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复习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复习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B.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析出的晶体比乙多
【来源】【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2.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t1℃时,将a、b两种物质各60g分别加入100水中,充分溶解后,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t1℃时,得到的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将所配制的a、b两种溶液从t1℃同步降温,a析出的晶体比b多
C.t2℃时a的溶解度比b大
D.将所得的两种溶液温度升高到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来源】哈尔滨市道外区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3.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通常情况下,采取降温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
C.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
D.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咸宁卷)化学(带解析)
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厦门卷)化学(带解析)
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来源】2013-2014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6.将100g 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为5%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A.100g B.200g C.300g D.400g
【来源】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7.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温和蒸发均可使乙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
B.N点和M点表示的甲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其浓度均保持不变
D.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均为1:4
【来源】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初级中学2019届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8.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两种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变小
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D.将t2℃时相同质量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溶质质量a<b
【来源】2016届北京市怀柔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9.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C.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
D.若100g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固体,则此时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来源】【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19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一中学2019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11.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区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19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题
1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将15g的乙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65g的饱和溶液
B.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将P点甲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只能通过向溶液中增加甲物质的方法来实现
D.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来源】2018-2019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万宝中学中考化学冲刺试卷(4月)
13.如图是A、B、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t1℃时,100g水溶解了40gA就达到了饱和状态
C.t2℃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来源】2013-2014江苏省丹阳市、句容市九年级联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14.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35℃时,3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80g甲溶液
C.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15.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
B.t2℃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
C.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初中、江都三中等六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16.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5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17.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60℃时,a、b的溶解度相等,此时由a、b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B.80℃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0℃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在37℃时,将30g的a物质投入50g水中,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D.将80℃的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60℃得到的晶体质量相等【来源】2019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8.氢氧化钡是合成酚醛树脂的催化剂,下表中列出了氢氧化钡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4080
溶解度/g 1.678.2210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使氢氧化钡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
B.40℃时,100g氢氧化钡饱和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为8.22g
C.40℃时和8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氢氧化钡溶液
D.40℃时,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7.6%
【来源】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勒白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19.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t2℃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b>a=c B.t1°C时,将20gc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克饱和溶液
C.t2°C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1°C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来源】2013届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20.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豆浆、牛奶都是溶液
C.溶液都是无色的
D.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来源】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2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
B.t2℃时,20 g丙溶解于50 g水中能形成70 g溶液
C.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带解析)
22.现有100mL 20%的硫酸,其密度为1.14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含溶质20 g
B.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6
C.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
D.该溶液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
【来源】2019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岔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
23.根据下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t2℃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甲析出的晶体质量大
D.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增大
【来源】2012届北京市大兴区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
24.如图为甲、乙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等
B.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或降温的方法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D.t2℃时,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0克
【来源】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八巨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25.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t2℃时,向15 g 甲中加入50 g 水,形成饱和溶液
C.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D.乙物质常用冷却结晶法从溶液中获得晶体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莆田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查(一模)化学试题2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中的溶剂只能为水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东北学区三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27.将6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 ℃,不发生变化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来源】新疆新和县尤鲁都斯巴格乡中学2019年第二学期二模化学试卷
2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甲、乙、丙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固体甲中含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
C.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加水的质量甲>乙>丙
D.t2℃时,将甲乙丙等质量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所得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来源】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适应性化学试卷
29.T℃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放入饱和的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温度,得到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物理量前后不变化的是
①溶质质量②溶剂质量③溶液质量④溶质质量分数⑤溶解度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④D.④⑤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常州卷)化学(带解析)
30.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剂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增加
C.溶液浓度不变D.溶解度增加
【来源】2015届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初三中考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带解析)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C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详解】
A、t2℃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t 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详解】
A 、t 2℃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A 不正确;
B 、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B 不正确;
C 、t 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到t 2℃时,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然相等,故C 正确;
D 、t 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降温到t 1℃时,甲、乙析出的晶体质量不能确定,故D 不正确。

故选C 。

【点睛】
=100%100g+ 溶解度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都小于60g ,在t1℃时,将a 、b 两种物质各60g 分别加入100水中,都会有固体剩余,均为饱和溶液,选项A 正确;
B 、t1℃时,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t 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都小于60g ,在t 1℃时,将a 、b 两种物质各60g 分别加入100水中,都会有固体剩余,均为饱和溶液,选项A 正确;
B 、t 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得饱和溶液质量相同,从t 1℃同步降温,a 物质溶解度变化大,a 析出的晶体比b 多,选项B 正确;
C 、由图像可知,t 2℃时a 的溶解度比b 大,选项C 正确;
D 、t 2℃时,b 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溶液恰好饱和,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60g ,得到溶液不饱和,两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选项D 错误。

故选D 。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3.B
【分析】
【详解】
A、从所示图像可知,在3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均大于30g。

即: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二者都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所示图像可知,在3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均大于30g。

即: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二者都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均为30g,溶剂质量均为100g,因此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项A正确;
B、要采取降温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相溶解度应小于30g。

根据图像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可以小于30g,但通常情况下(图中温度范围内)氯化钠的溶解度均大于30g,所以可以通过降温使上述溶液中硝酸钾溶液转为饱和溶液,但氯化钠溶液无法通过降温成为饱和溶液,选项B不正确;
C、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时,其溶解度大于30g,所以溶液中溶质仍为30g,溶剂质量为100g,二者的质量为3∶10,选项C正确;
D、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22g,所以其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应为22g,小于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30g,所以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原溶液小,选项C正确。

故选B。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所以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饱和溶液,选项A不正确;
B.t2℃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30g,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所以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饱和溶液,选项A不正确;
B.t2℃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30g,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3.1%,选项B 不正确;
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溶解度都变小,甲、乙溶液都饱和,选项
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相等,分别升温至t3℃,因为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增加的量大,所以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选项D正确。

故选D。

考点:溶解度曲线
5.B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详解】
A、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详解】
A、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故A正确;
B、将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故B不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C
正确;
D、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故D正确。

故选B。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100g×20%=
(100g+x)×5%,解得x=300g,故选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100g×20%=(100g+x)×5%,解得x=300g,故选C.
【解析】
【详解】
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降温不能得到其晶体,故错误;
B、N点和M点表示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相等,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C、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
解析:B
【解析】
【详解】
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降温不能得到其晶体,故错误;
B、N点和M点表示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相等,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C、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甲的溶解度变大,溶质、溶剂质量不变,则其浓度保持不变,乙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浓度减小,故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t1℃时饱和溶液的组成是相同的,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5g,所以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均为25g:125g=1:5,故错误;故选:B。

8.A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看:t1℃时,两种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因为此时二者的溶解度相同,相同质量的水溶解的二者的质量一定相同,所以二者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一定相同。

故选A.
考点:溶解度及其曲线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看:t1℃时,两种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因为此时二者的溶解度相同,相同质量的水溶解的二者的质量一定相同,所以二者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一定相同。

故选A.考点:溶解度及其曲线
9.C
【解析】
【详解】
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故A选项错误;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故B选项错误;
C
【解析】
【详解】
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故A选项错误;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故B选项错误;
C、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故C选项正确;
D、若100g水中溶解10g氯化钠固体,则溶质的质量为10g,溶液的质量为110g,溶质的质量分数=10g/110g×100%=9.1%,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10.B
【解析】
【分析】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里面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
A、催化
解析:B
【解析】
【分析】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里面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是催化剂,故A不正确;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B正确;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也可能是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的反应,也可以是酸碱中和反应;故C不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是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1.D
【解析】
【分析】
A、由图乙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由图甲可知,烧杯②中有未溶解的晶体,故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错误;
B、由图甲可知,烧杯①中没有未溶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乙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由图甲可知,烧杯②中有未溶解的晶体,故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错误;
B、由图甲可知,烧杯①中没有未溶解的晶体,但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恰好饱和,错误;
C、由图乙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且烧杯②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故烧杯②
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5g
100
25g+100g
%=20%,错误;
D、由图乙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且在t1℃时所加入的质量相等,故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故选D。

12.D
【解析】
【分析】
A. t1℃时,乙的溶解度小于30g;
B. t1℃时,甲、丙溶解度相同,但需要确定是饱和溶液才能确定质量分数相等;
C.不饱和到饱和途径:(1)增加溶质(2)蒸发溶剂(3)
解析:D
【解析】
【分析】
A. t1℃时,乙的溶解度小于30g;
B. t1℃时,甲、丙溶解度相同,但需要确定是饱和溶液才能确定质量分数相等;
C.不饱和到饱和途径:(1)增加溶质(2)蒸发溶剂(3)降温(大多数物质);
D.由 t1℃升高到t2℃,溶解度变大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溶解度变小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至与t2℃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详解】
A. t1℃时,乙的溶解度小于30g,故将15g的乙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是饱和溶液,不可得到65g的饱和溶液,故A错误;
B. 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B错误;
C.将P点甲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向溶液中增加甲物质的方法或是蒸发水分
的方法来实现,故C错误;
D.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组成不变,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注意改变温度时(默认没有未溶解的固体),溶质质量分数只可能减小和不变。

13.A
【解析】
【详解】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100g水溶解了40gA就达到了饱和状态,故B正确;
C、t2℃时,A、C物质的
解析:A
【解析】
【详解】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100g水溶解了40gA就达到了饱和状态,故B正确;
C、t2℃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A和C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错误;
D、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故D正确。

故选AC。

1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15℃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只能说明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溶质质量需要知道溶液质量或者溶剂质量才可确定,此选项错误;
B. 35℃时,甲的溶解度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15℃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只能说明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溶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