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作(筑)法施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护结构施工
逆作(筑)法施工
5)逆作(筑)法的施工技术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①编制施工方案。在编制施工方案时,根据逆作法的特点,要 选择逆作施工形式,布置施工孔洞,确定降水方法,拟定中间支撑 柱的施工方法、土方开挖方法以及地下结构混凝土的浇筑方法等。
②选择逆作施工形式。从理论上讲,封闭式逆作法由于地上、 地下同时交叉施工,可以大幅度缩短工期。
支护结构施工
逆作(筑)法施工
中间支撑柱(中 柱桩)也可用套管式 灌注桩成孔方法(见 图5-47),它是边下 套管、边用抓斗挖孔。
图5-47 (a)成孔 (b)吊放H型钢,浇筑混凝土 (c
1—套管; 2—抓斗; 3—混凝土导管; 4—H型钢; 5—扩大的桩头; 6—填砂; 7—混凝土柱
支护结构施工
支护结构施工
逆作(筑)法施工
(2)中间支撑柱(中柱桩)的施工。
底板以上的中间支撑柱的柱身,多为钢管混凝土柱或H型钢柱(断 面小而承载能力大),便于与地下室的梁、柱、墙、板等连接。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吊出导管,钢管外面不浇筑混凝土,钻孔上 段中的泥浆须进行固化处理,以防止清除开挖土方时泥浆到处流淌, 破坏施工环境,如图5-46所示。
支护结构施工
逆作(筑)法施工
③施工洞孔的布置。采用封闭式逆作法施工时,需布置一定数量 的施工洞孔,以便出土、机械和材料的出入、施工人员的出入和空气 的流通。施工洞孔主要有出土口、上人口和通风口。
a.出土口。出土口的作用有:外运开挖土方,吊入和吊出施工机械 和设备,作为模板、钢筋、混凝土等的运输通道,作为开挖初期施工人 员的出入口。
在土方开挖之前,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适 用于“两墙合一”的情况)或建筑物周围(地下连 续墙只用作支护结构时)浇筑地下连续墙,作为地 下室的边墙或基坑支护结构的围护墙, 同时在建 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多为地下室结构的柱子或隔 墙处, 根据需要经计算确定)浇筑或打下中间支 撑柱(也称中柱桩)。
支护结构施工
支护结构施工
逆作(筑)法施工
(4)对地下连续墙、中间支撑柱与底板和楼盖的连接节点需 进行特殊处理。在设计方面还需研究减少地下连续墙(其下无桩)
(5)在地下封闭的工作面内施工,安全上要求使用低于36 V 的低电压,为此需要使用特殊机械。有时还需增设一些垂直运输土 方和材料设备的专用设备,增设地下施工用的通风、照明设备。
逆作(筑)法施工
2)逆作法施工的种类
逆作法施工,根据地下一层的顶板结构是封闭还是敞开,分为封闭 式逆作法和敞开式逆作法施工。前者在地下一层的顶板结构完成后,上 部结构和地下结构可以同时施工,有利于缩短总工期;后者的上部结构 和地下结构不能同时施工,只是地下结构自上而下的逆向逐层施工。
还有一种方法称为半逆作法,又称局部逆作法。深圳庐山大厦工程 就是采用这种逆作形式进行的施工。
逆作(筑)法施工
图5-48为 逆作法施工时 中间支撑柱的 布置情况。其 中间支撑柱为 大直径钻孔灌 注桩,桩径为 2 m,桩长为 30 m,共35 根。
图5-48 逆作法施工时中间支撑柱的布置情况(单位:m)
支护结构施工
逆作(筑)法施工
逆作法施工,对中间支撑柱(中柱桩)的施工质量要求要高于常 规施工方法。参照国内外已施工的逆作法工程,对中间支撑柱的质量 要求有如下几点:
支护结构施工
逆作(筑)法施工
(2)逆作法用地下室楼盖作为水平支撑,支撑位置受地下 室层高的限制,无法调整。如遇较大层高的地下室,有时需另
(3)逆作法施工需设中间支撑柱作为地下室楼盖的中间支 撑点,承受结构的自重和施工荷载,但如果数量过多则会给施 工带来不便。在软土地区,由于单桩承载力低、数量少会使底 板封底之前上部结构允许施工的高度受限制,不能有效地缩短 总工期,但若加设临时钢立柱,又会提高施工费用。
支护结构施工
逆作(筑)法施工
对于深度大的多层地下室结 构,传统的做法是开敞式自下而 上进行施工,即放坡开挖或支护 结构围护后垂直开挖,挖土至设 计标高后,浇筑混凝土底板,然 后自下而上逐层进行各层地下室 结构施工,出地面后再逐层进行 地上结构施工。
支护结构施工
逆作(筑)法施工
1)逆作(筑)法的工艺原理
支护结构施工
逆作(筑)法施工
图5-46 泥浆护壁用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浇筑中间支撑柱(单位:mm (a)泥浆反循环钻孔 (b)吊放钢管,浇筑混凝土 (c)
1—补浆管; 2—排浆管; 3—护筒; 4—潜水电钻; 5—混凝土导管; 6—定位装置;7—泥浆; 8—钢管; 9—自凝泥浆; 10—混凝土柱
支护结构施工
逆作(筑)法施工
4)逆作法施工存在的问题
对于具有多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采用逆作法施工虽有上述一系列 特点,但逆作法施工和传统的顺作法相比,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挖土是在顶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基坑中还分布有一定 数量的中间支撑柱(也称中柱桩)和降水用井点管,使挖土的难度增 大,在目前尚缺乏小型、灵活、高效的小型挖土机械的情况下,多利 用人工进行开挖和运输,虽然费用并不高,但机械化程施工
3)逆作法施工的特点
根据上述逆作法的施工工艺原理,可以看出逆作法具有下列特点: (1)缩短工程施工的总工期。 (2)基坑变形小,减少深基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简化基坑的支护结构,经济效益明显。 (4)施工方案与工程设计密切相关。 (5)施工期间楼面荷载和施工荷载等通过中间支撑柱传入基坑底 部,压缩土体,可减少土方开挖后的基坑隆起。
①挖孔中间支撑柱(中柱桩)。
②钻孔灌筑桩中间支撑柱。
③型钢中间支撑柱。
支护结构施工
出土口的数量主要取决于土方开挖量、工期和出土机械的台班产 量。其计算公式为
支护结构施工
逆作(筑)法施工
b.上人口。在地下室开挖初期,一般都利用出土口作为上人口, 当挖土工作面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宜设置上人口,一般一个出土口 宜对应设一个上人口。
c.通风口。地下室在封闭状态下开挖土方时,不能形成自然通 风,需要进行机械通风。通风口分放风口和排风口,一般情况下出 土口作为排风口,在地下室楼板上另预留孔洞作为通风管道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