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的深层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
□·58·.下旬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的深层原因分析
徐杨段川川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现行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与此相对应,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

这与旧准则的有关规定是显著不同的,旧准则对具有控制权的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要求采用权益法核算。

这种变化并不仅仅是会计核算方法的转变,而是有其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是合并财务报表原则理念变化的结果。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
—长期股权投资》要求,对子公司的核算应采用成本法,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因素的考虑:
1.与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规定相协调。

原来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规定对非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受所在国外汇管制及其他管制且资金调度受到限制的境外子公司、小规模的子公司和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如银行、保险公司)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而按照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要求,母公司需要将其所能够控制的子公司都纳入合并报表中,在这种情况下,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时候是把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都并入,由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净利润以及所反映的资产增值已经反映在资产当中,从合并报表的角度来考虑,合并所体现的是权益法。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原则上可以避免信息重复。

2.避免了在子公司实际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之前,母公司垫付资金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情况,解决了原来权益法下投资收益不能足额收回而导致超额分配的问题。

母公司在权益法下根据享有子公司会计期间净损益的份额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同时确认投资收益,而投资收益必然会增加母公司的可分配利润。

母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是以母公司单独财务报表上的税后净利润为基础的,这种没有实质现金流流入的投资收益抬高了可供分配的利润,母公司在没有取得实际投资收益的情况下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无疑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影响,很有可能造成企业的现金流紧张。

现在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就避免了这一行为的发生。

3.与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有关规定相协调。

2005年1月1日生效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
—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中“单独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共同控制主体和联营投资的会计处理”部分第37条规定,编制单独财务报表时,不符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中归类为持有以备出售类别的对子公司、共同控制主体和联营企业投资的核算,可以从下列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核算:①按成本核算;
②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核算。

IASB认为,虽然权益法能够提供与合并财务报表效果类似的关于损益的信息,但是包括主体在内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已经提供了类似的信息,并且更为完整,在单独财务报表中则不需要再提供类似的信息。

单独财务报表应该重点关注投资资产的业绩,无论是成本法还是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所要求的公允价值法都比权益法能够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

在成本法下,能够提供关于投资股利分配方面的信息,公允价值法则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该项投资的经济价值。

因此,改进后的准则取消了在单独财务报表中允许采用权益法的规定。

新会计准则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的做法遵循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理念。

成本法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在母公司工作底稿中对其个别财务报表不做调整,直接抵销相关项目,另一种是在母公司工作底稿中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调整后,再进行相关项目的抵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33号——
—合并财务报表》第11条明确规定母公司应按权益法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调整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同时,也允许企业在成本法核算基础上直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无论是成本法下的直接抵销,还是按权益法调整后抵销,均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手段,并不影响编制结果。

成本法下直接抵销的编制思路直接以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不需在合并工作底稿中进行权益法调整,减少了合并报表编制中的调整工作量,更为简便、实用。

成本法下首先按权益法进行调整,使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享有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相匹配,然后再进行抵销,这样做充分体现了权益法的特点,不仅可以全面反映母公司控制实质的投资权益的变化,而且也便于母子公司相关项目之间的抵销会计处理。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体现权益法下合并净利润、合并未分配利润与母公司净利润、母公司未分配利润报表的勾稽关系,起一定的验证作用。

同时,可以增加财务报表的综合信息含量,更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分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