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告状行为的作用和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告状行为的作用和意义
导读:研究告状行为的作用和意义,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的人际行为,告状行为是儿童特有的一种比较典型的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常见的行为之一,告状行为是指儿童处于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规则等原因而发起的指向教,在幼儿园里告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最复杂的行为,据一些调查资料显示:幼儿园每天约有60%的幼儿向老师告状,有的每人每天告状次数达5次之多,有的教师能根据幼儿告状的
研究告状行为的作用和意义
告状,从人际关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某种冲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的人际行为。

告状行为是儿童特有的一种比较典型的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常见的行为之一。

它是儿童与教师之间的一种互动。

具体来地说,告状行为是指儿童处于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
规则等原因而发起的指向教师的言语行为。

在幼儿园里告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师幼互动事件中出现次数最多,也是最复杂的行为,是幼儿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一些调查资料显示:幼儿园每天约有60%的幼儿向老师告状,有的每人每天告状次数达5次之多,令老师应接不暇,又忙又累。

有的教师能根据幼儿告状的原因进行细心地观察与客观地分析给予积极的回应,有的教师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对于幼儿的告状,通常是给予消极反馈,如对幼儿递上来的“状子”不耐烦地制止、大声训斥、置之不理等等。

本人认为教师应重视幼儿的“告状行为”,对于不同的幼儿告状动机,教师应给予不同应对策略,对症下药以此帮助幼儿之间解决问题,教师不应认为孩子的告状行为是小事而不加以重要,要知道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会对幼儿的性格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在幼儿园中显得十分重要。

针对国内缺少“教师应对如何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研究的现状,因此本论文将将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观察法去探寻幼儿告状的原因及教师对于幼儿“告状行为”的处理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探讨如何使教师更好的将理想观念更好地运用到现实问题的行为当中,促进幼儿身心更好地发展。

/btd-0500d5611ed9ad51f01df23b-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