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一下册-6.1 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学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第六章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学案)
一,知识复习回顾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什么是化学平衡移动?
二,新知识的导入
2,那影响化学平衡又有哪些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活动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实验对象1:FeCl3+ 3KSCN Fe(SCN)3+ 3KCl
棕黄色血红色
配置溶液:往小烧杯中加入20毫升水,滴入3滴1摩尔/升的FeCl3和3滴1摩尔/升的KSCN ,并用玻璃棒搅拌。

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验:
实验现象平衡移动方向
再滴入3滴1摩尔/升的FeCl3
再滴入3滴1摩尔/升的KSCN
4,实验对象2:Br2 + H2O HBr + HBrO
往溴水溶液中加入碳酸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结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__反应方向移动。

5,考考你的推理能力
已知: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推测:增大生成物的浓度, 平衡向_____________移动
减小反应物的浓度, 平衡向_____________移动
6,生活中的化学平衡一:
能否利用此规律造福与人类呢?讨论:
广告所说是否有道理?如果不刷牙,会怎样?_____________
如果使用含氟牙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含氟牙膏和防止龋齿中的化学平衡:
脱矿
Ca5(PO4)3OH(S)5Ca2++ 3PO43-+ OH-
(牙齿表面的釉质)矿化
OH- + H+2O(食物残渣分解成酸性)
Ca5(PO4)3OH + F- Ca5(PO4)3F (更稳定)+ OH-
四,探究活动2
7,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我们假设:温度升高,平衡向________移动
学生实验:温度对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平衡的影响
2NO2N2O4+Q
(______色)(_______色)
现象记录(表格2):
实验条件变化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放入热水中温度___平衡向__反应方向移动(即__的方向)
放入冷水中温度___平衡向__反应方向移动(即__的方向)
结论:从上面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____方向移动,反之,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___方向移动.
8,生活中的化学平衡二:
已知油脂在水中发生微弱的水解:
(RCOO)3C3O5 + 3H2O3RCOOH(可溶于水)+ C3H5(OH)3(可溶于水)—Q 油脂高级脂肪酸甘油
问:如何增大油脂的水解程度?讨论有哪些方法。

再问:是冷的还是热的碱溶液去污效果好?
已知:纯碱碳酸钠在水中水解呈碱性
Na2CO3+ H2O NaHCO3+ NaOH —Q
五:探究活动3
9,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仔细观察实验颜色的变化)
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2NO2(g)N2O4(g)
实验条件现象(颜色变化)现象变化的原因
增大压强红棕色
减小压强红棕色
结论:增加气体的压强,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反之,减少气体的压强,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

10,生活中的化学平衡二:
已知啤酒、碳酸型饮料中存在如下平衡:H2O + CO2 (g) H2CO3,问怎样可以使饮料中有更多的二氧化碳溶解于其中?
六:归纳与整理
反应条件改变化学平衡移动方向
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
减少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
压强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温度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注意:压强变化一般只对有气体物质参加或有气体物质生成的反应产生影响)
[总结]
勒夏特列原理:
七:学以至用
11,身体内的化学平衡:
煤气中毒病人血液中的化学平衡: CO(g)+Hb(O2)O2(g)+Hb(CO)
应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讨论,煤气中毒后应采取哪些抢救措施。

12,能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观点看世界
事物都有保持和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

事物的发展方向总是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

因此,在所有的化学领域中无一不渗透着平衡的原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物理学、生物学、甚至在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中亦蕴藏着许许多多的平衡。

那你能否举出一些实例来,并加以说明?
八,练习
13,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HIn(溶液)H+(溶液)+ In-(溶液)
红色黄色
浓度为1摩尔/升的以下各溶液(1)、盐酸,(2)、碱石灰,(3)、NaCl(溶液),
(4)、NaHSO4(溶液),(5)、NaHCO3(溶液),(6)、氨水其中能使指示剂变色的是()(A)、(1)、(4)、(5),(B)、(2)、(5)、(6),
(C)、(1)、(4),(D)、(2)、(3)、(6)
14,乙酸蒸气能形成二聚分子
2CH3COOH (气)(CH3COOH)2(气)+ Q
现欲测定乙酸的分子量,应采取的条件为()
(A)、高温高压(B)、低温高压(C)、低温低压(D)、高温低压
九:课后作业:1,书本P54思考与复习
2,化学练习部分6.2
3,继续寻找生活中的化学平衡的资料,并加以分析;以及勒夏特列原理在
其他平衡中(如物理学、生物学、甚至在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应用,
举例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