫生定期对室内和室外环境进行清洁,保持空气和表面的卫生状况,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3.接种疫苗在夏季和秋季,一些传染病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所以建议及时接种疫苗以增强免疫力。
三.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1.流行性感冒1.1 病因和传播途径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主要在冬季和春季流行,但也有夏季和秋季的发病情况。
1.2 预防措施首先要做到个人卫生,注意勤洗手和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与有流感症状的人接触。
其次,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登革热2.1 病因和传播途径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2.2 预防措施在夏季和秋季高发季节,需要注意清除周围的积水,尽量穿长袖长裤,避免暴露皮肤,使用蚊液等防蚊措施。
3.手足口病3.1 病因和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
3.2 预防措施首先要做到个人卫生,勤洗手和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
其次,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夏秋季传染病预防清单、夏秋季传染病防治指南等。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法律,用于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控制疫情的扩散。
秋季传染病预防方案
![秋季传染病预防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3f584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b.png)
秋季传染病预防方案
一、明确目标:
1、加强秋季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坚持卫生检疫部门的日常处置程序,强化病毒检测,筛查和诊断
义务;
3、维持政府和社会对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高度重视,建立规范的预警
机制;
二、制定措施
1、开展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预防意识,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2、加强疫苗管理和接种服务,宣传免疫措施,提高免疫防护力度;
3、加强传染病单位的检验和检疫,加强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
4、培训医务人员,提高护理水平,减少患者感染几率;
5、加强传染病的报告和监测,建立及时的传染病预警机制;
6、加强联防联控,构建及时发现、及时分类、及时处理的系统;
7、加强环境卫生,减少传染病源头的发生和扩散;
8、做好传染病突发应急抢险和消除病害的工作,确保群众健康安全;
三、预防措施
1、加强饮食卫生,多吃蔬菜水果,合理调理膳食,保持体内养分平衡;
2、遵守生活规律,在季节变化时多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3、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定期测量体温。
常见秋季传染病如何预防
![常见秋季传染病如何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b6fc416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9.png)
常见秋季传染病如何预防秋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秋季传染病包括流感、感冒、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等。
为了有效预防这些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外界环境之后,或与他人握手、触摸物品等之前应该洗手。
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注意清洗双手的每个部位,至少持续洗手20秒钟。
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清洁。
2.健康饮食:秋季要注意均衡饮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锌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避免食用生坏菜、生冷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品,避免过度饮酒和熬夜。
3.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
秋季适合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定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体态和体重,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秋季气温渐低,人们更倾向于待在室内。
但是,室内空气往往比室外空气更加污染,容易滋生病菌。
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
5.避免接触病原体:不接触和原来已经感染的传染病患者。
避免与病毒携带者接触,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如果必须到公共场所,可以佩戴口罩和勤洗手,减少感染的机会。
6.打疫苗:适时接种预防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秋季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季节性流感的发生。
此外,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也可以接种其他疫苗,如手足口病疫苗等。
7.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嘴巴和鼻子,当咳嗽和打喷嚏时,以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总的来说,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关键是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和免疫力,避免接触病原体,接种相应的疫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只有全面提高防控意识,并付诸实际行动,才能有效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秋季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秋季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be8060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b.png)
秋季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秋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气温变化、空气干燥等因素都会增加人们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因此,了解秋季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流感流感是秋季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后会引起发热、头痛、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为了预防流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接种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每年都会推出新的疫苗,建议高风险人群如老人、孩子、孕妇等及时接种。
2.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特别是接触公共场所后。
3.避免接触病毒:尽量避免与患有流感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
二、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
秋季气温适宜病毒生长,容易引发疫情。
手足口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以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1.保持卫生:勤洗手、勤消毒,尤其是在与儿童接触后。
2.饮食卫生:避免生食、半生食物,确保食物煮熟煮透。
3.避免接触病毒: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
三、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秋季气温下降,人们常常聚集在室内,增加了结核病传播的风险。
以下是预防肺结核的方法:1.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密闭环境。
2.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捂住口鼻。
3.早期筛查: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胸部X光检查,及早发现结核病。
四、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包括发热、腮腺肿胀等。
以下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方法:1.接种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建议儿童按时接种。
2.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人亲密接触。
3.避免传播:患病期间要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播给他人。
五、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a282ab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6.png)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在秋季,由于气温下降、湿度增加以及人们聚集在室内等因素,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增加。
为了保障个人和公共健康,我们需要了解秋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1. 流感预防:- 流感是一种常见的秋季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更新,因为流感病毒会不断变异。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等。
2. 手足口病预防:-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避免共用餐具等。
此外,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家居环境清洁、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3. 肺结核预防:-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预防肺结核的重要措施包括接种卡介苗、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
对于高危人群,如与患者长时间接触的人员、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等,应积极进行结核菌感染筛查和治疗。
4. 腮腺炎预防:-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预防腮腺炎的关键是接种腮腺炎疫苗。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避免共用餐具等也是预防腮腺炎的重要措施。
5. 感冒预防:-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秋季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预防感冒的重要措施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等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总结起来,秋季传染病的预防需要我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避免共用餐具等。
此外,接种疫苗、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四篇)
![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4c26b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b.png)
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一、防控工作必要性及防控目的当前,正值传染病高发季节,流脑、乙脑、水痘、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甲肝等肠道传染病疫情仍时有发生,从而使我县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形式更加的严峻,为有效防止传染病在我校的发生与流行,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二、____领导组长:付廷全副组长:高常雷李振峰张文辉成员:方华武国跃班主任三、防控工作安排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召开校级领导班子会议,深入研究防控工作措施,增强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
严格按照《____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加大防治力度,落实综合措施,依法开展防控。
全面落实工作责任,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造成疫情扩散、蔓延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明确职责,强化措施。
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二)为确保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的传播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县政府霍政办秘〔____〕33____文件精神要求,经院领导研究决定,我院特制订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如下: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在县卫生局统一领导下,我院于____月____日成立防控工作领导组和和防控工作专家组。
(1)防控工作领导组:组长:____)副组长。
____。
成员:____职责。
组长对防控工作负总则,副组长对防控工作中各分管工作负责,防控成员落实各部门防控相关工作。
(2)防控工作专家组:组长:____(副院长)副组长:____医务科长)成员。
____。
职责。
负责对麻疹、肺结核、手足口病、流腮等重点传染病疑似病人进行初诊、检查、会诊,转诊等工作。
二、完善疫情报告程序门诊和住院医师一旦发现并确诊为重点传染病病人时(疑似病人进行院内会诊确定,若仍不能确诊及时转上级医院),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送至传染病报告专项负责人汪莉,同时电话上报县疾控中心,节假日、夜班期间报告院总值班。
幼儿园切实做好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措施
![幼儿园切实做好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b51fc2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f.png)
幼儿园切实做好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措施秋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针对幼儿园的特点和儿童易感性,制定并执行严格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针对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方案及相应措施,以确保儿童的健康与安全。
一、制定完善的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1.成立由园长、保健医生、教师和家长组成的传染病防控小组,负责方案的执行和监督。
2.制定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各方责任和具体措施。
二、增强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2.定期组织幼儿园内部的教职工培训,提高教师和保育人员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和技能。
三、健全的环境卫生管理1.加强幼儿园室内外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特别是孩子经常接触的区域如桌面、玩具等。
2.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四、加强孩子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1.教育孩子勤洗手,并指导正确的洗手方法。
在饭前、午睡后、接触脏物后等时间点,提醒和辅导孩子洗手。
2.帮助孩子学会避免接触眼睛、口腔、鼻腔等易感染的部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建立健康检查制度1.每周对每个孩子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包括量体温、观察是否有异常症状,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
六、加强食品安全管理1.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操作规程,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2.合理安排饮食,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提高幼儿的免疫力。
七、组织孩子的户外活动1.在天气适宜的时候,尽量组织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增加体力活动,增强免疫力。
2.保证活动场地的卫生和安全,并定期对场地进行清洁和消毒。
八、加强家园合作1.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告知他们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效果。
2.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如要求孩子在家观察一段时间后才送回幼儿园。
以上是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及相应措施的一个概述,方案的实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确保孩子的健康与安全。
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总结报告
![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6b8971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8.png)
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总结报告夏季来临,气温逐渐升高,湿度增大,各类病原体开始活跃,传染病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为了预防和控制夏季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本文将总结夏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以提高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
一、夏季常见传染病1. 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痢疾、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
2. 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新冠病毒感染、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
3. 自然疫源性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鲁氏菌病等。
二、预防措施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触摸公共设施后、进食前、如厕后等。
2. 加强室内外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浊。
3. 避免与患病人群接触: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4. 接种疫苗:根据当地卫生部门发布的疫苗推荐,按时接种疫苗。
5.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6.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不喝生水。
7. 规范牲畜管理: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尤其是野生动物尸体。
8. 做好家庭卫生:定期清洁家居环境,保持整洁。
三、具体预防方法1. 流行性感冒:接种流感疫苗,注意保暖,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体育锻炼。
2. 新冠病毒感染:接种新冠疫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减少聚集活动。
3. 手足口病: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与患病儿童接触。
4.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与患病人群接触。
5.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做好个人防护,及早就医。
6. 布鲁氏菌病:避免与患病牲畜接触,做好牲畜疫苗接种,加强牲畜饲养管理。
四、总结夏季传染病预防工作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通过以上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夏季传染病的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同时,我们要关注当地卫生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及时了解传染病动态,做好个人防护。
2024秋季幼儿园传染病预防计划
![2024秋季幼儿园传染病预防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77cca3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6.png)
2024秋季幼儿园传染病预防计划Hey,家长们和老师们!秋季来临,是不是又开始为幼儿园里的传染病担心了?别怕,我们准备了一份完整的预防计划,帮助你的宝贝健康度过这个秋季!一、了解秋季常见传染病在制定预防计划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秋季常见的传染病。
常见的秋季传染病包括手足口病、流感、水痘等。
其中,手足口病和水痘是幼儿常见的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不及时预防,容易在幼儿园内暴发。
二、卫生保健措施1.保持教室卫生教室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保持教室卫生至关重要。
每天至少清洁两次教室,定期擦拭家具和玩具,保持地面干净整洁。
同时,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做好个人卫生幼儿是秋季传染病的高危人群,因此个人卫生非常重要。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幼儿洗手,教育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幼儿应定期修剪指甲,避免抓伤自己或他人。
3.管理食品卫生幼儿园应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管理,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食品应存储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和霉变。
幼儿园应定期检查食品的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的食品。
4.建立健康监测制度幼儿园应建立健康监测制度,定期对幼儿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
如果发现幼儿有疑似传染病的症状,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疾病在幼儿园内传播。
三、提高免疫力除了上述措施,提高幼儿的免疫力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充分接受阳光和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幼儿园还应注重幼儿的营养,提供丰富的蔬菜水果和高蛋白食物,帮助幼儿提高免疫力。
四、家园合作,家园合作也是预防秋季传染病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应定期向家长宣传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和措施,让家长了解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如果家长发现幼儿有疑似传染病的症状,应及时告知幼儿园,共同采取措施,避免疾病在幼儿园内传播。
当然,秋季不仅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各种传染病活跃的时候。
对于我们幼儿园来说,保护孩子们的健康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所以,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入手,打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秋季常见疾病预防方案 幼儿园健康
![幼儿园秋季常见疾病预防方案 幼儿园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97d64be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b.png)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但也是易感染疾病的地方。
特别是在秋季,孩子的抵抗力相对较低,容易感染一些常见的疾病。
为了保障幼儿园孩子们的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下面是一些常见秋季疾病的预防方案:一、手足口病预防方案手足口病是幼儿园秋季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手脚发疱等症状。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幼儿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告诫家长及孩子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2.加强幼儿园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是玩具、桌椅、门把手等易受污染的地方,要定期进行消毒;3.发现感染者及时隔离,避免疾病传播。
二、流感预防方案流感是幼儿园秋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等。
为了预防流感的传播,幼儿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开展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孩子的免疫力;2.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3.提倡咳嗽礼仪,教育孩子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4.及时清洁和消毒幼儿园的常用物品,如床铺、枕头、玩具等。
三、腹泻病预防方案腹泻病在幼儿园也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主要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肠道感染所致。
为了预防腹泻病的传播,幼儿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幼儿园环境整洁;2.饮食卫生,确保水、食物的安全;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饭前便后洗手习惯;4.及时处理幼儿园中出现的腹泻病例,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传播。
以上是幼儿园秋季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案,通过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环境清洁消毒和及时处理感染者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秋季疾病的传播,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希望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能够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在预防幼儿园秋季常见疾病方面,还有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些其他的预防措施:四、感冒预防方案感冒是幼儿园孩子常见的疾病,主要由呼吸道病毒引起。
为了预防感冒的传播,幼儿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增加空气流通;2.饮食营养丰富,提高免疫力;3.加强运动锻炼,增强体质;4.定期进行卫生防病宣传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感冒季节要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775607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2.png)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在秋季,由于气温的变化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传染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秋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秋季传染病的常见类型、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一、秋季传染病的常见类型1. 流感:秋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流感病毒有多种亚型,每年都会有新的病毒亚型出现,因此每年都需要接种相应的流感疫苗。
2.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
患者出现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脑膜炎等并发症。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消毒。
3. 病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主要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引起,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食物传播。
患者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
预防病毒性腹泻的关键是保持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不洁食品。
4. 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患者出现咳嗽、咳痰、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呼吸系统功能。
预防肺结核的关键是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二、秋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 飞沫传播:流感、手足口病、病毒性腹泻等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着飞沫进入空气中,他人吸入受到感染。
2. 接触传播:手足口病、病毒性腹泻等传染病可通过接触传播。
当患者的体液、粪便等含有病毒的物质接触到他人的口鼻、皮肤等黏膜或破损皮肤,他人可能受到感染。
3. 食物传播:病毒性腹泻等传染病可通过食物传播。
当食物受到病毒污染,人们食用后可能受到感染。
4. 空气传播:肺结核等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当患者咳嗽、说话时,病原体会随着空气进入他人的呼吸道,他人可能受到感染。
三、秋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 接种疫苗:流感是秋季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每年都需要接种相应的流感疫苗。
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用5篇)
![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bd723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8.png)
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用5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1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维系着师生健康,是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保证,事关校园稳定和学校安全。
为切实履行好疾控中心工作职责,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及责任追究制度。
一、责任目标在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要在第一时间启动传染病防控预案,全体职工全力参与应急处置,及时把患者送到医院接受治疗,班主任通知到家长配合治疗,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把危害降到最小。
二、实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校长是履行疾控工作职责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部署、应急处置工作方案的制定,应急工作人员的调度和队伍组建,资金与应急物资保障,部门协调等方面工作。
分管安全的副校长是履行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职责的具体责任人,参与防控工作方案的制定并具体组织实施,指挥并参与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现场调查、提出控制策略与措施等工作,随时把握工作动态,及时整理报告工作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到位,校医负责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的纪律监督和责任追究工作,积极协助分管领导督促检查防控方案的落实,参与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各班班主任是传染病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在各自岗位上抓好中心防控工作方案的落实,熟悉掌握传染病疫情防控策略,开展疫情及卫生事件风险因素评估,加强疫情监测检验,及时反馈报告疫情信息。
要在传染病防治,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上给中心领导当好参谋,给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夏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
![夏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9b3411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c.png)
夏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夏秋季,那可是个热闹的季节。
天儿热,大家都爱往外跑,可这时候啊,那些讨厌的传染病也跟着活跃起来了。
先说这手足口病吧。
嘿,小家伙们要是得了这病,那可难受啦。
手啊、脚啊、嘴巴里都会长小泡泡。
就好像被小妖怪咬了一口似的。
这病啊,最爱找上小娃娃们。
所以啊,家长们可得留神。
平时要让孩子勤洗手,别乱摸那些脏东西。
就像给小宝贝们穿上一层防护衣。
还有那痢疾,哎呀呀,一提起它就觉得肚子不舒服。
这痢疾啊,常常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就好比你在路上捡了个不知道啥玩意儿就往嘴里塞,那能不生病嘛。
所以啊,吃东西可得注意。
水果要洗干净,饭菜要做熟了。
别为了图省事,给自己找罪受。
蚊子在夏秋季那可欢实了。
它们飞来飞去,不光嗡嗡叫得人心烦,还会传播疟疾、乙脑啥的。
这蚊子就像个小恶魔,到处捣乱。
咱可不能让它们得逞。
晚上睡觉挂个蚊帐,出门涂点花露水。
把自己保护得好好的,让蚊子干着急。
夏秋季游泳也是个热门活动。
可这泳池里要是不干净,那就容易染上红眼病。
眼睛红红的,像个小兔子。
多难看呀。
所以去游泳的时候,一定要选干净的泳池。
游完了赶紧洗个澡,把身上的脏东西冲掉。
夏秋季也别老在空调房里呆着。
空调吹多了,容易感冒。
就像被冷风小妖怪偷袭了一样。
时不时地出去透透气,让身体也感受感受大自然的温度。
总之呢,夏秋季传染病虽然讨厌,但咱也不怕它们。
只要咱养成好习惯,讲卫生,多注意,就能把这些小妖怪们挡在门外。
让自己和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快快乐乐地享受这个美好的季节。
夏秋季传染病不可怕,做好防护很重要。
防控秋冬季传染病的通知
![防控秋冬季传染病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ccd214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0.png)
防控秋冬季传染病的通知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气温逐渐降低,天气变化频繁,这也给各类传染病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保障大家的身体健康,有效防控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常见的秋冬季传染病1、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感染后会出现高热、咳嗽、流涕、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引发肺炎等并发症。
2、肺炎肺炎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引起,老年人、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容易感染。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3、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 5 岁以下儿童,由肠道病毒引起。
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4、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
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5、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
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红晕的灰白小点等。
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中带有病原体,近距离接触的人吸入后可能会感染。
2、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或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3、食物和水传播食用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被污染的水,可能会感染肠道传染病。
4、虫媒传播某些传染病可通过蚊子、苍蝇等昆虫传播。
三、防控措施1、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
要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不随地吐痰,保持环境清洁。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不吃变质、不洁食物;饮用开水或经过消毒处理的水;餐具要定期消毒。
3、保持室内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每天至少通风 2-3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
秋季传染病预防教育
![秋季传染病预防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08da47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f.png)
秋季传染病预防教育秋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之一,为了加强公众对传染病的预防意识,提高健康素养,特举办秋季传染病预防教育活动。
本次教育活动旨在向公众传达秋季传染病的防控知识,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一、秋季传染病简介秋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之一,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感、手足口病、病毒性腹泻等。
这些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食物、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染,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传播。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因此预防传染病尤为重要。
二、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秋季传染病的传播与个人卫生息息相关,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基础。
包括经常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定期清洁家居环境等。
2. 加强室内通风秋季天气干燥,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容易造成细菌和病毒滋生,因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 避免人群密集场所人群密集的场所易成为传染病的传播源,尽量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的场所,减少感染的风险。
4. 饮食卫生秋季传染病中的食源性传染病较为常见,因此要注意饮食卫生。
选择新鲜、熟透的食材,避免生食,饭前饭后要洗手,尽量避免食用未经加热处理的食物。
5. 增强免疫力秋季传染病的发生与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因此要注重增强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加体内抵抗力。
三、秋季传染病预防措施1. 注射疫苗秋季是流感高发季节,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
建议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2. 注意个人防护在公共场所或人群密集的地方,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尤其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医院、学校等场所,戴口罩是必要的防护措施。
3. 定期消毒经常接触公共物品的地方,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容易成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要定期对这些物品进行消毒,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4. 增强家庭卫生家庭是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场所,要保持家庭的清洁和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乙脑、手足口等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
的工作方案
目前,已进入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预防乙脑、手足口等传染病在我校的传播和流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控安全小组:
二、明确防控职责
1、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乙脑、手足口等夏秋季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要充分认清当前防控形势,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确保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学校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抓的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
2、各年级各班级要建立乙脑、手足口等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机制,各年级要确立一名联络员并确保通讯畅通,一旦发现病情,联络员应及时向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三、防控措施
(一)学校未发现传染病病例
学校未发现传染病病例时,要积极开展以下常规预防措施:
1.制订应对传染病疫情的预案、工作方案,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
2.组织校医或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人员参加上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及技
术的培训。
3.加强疫情应对物资准备。
学校应在厕所(洗手间)、食堂、宿舍、教室和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配备充分的洗手设施,并定期进行消毒。
4.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乙脑、手足口等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预防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和教职员工都知晓乙脑、手足口等传染病预防知识。
5.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办公室、宿舍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的卫生与通风,特别是教室更要保持空气流通。
6.积极开展学校爱国卫生运动。
做好学校的环境清洁工作,尤其是厕所、食堂、教室、宿舍和办公室等公共场所。
7.坚持晨检制度。
各班级应每日开展晨检,班主任要和学生干部、寝室长等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
一旦发现有传染病感染症状者,要求其暂停上学,并及时就医。
8.做好学生日常缺勤登记,及时了解缺勤原因。
一旦发现因急性感染所致缺勤异常增多的现象,各年级联络员应及时向学校防控领导小组汇报,学校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9.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当地医疗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联系机制,明确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
10.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按照当地政府及春季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部署,在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下,积极配合卫生部门组织开展本校乙脑、手足口等传染病防控工作。
(二)学校发现传染病散发病例
学校发现传染病散发病例后,应在强化各项常规预防措施的同时,采取以病例管理为主的防控措施,严防疫情传播。
学校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学校应对病例做好登记。
2.班主任应加强与居家休息治疗患者的联系,及时了解其每日健康状况。
告知患者减少与其他人员的接触,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患者的相关治疗工作。
患者一旦病情加重,应及时住院治疗。
3.居家休息治疗患者症状消失后24小时,且晨检无异常即可正常上课,无须出具医疗机构相关证明。
但住院的患者应持有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出院证据方可上课。
4.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等可正常上课、上班,但学校应要求其进行健康状况的自我观察。
观察期限自最后一次接触病例后5天,一旦出现传染病特别是急性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报告。
学校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5.出现确诊病例的班级在加强晨检工作的同时,应增加午检,以及时发现、报告可疑病例。
6.一周内,学校发现5例及以上有关联的传染病特别是急性感染症状者,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7.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三)学校出现传染病暴发疫情
学校出现传染病暴发疫情,应在强化上述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强化疫情监测、病例管理、感染控制、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减少大型聚集活动等综合防控措施,减轻疫情危害。
学校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如健康告知书、宣传材料、电话、短信、黑板报等)做好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员工和家长的预防传染病宣传教育工作。
2.各年级各班级在做好每日晨检和缺勤登记的同时,应增加午检,学校每日应向当地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晨、午检和缺勤登记结果。
3.加强学校的环境、教学用具等的清洁工作,尤其是厕所(洗手间)、食堂、教室、宿舍、浴室和会议室等公共场所的卫生工作。
4.学校出现暴发疫情期间,按照“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尽量减少大型聚集活动。
如必须举行,尽量在室外举行;如在室内举行,必须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采取有关防控措施,如保持良好通风,同时尽可能缩短人群聚集的时间。
社团和学生团体应尽量避免参加校外的活动。
5.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不得向任何机构提供场所举办各类培训活动。
6.停课措施。
疫情达到以下标准时,可采取停课措施。
原则上,停课的范围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由小到大,如由班级到全校。
(1)班级停课。
①如班级当天新发现传染病达5例及以上,或发现当天内仍有急性感染症状的学生累计达30%及以上,该班可实施停课,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②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学校报告后经调查核实并采集患者标本进行检测。
确认为传染病疫情的,应通知学校继续实施停课,停课期限一般为7天。
排除传染病疫情的,学校可根据卫生部门建议予以复课。
③班级停课由学校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同决定实施,同时报上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2)学校停课。
如学校因传染病感染休息治疗的学生过多而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时,学校应报上级相关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对疫情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会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报请当地政府、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同意后实施全校停课措施。
停课期限一般为7天。
停课期限满后,如仍有传染病症状的学生,需症状完全消失24小时后方可恢复上课。
(3)停课期间管理。
①停课前,除应告知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传染病相关知识外,应让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与学校保持联系,报告其是否出现传染病症状。
学校应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每日报告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
②学校停课放假后,学校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学生的校外管理,学生应减少外出,并避免校外的聚集和其他集体活动。
③停课期间,出现轻症的传染病感染症状,无需采集标本进行检测,可对其采取上述散发病例的管理措施;出现重症的传染病感染症状者,或高危人群出现传染病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学校一旦发现学生出现传染病特别是急性感染症状,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四、严格实行防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各年级组长各处室主任及班主任为本部门第一责任人。
各处室各年级班级要迅速行动起来,全面落实防控措施,确保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杜绝出现工作“死角”和拖拉扯皮现象,工作作风要扎实深入,坚持实事求是,决不能走过场、表面化,开学后,学校将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检查,对因领导不力、措施不当造成疫情蔓延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