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一轮试题: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l0月16日14时59分40秒,主控站操作员按下了启动电钮……蘑菇云腾空而起。
”这是50多年前发生在中国西部戈壁滩罗布泊地区的一幕场景,这一事件( )
A、使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ﻩ
B、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的垄断
C、成为中国核电工业里程碑D、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主要理论来源
2、1988年,中国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重点成果推广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度。
这主要表明我国( )
A。
科技发展新格局逐步推进B、优先发展航天和国防科技
C。
体制改革向科技领域扩展D。
“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
3。
2019年2月19日,袁隆平获得了我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袁隆平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领域是( )
A、国防科技领域
B、农业科技领域
C、信息技术领域
D、空间技术领域4。
4、钱学森说:“谁掌握了科技进步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科技成就产生的作用不包括( )
A、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B。
发展国民经济,增强了综合国力
C、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在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处于领先地位
5、《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被称为新中国最早的科技发展宏伟蓝图。
这一规划提出了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重要科技研究任务共57项和616个中心课题,其中12项重点项目包含有当时世界前沿科技课题、关系我国重工业建设的重大科技问题等。
以下新中国的科技成果属于这一规划内容的是( )
A。
银河一1号计算机研制成功B、导弹和原子弹研制成功
C。
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D。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6、1973年,我国科学家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这种水稻单产一般比常规水稻增20%左右。
这种杂交水稻新品种是( )
A、“南优二号”B、占城稻C。
小站稻 D、超级稻
7。
2019年,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
”民众之因此有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袁隆平( ) A。
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B。
对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C、在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D、从事慈善事业,是世界人民的福星
8、“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有力打击了美苏的核讹诈B。
世界政治格局平衡因此而打破
C、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
D、中国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
9、“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能证明此观点的史实是( )
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票证制度的普遍实施
B、“南优二号”选育成功、“革命样板戏”广泛流行
C。
“神舟”飞船发射成功、教育战线的“停课闹革命"
D。
“银河一号”研制成功、互联网的普遍应用
10、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62143、5万吨,实现“十二连增",其中水稻产量增加主要得益于( )
A。
袁隆平 B、钱学森C、牛顿 D。
拉马克
11、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下列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
就的是( )
①成功发射“东方红—1”人造卫星②成功发射“神舟”号载人飞船
③培育出杂交水稻④研制出巨型计算机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12、2019年12月15日,英国《卫报》报道称,“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进一步推进中国成为东方最为强大的太空国度的地位。
中国首次实现载人航天的事件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自行设计导弹试验成功
C。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13、袁隆平的水稻杂交技术在研究和推广的过程中,得到了湖南省和国家农业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我国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和支持水稻杂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的直截了当原因是( )
A。
我国农业技术比较落后B、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C、我国粮食供应比较紧张D。
农业现代化战略的需要
14、1951年下半年,约里奥•居里让人传话,“请转告毛泽东同志,您们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
约里奥•居里之意是建议中国( )
A、对美国和苏联要先发制人
B、赶在美苏之前造出核武器
C、拥有核武器才能提高国防能力
D、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电力
15、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要靠科技,科技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才,谁在人才上占有优势,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上占领制高点。
”以下科技成就能够体现“科技创新上占领制高点”这一论断的科技成就是( )
A、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国防力量得到加强的突出标志是“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B、“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技术差不多成为民众的福音
C、“863”计划的实施,为我国高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D、2019年至今,我国已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
16、邓小平指出:“假如(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
”对邓小平的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①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对国家国际地位有重要影响
②当代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是科技竞争
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②③ B。
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
张爱玲曾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
假如要给卡通“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提供素材,能够选取的是( )
①“神舟"五号②“南优2号”
③月球漫步④“两弹一星”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④ D、①②
18。
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称:“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不?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特别!……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假如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特别多、"之后,“粮食卫星”从亩产数千斤一下子窜升到了数万斤。
钱学森的科普文章( )
A。
直截了当导致了农业“浮夸风” B、为“大跃进"提供科学依据
C、体现了科学家虚伪的一面 D。
是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产物
19、在给2019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中如此写道:“在他内心,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
他是先行人……”其中的“两弹”是指( )
A。
原子弹、氢弹B、原子弹、导弹C。
氢弹、导弹D、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
20、20世纪初科学技术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到10%,现在已达50%,有的发达国家甚至达到80%以上,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
这说明( )
①我国已开始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②我国的科技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我国科技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A、①②③ B、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③④
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兵器家龚振麟借鉴英军火轮,并参考林则徐提供的《车轮船图》仿制成“车轮战船”、1905年,清政府成立学部。
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通车。
1914年,任鸿隽等一批留美学生,组织民间的中国科学社。
1928年,在蔡元培推动下,国民政府成立了中央研究院、随后,在殷墟发现了大量青铜器和甲骨卜辞,筹建了紫金山天文台,还对我国的地下资源作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工作。
20世纪30、40年代,涌现出叶企孙、吴有训、吴大猷等一批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
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国家先后制定实施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取得了人工合成胰岛素、“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尖端科技成果、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2019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2019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9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2019年,中国科学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经国务院批准,2019年5月30日,将成为我国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1)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特点进行分析、
答案
1。
B2、A3、B4、D5。
B6。
A7、C8、B9、D10、A11、C12、D13、C14、C15、B16、D17、C18、D19、B20、B
21。
(1)特点:水平方面:科技发展从学习西方到领先世界(或科技水平由落后到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原因方面: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是影响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
(1)晚清时期,面对民族危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技;清末新政推动科技的发展,取得一些世界领先的成就,但中国科技发展水平整体落后。
(2)民国时期,政府组织科学家开展科技研究,取得一些显著的科技成果。
(3)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科研机构,制定科学规划,取得一批尖端科技成果。
改革开放后,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技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