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影像——泌尿系统执业医师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尿系统&肾上腺总论】
目的要求
1.熟悉泌尿系统与肾上腺的X线检查方法,了解CT、MRI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

2.掌握泌尿系统与肾上腺正常X线表现。

3.熟悉几个常见病的典型X线/CT表现:肾与输尿管结石、肾结核、肾癌;膀胱结石;肾上腺增生、嗜铬细胞瘤、无功能性腺瘤(自学)
思考题
1.肾与输尿管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价值及临床应用?
2.肾与输尿管结石的X线表现?
3.肾癌的CT表现?
【肾脏、输尿管、膀胱】
第一节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一、腹部平片:主要显示泌尿系统阳性结石和钙化;可观察肾大小、形状和位置
二、尿路造影检查
1.排泄性尿路造影(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
①清晰显示肾盂、肾盏内腔的微细改变;②可显示输尿管及膀胱内腔形态;③了解肾功能情况
2.逆行性尿路造影(retrograde urography):向膀胱、输尿管注入造影剂。

用于尿路梗阻性病变,明确梗阻部位。

3.膀胱及尿路造影:逆性膀胱造影的重要性
三、DSA:主要用于检查肾血管病变,是诊断肾动脉病变(如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瘤)的金标准
①腹主动脉造影(abdominal aortography)
②选择性肾动脉造影(selective renal aortography)
四、CT——最主要最常用方法
①不仅能显示肾盂、肾盏及膀胱内腔,还能显示肾实质层及膀胱壁
②肾周筋膜及邻近器官的显示
优势:分辨率高、无重叠、重建、无创
方法:平扫、增强、CTA、CTU
五、MRI
优势:显示解剖结构逼真,在显示病变内部结构、肿瘤的侵犯及转移、肿瘤的分期等方面均优于CT 特点:肾呼吸动度小,图像清晰;可分辨皮质,髓质
优点:无创,无造影剂,无射线
*磁共振尿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
第二节正常影像解剖
(一)正常X线表现:
【肾脏】
位置:八字状位于脊柱两侧,肾脊角15~25°,侧位时双肾影与脊柱重叠
形态:豆状,肾门处稍内凹
大小:长12~13cm、宽5~6cm
密度:密度均匀,略高于肾周脂肪密度
【输尿管&膀胱】通常不能显示
(二)正常尿路造影表现:排泄性&逆行尿路造影表现相似,逆行尿路造影注射压力过大可造成对比剂肾内返流【肾脏】
实质:显影密度均匀,双侧一致髓质:肾锥体(10~20个)—肾乳头肾盂:肾大盏(2~4个),肾小盏(6-14个)1.反映正常排泄功能
1~2min :肾实质显影2~3min :肾盂、肾盏开始显影15~30min :肾盂、肾盏显影最浓2.显示肾盂、肾盏形态
肾小盏:分为体部和穹隆部肾大盏:分为顶、颈和基底部肾盂:形态差异大,常见分支型、壶腹型
【输尿管】
①位置及走行:腹段(与肾盂相连)盆段(略向外行后内行入膀胱)壁内段(由外上向内下入膀胱壁)②三个狭窄:①与肾盂相连处②通过骨盆缘处③膀胱入口处
③造影表现:长25cm 左右的光滑细条状致密影,常有折曲,3~4mm 宽
【膀胱】形态随充盈程度而改变
①充盈量少—扁平袋状,边缘呈波浪状
②充盈量多—圆形、卵圆形等,外缘平整光滑,横置于耻骨联合上方
(三)正常肾动脉造影表现:
(四)正常CT 表现:
平扫
增强
肾脏
①肾实质:呈圆形、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边缘光滑,不能区分髓质&实质
②肾门:内凹,指向前内,肾A 、V 呈软组织密度
③肾窦:脂肪密度,其内肾盂呈水样低密度
④前肾旁间隙、肾周间隙、后肾旁间隙
①皮质期(30~90s ):皮质明显强化,部分伸入实质内形成肾柱,髓质呈低密度,皮髓质分界清楚②实质期(90~120s ):1分钟左右,髓质开始增强;2分钟后髓质强化略高于皮质;皮髓质分界不清晰③肾盂期(5~10分钟):实质强化程度↓,肾盂肾盏明显强化
输尿管腹段输尿管呈点状软组织密度影,
位于腰大肌前方
增强扫描排泄期呈点状高密度影
膀胱充盈的膀胱呈圆形、椭圆形或类圆
形均匀水样低密度,膀胱壁呈厚度
均一的薄壁软组织密度影
增强膀胱壁强化,延迟期膀胱内可见高密度对比剂影
(五)正常MRI表现:
1.肾脏:
肾皮质肾髓质肾窦脂肪组织
T1WI高信号低信号高信号
T2WI较高信号较高信号高信号
2.输尿管:T1WI呈点状低信号
3.膀胱:膀胱内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膀胱壁与肌肉信号类似
4.MR尿路成像(MRU):其表现类似排泄性尿路造影(IVP),但稍欠清晰。

第三节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一、X线检查的异常表现
1.异常钙化:主要为尿路结石(肾盂结石为珊瑚状,肾癌钙化为散在的点状,肾结核钙化为点状或全肾钙化,肾囊肿和肾动脉瘤钙化呈弧线状)
2.肾影位置、大小和轮廓改变:可大致观察,需进一步CT检查
二、X线尿路造影的异常表现
1.肾实质显影异常:
①不显影(常见于肾积水)②显影浅淡(常见于肾功能减退)③显影增强(常见于输尿管梗阻)
2.肾盏、肾盂的牵拉和变形:常见于肾内肿块
3.肾盏、肾盂破坏:变现为肾盂肾盏边缘不光整,见于肾结核、肾癌
4.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内充盈缺损:常见于结石、肿瘤等
5.肾积水、输尿管积水和巨膀胱:表现为扩张明显,常见于肿瘤、结石、血块或炎性狭窄引起的尿路梗阻所致
6.膀胱输尿管返流:逆行膀胱造影时显示
肾盂肾盏受压变形肾盂肾盏破坏输尿管扩张、积水输尿管充盈缺损
三、肾动脉造影的异常表现
1.动脉狭窄:常见于动脉粥样斑块
2.动脉瘤:血管囊状、梭形扩张
3.动脉血栓、栓塞:血栓表现为充盈缺损,栓塞表现为肾动脉或分支及其供血区肾实质不显影
4.动脉扭曲变形:多见于血管肿瘤
四、CT检查与MRI检查的异常表现
1.肾脏:
(1)肾脏位置、大小、数目和形态异常:见于先天发育异常,如旋转异常、数目异常、形态异常、位置异常等
(2)肾实质异常:主要为肾实质肿块
(3)肾盏和肾盂异常:钙化灶,肾盂肾盏扩张积水,肾盏肾盂内肿块
①CT呈高密度钙化影,MRI的T1WI和T2WI上皆呈极低信号灶——见于肾结石。

②肾盏肾孟扩张、积水:肾盏肾盂扩张,CT呈水样低密度,MRI的T1WI和T2WI分别呈低信
号和高信号,信号强度类似游离水——一般为下方尿路梗阻所致。

③肾盏肾盂内肿块:肿瘤或血块在CT上均呈软组织密度,前者有强化。

肿瘤在TI和T2上分别呈高于和低于尿液信号,有强化。

2.输尿管:扩张、积水
(1)梗阻性扩张积水:梗阻上方输尿管增粗,CT呈水样低密度,TI低信号、T2高信号
(2)非梗阻性扩张积水:输尿管全程增粗,CT呈水样低密度,TI低信号、T2高信号
3.膀胱:①膀胱壁增厚——炎症/尿道梗阻,局限性增厚多见于膀胱肿瘤
②膀胱肿块——肿瘤和血块,在CT上呈软组织密度,前者有强化;膀胱结石在CT上呈钙化高密度
【肾上腺】
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CT、MRI
二、正常影像解剖和常见变异
(一)正常CT表现
1.平扫
(1)位置:肾上极前内侧
(2)密度:均匀软组织密度
(3)形态:倒V或倒Y型
(4)大小:肾上腺侧支厚度小于10mm
2.增强:均匀强化,仍然不能分辨皮质髓质
(二)正常MRI表现
1.平扫
(1)形态、位置、大小:同CT
(2)信号:T1WI、T2WI类似肝实质信号,低于周围脂肪
2.增强:均匀强化
【泌尿系统与肾上腺疾病】
第一节泌尿系统结石
(一)检查方法:
1.X片摄片:阳性结石
2.造影:阴性结石、结石定位、肾功能、泌尿系统积液
3.CT:小结石检出、定位准确、肾功能
4.超声
(二)KUB(X片摄片)表现
1.肾结石(renal calculus):圆形、三角形、珊瑚形、桑葚状高密度影
2.输尿管结石(renal calculus):长轴与输尿管行经相适应的高密度影,近侧输尿管肾盂多伴发积水
3.膀胱结石(calculus of urinary bladder):较规则的高密度影;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三)尿路造影表现:表现为充盈缺损
①可进一步明确结石部位
②了解肾功能(有无梗阻及其程度)
③明确有无阴性结石
(四)CT检查表现:高密度结节CT值>100HU不同于出血
①对结石的分辨率比平片高
②可发现阴性结石及鉴别诊断
第二节泌尿系统肿瘤与肿瘤样病变
一.肾囊肿
(一)肾单纯性囊肿(renal cyst)
1.X线:造影可正常或肾盂、肾盏受压
2.CT和MRI:
①单个或多个圆形、边缘光滑的水样低密度灶,
MRI水样信号
②壁薄,可有钙化
③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
(二)多囊肾(polycystic kidney)
1.X线腹平片:表现双侧肾影增大,与肾积水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肾脏增
大不能区别。

2.IVP:双侧肾盂肾盏拉长、变形,呈“蜘蛛足”样。

3.CT与MRI表现
①双侧肾脏增大,肾内布满大小不一的圆形、类圆形水样密度(T1低信号,
T2高信号)囊。

囊内出血时,部分囊内密度可增高(等、高、低信号)
②增强扫描:囊间肾实质正常增强,囊壁无明显增强,分泌期囊内无对比
剂进入
二.肾脏肿瘤
(一)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
思考题:
肾细胞癌的CT、MRI诊断要点?
肾细胞癌如何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
肾细胞癌如何与肾盂癌鉴别?
1.概述:肾小管上皮(85%),40岁以上男性多
病理:①多发于上下极,实质内,可有囊变②与相邻肾实质分界较清楚,可形成假包膜③侵犯肾周,筋膜,周围器官④来自肾小管上皮,以透明细胞癌最常见,易出血坏死,常富血供
细胞:透明,梭形,颗粒,混合
转移:局部蔓延,血行,淋巴
2.平片:常见肾影增大,偶见钙化
3.尿路造影:
肾盏受压变形、移位、伸长、狭窄
肾盏封闭或扩张
肾盏聚集或分离
肾盏被侵蚀破坏而边缘不规则
肾盂受压变形、破坏及充盈缺损
4.CT表现:
【平扫】肾实质内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

实质占位,不均匀等/低密度;肿瘤内出现出血、坏死、钙化时则肿块密度不均,内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区;肿瘤有较新的出血时,则肿块内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增强】
多数呈一过性显著强化;动脉期肿瘤非坏死部分多不均匀明显强化;肿瘤内低密度坏死液化区无增强
向肾外侵犯,肾周脂肪密度增高、消失,肾筋膜增厚
肾静脉、下腔静脉可见癌栓
可见肾门、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
5.MRI表现:
①占位效应:轮廓异常,邻近肾盂肾盏受压推移
②假包膜征:低信号环(受压的肾实质/血管/纤维成分)
③信号改变:T1低信号,T2高信号
④强化:不规边/不匀片/轻匀/不强化
⑤血管受累:肾V、下腔V内软组织信号影
⑥增强扫描:血供丰富,早期呈不均匀明显强化,晚期呈相对低信号
⑦肿瘤内坏死液化区T1低信号、T2不均匀高信号;出血灶T1/T2均为斑片
状高信号
6.肾动脉造影
①肾动脉主干增粗,邻近血管受压移位
②病变区肿瘤新生血管及血池
③静脉早显
④实质期肿瘤染色明显
7.诊断与鉴别诊断:
①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含有脂肪成分
②肾盂癌:病变主要位于肾窦区,一般不造成肾脏轮廓改变
③复杂肾囊肿:无明显实性成分
(二)肾盂癌(renal pelvic carcinoma,RPC)多发生于肾盂肾盏内的移行上皮癌,以无痛血尿为主要表现【方法选择】首选静脉肾盂造影;CT为进一步检查方法;超声敏感性也较高;MRI、X片、肾A造影多无价值【影像学表现】
1.X线:无价值。

2.IVP(首选):肾盂肾盏内结节状充盈缺损,形态不规则。

3.CT:肾窦区肿块(肾盂内软组织密度结节),周围肾窦脂肪受压,可侵入临近肾实质。

可出现积水。

增强扫描肿块轻、中度强化,延迟扫描可显示肾盏内的充盈缺损。

(有强化为癌,无强化则为血块或结石)肾盂癌侵犯肾实质,表现为肿瘤与相邻肾实质分界不清,相邻肾实质受浸润破坏。

晚期肿瘤可穿出肾实质侵犯肾周围脂肪或邻近解剖结构
4.MRI:类似于CT。

(三)膀胱癌(bladder carcinoma)主要依靠膀胱镜检查移行上皮癌
1.平片:多无阳性发现
2.膀胱造影:主要表现为腔内大小不一的菜花状/乳头状充盈缺损,基底较宽,局部僵硬,表面轮廓不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