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识别与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识别与
控制
摘要:近些年,国民建筑业不断转型升级,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愈发广泛,作为一种新型建筑,装配式建筑的实践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在技术体系的建设中尚未完善。
装配式建筑施工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安全、使用性能,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要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环节加强对通病问题的有效防范,把握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
结合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各项因素,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水平,保质保量的落实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任务,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竞争力。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质量;影响因素识别与控制
引言
如今建筑行业不断向绿色、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传统现浇式建筑能耗高、污染高,逐渐被污染小、周期短、效率高的装配式建筑所替代。
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要确保装配式建筑稳定发展,就必须加强建筑质量管理,明确建筑各阶段质量管理重点及有效管理措施,对于加强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1.1材料因素
在开展建筑工程时,材料费用会在实际的预算中占据较高的比例,而开展各项操作工作时,施工企业在发展中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在施工中其自身能够获得更加可观的利益,会应用各类种类不同且性能不同的材料,而材料其实际应用过程当中所具备的质量相对较差,无法能够于当前施工中对于材料的需求进行综合性的满足,并且在施工的现场中各类仪器无法进行有效的检测,相应的施
工人员也无法以自身的能力,对材料的优劣程度进行分析。
使材料在应用过程当中存在诸多不合格的情况,并且致使施工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而在实际建筑构件的应用过程当中,会由于材料质量问题使建筑出现开裂等诸多问题,对建筑的安全性产生严重影响。
1.2设备因素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起吊设备、运输设备、混凝土浇筑设备等是装配式建筑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的前提,因此这些设备的检测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举例而言,起吊设备的运转不正常,容易导致预制构件的碰撞损坏及构件的吊装定位不准确,尤其在定位安装阶段,因为构件重量体积较大,需要精准管控吊装设备。
1.3工艺因素
施工工艺是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重点因素,例如,在混凝土浇筑环节,可分为三个工艺重点,首先要检查浇筑前模板的尺寸、定位情况,对螺栓的松紧程度进行确认,保证松紧力度相同。
在混凝土中固定螺栓,并且要防止在振捣混凝土当中出现松动问题,防止出现模板空鼓的情况,若是该工艺环节质量管控不到位,很有可能导致坐浆层裂缝问题的发生。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环节,若是缺少精准的工艺检测坐浆厚度、坐浆性能,有可能出现缝隙、垫块偏移等现象和问题。
因此,在浇筑之前,要全面清理浇筑场地,防止出现浇筑表面平整度被破坏的情况,降低烂根、漏浆现象的发生风险,提高整体的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装配式建筑可靠的施工安全,强化建筑物的整体性能。
2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
2.1注重预制构件的合理堆放
装配式构件的生产与装配式设计安全密切相关,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以提高建筑技术,施工部门人员应更加注重构件的应用,消除影响技术的因素。
在建设项目的施工中,由于现场有较多的材料和构件,需要加强构件的管理。
在开展工作时,要采取措施保护材料,防止在运输中损坏构件,影响施工质量。
在此过程
中,加强对部件的检查,如发现损坏,及时更换或修理,确保部件符合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工厂进行加工并运送到现场时,必须对其进行标记,以区分组件的类型,方便后续工作。
在现场放置组件时,必须将相同类型的组件放在一起,进一步保护组件质量。
在装配式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多方面的管理。
当构件到达现场时,要彻底检查,退回损坏的构件,并检查构件的文件。
做好现场管理,确保工作严格按照计划进行。
成立专项检查组,对施工技术进行监控,确认是否合格。
还需要记录相关情况,通过照片、文字保存。
需要确保构件的完整性,并具有良好的外观。
在组装组件前检查套筒,以确保组件更好的连接。
吊装后钢筋等的规格型号不能更改。
加强总体控制,确认无问题后再起吊,控制部件的重心,保证重心的一致性。
在施工中要做好定位和矫正,同时提供临时支撑。
2.2对各类施工工序关系进行严格控制
在实际构建过程当中,无论普通建筑亦或是装配式的综合建筑施工,为了确保施工能够得到更为高效地开展,需要对更为优质的组织施工方案进行有效的构建,需要对各个工序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以此使项目在构建过程当中能够依照预定各项工序进行有效的分项施工作业,防止由于施工工序合理性较低,而对当前施工的实际质量产生影响,并且对其实用性美观性产生影响,由此在实际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开展过程当中,现场施工人员需要对整体安装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依照相应的工序对抹灰、吊顶、涂料等诸多作业开展更加规范性的操作,以此确保装配式建筑的综合质量。
2.3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这样的一个信息化时代,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来说,鉴于有两个不同的施工环境,为了确保全程处在良好的监管下,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各种高科技电子设备建立起完善的管理系统,(1)如借助BIM技术、物联网技术、电子扫描仪等搭建智能化管控平台,可以对构件的设计、加工、运输等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且能够对施工材料、人员、机械进行统计,各方面的数据信息还能高度共享,从而形成全程化信息管控,(2)另外管理系统本身也具有检测优化功能,可以通过碰撞检测来优化管线的布局问题,提高设计质量,也可根据具体的数据信息来对构件进行质量评价管理,对构件强度、构件尺寸、安装位置等进行定向
追踪检测,确保现场所用的构件质量完全合格,(3)还能在安装施工环节协助有关人员验收构件,通过施工模拟来预测构件、关键节点件装配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对装配式建筑全过程进行实时质量监控,从而提高建筑施工效果。
2.4严格进行施工审核与质检
(1)加强对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的审核,不论是梁、板、柱等大型构件,还是连接构件、装配式零件,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与制造,根据建筑工程整体设计和装配式施工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并做好图纸审查的管理工作,(2)严格进行质量验收,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需要安排管理人员与生产厂家进行技术交流,对生产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管,要严格控制构配件出厂后的质量,对准备进场的构件开展检验活动,只接收合格产品,(3)要提高验收质量,当装配式构件现场安装完毕后,要按照质检项目和对应的要求,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建筑实物一一进行检测,偏差过大时责成相关人员立刻进行整改,并再次按标准复检,以此实现最终的施工管理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愈发广泛,对于我国建筑产业的创新化、产业化转型与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积极的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建设和推广,要立足于现状,结合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加强对质量控制要点的严格掌握,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吕程程.初探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J].建筑与装饰,2020(26):180.
[2]吴晓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2):181-182.
[3]赵亚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方法探析[J].砖瓦世界,2021(1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