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方案比较
1、工程概况
某水库是一座集防洪、供水及灌溉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利用型水库。

水库总库容745×104m3,为Ⅳ等小(Ⅰ)型工程。

水库枢纽由大坝、输水洞、泄洪洞3部分组成。

大坝形式为沥青砼斜墙砂砾石坝,坝高36m,坝顶长度276m,坝顶高程2342.0m,坝顶上游肩部设1.0m高防浪墙,坝顶宽6.0m,上游坝坡1.2.25,一坡到底,下游坝坡1∶1.8,中间设戗台。

输水洞布置在大坝左岸,为坝下涵洞,洞进口高程2310.0m,型式为城门洞型,洞宽2.0m,洞高2.5m,洞长147.1m,坡比为1/40,在汛限水位2335m高程时设计下泄流量为30m3/s。

涵洞进口设2孔平板钢闸门,孔口尺寸为1.0m×1.0m (宽×高),闸门上部安置2台25t卷扬式启闭机,工作门前设1.0m×1.2m检修闸门,上部安置2台20t螺杆启闭机。

泄洪洞布置在大坝右岸,平面直线布置,进口高程2335.0,型式为城门洞型,宽2.5m,高3.0m,洞长197.6m,校核洪水位洞前最大水头5.4m,最大泄流量34m3/s。

泄洪洞进口设1孔弧形钢闸门,孔口尺寸4.0m×4.0m(宽×高),闸门上部安置1台2×5t卷扬式启闭机,出口接陡坡,设消力池后将洪水泄入原河道。

2、水库存在问题及原因
该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输水洞放水时进水闸闸塔震动严重,排气管“炮鸣声”响亮,闸门从未完全开启,灌溉期仅在小流量下开启运行,泄洪期也以3.0m3/s左右小流量泄水,输水洞泄流量从未达到设计流量30m3/s;闸门变形,启闭困难。

输水洞部分洞段顶拱钢筋锈蚀,存在安全隐患。

经分析,输水洞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闸门型式选择不合理。

正常水位下,工作闸门前水头为30.2m,该闸门为深式底孔门。

闸孔的设计过流能力为0~30m3/s,下游所需供水流量1.0m3/s,下游所需灌溉流量2.5m3/s,需要由闸门经常性的小开度启闭调节流量。

现状工作门为平板闸门,深式底孔采用平板闸门小开度启闭,必然会出现震动、炮鸣等现象,进而造成门槽前后砼破坏、门槽变形、闸门启闭困难、止水不严等后果。

3、方案比选
为解决输水洞存在的问题,本次设计将对改建闸室方案、改建输水洞方案、左岸新建有压隧洞方案、右岸新建有压隧洞方案等4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3.1方案一:改建闸室方案
拆除原框架式闸室及渐变段,在原闸室前新建竖井式闸室。

新建闸室长9m,宽7.5m,底板高程为2310.18m,闸墩顶高程2314.18m,闸底板厚1.5m,工作闸门尺寸为1.5m×1.55m,检修闸门尺寸为1.5m×1.75m。

闸室上部为矩形竖井,长6.5m,宽2.5m。

3.2方案二:改建输水洞方案
原输水洞进水闸室长7m,宽5.6m,底板高程2010m,工作闸门为2孔潜孔式平板钢闸门,闸孔尺寸为1m×1m。

本次设计将工作闸门改为检修闸门,结构尺寸不变,其后接压力涵洞。

原输水洞为城门洞形无压涵洞,宽2m,高2.5m,长147m。

本次设计将其改建为直径1.8m的圆形有压涵洞。

在原涵洞中安装直径1.8m的钢管,涵洞和钢管之间采用C20砼填充,钢管进口高程2310m,出口高程2306.8m,设计纵坡为1/40。

涵洞出口布置锥形阀闸室及消能箱,在闸室上设操作室。

锥形阀室长7.5m,宽4m;消能箱长15m,宽3m,底板高程2303.9m。

3.3方案三:左岸新建有压输水洞
在大坝左岸岩体内新建有压输水洞,隧洞全长234.04m,断面形式为圆形,直径按最小施工断面确定为2.0m,最大输水流量30m3/s,设计坡降1/80。

检修闸室为竖井式,横断面尺寸为2.4m×1.8m,设在洞进口后70m处。

闸底板高程2309.15m,设一扇平板检修闸门,孔口尺寸1.8m×1.8m。

隧洞出口采用锥形阀控制流量,直径1.6m。

锥形阀室后布设消力池,池长20m,池深1.5m;出口接泄洪渠至下游河道。

新输水洞建成后,关闭原输水洞,采用C15砼封堵。

3.4方案四:右岸新建有压输水洞
在大坝右岸岩体内新建有压输水洞,隧洞全长215.62m,断面形式为圆形,直径为2.0m,最大输水流量30m3/s,设计坡降1/100。

检修闸室为竖井式,横断面尺寸为2.4m×1.8m,设在洞进口后30m处。

闸底板高程2309.70m,设一扇平板检修闸门,孔口尺寸1.8m×1.8m。

隧洞出口采用锥形阀控制流量,直径1.6m。

锥形阀室后布设消力池,池长15m,宽6m。

水流在消力池消能后,经28m明渠进入下游河道。

新输水洞建成后,关闭原输水洞,采用C15砼封堵。

4、投资及优缺点比较
4.1四种方案投资情况
见表1。

表1各方案投资表
序号工程项目名称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
1 建筑工程256.59 215. 53 360.57 323.43
2 金结及安装工程48.36 157.52 64.88 64.31
3 临时工程96.2 28.28 35.98 34.09
4 合计401.1
5 401.33 461.43 421.83
4.2各方案優缺点比较
方案一优点:①可以利用原输水洞,投资小;②建筑物较少,施工难度较小,施工期短;③施工安排在非汛期,施工期间不进行施工导流,通过水泵排水,待下部闸室施工完成后即可利用闸室泄水,临时费用较小。

方案一缺点:①原闸室渐变段与大坝防渗斜墙连接,拆除时易破坏坝面防渗斜墙,同时影响坝脚砂砾石稳定,风险较大;②拆除闸室、排架及渐变段时,为防止对沥青防渗斜墙的破坏,不能采用爆破拆除,需人工拆除,拆除强度大;③新浇筑砼与旧墙防渗体粘结难度大,在施工时易造成坝体渗漏隐患,于大坝稳定不利;④由于施工时无法利用原输水洞泄流,导致施工困难,临时工程费用较高。

方案二优点:①可以利用原输水洞进口闸室,投资小;②建筑物较少,施工难度较小,施工期短;③施工安排在非汛期,施工期间不进行施工导流,通过对现状工作闸门和启闭机进行更换后下闸挡水,库区蓄水,进行输水洞加固及下游建筑物施工。

施工期通过水泵排水,临时费用较小。

方案二缺点:施工期水库需两次降低库水位至2313.0m高程。

方案三优点:①隧洞远离大坝,不会对坝体造成危害;②竖井在岩石山体内,没有冰冻危害。

方案三缺点:建筑物全部需要新建,投资最大。

方案四优缺点:与方案三基本相同,投资较方案三小。

从上述技术经济方面的比较可知,方案三、方案四均为新建输水洞方案,施工工期较长,且投资均比方案一、方案二高。

因此,首先排除方案三、方案四。

方案一、方案二投资相当,但方案一在施工时可能存在对大坝防渗面板造成破坏、对坝体砂砾石稳定造成影响且难以有效消除等问题,不能完全达到除险加固的目的,故排除方案一。

综上所述,方案二能有效地解决水库目前存在的问题,且投资低,因此在设计中将方案二即改建输水洞作为推荐方案进行工程设计。

5、结语
该水库在除险加固方案比选中,考虑到工程存在的问题,通过多种方案比选,最终选定投资小、施工方便、建设周期短的改建输水洞方案,有效解决了水库当前存在问题。

目前,该水库除险加固后已运行,运行状况良好,说明该水库的除险加固方案是可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