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与概念0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属性——事物的性质及其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非本质属性是对该事物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
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 他事物的属性。
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构成命题和推理的要 素。
概念和语词 ·区别
逻辑没有阶级性对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逻辑没有阶级性对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四四规范性定义和划分是正确的定义和划分是正确的定义和划分是正确的各种命题形式的逻辑涵义应当如何正确解读定义和划分是正确的各种命题形式的逻辑涵义应当如何正确解读如何正确理解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具有什么样的逻辑形式的推理才如何正确理解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具有什么样的逻辑形式的推理才是形式正确的推理或有效推理具有什么样的论证与反驳才是有论证是形式正确的推理或有效推理具有什么样的论证与反驳才是有论证性或逻辑性的什么样的论辩才是理由充分而具有说服力的

……

————————————

所有S 是 P.
思维的逻辑形式


如果 天下雨,
那么 地会湿。

如果 物体受到摩擦, 那么 它会发热。

如果 一个数能被2整除, 那么 它是偶数。

……
……
——————————————————

如果 p,
那么 q。

思维的逻辑形式
知识是来自实践, 逻辑知识是知识, 所以,逻辑知识是来自实践。
Logic 逻辑 逻辑学
英语“logic”:思想、思维、语词、理性、规律性
论理学、理则学、名学、辨学
汉语“逻辑”:①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②某种特殊的 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③人们思维的规律、规则; ④逻辑学
逻辑学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科学,是“关于思维 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
(二)工具性。逻辑为人们进行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表述、
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把 逻辑视为思维、认识、辩论的工具;弗朗西斯·培根的《新工具》, 把逻辑视为发现真理的工具。
逻辑学的性质
(三)全人类性。逻辑没有阶级性,对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
一视同仁,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都需要它。
任何事物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思维是事物, 所以,思维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思维的逻辑形式

所有m是p,

s是m,

————

s是p。

m——p

S——m

———

S——p
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
逻辑常项:逻辑形式中保持不变并决定这种形式 的逻辑特性的部分。它是区别不同种类的逻辑形 式的唯一依据。

人不能生而知之,

我是人,

————————

所以,我不能生而知之。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我是群众,
————————源自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

学习逻辑的意义
二、逻辑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共同的逻辑工具 人类交流思想包括表达思想和接受思想两个方面。
1、表达思想时,要概念明确,命题恰当,推理
思维的特点
3、和语言有直接的联系 思维和语言是在社会实践中同时产生的,没有思
维就没有语言。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是被表现者; 没有语言也没有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 思维的结果,思想只有在语言的基础上才产生和 得以保存,语言是表现者。
思维形式
思维内容是思维所反映的特定对象及其属性。 思维形式是思维对特定对象及其属性的反映方式,
集合概念
客观事物间有两种不同的联系: ①类与分子的联系。类由分子构成,属于这个类的每个分
子都必定具有该类的属性。 ②群体与个体的联系。群体由个体构成,个体不必具有该
群体的属性。
集合概念是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群体所有的 属性,个体不必有,个体所有的属性,群体也不必有。
集合概念只反映群体,不反映组成群体的个体。
逻辑规律和逻辑形式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从正确的逻 辑形式中总结概括出来的,遵守了逻辑规律,才能使思想 具有确定性、一贯性、明确性和论证性。
简单的的逻辑方法指概括、限制、定义、划分、探求因果 联系的逻辑方法等。
学习逻辑的意义
一、逻辑给人们提供必要的逻辑工具,是人们获得新知识的必要条件

概念和语词
④不同的概念可以用同一个词语表达。
那时是人吃粉丝,现在是粉丝吃人。
眼下 没什么。
词项
词项是能充当简单命题的主项或谓项的词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五大于三。

李白和杜甫 生在同一时代。
内涵
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是 概念的含义。
思维
思维是借助于语言实现的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 接的概括的反映。
1、概括性——撇开感性认识的具体性,概括出事物中一 般的共同的东西。
2、间接性—— ①必须借助于感性材料,才能取得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
才可能有理性的思维。 ②可以借助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而不受直接知识的
约束。
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概念间的关系
(一)相容关系:概念间至少有一部分外延重合 (有共同的分子)的关系。
1、全同关系:外延完全重合的关系。具有全同关 系的概念的内涵不同或不尽相同,这是因为它们 从不同的方面反映示同一对象的。如果内涵也完 全相同,就是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概念。
“类”可以由一些分子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分子 组成,甚至可以不包括任何具体的分子。
单独概念
单独概念是反映某一特定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 只指一个单独的对象。
语言中的专用名词(称)和带有特指性修饰语的 短语都表达单独概念。
普遍概念 虚概念
普遍概念是反映一类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由两个以上 乃至许许多多分子组成的类。
逻辑学·普通逻辑·形式逻辑
逻辑学(普通逻辑、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 辑形式及其规律,以及人们认识现实的简单逻辑 方法的科学。
逻辑学的性质
(一)基础性。无论从何种角度研究事物、构建什么学科理论,
不管用什么语言表述理论、撰写著作,都离不开对共同的思维类型— —概念、命题、推理的运用,都离不开对思维形式的逻辑性质的了解 与把握,都不能违反逻辑的规律、原则、规律。
非集合概念
非集合概念是不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概念。 非集合概念既适用它所反映的类,也适用于该类 中的分子。
有些概念可以是集合概念,也可以是非集合概念:

①人是由猿进化而来。

②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①青年是祖国的未来。

②小李是青年。
实体概念 属性概念 肯定概念 否定概念
实体概念是反映具体对象的概念。 属性概念是反映对象某种属性的概念。
合乎逻辑,论证有说服力,首尾一贯,前后关联。
2 、接受思想时,应当完整、准确,提纲挈领,
抓住要点,领会其精神实质。
学习逻辑的意义
三、逻辑是揭露发现逻辑错误、提高识别诡辩的有力工具。

* 运动员要经常锻炼身体,

我不是运动员,

________

所以,我不要经常锻炼身体。

*甲生疮,

甲是中国人,
思考题
(本店售)饰品、精品、化妆品
百旬老妇驾车70余年零事故
姜糖是土家族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具有驱 寒、呕吐、鼻塞、发汗、解表之功效……
思考题
1997年11月14日,青岛流亭机场边防检查站检查人员, 对青岛至汉城航班出境人员进行检查,发现一中年男子与 护照年龄不符,便把他带到值班室询问。询问中,该男子 表示不懂汉语。稍后,检查人员冷不防用汉语说:“你可 以走了。”该男子毫不犹豫,提起包就走。边检人员据此 展开调查,破获一起跨国偷渡犯罪团伙。
普遍概念是对同类分子共性的概括,适用于这类对象中的 每个子类或分子。
虚概念是外延为零的概念,它反映的对象是某些人在头脑 中想象虚构的,它的内涵和外延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分 为两类:
①对现实世界的歪曲反映,这主要指迷信、宗教所使用的 大量概念,如“地狱”、“灵魂”。
②基于对现实世界的正确认识,对未来世界、理想世界或 艺术世界的事物的想象的反映的概念。“人造太阳”、 “孙悟空”。

______

所以,中国人生疮。
第二章 概念
本章的教学目的: ①能准确地区分概念的种类; ②能熟练地运用欧拉图表示概念间的关系; ③能依据规则识别违反划分和定义的错误。
本章的重点: 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②概念的种类; ③概念间的关系; ④划分、定义的规则。
属性 概念
1、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词是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 2、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语词是表达概念的声音和符号。 3、概念的内容是客观的,具有全人类性。 语词具有民族的特点。 4、概念属于逻辑学研究的范围。 语词属于语言学研究的范围。
概念和语词 ·联系
概念和语词间关系是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内容 与形式的关系:概念是语词的内容,必须用语词 来表达;语词是概念的表现形式,可以比喻为概 念的“外壳”。
人工语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自然语言的基 础上人工构造的表意符号系统。
自然语言 人工语言 人工语言 自然语言

所有 s 是 p。

如果 p,则 q。
或者 p,或者 q。

p 并且 q。
逻辑规律 简单的的逻辑方法
逻辑规律是保证逻辑形式正确性所必须遵守的思维法则。 逻辑学的规律、规则,有的具有特殊性,有的具有普遍 性.具有普遍性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是逻辑的基 本规律。
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间的反变关系:概念的内涵增 多,它的外延就缩小;概念的内涵减少,它的外 延就扩大。

类 子类 分子
客观事物由于彼此相同或相异而形成许多类,每 一个别事物都属于一定的类。
同一类的对象叫做“类”,“类”中的小类叫 “子类” ,从属于“类”中的每个对象叫“分 子”。
(四)规范性。逻辑学通过一系列规则,告诉人们具有什么样的
定义和划分是正确的,各种命题形式的逻辑涵义应当如何正确解读, 如何正确理解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具有什么样的逻辑形式的推理才 是形式正确的推理或有效推理,具有什么样的论证与反驳才是有论证 性或逻辑性的,什么样的论辩才是理由充分而具有说服力的。
逻辑变项: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即在同一种 逻辑形式中可以用不同的具体概念或命题来代换 的部分。
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

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

所有 s 是 p。

如果 p,则 q。

或者 p,或者 q。

p 并且 q。
自然语言 人工语言
自然语言:在社会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人们日常 运用的语言。它是自然形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即理性认识阶级上的概念、命题、推理等。
思维的逻辑形式
思维的逻辑形式——具有不同内容的命题或推理 所具有的共同的一般形式结构。
思维的逻辑形式是从具有不同内容的同类命题或 推理中抽象出来的,是该类命题或推理所共同具 有的。

所有 知识 都是 来自实践。

所有 物体 都是 运动着的。

所有 金属 都是 导电体。
全同关系概念一般不能并列使用。
全同关系
概念在语意明确的前提下,可以在上下文里交替 使用,使语言多变,增强表达效果。

全同关系概念不能用在“不是……而是……”和 “是……不是……”格式里。
属种关系
属种关系:两个概念,一个概念的外延完全包含 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并且仅仅成为另一个 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则它们间的关系是属种关系。
概念和语词
①一般来说,汉语的实词都表达概念,虚词不表 达概念。
②有的概念用一个词表达,有的概念用一组词表 达。
③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

中国 书



概念和语词
汉语
俄语
zhōngguó
киmай
shū
книга
一个孤僧独自归, 关门闭户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时分, 杜鹃谢豹子规啼。
内涵是概念的质的方面,说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什么样 的。
概念的内涵和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概念的内涵具有确定性和灵活性。 概念的内涵有深有浅。
外延
概念的外延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 是概念的适用对象。
外延是概念的量的方面,说明概念反映的是哪些事物。 概念的外延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 概念的外延具有确定性和灵活性特点。 概念的外延有宽有窄。
某班有30个学生。下面是三个学生对一次考试成绩的预测: 甲:小明不及格。乙:有人及格了。丙:有人不及格。若 三人中有一人预测正确,该班有多少人及格?谁的预测错 误?
第一章 概述
本章的教学目的: ①能准确辨别“逻辑”在不同语境里的不同含义; ②能从不同的具体判断和推理中抽象出逻辑形式,准确地 辨别出逻辑常项和变项; ③能根据逻辑形式列举出具体的命题或推理. 本章的重点: ①逻辑学课程的基本概念; ②逻辑课程的性质; ③学习逻辑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