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结合时事热点,组织课堂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深化对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明白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调控。
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明白作为公民,要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市场经济建设。
2.学生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总结课堂学习成果,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指出市场经济的局限性。
4.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的学习内容,确保学生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特布置以下作业: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3.针对学生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误区,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市场机制的运行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5.课堂练习:针对课堂练习中的选择题、问答题进行复习,确保对知识点掌握牢固。
要求:对错题进行整理,分析错误原因,进行针对性复习。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具备了一定的经济理论基础。然而,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核心概念,学生可能仍存在理解不够深入、应用不够灵活的问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能够感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但往往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过于片面,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市场经济的利与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2.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掌握市场经济的概念、特点以及运行机制。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使学生能够阐述市场机制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
2.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供求定理、价格机制等基本经济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提高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
2.理论阐述:结合教材,分析市场经济的优势,如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创新等,同时指出市场失灵的原因,如公共产品、外部性等。
3.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具体案例,如我国电信市场的改革、共享单车的兴起等,让学生了解市场经济的实际运作。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此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具体步骤如下: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
8.跨学科整合:结合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引起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兴趣和关注:
1.以生活实例引入:向学生展示一组关于市场经济的图片,如繁华的商场、股票交易大厅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场景背后的经济原理。
5.思辨训练:组织课堂辩论,让学生围绕市场经济的利与弊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市场经济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7.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实践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引导学生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及政策,了解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敏感性和判断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2.通过对市场经济的实证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问答、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3.实例分析:精选典型案例,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等,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掌握市场经济的运行原理。
4.对比教学:通过对比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缺点,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差异,让学生全面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特点。
2.提出问题:询问学生:“为什么在市场经济中,有些商品价格上涨,而有些商品价格下跌?”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经济学问题。
3.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一章节学习的供求定理、价格机制等基本经济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概念解析:详细讲解市场经济的定义、特点及运行机制,让学生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问答题:给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如“请举例说明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
3.实践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个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方案,如“如何优化学校食堂的菜品供应?”。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知识梳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如市场经济的定义、运行机制、优缺点等。
3.引导学生树立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
4.培养学生对我国市场经济的信心,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激发学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分析市场经济的优点与局限性,以及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调控手段。
3.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设想
为了突破以上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
1.情境创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系列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情境,如购物、投资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市场的作用,从而加深对市场机制的理解。
2.提出问题:给出几个与市场经济相关的问题,如“市场调节资源有哪些局限性?”、“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等。
3.小组讨论: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我将设计以下练习:
1.选择题:设计一些与市场经济相关的选择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3.小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关于市场资源配置的实践活动方案,如模拟市场交易、调查市场供需情况等。
要求:方案具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性,能体现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字数在800字左右。
4.课后阅读:推荐阅读一篇关于市场经济的学术论文或评论文章,提升学生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要求:阅读后撰写一篇读后感,字数在300字左右。
1.思考题: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市场经济的优势与局限性,并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字数在300字左右。
2.案例分析: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如电商平台的竞争、共享经济的发展等,分析其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及政府的作用。
要求:分析深入,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字数在500字左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明白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调控。
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明白作为公民,要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市场经济建设。
2.学生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总结课堂学习成果,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指出市场经济的局限性。
4.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的学习内容,确保学生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特布置以下作业: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3.针对学生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误区,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市场机制的运行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5.课堂练习:针对课堂练习中的选择题、问答题进行复习,确保对知识点掌握牢固。
要求:对错题进行整理,分析错误原因,进行针对性复习。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具备了一定的经济理论基础。然而,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核心概念,学生可能仍存在理解不够深入、应用不够灵活的问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能够感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但往往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过于片面,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市场经济的利与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2.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掌握市场经济的概念、特点以及运行机制。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使学生能够阐述市场机制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
2.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供求定理、价格机制等基本经济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提高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
2.理论阐述:结合教材,分析市场经济的优势,如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创新等,同时指出市场失灵的原因,如公共产品、外部性等。
3.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具体案例,如我国电信市场的改革、共享单车的兴起等,让学生了解市场经济的实际运作。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此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具体步骤如下: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
8.跨学科整合:结合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引起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兴趣和关注:
1.以生活实例引入:向学生展示一组关于市场经济的图片,如繁华的商场、股票交易大厅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场景背后的经济原理。
5.思辨训练:组织课堂辩论,让学生围绕市场经济的利与弊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市场经济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7.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实践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引导学生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及政策,了解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敏感性和判断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2.通过对市场经济的实证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问答、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3.实例分析:精选典型案例,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等,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掌握市场经济的运行原理。
4.对比教学:通过对比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缺点,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差异,让学生全面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特点。
2.提出问题:询问学生:“为什么在市场经济中,有些商品价格上涨,而有些商品价格下跌?”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经济学问题。
3.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一章节学习的供求定理、价格机制等基本经济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概念解析:详细讲解市场经济的定义、特点及运行机制,让学生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问答题:给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如“请举例说明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
3.实践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个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方案,如“如何优化学校食堂的菜品供应?”。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知识梳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如市场经济的定义、运行机制、优缺点等。
3.引导学生树立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
4.培养学生对我国市场经济的信心,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激发学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分析市场经济的优点与局限性,以及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调控手段。
3.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设想
为了突破以上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和方法:
1.情境创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系列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情境,如购物、投资等,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市场的作用,从而加深对市场机制的理解。
2.提出问题:给出几个与市场经济相关的问题,如“市场调节资源有哪些局限性?”、“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等。
3.小组讨论: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我将设计以下练习:
1.选择题:设计一些与市场经济相关的选择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3.小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关于市场资源配置的实践活动方案,如模拟市场交易、调查市场供需情况等。
要求:方案具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性,能体现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字数在800字左右。
4.课后阅读:推荐阅读一篇关于市场经济的学术论文或评论文章,提升学生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要求:阅读后撰写一篇读后感,字数在300字左右。
1.思考题: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市场经济的优势与局限性,并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字数在300字左右。
2.案例分析: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如电商平台的竞争、共享经济的发展等,分析其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及政府的作用。
要求:分析深入,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字数在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