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较明显的成效。

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和下步工作思路汇报如下:围绕“三个倡导”,核心价值观融入乡风文明建设全过程。

充分利用各镇综合文化站、基层“道德讲堂”、文化墙、宣传栏等载体,面向农村群众宣讲阐释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贴一批农民看得懂、接地气的公益广告和图说核心价值观的画报,开展60多场主题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更具体化、形象化、系统化。

围绕村镇文明创建,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

广泛开展培育、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大力推进道德讲堂建设,长效抓志愿服务工作,弘扬文明风尚。

深入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组织“五个一”道德模范系列宣传,传递好人好报、德行善报的鲜明价值导向。

围绕文化阵地建设,满足农村文化生活需要。

整合农村文化资源,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农家书屋、文化站等场所和设施实现共享利用。

注重培育文化特色村,开展“濡水情”民俗文化系列展演,乡村人气得到集聚,文化底蕴得到彰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乡风文明建设专项规划(2018——2020年)》,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在乡风民风方面存在的不良现象、不良风气和不良习俗,努力打造文明幸福的新农村。

重点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推进环境卫生洁美工作。

开展环境卫生洁美行动,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共同维护家园洁净、美丽。

一是持续开展家园环境整治;二是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三是提升村庄洁美程度,实现村庄“细节美”。

二、加强婚丧礼俗整治工作。

针对农村婚丧礼俗活动中存在的大
操大办、封建迷信以及扰民现象,大力开展婚丧礼俗整治行动,破除陈规陋习,推动形成文明节俭新风尚。

一是杜绝婚丧大操大办现象;二是倡导理性人情消费;三是遏制封建迷信活动;四是推行生态殡葬改革。

三、注重家风家训工作。

积极推进家风家训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在全社会推动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共识,以好家风好家训促进好乡风好民风。

一是征集提炼家风家训;二是宣传展示家风家训;三是传承弘扬家风家训。

四、加强乡村文明创建工作。

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提升自我、改造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系列基层文明创建活动,激发基层活力,深化创建内涵,让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一是创建文明村镇,力争到2020年,县级以上文明村和文明乡镇比例达到60%;二是创建文明家庭;力争到2020年,县级以上文明家庭比例达到40%以上;三是广泛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为教材,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五、开展文化惠民工作。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丰富乡村文化活动,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继续完善农村文化设施;二是加强文化队伍培育和建设;三是不断丰富文化活动载体;四是注重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与弘扬;六是探索祠堂拓展功能,发挥现代乡贤作用。

六、普及志愿服务工作。

着力普及农村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互帮互助、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一是建立村镇志愿服务站,推动城市志愿服务向农村辐射、延伸;二是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吸引有一技之长、有奉献精神的群众组建各类志愿服务团队;三是结合农村环境卫生、社会治安、文明新风、文化活动、美丽庭院等工作,组织开展常态化志愿活动。

七、倡立村规民约工作。

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道德自律作用,鼓励村民自主协商制定村规民约,使其成为村民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动规范,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

一是结合时代发展和乡村实
际,有针对性地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二是在村庄主要出入口、文化礼堂、宣传栏、广场公园等醒目位置公布村规民约,形成村规民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浓厚氛围;三是建立村规民约监督执行机制,推举村民代表组成村规民约监督队, 监督村规民约执行情况。

八、评议乡风民风工作。

注重发挥农村党员、干部、“五老”人员、新乡贤的示范带动作用,围绕思想道德、移风易俗、环境卫生、封建迷信等重点内容,组织开展乡风民风评议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

一是建立以当地乡贤为主要成员的红白理事会,结合本地实际,给婚丧礼俗定规矩、立标尺;二是成立以“五老”人员为主体的道德评议团,运用道德评议会、“道德法庭”“聊天长廊”等载体,对不道德、不文明现象进行评判,引领广大群众向典型看齐。

三是探索制定乡风文明建设评价体系,通过细化指标体系、量化考评内容,推动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

九、探索城乡文明共建。

探索各级文明单位、县直机关单位采取单位挂钩共建形式,积极参与农村社会风气突出问题的治理。

探索确定每个县直单位挂钩联系一个行政村,明确责任和任务,把共建成效列入县直单位年终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和评价文明单位晋档升级的重要条件和依据,确保挂实钩、出
实效。

探索确定城乡结合部、镇区所在行政村等重点村与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共建,突出文明乐园、村容整洁、社会事业等重点,并签订《城乡文明共建活动协议书》,文明共建形成常态化、制度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