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教版中考化学计算题、工业流程、实验题题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化学计算题
1.根据如图所示信息进行计算。

假设:稀盐酸转移完全且生成气体全部逸出。

(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g。

(2)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红色固体可能是铜,也可能是氧化亚铜(Cu2O),还可能是铜和氧化亚铜(Cu2O)的混合物;氧化亚铜(Cu2O)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氧化亚铜(Cu2O)能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 +H2SO4=CuSO4+Cu+H2O,为进一步确定该红色固体成分,某同学取20.4g该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红色固体的质量为12.4g。

求红色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石灰石样品进行研究,取25g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盛有146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62.2g。

计算:25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二、中考化学流程题
4.铁红(Fe2O3)是一种红棕色难溶于水的粉末,广泛应用于制造油漆、油墨、橡胶等。

利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2O3、Fe3O4等)制备铁红的一种工艺如下:
(1)“焙烧”过程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气体a的主要成分能够燃烧,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酸溶”过程中加入酸的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需要用到的铁制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

(4)“沉铁”过程中除生成(NH4)2SO4外,还生成_______气体(填化学式)。

(5)补充完整“煅烧”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4 FeCO3 + ____高温
______ + 4 CO2。

(6)组成铁红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锶有“金属味精”之称。

以天青石(主要含有SrSO4和少量Fe2O3、MgO杂质)生产氢氧化锶的工艺如下:
已知氢氧化锶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010203040608090100
溶解度(g)0.91 1.221.7
7
2.64
3.958.4220.24
4.591.2
(1)隔绝空气烧时SrSO4只被还原成SrS,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盐酸酸浸是将SrS溶解、脱硫,溶解过程中SrS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SrCl2,并将硫元素以气体的形式脱去,该含硫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除杂时采取“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

从趁热过滤后的滤液中获取氢氧化锶的步骤是: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4)取100 g天青石样品,样品中含有质量分数为5%的杂质,酸浸步骤中有80%的Sr溶解,其他步骤均100%转化没有损耗,理论上可以获取纯净的氢氧化锶质量的计算表式为_____。

(5)Sr和Ca的化学性质比较类似,推测SrO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取1.04 g的SrO制得氢氧化锶的饱和溶液,维持温度为10℃,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g。

6.工业上利用生产钛白的副产品硫酸亚铁制备还原铁粉的流程如下:
(1)“转化”时在溶液中生成了FeCO3沉淀,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来看,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干燥”过程中有少量FeCO3转化成FeOOH和CO2,此时与FeCO3反应的物质有
_______(填化学式)。

(3)制得的还原铁粉中含有Fe和少量Fe x C,为确定Fe x C的化学式,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14.06g还原铁粉在氧气中充分加热,得到0.22gCO2;
②另取相同质量的该还原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Fe x C与稀硫酸不反应),得到
0.48gH2,Fe x 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三、中考化学实验题
7.(1)如图1所示,A处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若另取一相同形状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

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___。

(2)用如图2置探究物质燃烧条件V玻璃管中A处盛有90℃热水,
①若A、B处放入白磷,观察到B处白碳燃烧,而A处白磷不燃烧,A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②若A、B处放入红磷,观察到红磷都不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3)图3中把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可观察到
________(填“a”或“b”)管中试纸先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8.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低时,除了要求被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_。

(2)实验二的实验过程中,如果红磷熄灭立即打开弹簧夹,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不变”或“偏大”)______。

(3)实验三中,烧杯______(填序号)中溶液变红,此实验说明______。

9.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

(2)图2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剂b可以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现象是______。

(3)图3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步骤一:通人N2,点燃酒精灯;
步骤二: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通入O2,点燃酒精灯。

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一、初中化学计算题 1.A
解析:(1)4.4
(2)反应后溶质为氯化钙,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x ,参加反应碳酸钙的质量为y
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111444.4111=44 4.4g =11.1g 100=44 4.4g =1g
0.0g
x x y
x y y ↑+=++
溶液的质量为:120g-20g+10g-4.4g=105.6g 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1.1g
100%=10.5%105.6g
⨯ 答: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5%。

【分析】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详解】
(1)由图分析的反应前A+B=240g ,反应后A+B=20g+215.6g=235.6g ,减少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40g-235.6g=4.4g ,故填:4.4g ; (2)解析见答案。

【点睛】
固体和气体不算入溶液的质量。

2.红色固体中成分是氧化亚铜和铜,质量分别是14.4g 、6g 【详解】
设氧化亚铜的质量为x , 红色固体质量减小:20.4-12.4=8g ,
22442Cu O H SO =CuSO Cu H O 14464
14464=80x 20.4g 12.4g=8g 14480
=x 8g
+++--固体质量减小
x=14.4g ,
铜的质量为:20.4g-14.4g=6g ,
答:红色固体中成分是氧化亚铜和铜,质量分别是14.4g 、6g .
3.C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CO 2的质量=25g+146g−162.2g=8.8g 设石灰石样品中硫酸钙的质量为x
32
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448.8g
x

100
44=
8.8g x x =20g
答:25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g 。

【详解】 见答案
二、中考化学流程题
4.降低 28 H2SO4 H2 过滤 铁架台 CO2 O2 2 Fe2O3 (16×3)∶(56×2)或48∶112或3∶7 【详解】 (
解析:降低 28 H 2SO 4 H 2 过滤 铁架台 CO 2 O 2 2 Fe 2O 3 (16×3)∶(56×2)或48∶112或3∶7 【详解】
(1)“焙烧“过程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铁元素化合价由+3、+2变成0;气体a 的主要成分能够燃烧,它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8。

(2)“酸溶”过程中加入酸的溶质是硫酸,是因为后面生成了硫酸铵;气体b 是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的氢气,氢气的化学式为H 2。

(3)“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需要用到的铁制仪器为铁架台。

(4)根据流程图,前面加了酸,该酸是硫酸,碳酸氢铵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沉铁”过程中除生成(NH 4)2SO 4外,还生成二氧化碳。

(5)“煅烧”过程中,碳酸亚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2
2324O 2O 4FeCO Fe CO ++高温。

(6)组成铁红的非金属元素(氧元素)和金属元素(铁元素)的质量之比为:48:112=3:7。

5.SrSO4 + 4CSrS + 4CO↑ H2S 防止降温析出Sr(OH)2 降温结晶 100g×95%×80%× SrO + H2O = Sr(OH)2 100
解析:SrSO 4 + 4C
焙烧
SrS + 4CO↑ H 2S 防止降温析出Sr(OH)2 降温结晶
100g×95%×80%×122
184
SrO + H 2O = Sr(OH)2 100.18 【分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和复分解反应原理书写有关反应方程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相关计算;根据混合物分离方法进行提纯。

【详解】
(1)隔绝空气焙烧时SrSO 4只被还原成SrS ,碳过量所以产物为CO ,其化学方程式为SrSO 4 + 4C
焙烧
SrS + 4CO↑,故答案:SrSO 4 + 4C
焙烧
SrS + 4CO↑。

(2)盐酸酸浸是将SrS 溶解、脱硫,溶解过程中SrS 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SrCl 2和H 2S 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H 2S ,故答案:H 2S 。

(3)由溶解性表可知:氢氧化锶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除杂时要采取“趁热过滤”,防止降温析出Sr(OH)2,从趁热过滤后的滤液中获取氢氧化锶的步骤是: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故答案:防止降温析出Sr(OH)2;降温结晶。

(4)取100 g 天青石样品,样品中含有质量分数为5%的杂质,酸浸步骤中有80%的Sr 溶解,其他步骤均100%转化没有损耗,根据SrSO 4→Sr(OH)2,则理论上可以获取纯净的氢氧化锶质量=100g×(1-5%)×80%×
122184=100g×95%×80%×122184,故答案:100g×95%×80%×122
184。

(5)因为CaO+ H 2O=Ca(OH)2,Sr 和Ca 的化学性质比较类似,推测SrO 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rO + H 2O = Sr(OH)2。

温度为10℃,氢氧化锶的溶解度为1.22,取1.04 g 的SrO 可制得Sr(OH)的质量为1.22g ,消耗水的质量为0.18g ,要制得氢氧化锶的饱和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100g ,所以共需要水的质量=100g+0.18g=100.18g ,故答案:100.18g 。

6.复分解反应 和 和 【详解】
(1)“转化”时在溶液中生成了FeCO3沉淀,是因为硫酸亚铁和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和硫酸铵,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来看,该反应的类型是复分解反
解析:复分解反应 424(NH )SO 和423(NH )CO 2H O 和2O 2Fe C 【详解】
(1)“转化”时在溶液中生成了FeCO 3沉淀,是因为硫酸亚铁和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和
硫酸铵,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来看,该反应的类型是复分解反应;“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有424(NH )SO 和423(NH )CO 。

(2)“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的FeCO 3转化成FeOOH 和CO 2,此时与FeCO 3反应的物质有
2H O 和2O ;
(3)Fe x C 中碳元素质量:12
0.22g 0.06g 44

=,设还原铁粉中铁质量为y ,则 2442Fe H SO FeSO H 5620.48g y ++↑═ 0528g
6.4y = y =13.44g ;
Fe x C 中铁元素质量:14.06g-13.44g-0.06g=0.56g ; 根据题意有:
560.56g
=120.06g
x ; x =2,Fe x C 的化学式是2Fe C 。

三、中考化学实验题
7.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变红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 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b 2223CO +H O=H CO 【详解】
(1)根据分子是运动的,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变红;若另取一相同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 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 ①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或者空气接触,若A 、B 两处放入白磷,观察到B 处白磷燃烧,而A 处白磷不燃烧,A 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
②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或者空气接触,若A 、B 两处放入红磷,观察到红磷都不燃烧,B 处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位于下方的b 管中试纸变色比a 管明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23CO +H O=H CO 。

8.滴加澄清石灰水的体积 呼出的气体中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中几乎不变浑浊 偏小 ②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详解】
(1)实验一向盛有空气和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灯亮的澄清石灰水,呼出的气体中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中几乎不变浑浊,所以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要多,除了要求被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滴加饱和澄清石灰水的体积,
现象是呼出的气体中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中几乎不变浑浊;
(2)实验二的实验过程中,如果红磷熄灭立即打开弹簧夹,会由于温度较高,压强偏大,最终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小,测定结果偏小;
(3)实验三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挥发性和碱性,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溶液变红,验证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烧杯②中溶液变红,此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9.集气瓶防止加热过程中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CuSO4溶液(答案合理即可)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答案合理即可)步骤一中,b中红磷不燃烧;步骤三中,b中红磷燃烧
【详解】
(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加热过程中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铁和酸反应生成氢气逸出装置,不合适;铁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没有物质逸出烧杯,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答案合理即可)。

(3)在步骤一中,b处红磷不燃烧;步骤三中,b处红磷燃烧;这两处实验控制的变量为氧气,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