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曾琴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5年第10期
江西宁都县宁师中学(高中)(342800)曾琴
[摘要]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今天,作为
语文教育前沿的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何提高综合素养,使之适应时代教育的根本要求
已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课题。

就语文教育中口语交际这一板块加以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语文教学口语交际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00024
美好的校园生活恰似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丰富知识的汲取和多项能力的培养共同构成斑
斓的色彩,它们一直伴随着莘莘学子的青葱岁月。

无怪乎毛泽东主席有感而发,挥毫写下“恰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然而在“以分数论成败”的阴云笼罩下,中学生的身心遭受极大的束缚。

闷头埋读取代了语言交锋,执笔呻吟抹杀了真挚情感。

所幸的是,教育部适时开出了良方。

随着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推起语文新课程改革,鲜明的教育思想和浓郁的时代气息让我们看到
了希望的曙光,重新振奋起精神。

众所周知,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在语文新课程体系、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突破。

尤以口语交际为例,毋庸
置疑,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广泛的交际作用。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们口头表达能力提出
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尽管信息的表达、传输方式很多,但人与人之间的
沟通交际最直接、最迅速、最方便的方式莫过于口语,可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智慧、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学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终生受用的语文能力,关系到学生今后
一生的发展。

因此,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试看江西卫视的热
门节目《超级演说家》中选手的精彩展示,若没有中学语文打下的扎实基础,恐怕难登大雅之堂。

笔者认为,以口语交际为契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课堂教学就能更富吸引力,更具影响力。

一、探索之路
第一,化“激励”为动力。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因此要确立教师是激励者的角色。

中学
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通过主动锻炼加以培养。

如每天课前口语练习几分钟,不必硬性规定内容,先由学生进行个性风采展示,教师在一边激励,对主动上台的学生给予高度肯定和合理评价。

这样不仅能够活跃气氛,还能孕育出学生的兴趣。

第二,以“辅导”促提高。

教师是学生的向导,因此要确立教师是辅导者的身份。

例如,
在演讲开始之前,教师要给学生作演讲辅导,提出比说话更高的要求。

学生形成了模式概念后,就会努力完成自己的演讲内容,使其言之有物。

相信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辅导下,学生演讲的
信心和水平会不断提高。

第三,抛“师”引“生”。

教师是学生的领头雁,因此要确立教师是示范者的作用。

为了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上课伊始学生还没有完全把握要领之前,教师要做示范。

比如,
最近县宣传部举办“热爱家乡、话说宁都”讲解员大赛,教师以此示范,试着以讲解员的身份
介绍素以“红色故土”、“文乡诗国”、“客家摇篮”、“赣南粮仓”闻名遐迩的家乡宁都。

再由学生以小小讲解员的身份介绍学校的概况。

这样既能给学生以引导,又能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第四,“生”应“师”合。

教师是学生的启明星,因此要确立教师是协助者的意义。

前几年赣州市举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电视辩论赛”。

其中的一些较为贴近生活的辩题,如“开放的网络舆情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可作为训练范例。

在辩论辅导之前,要求学生自己寻找辩论模式。

在学生查资料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辅导,如辩论相关知识,确定辩论成员,作好辩论准备,安排辩论程序等。

二、实践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夯实储备基础。

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口语交际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故而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提倡学生阅读文学名著;要求背诵古典诗词,掌握名句名篇;推荐中学生报刊,诸如《演讲与口才》、《中学生阅读》、《读者》、《青年文摘》等;收看曲艺节目,搜集小幽默、漫画等。

第二,口手融合。

因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些学生虽下笔如有神,但欠缺口才。

对此可先安排写作,再进行口头表达。

举一例而言,学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布置练笔:苏轼如何实现“心灵突围”。

当作文完毕,次堂课由学生脱稿剖析苏轼的心路历程,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逻辑和话语组织能力。

第三,谨“紧”防“松”。

在口语交际的交流评价过程中,教师不应参与过多,但也不能撒手不管。

而应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发言,然后再用很少的时间,提出自己的看法,把反思留给学生自己。

口语交际路漫漫兮,吾等将上下而求索。

不过,只要我们从教者撑起新课改的长篙,向学生心坎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口语交际就一定能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责任编辑韦淑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