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的趣味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数学的趣味教学
摘要:趣味教学是任何课堂百谈不衰的话题,教师们们也探索如何把趣味引入
数学课堂,正是本文所探讨的主题。

通过总结自己在平时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
方法,本文从五个方面展开探讨,分析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的趣味教学模式。

关键字:趣味教学初中数学教学
古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数学中无非是抽象的图表、
数据以及公式,如果没有趣味教学辅助,恐怕学生们只有“晕晕乎不知所云”了。

学生最讨厌的是一板一眼的“腐儒”式老师。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经常会引导
学生从趣味中发现数学问题,从数学中发现趣味知识,并且积累一些心得,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因材施教。

当今的课堂是“一教多学”的模式,即,一个老师多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不
一样的,所以,要懂得因材施教。

根据我的教学总结,我把学生大致分为四个类型:好知好问型;好知不问型;好问不知型和不问不知型。

第一类学生自主学习
能力强,教师只须旁敲侧击,他们就能有“醍醐灌顶”的深刻见解;第二类学生对
知识比较困惑,处于青春期的“面子”问题,迟迟不问,试卷“一答糊涂”。

对于此
类学生,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经常“提点”,让他们意识到数学学习并非封闭式,开
放自由的课堂环境会渐渐调动起其好奇心与主动精神。

第三类学生基础差,但思
维活跃,对学习往往是“蜻蜓点水”,不求甚解。

老师应因势利导,让其养成严密
的逻辑性思维。

最后一类学生就是我们所说的“差生”,他们不求知,不善问,对
数学的兴趣早已石沉海底,教师更应该在课堂上设置有趣有味的辅助模式,让其
参与,渐渐萌生对数学学习的好感和深入认识。

2、声东击西。

实践表明,最好的教师就是生活,数学,几乎全部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教师不妨从偏处着手,引导初中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课本中的知识点是如
何体现在生活中的,让他们探索、分析和总结其中的微妙。

出乎其外而入乎其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比如,
勾股定理在公路中的应用,让学生自己去调研、测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

在数学课外实践教学中,还可以开展“生活中的公式”这样的趣味活动,
好发现、好表现的初中生一定乐意参加。

3、动手实验。

一切科学都需要动起来。

尽管数学不像物理和化学那样,有很多的实验器材
可以演示给学生,但是教师如果能够出其不意的创造一些有吸引力的实验方法,
那么也会有不同凡响的课堂效果。

比如空中联想(比如刀割多边形的试验中,我
们不可能有足够多的多边形模型去去实证操作,但可以情景式描述,在教师精心
细致的语言中,学生们也会“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式地想象。

)、手工制
作(很多趣味实验习题都是抽象而复杂的,需要去用可触可摸的实体去感观,无
数次交叉折叠圆形会产生多少个图形,是什么样的图形形状,学生们也许用空中
联想的模式一时无法确定,但是很简单,以一张纸制作圆形图案,直接课堂上用
五分钟时间现场练习,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而且可以激活课堂气氛。

可见,趣味
性数学教学在初中数学中有很大的发挥空间,需要师生共同去发现和实践,才能
有高效的教学效果。

4、文化导入。

中国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定是富有中国特色的。

中国是一个“圆”文化的国度,
比如在课本的圆一节,举个例子,树木;从几何角度去理解,周长相同时,圆的
面积比其他任何形状都要大。

因此圆形树干、树枝中导管和筛管的数量要比其他
形状的多的多,这样,圆形树干输送水分和养料的能力就要大,更有利于树木的
生长。

从这个问题出发,会激起学生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树木更深的探索,发现
自然界中也潜藏着巨大的数学奥秘,这无疑是趣味教学的良好体现。

5、故事教学。

抓住学生爱都小说故事的心理。

我在课堂上抽出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述
了一节“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师徒路至莲花洞,突遇一面大山,左有银角大王,右有金角大王。

正是: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观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这是吴才子编制的一首数字诗,诗中嵌进全部十个数字,倒过来数,成为别
具一格的“倒数诗”,用阿拉伯数字把诗中的各个数写出来,顺次排成一串为10 9
8 7 6 5 4 3 2 1。

这时步入正题:做一个数学小游戏:用上面写出的十个数,组成
十个算式,计算结果分别等于10、9、8、7、6、5、4、3、2、1。

可以组成很多满足条件的算式,下面是其中的一组。

10+9-8-7+6+5-4-3+2×1=10;
(10+98+76)×5÷4÷(3+2)+1=9;
(10+9+8-7)×6÷5÷4+3-2+1=8;
(109-87)÷(6+5)+4+3-2×1=7;
(10+9+8-7-6)×5-43-21=6;
(10+9+8+7+6)÷5-4÷(3-2)+1=5;
10×9-87+65-43-21=4;
(109-8+7)÷6-54÷3+2+1=3;
(109+87-6)÷5-4-32×1=2;
(10×9-87)÷(6×54-321)=1。

此外,随着国家教育部对数学教育政策的改革,在数学的新编课本上和寒暑
假的练习册上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趣味知识。

教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能够
带领学生去讨论这一类的趣味题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给
平凡的数学教学增添一种情趣。

参考文献:
[1] 尹淑杰刘会成创新教育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1 第
9期
[2] 朱红林让初中数学“生活化”,《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第4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城西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