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精辟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殷切期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我认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学会自我教育,是一个人进步发展的需要,也是追求个人价值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

本文拟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问题试作初探。

1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
(1)意识能动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作用。

这种能动作用不仅表现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方面,而且表现在具有自我意识的能力:即以自身为意识的对象,对自己的心理、机体状态、外部行为以及人文关系、我与客观环境等情况进行思维活动,这是一个由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监控组成的依次上升的多层次系统。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和本质特征。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不仅要发挥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力,而且更要发挥人认识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

(2)大学生意识发展论。

人的自我意识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随着身心各方面的成长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开始成熟,自我意识发展与少年时期相比出现新的特点:①能动性;对自己的认识更加自觉、深刻,在教育活动中表现自觉努力、积极主动、高度选择的特性;
②自主性:具有不依赖外在力量,自由支配自身活动的意识能力;③目的性:对自己从事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更为明确。

2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基本过程
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就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具备对于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合法与非法的辨别能力,培养自尊、自重、自爱的道德情感,从而自觉按照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

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约束的意识。

进入高校的大学生,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人感”进一步增强,是走向成熟的最后阶段,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是大学教育的特点之一。

个体的发展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生理上的日渐成熟,心理发展也进入一个新阶段,“成人感”出现,自我意识猛醒,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独立决定自己的事情了。

但是,其心理还远未成熟,正是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阶段,心理学家称这一阶段为“第二次断乳期”。

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末期,也可以说是处于“第二次断乳期”的末期。

从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大学生已经有了更多的独立性,但与其已经成熟的生理相比,其心理发展是滞后的。

大学生生理的成熟使大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了,一方面要求独立;另一方面又限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阅历的不足,在许多方面还独立不起来。

(2)培养学生自觉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

大学生虽然在心理发展方面具备了自我意识能力,但自我发挥这种能力的作用,则需要教育和引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严格自律、自我管理,学会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按照社会标准和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是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重要过程。

因此,要培养学生自觉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批评做好自我评价。

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矛盾纷呈、竞争激烈、变化多端、发展迅速。

对每个人来说,不但机遇与挑战同在,而且往往成功与挫折并存。

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敏感的知识者,他们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但缺乏辨识能力。

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顽强的探索精神。

但他们毕竟缺乏社会实践,思想易脱离实际,有时好走极端,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表面性和盲目性。

(4)他们的自我设计愿望强烈,但自我评价片面。

升入大学以后,他们的许多苦恼和相互间的争论,都常常围绕自己到底能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但是,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过高或过低估计自我,使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距离较大,从而影响自我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

自我批评是自己分析和判断自己的优缺点、是非功过的过程,是进行自我教育促使自己进步和发展的方式。

正确运用自我批评做好自我评价,是提高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学生习惯于接受老师批评的教育方式,而很少运用自我批评方式。

在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中,应坚持月总结制度,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批评,进行自我评价。

3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遵循“需要”原则。

需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渴望,需要是重要的心理现象。

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观察、研究学生的需要。

弄清需要水平,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成为自我教育的内在驱动力。

大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变化告诉我们,他们有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需求和愿望。

(2)学生必须变被动为主动。

自我教育是依靠学生自身的思想矛盾动力,自觉接受正确思想,克服错误和不良行为,促使其自我完善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活动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自律、他律要相辅而行。

自我教育是以自律原则为主要形式的教育。

采用这种教育形式的依据之一是学生自我意识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和目的性的特点,但这些特点的作用不是无限的,而是有条件的,是有限制性的。

因此,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过程中,要以自律原则为主,但并不能排除他律形式的严格管理制度的作用,用它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对培养自我教育能力是必要的。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

”《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面对新形势下的教育事业,我们任重道远。

面对大学生,如何通过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全面实施素凰教育的任务更为艰巨。

为此,我们要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在教育工作的實践中,探索出更加科学的途径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