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九年级语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蚌埠市九年级语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个学问家常常要评判和____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样才能产生更新更完善的学说。
②这次政府工作会议就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为民办实事等重要工作作了____。
③把英语对话融入唱歌之中,这种____的教学方法颇受同学们的欢迎。
A . 修改布置新颖
B . 修正部署新颖
C . 修正布置新鲜
D . 修改部署新鲜
2. (2分)(2011·恩施)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虽然她长得不够漂亮,但是为人很好,很受大家的欢迎。
B . 漂泊在外的游子啊,无时无刻思念着家乡的亲人。
C . 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D .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3. (5分) (2017七下·杭州月考) 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________,弹琴复长啸。
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王维)
②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
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③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④韩愈的《晚春》中描写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来表现对春天的珍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⑤《木兰诗》中描写边塞艰苦(阴冷苦寒)的军旅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⑥现今社会,男女平等,世界给了女性一个更好的舞台,就如《木兰诗》中女子如有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并不比男子逊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4. (1分) (2017七下·阳江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diàn jī________人和开拓者。
②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 hī________的人物了。
③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在你的bǔ yù________下发扬滋长。
④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yán wài zhī yì________,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5. (5分) (2018八下·肇源期末) 请从下面这则新闻中提取主要信息。
据新华社专电这里既无风也无雨,除了不时飞落的大大小小的陨石,已经寂静了40多亿年。
2018年,月球永远背向地球的那一面将首次迎来人类的着陆探测器——嫦娥四号。
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在近日举行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透露,中国计划于2018年5月底或6月初将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发射至地月拉格朗日点的轨道上,并在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开展着陆巡视探测。
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
6. (8分) (2017八下·海宁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①故虽有名马 ________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
③才美不外见 ________
④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
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7.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杨烈妇者,李侃妻也。
建中末,李希烈陷汴,谋袭陈州。
侃为项城令;希烈分兵数千略定诸县,侃以城小贼锐,欲去。
妇曰:“寇至当守,力不足,则死焉。
君而逃,尚谁守?”侃曰:“兵少财乏,若何?”妇曰:“县不守,则地,贼地也,仓廪府库皆其积也,百姓皆其战士也,于国家何有?请重赏募死士,尚可济。
”侃乃召吏民入廷中
曰:“令诚若主也,然满岁则去,非如吏民生此土也,坟墓存焉,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众泣,许诺。
乃徇曰:“以瓦石击贼者,赏千钱;以刀矢杀贼者,万钱。
得数百人。
侃率以乘城,妇身自爨以享众。
报贼曰:“项城父老义不下贼,得吾城不足为威,宜亟去;徒失利,无益也。
”贼大笑。
侃中流矢,还家,妇责曰:“君不在,人谁肯固?死于外,犹愈于床也。
”侃遽登城。
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完。
诏迁侃太平令。
【注】①爨:cuàn,烧火做饭。
(1)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余幼时/即嗜学
B . 两狼之并驱/如故
C . 侃/为项城令
D . 非如/吏民生此土也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李侃面对“城小贼锐”的形势,本想逃走,后来在妻子的劝勉下带领众人奋勇抗敌。
B . 李侃的妻子深明大义,她鼓励李侃以忠义为重,恪尽职守,并为守城出谋划策。
C . 李侃号召官员和百姓拿起武器奋勇杀敌,与城池共存亡,得到大家的响应。
D . 李侃身先士卒,亲自登城督战,他的妻子发动全城妇文烧火做饭,犒赏官兵。
(3)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①坟墓存焉焉:________
②项城父老义不下贼义:________
③人谁肯固固:________
④侃遽登城遽: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
②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元。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8. (9分) (2017九下·临淄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
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
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
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
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
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
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
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
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
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
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
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
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选自《北大中文系第一课》,有删改)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
(2)阅读④⑤两段,说说读书有哪些好处?
(3)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9. (20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蚂蚁的群体智慧
彼得·米勒
①我曾以为蚂蚁做什么事都心中有数。
那些列队爬过我厨房台面的小家伙们看上去是那么信心十足,于是我猜想它们早就订好了计划,知道要去哪儿,要做什么。
不然的话,蚂蚁又怎能做出组织行军路线、建造复杂蚁穴、发动大规模突袭等奇妙的行为呢?
②结果我错了。
蚂蚁毕竟不是聪明的小工程师、建筑师或武士——至少单个蚂蚁不是。
当需要决定下一步怎么做时,大多数蚂蚁都毫无头绪。
③那我们又该怎么解释地球上已知的大约1.2万个蚂蚁物种的繁荣呢?它们在1.4亿年的进化中一定学到了什么。
④蚂蚁并不聪明,但聚在一起就聪明了。
蚁群可以解决对单个蚂蚁来说不可思议的问题,比如寻找通往食物源的最短路径,分派工蚁做不同的工作,或保卫领土不受邻居侵袭。
落单的时候,蚂蚁可能就像个小傻瓜,但聚成蚁群就能对环境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
这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被称做“群体智能”的东西。
⑤个体的简单行动怎样组合成了群体的复杂行为?如果几百只蜜蜂中间有许多不同意见,它们如何做出关于蜂
巢安置的重大决定?是什么使得一群鲱鱼如此精确地协调行动,能在瞬间改变方向,仿佛是单一的银色有机体?这些动物中,没有哪一个能够看到全局,但每一个都为群体的成功出了一份力,它们集体表现出的能力甚至让那些最了解它们的生物学家都感到神奇。
⑥蚁群运作的要诀之一是:没有哪只蚂蚁执掌大权。
没有将军来指挥武士,没有经理来使唤工人。
蚁后只负责产卵。
哪怕蚁群中有50万只蚂蚁,也能无需管理而正常运作——至少不需要我们所熟知的那些管理形式。
它们靠的是个体之间的无数次互动,共同遵循着一套简单的经验法则——科学家称之为“自组织系统”。
⑦蚂蚁是用触觉和嗅觉进行交流的。
两只蚂蚁相遇时,就用触角互相嗅一嗅。
觅食蚁每天离穴之前,一般都要等早晨的巡逻蚁回来。
巡逻蚁进入蚁穴时,会和觅食蚁简短地碰碰触角。
与巡逻蚁的接触是一种刺激,驱使觅食蚁出门。
觅食蚁通过与巡逻蚁相遇的频率来判断出门是否安全。
如果巡逻蚁回巢的频率正常,就该出去觅食了。
如果不正常,就最好再等等。
外面可能风很大,也可能有一只饥饿的蜥蜴等在那里。
一旦有蚂蚁开始觅食并带回食物,其他蚂蚁就会根据自己与返回的觅食蚁碰面的频率,陆续加入觅食的行列。
⑧没有一只蚂蚁能够看到全局。
没有一只蚂蚁指挥别的蚂蚁做事。
归根到底,它们是不需要领导的,即使是复杂的行为也能通过相对简单的互动来协调进行。
(选自《智慧背囊》,有删节)
(1)作者为什么曾以为蚂蚁做什么事都心中有数呢?
(2)文中运用了不少疑问句,疑问句的运用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蚂蚁并不聪明,为什么说聚在一起的蚁群就聪明呢?
(4)文章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8七下·长春期末)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一)题目:你是我最敬佩的人。
作文(二)以下名言摘自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品《海底两万里》,请从中选出你感悟最深的一则进行写作。
①谁也不能比善良仁爱的人们更优秀。
②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
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只有初衷与希望永不改变的人,才有最终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③你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
④“爱的力量有多大,恨的力量就有多大!”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少于500字。
八、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 (15分)(2013·漳州)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80字左右)
(1)
《西游记》中“紧箍咒”是唐僧用来约束孙悟空的法宝。
请概述唐僧得到“紧箍咒”,并使孙悟空服从管教这个情节。
(2)
《三国演义》中有诗云:“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
”这是对刘禅“乐不思蜀”的感慨,请概述这个情节。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3-1、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4-1、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5-1、
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
6-1、
6-2、
6-3、
7-1、
7-2、
7-3、
7-4、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8-1、
8-2、
8-3、
9-1、
9-2、
9-3、
9-4、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八、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