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课程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
实验中学谢晓玲
一、教材分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中的第一节的内容,介绍了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几种学说,虽然这节课并不是初中生物的重点章节,但本节的内容具有一定开放性和伸缩性,这给教学增大了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课程标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一定的资料,合适的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生命起源的知识一直是学生感兴趣、想探索的一个问题。
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关于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却不甚清楚。
所以,可以让学生课前分组进行材料的收集,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科学的认识生命的起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尝试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推测。
2.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推测。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PPT课件、、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画图的纸张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通过学生的活动一:发挥想象,描绘出原始地球的情况,并小组内交流,推选出代表上台展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提高了绘画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了人类探索生命起源奥妙的艰辛,体验了进行科学探究要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遵循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不能凭空想象,通过此活动把46亿年前的陌生环境一下子变得熟悉.亲切,更有利于后面内容的学习.理解起来更容易一些,但学生对描述生命起源过程这部分还不太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好方法。
研究生命起源的方法:科学推测
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条件
物质条件:原始大气(水蒸气、氢气、氨、甲
烷、二氧化碳等)
能量条件:紫外线、雷电、高温等
场所条件:原始海洋
海洋化学起源说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