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五年下语文一课一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一、正音字
蓑衣夹岸宿鸟两鬓钧座方隅
二、多音字
()()
夹()宿()
()()
三、区别字
钧()暑()蓑()
钓()置()衰()
均()署()哀()
四、填空
1、《对子歌》节选自()()的《》。
2、对子,或称(),雅称(),是()的词句。
运用()的修辞方法,它()、()、()。
3、溪对(),水对()、军龄对()
五、积累对偶诗句
1、
2、
3、
4、
1——2
一、正音字
艘艘渔船果蔬骤然菱藕万斛珠青烟袅袅菱角石碑河蚌堡湖
二、多音字
()()
堡()蚌
()()
()()
提()乘()
()()
三、区别字
艘()碑()蔬()提()端()聚()
搜()牌()疏()题()瑞()骤()
四、反义词
观赏—沉浸—脱口—沉思—
五、反义词
傍晚—热情—
六、填空
1、一()新月半()活水万()珠一()轮船
2、《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按(),讲述了郑板桥触景生情,即兴创作了“”这幅对联的故事。
3、郑板桥,名()、字()、号()。
()代书画家,(),为()之一,其诗、书、画世称()。
4、对联也称(),它的种类有()、()、()等。
七、积累
1、
——明解缙
2、清郑板桥
3、清林则徐
1——3
一、正音字
偏僻悬挂装束当真文人墨客
二、区别字
赐()悬()辟()束()
锡()县()僻()柬()
三、近义词
装束——偏僻——吩咐——
果然——恰巧——确实——
忙里偷闲——一挥而就——
四、反义词
红火——偏僻——赏赐——忙——
五、照样子写词语
1、鱼虾菱藕:
2、细浪如银:
六、填空
1、《茶酒楼》这篇课文围绕()和()展开故事情节,由此可见,对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艺术,更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2、一幅对联,一般由()、()和()组成。
右侧的称为(),左侧的称为(),上方的称为(),也称()。
3、对联的特点:1、 2、
3、 4、
4、春来花香柳绿,
七、8|思
1、《茶楼趣联》趣之一:
趣之二:
2、对联妙在1、
2、
3、
八、积累
1、《增广贤文》韩愈
2、鲁迅
3、毛泽东
2——1
一、单字解释
1、辅:
2、君:
3、海内:
4、天涯:
5、比邻:
6、无为:
7、占巾:
8、之:
9、五津:
10、宦游人:
11、歧路:
12、城阙:
二、诗意
首:
颔:
颈:
尾:
三、正音
五津城阙宦游蜀州歧路三秦无为四、区别字
宦()涯()辅()
官()崖()铺()
五、填空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的作者是()代文学家(),字(),他与()()()齐名,并称为()。
2、表现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的千古名句是:(
)。
高度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体裁结构形式是(),从内容上是()。
4、项羽灭秦后,将秦弟分为()()()三国,故称()。
六、课后题
9页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胸襟和对友人的()。
充满了对朋友的()和()。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表达诗人面对别离是一种()态度。
2——2
一、解词
1、独怜:
2、深树:
3、春潮:
4、野渡:
5、横:
6、带:
二、诗意
1、前两行:
2、后两行:
三、正音字
独怜滁州黄鹂自横
四、多音字
()
横
()
五、区别字
怜()鹂()渡()舟()
冷()俪()镀()丹()
六、填空
1、《滁州西涧》是()代诗人()写的一首()诗,古诗描绘了作者()时所见的()景色。
2、《滁州西涧》按照从()到()的顺序描写了()()
()()()()()()等景物。
表现了作者()和()。
3、诗人对“涧边幽草”是(),(“”)字最能体现这种情感。
4、诗人对深树上鸣叫的黄鹂是一种()的态度。
因为他()。
5、“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这个动词用的妙,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和()。
6、偏爱幽草,流露出诗人(),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
7、这首诗采用了()的写作手法,以()写(),借()述()。
2——3
一、注释
1、隔:
2、数重:
3、何时:
4、绿:
5、还:
6、波船:
7、泊:
8、一水:
9、一水间:
二、诗意
1、前两行
2、后两行
三、多音字
()()
间数
()()
()()
重还
()()
四、填空
1、《泊船瓜洲》的作者是()朝诗人()。
2、王安石,字(),号()。
北宋杰出的()()()()()之一。
3、本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还可以改为““这几个字。
4、诗人从()出发,在()停留,通过对()的回望,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之情。
五、课后题
1、诗人从()出发渡江,在()泊船停留,将去往(
)赴任。
2、诗的前两行以京口瓜洲两地相隔之短,船行速度之快,表现了作者再次被任命为宰相的(),同时对()的回望,流露出诗人对居住地的()之情。
后两行诗前后巨大的心情反差,也反映了作者此刻既为赴任而高兴,又为复杂的政治担忧,担心改革能否成功的复杂心情。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妙在:具有
也因为这个“绿”字这首诗才有了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4、积累(描写江南风光的诗句)
1、杜牧《江南春》
2、白居易《忆江南》
5、图示
一、注释
1、不值:值:
2、屐齿:
3、扉:
4、应怜:应:怜:
5、小扣:
6、游园不值:
二、诗意
1、前两行
2、后两行
三、正音字
应怜柴扉屐齿苍苔
四、多音字
()()
色苔
()()
五、区别字
扉()屐()扇()履()
六、填空
1、《游园不值》是()朝诗人()写的一首()诗。
2、叶绍翁,字(),号()。
南宋时著名的()诗人,诗歌多写(),尤其擅长()。
3、《游园不值》这首诗中蕴含着“说明具有生命力的美好事物是压抑不住的。
”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描写春景的经典诗句。
4、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描写,借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推测园中万紫千红的满园春色,赞美了满园的春色。
七、积累
1、带“月”字的成语
2、带“春”字的成语
3——1
一、正音字
沸腾栗子唾沫灶房果仁大匙焖饭肿胀米粥搅和塞灌
二、多音字
()()()
匙咽塞()
()()()
三、区别字
沸()栗()呻()唾()拣()
吹()粟()伸()睡()捡()四、近义词
沸腾—惊异—搅合—
呻吟—资格—反抗—
五、反义词
沸腾—浓稠—反抗—
六、解词
呻唤:继续:
益发:不消:
七、填空
1、“束”字第三笔是(注:)
2、“拣”字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
3、《腊八粥》一课选自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半部分。
4、作者围绕腊八粥讲了。
2、作者通过对八儿的描写,从“迫不及待”到“”到“”再到“”写出八儿嘴馋。
3、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煮腊八粥的情态,心情,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
4、本课的线索:。
3——1训练(一)
1、省略号的作用
a、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b、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c、“噗……”锅内又叹了声气。
“哦……”他惊异的喊起来。
()
d、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
e、糖若做多了,它会起锅巴……()
f、锅中的一切,这在八儿,只能猜想……栗子会()
3——2
一、正音字
似的蜡烛营业灯盏僧人牛屎打擦掷骰子
竹篾轱辘卸掉蛤蟆薄薄的凄凉炼阳观
二、区别字
跷()筒()卸()蜡()蔑()宵()翘()简()御()腊()篾()霄()三、多音字
()()()
屏糊扎()
()()()
()()
铺系
()()
四、近义词
吉利—凄凉—必需—
五、反义词
吉利—欣喜—简单—
六、填空
1、《故乡的元宵》是()的一篇()的(),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
2、本文写作特点是()。
略写:()()()();详写:()()()()()等。
4——1
一、正音字
压力串着瓦砾棱角啮掉漩涡丑陋细腻稀罕
二、多音字
()()
旋壳
()()
三、区别字
即()砾()誉()腻()踢()涡()既()烁()誊()赋()惕()锅()拆()折()
四、近义词
稀罕—围拢—荣誉—寻找—
折磨—可怜—破烂—玩耍—
五、反义词
荣誉—围拢—稀罕—破烂—
光洁—体面—起伏—
六、填空
1、《一只贝》是一篇现代()故事,作者是()文章讲述了一只贝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磨制成一颗晶莹的珍珠的故事,赞美了(
)。
2、这篇课文采用()的写法,赞扬了这只贝(
)的精神
4——2
一、正音字
浓缩逮住扳机狩猎朝圣瞅见颤抖沉甸甸蹊跷
巡视忐忑皮靴羚羊慈善驮运胸膛
二、多音字
()()
逮朝
()()
()()
藏劲
()()
三、区别字
跪()扳()猎()帐()晰()桅()板()腊()怅()淅()鞋()栽()觐()
靴()裁()勤()
()()
杈扒
()()
四、近义词
浮现—惩罚—不由自主—忐忑不安—
救济—凤毛麟角—心甘情愿—
乞求—朝觐—
五、反义词
浓缩—惩罚—心甘情愿—强人所难—
凤毛麟角—忐忑不安—沉甸甸—
犹豫—蹊跷—沉睡—
六、填空
1、凤毛麟角指的是()的毛()的角,比喻(
)。
2、老猎人的情感变化:先是发现猎物的()看见藏羚羊跪拜的()、(),打死藏羚羊后的(),开膛破肚时的()。
3、“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这个句子是(),是()。
4、“乞求的眼神”是对藏羚羊()的描写,写出了藏羚羊的()以为对小藏羚羊()。
5、“望、冲、跪”是对藏羚羊()的描写。
进一步表现了藏羚羊对小藏羚羊()。
6、“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这句是作者的议论,点明全文的(),升华文章的主题,突出()。
4——3
一、正音字
憨涩攲枕瞥见屏息雏鸟花丛寻觅婉转阙疑
蹒跚产卵弱不禁风
二、多音字
()()
阙禁
()()
三、区别字
玲()婉()卵()玫()觅()伶()碗()卯()枚()觉()涡()竟()憨()
蜗()竞()敢()
四、近义词
牵挂—婉转—蓬松—破坏—
朦胧—忙碌—消息—茫然—暂时—
五、反义词
偶然—鲜明—蹒跚—忙碌—
朦胧—弱不禁风—
六、解词
玲珑:
婉转:
弱不禁风:
阙疑:
欹枕倾听:
幕天席地:
开阔豁达:
憨涩:
无可苗条:
七、填空
1、《和小鸟最相亲爱》是()的一篇()。
本文节选自冰心的《山中杂记》的第十篇——()。
2、冰心原名(),现代著名()、()。
3、“我们幕天席地的生涯之中,和小鸟最相亲爱。
”这句话()()。
4、这篇课文运用()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课后题
5、“亲爱”表示()。
“最相亲爱”说明作者对小鸟的喜爱之情已经达到了无以伦比的程度。
“和小鸟最相爱”是作者对自己喜爱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的概括。
以此为题表明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突出了作者的情感。
一个“和”字充满了辅以“最相亲爱”则使全文洋溢着
6、这句话是作者对自己喜爱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的概括。
作者要告诉我们:
4——4
一、正音字
停泊一拨树梢一株闲暇榕树船桨纠正狭窄大概
不可计数应接不暇缝隙簇拥
二、区别字
概()暇()榕()桨()
溉()瑕()溶()浆()
慨()遐()容()奖()
三、近义词
缝隙—大概—颤动—陆续—
逼近—茂盛—不可计数—应接不暇—
四、近义词
天堂—静寂—茂盛—不可计数—
五、多音字
()()
缝盛
()()
六、解词
不可计数
应接不暇
七、填空
1、《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的作品。
2、作者()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在傍晚时分他()看到鸟,
重点描写了(),()的大榕树。
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他见到了()的热闹情景。
3、“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第二个“鸟的天堂指”()。
4、“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了鸟的姿态。
专写一只画眉鸟采用(、
)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他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境。
5、《鸟的天堂》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的情景感受
()。
展现了一派美丽冻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许。
5——1
一、注释
1、题西林壁:
2、横看:
3、侧:
4、缘:
5、面目:
6、识:
二、诗意
前两行:
后两行:
三、填空
1、《题西林壁》是宋朝诗人()的一首()这首诗概写()的总体印象启迪人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
2、苏轼,字(),号()北宋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弟()合称“()”。
3、《题西林壁》前两行写了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处在()、()、()()不同的位置观看()的感觉。
实写()
4、后两句诗(),谈()
5——2
一、正音字
铁铸坚韧似乎耽搁文殊院偎傍摇曳悬崖动弹坚劲
描摹小阜石髓窈窕娉娉婷婷
二、多音字
()()()
蔓弹强
()()()
三、区别字
摹()停()铸()偎()砂()幕()婷()筹()喂()沙()谛()绵()阜()
啼()棉()卓()
四、近义词
强迫—臆测—描摹—
囫囵—坚劲—谛视—
特色—团结—耽搁—
五、反义词
臆测—团结—软弱—
六、解词
囫囵:
臆测:
不可思议:
谛视:
小阜:
窈窕:
娉娉婷婷:
挺秀:
坚韧:
丘壑:
描摹:
七、填空
1、《黄山松》是()先生的一篇(),主要写黄山特色之景()。
2、“石上生,石罅生、石缝生”说明黄山松生存(),生存之艰难,赞美黄山松具有()。
3、“显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于丘壑中,而一心倾向着阳光。
”这句话写出了黄山松()的特点。
作者借物抒情,根据黄山松的奇特姿态想到它的()。
4、“紧密”“偎傍”刻画出()枝条相靠,紧密连接的形态。
5、用一句话来描写黄山松的特点。
6、黄山以()()()()“四绝”著称于世。
7、作者通过对黄山松特点的描写表达了对黄山松()()和
()的思想感情。
5——3
一、正音字
长堤戛然耸拔阳朔符合颠簸清澈玉簪剑戟菩萨
洞穴竹笋迂回平仄
二、多音字
()()()
曾吐簸
()()()
三、区别字
窍()朔()拱()瓣()峨()邑()窃()塑()哄()辫()蛾()色()玫()枚()
四、近义词
宛如—秀丽—千奇百怪—
耐人寻味—举世无双—评价—
五、反义词
迂回—耐人寻味—靠拢—
举世无双—独自—光滑—
六、填空
1、唐代大诗人韩愈以(),()的诗词赞美如仙似画的漓江。
()
2、作者引用(),(),()来体现桂林山水的特点。
3、南朝诗人()描写桂林独秀峰的诗句:(),()。
意思是(
)郛:()邑:()
6——1
一、正音字
烟囱羡慕棕榈脸颊桅杆家禽佩服瀑布
二、多音字
()()()
露差薄()
()()()
()
坊
()
三、区别字
埃()坊()赞()娱()桅()
挨()防()攒()误()诡()
四、近义词
耸立—枯萎—低微—怜悯—讲究—
称赞—钦佩—悲哀—敏捷—
五、反义词
失意—显贵—怜悯—钦佩—讲究—
六、填空
1、《快乐王子》是()著名童话作家()的一篇()故事,他讲述了王子与燕子()的故事。
揭示了()与()的真正意义。
2、栉()比:
3、“贴切”的意思是()、()。
4、“燕子、燕子、小燕子”王子要求说,“你难道不能陪我过一夜么?”这句在文中反复出现()次,以()和()的语气表现快乐王子请求小燕子留下来的那种()的心情,展现的是快乐王子()、()的美德和()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5、对裁缝和孩子、年轻人、小女孩的()、()、()方面的描写,突出表现()、()、()的社会现实。
6、善良的王子和忠诚的燕子用生命诠释了快乐的真谛:
6——2
一、正音字
金属污秽崇拜僧侣熔点纸屑花瓣附和
二、区别字
啄()载()拆()榕()瓣()
琢()栽()折()熔()辨()
三、近义词
污秽—附和—没精打采—
四、反义词
崇拜—附和—没精打采—
苍白—老实—
五、填空
1、《快乐王子》进一步揭示了(),()的意义,通过写王子和燕子“舍生取义”的结局告诉我们:()
2、有钱人和穷人生活的巨大差距,作者运用()的手法,强烈的表现了(),深刻揭示了穷人生活的(),()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穷人的同情。
3、真正的幸福(
)
6——3
一、正音字
搀和泄露澄清拐杖血统倔强强调倔孩子应和罕见口头禅()()()
倔粘澄
()()()
三、区别字
恼()蹲()澄()拔()褐()脑()遵()橙()拨()喝()搭()掺()庞()
塔()渗()庆()
四、近义词
继续—调解—澄澈—吩咐—
对付—满意—白搭—
五、反义词
持续—不假思索—惊慌失措—温柔—
泄露—庞然大物—莽撞—
小心翼翼—罕见—公开—
六、解词
庞然大物:
锦囊妙计:
七、填空
1、《“小不小”施努策尔》是德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的童话作品,选自《沃尔夫童话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的小兔子形象,通过这一形象引导小读者
2、故事中大量运用了()()等修辞方法。
3、故事中还充分运用了()()()()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7——1
一、正音字
杜鹃凝望偏僻轻盈双眸一幅痴心茸毛诚挚娇嫩
二、区别字
绢()闹()镶()疑()幅()裙()鹃()闯()壤()凝()副()群()三、近义词
广阔—诚挚—凝望—尽情—向往—
四、反义词
轻盈—偏僻—娇嫩—诚挚—
实现—追随—激动—歪歪斜斜—
五、填空
1、《会飞的蒲公英》是一篇(),采用()的手法,写了山里的母亲对孩子的()。
2、文章以()与()的联系为主线连缀成篇。
3、蒲公英象征的不仅仅是作者自己,而是()。
4、文中出现三条线索:1、2、
3、
7—— 2
一、正音字
抗菌素抠出病例流涕迟钝苛求掷地锥子衷心纤细
冤枉恶劣教诲充裕恩惠
二、区别字
隐()衷()纤()枉()诲()稳()衰()迁()汪()悔()沧()冤()
沦()冠()
三、多音字
()()
纤奔
()()
四、近义词
恩惠—()冤枉—教诲—
迟钝—承受—限制—威胁—
无动于衷—高屋建瓴—休养生息—
五、反义词
虚怀若谷—沧海桑田—休养生息—
迟钝—磊落—
六、解词
高屋建瓴:
教诲:
虚怀若谷: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教条:
七、课文填空
1、《自信第一课》作者是(),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的事。
2、通过对老先生的()()()等语言描写。
刻画了一位(
)()()()()的学者形象。
3、从这件事中,作者认识到了老先生()的气量和真正医生应有的()品格。
4、《自信第一课》是毕淑敏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
)
7——3 一、正音
憎.恨给予
..
..探索.恶劣.共享.憎恶
二、多音字
给约
三、近义词
未来——憎恨——探索——
消灭——保卫——保持——
四、反义词
憎恨——保卫——给予——
洁净——提高——消灭——
饥饿——
五、区别字
赠()增()享()持()具()憎()曾()亨()特()惧()编()
遍()
篇()
扁()
六、填空
1、《儿童和平条约》是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儿童代表共同签订的一项,表达了世界儿童的美好愿望。
2、课文开头点明了,接着表达了他们对
憎恶和对的向往。
最后提出全世界儿童为了
的做法和希望。
3、课文看似一篇简单的,细细读过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含义深刻的。
让我们认识到:
4、足够的食品:
遍地的彩虹:
不朽的生命:
8—1
一、正字音
街市缥缈甚至灯笼
二、多音字
笼〈奇〈
三、区别字
街()缈()缥()慓()衔()渺()漂()飘()
四、近义词
陈列-——闲游——宽广——定然——珍奇——此刻——五、反义词
缥缈——定然——闲游——宽广——
六、填空
1、《天上的街市》是()先生所写的一首()诗。
2、诗歌通过丰福的()和()描绘了一幅()、()的天上街市图。
表现了诗人虽身处()社会,却心怀对光明与理想的坚定信念,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与()。
3、第一小节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由现实中的()联想到(),再由天上的()联想到()。
4、“那朵流星”中的()字用的好,生动的定出了
()。
七、解词
缥缈:
珍奇:
突然:
不甚:
8-2
一、正音
缄默说破忍受灾祸
二、多音字
着{ 背{
三、近义词
说破- 突然- 缄默- 铁树开花-
四、反义词
铁树开花- 缄默-
五、解词
缄默:
铁树开花:
六、填空
1、《一句话》是我国著名诗人()先生所写的一首()。
这首诗()集()及()于一体,揭露了黑暗现实对民意的压制,暗示了(),强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2、
(1)、象征着()。
(2)、火山的缄默:指缄默的中国民众,暗示了(
)。
(3)、霹雳:象征()。
(4)、青天里一个霹雳:隐喻()。
3、“铁树开花”用来比喻(),虽然会来之不易,但终
究会成为事实。
4、“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形象刻画了(
)企图极力维护自身统治所带来的恐惧和畏惧。
5、开头第一句是(),反映了()
的黑暗现实。
通过“祸”与“火”的()和(),揭露(
)也预示着()。
8—3摇篮歌
一、正音字
拂.尘安卧挨
..着炭.火哼.唱蚯.蚓.
二、多音字
()()()
挨结漂()
()()()
三、区别字
温()舱()醉()哼()丘()
蕴()舰()碎()烹()蚯()
四、近义词
寒冷——温风——
五、反义词
起——寒冷——
六、填空
1、《摇篮歌》是一首,作者。
2、这首诗按的顺序分别描写了四个季节里
的情景。
3、安卧的意思是:
4、“睡呀,宝宝”。
这句话在全诗中。
充分表现了母亲在哄孩子入睡时的那份,给人一种的感受。
5、《摇篮歌》分别是在、、
、哼唱的。
9—1
一、正音字
求饶官绅媳妇漂流催债漂浮眼睁睁灌溉开凿
渠道磕头猎豹妇女
二、区别字
娶()灌()饶()淹()席()漳()
聚()罐()浇()掩()度()障()三、近义词
荒芜—打扮—管理—收成—满意—
迎接—提心吊胆—()人烟稀少—
四、反义词
沉—稀少—年轻—荒芜—麻烦—
开凿—提心吊胆
五、解词
提心吊胆
面如土色
六、填空
1、《西门豹》改编《史记、滑稽列传》是一个流传的()故事,也是一篇(),文章体裁属于()。
2、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做了()()()几件事,刻画了一个()()()()()的地方官形象,赞扬了()的精神。
3、西门豹的语言简洁明快,充分表现了西门豹做事的()和()。
4、西门豹惩治官绅和巫婆运用的方法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动声色,假戏真做”
5、“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这一句话是(),实际上说()。
6、“送送新娘”(),西门豹是想去惩办巫婆和官绅,而且计划在胸。
9——2
一、正音字
猜忌讥讽轻蔑输赢调换锣鼓髌骨
二、多音字
()
丧()
三、区别字
忌()败()蔑()赢()讥()
忘()贩()茂()羸()饥()四、近义词
挖苦—轻蔑—夸耀—疑惑—
垂头丧气—胸有成竹—()
五、反义词
失败—扫兴—疑惑—
垂头丧气—()目瞪口呆—离开—
六、解词
反唇相讥
讳疾忌医
目瞪口呆
得意洋洋
胸有成竹
七、填空
1、《田忌赛马》改编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讲述了()时期,齐国大将()与()赛马,在()的帮助下()的()故事。
2、课文赞扬了孙膑()()()的精神,其“巧变制胜”《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李代桃僵”
3、《田忌赛马》按()顺序以()为线索,写了()赛马的经过。
4、第二次赛马,田忌取胜的原因:孙膑巧妙的变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可见孙膑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9—3宴子使楚
一、正音字
囚.犯拱.手枳.乘.侮.辱.吩.咐.盗.贼.
赔.礼敝.国淮.南
二、区别字
柑()赔()侮()酒()尊()
甜()陪()诲()洒()遵()
囚()盗()贼()
因()姿()戒()
三、近义词
招待——侮辱——规矩——欺骗——
四、反义词
侮辱——故意——
五、填
1、《晏子使楚》改编自(),它讲了齐国大夫()出使(),楚王()次侮辱晏子,晏子巧妙(),维护国家()的故事。
2、课文按()顺序,围绕()与()的线索展开的,表现了晏子的()。
3、整件“使楚”事件,第一个故事是(),第二个故事是(),第三个故事是()。
4、文中有五次写到人物“笑”,楚王有()次,第一次初见晏子,冷笑一声,这一笑尽显楚王对晏子的(),第二次面对晏子滴水不漏地回击,他无言以对,只好陪着笑,以笑来掩饰自己的()。
第三次是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嘲笑齐国人做贼没出息”,表面上态度不尖锐,实上是()。
另外两次“笑”,一次是(),看出晏子(),一次是()得意洋洋的笑起来,说明大臣()。
5、对晏子和楚王的评价:
晏子是一个()()()()的人。
楚王是一个()()()()的人。
6、晏子名(),字(),()时()正卿,在我国劳动人民心目中是()的化身,他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为世人所称道,战国时有人将他的言行编写《》一书。
7、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
8、街上的行人肩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9、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
()
10、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
11、《西门豹》的“”。
《田忌赛马》的()。
《晏子使楚》的()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10——1
一、注释
1、患:
2、诲:
3、人:
4、汝:
5、不己知:
6、是知也:
7、故:
8、新:
9、贤:
10、自省:
11、齐:
二、译文
1、为人所世:
2、学习态度:
3、学习方法:
4、修身养性:
三、填空
1、《论语四则》选自()家经典著作《论语》属()()体。
全文()则语录,是流传千古影响广泛的()。
2、课文包括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如:()()()()
3、孔子,名(),字(),我国()末期的()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4、《论语》拼音:()以()为主,“沦”是()的意思,“语”是()。
10——2
一、区别字
兼()取()欲()熊()亦()
廉()职()浴()能()赤(
二、近义词
亦——欲——故——思——患——
三、反义词
取——生——内——
四、解词
欲:
得兼:
亦:
舍生取义:
五、填空
1《舍生取义》节选自《》是一篇(),也是一篇富含哲理的()。
课文论证了()和()之间的关系。
2全文共四句话,前两句以“”和“”设喻,后两句直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3孟子,名(),字(),是()时期(),(),()家代表人物。
地位仅次于(),被后人尊称为“”。
4《孟子》与《》《》《》合称“”。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句话表明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
11-1积累
一、正音
共享赐给分歧蒙受友谊歌颂贡献
二、区别字
泣()颂()歧()普()
粒()硕()枝()晋()
三、近义词
恩泽- 圣洁- 充满-
高贵- 团结- 灿烂-
四、反义词
团结- 高贵- 分歧-
热情- 灿烂-
五、多音字
蒙
六、填空
1、《欢乐谷》是()国作家(),1785年在( )写的一首(),题目中的“颂”为一种文体,即(),意为()。
2、是个《欢乐颂》歌颂(),宣扬了()的理想,或表现了()的思想。
3、诗歌第一小节写法上的特点:()。
4、“普世众生共欢乐”中“共”字体现了作者所描写的欢乐所具有的(),这种欢乐是“众生”所拥有的()。
5、“颂”字最后一笔是(),献的最后一笔是()。
11-2积累
一、正音字
匀称猝然矫正堕落逾越关键耻辱
二、区别字
搏()竞()蛮()谐()键()博()竟()恋()楷()健()三、近义词
欲望—卑鄙—荣誉—忧伤—
堕落—慎重—强健—启迪—
四、反义词
卑鄙—慎重—刚毅—敏捷—
忧伤—容光焕发—公正无私—
五、解词
欢娱:
鄙视:
歌功颂德:
防微杜渐:
大公无私:
六、填空
1、《体育颂》的作者是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的()国的(),这首诗热情地赞颂了(),是一首()。
2、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体育被诗人拟人化运用()人称,使文章亲切热列,情真意浓。
3、体育精神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