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范文】基层工商所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范文word版 (5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基层工商所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课件 1
信息化时代的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基层工商所应该有何作为?滚滚潮流,不进则退。

一、基层工商所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1、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决策,必须依赖对市场信息精确、规范地了解和掌握,才能科学地制订。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政府主管市场的职能部门,责无旁贷地应承担收集整理市场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一神圣职责。

基层工商所作为工商行政管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市场监管执法第一线,是整个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

从信息渠道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说处在“源头”的位置。

由此可见,基层工商所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

2、科学的决策,则要从上到下的贯彻实施。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承担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主要任务,基层工商所此时则是“总装车间”的角色,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只有通过这里才能得到体现。

经济学有一所谓的“木桶理论”,木桶盛水容量的多少并不取决构造木桶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恰恰相反。

二、基层工商所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进程中的现状
1、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基层工商所工作人员在知识更新,提高自身素质这一方面,还远远跟不上信息化时代发展要求。

2、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必将是管理模式改革的过程,既然是改革,将牵动利益格局的改变。

传统的监管模式、思维的历史惯性以及利益关系的牵制,其反作用力仍十分巨大。

3、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造成的经济落后、偏远地区,严重的缺乏人才、缺乏经费、缺乏“优惠政策”。

4、缺乏信息化建设的人文环境。

信息化不是简单地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有人误认为购买计算机、研制或推广软件和建数据库是信息化的全部内容。

确实,信息化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但是这些仅仅是信息化基础
建设的一部分。

更重要地是深刻理解信息化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国民经济的
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运用方法、长远目标及规章制度。

三、基层工商所信息化建设与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模式的改革
监管模式的改革,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反过来说,计算机作为一种技术
工具,必须得到合理的运用,才能发挥其强大的功能。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传
统的监管模式甚至不能适应这种技术要求。

因此,基层工商所信息化建设进展
如何,直接关系到监管模式改革的进程。

在这里,我想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探
讨基层工商所信息化建设与监管模式改革的相互关系。

这是一个城区工商所,
今年一月使用计算机管理,(仅仅是一个单机版的收费监控软件)结合监管模
式的改革,收到了如下的效果:(注①)
1、适应了转变监管模式、实行市场巡查制的要求,解决了“轻管理、重收费”的矛盾;老实讲,收费问题一直是压在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心头的大石头,收费工作占据了工商行政管理监管工作的大量时间和工作人员的大量精力。

使
用监管应用软件,结合实行监管模式的改革,就目前的运行状况来看,可以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矛盾。

一是工商人员“上门收费”和经营户“上门交费”有
着本质的区别。

经营户到大厅交费,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法规政策所规定的交
费义务,交费交的心服口服;二是力求做到定费的公平和准确,尤其着力于公平。

“民不患寡,患之不匀”,避免定、收费的随意性。

采取外勤巡查核定,
所长把关,集体决定,然后录入计算机数据库的制度,杜绝了收人情费,尤其是用收费权与经营户做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发生,堵塞人为造成规费流失的漏洞。

“公生明,廉生威”,提高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群众中的威望,树立了工商
行政管理机关的良好形象;三是市场巡查制的有效实施,全面了解掌握所辖范
围的动态,及时合理制订对策,下大力气扫除死角。

四是加强监管力度,打击
非法经营活动,保护合法经营活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水养鱼”
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则招来了更多的经营户,增加了费源。

如此下来,仅统计
这个所在今年一至四月份的规费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收了二十万元,增长
了四十八个百分点…尤其有意义的是,对外勤巡查人员不下任何收费任务指标,而是强调在监督、管理、服务上多下功夫,收到了“重管理”,管理上层次;“轻收费”,规费收入大幅增长的良好效果。

2、解决了内部分工不匀,所谓的“工种”好坏的问题。

传统的监管模式一般是根据“六管一打”的业务区分来安排设置人员分工,上级机关有多少科、股、室,工商所就设置对应的组、室和“专管员”,且不说因用工不合理造成的效
率低下、人浮于事等问题,单就谈完成上级下达的收费任务,工商所一般都要
分解到各组,个别的甚至分解到个人所产生的弊端。

如市管、个体有收费"阵地"的就可以轻松完成,为什么?有收费任务只要简单地往经营户头上加上去就行,甚至还会滋生腐败;而注册登记、商标、广告、合同有收费也是有硬性规定定
死了的;而经济检查、消费者权益保护只出不进,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
音网。

只有打“游击”;还有些“工种”比较辛苦,有些比较轻松,大家谁都
愿意分到好“工种”;还有业务交叉部分,有利大家抢,无利互相推,由此引
发的矛盾牵制了所长相当大的精力,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

市场巡查监管模式
实行区域巡查、路段管理,同人同岗同责,责、权、利高度透明,不给“黑箱
操作”留有余地。

每一个同志因为要接触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各项业务,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