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我和影子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我和影子朋友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影子的产生原因,知道影子的形状和方向会随着光源的变化而变化。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探究能力。
3. 增进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
1. 教具:手电筒、玩具、卡片、绳子、颜料等。
2. 环境:光线充足且可以投射影子的地方。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教师通过手影游戏引起幼儿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为什么会出现在我们眼前呢?”
2. 探索影子产生的原因:教师带领幼儿观察不同物体的影子,让幼儿尝试用手电筒照射物体,观察影子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影子的产生与光源、物体的位置有关。
3. 影子游戏:教师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用自己的影子进行游戏,如“影子接力”、“影子舞蹈”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影子的特点。
四、活动延伸:
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影子主题的活动,如在家中寻找影子的变化,拍摄照片分享到班级群。
2. 环境创设:教师带领幼儿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影子主题的作品,如用颜料绘制影子、制作影子手工艺品等。
五、活动反思: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整个活动的组织进行总结,反思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改进和完善。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活动内容:
1. 学习影子的基本概念,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物体时产生的暗区。
2. 观察和记录不间、不同位置下的影子变化。
3. 探索影子的颜色变化,尝试用各种材料和手段给影子着色。
七、教学活动:
1.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讲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影子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变化。
2.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在不间和不同位置下观察影子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3. 开展“影子color game”,让幼儿尝试用透明胶带、颜料等材料给影子着色,观察颜色变化。
八、教学评价:
1. 通过观察记录表,评估幼儿对影子大小、形状和位置变化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户外观察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观察能力。
3. 分析幼儿在“影子color game”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九、安全注意:
1. 在户外活动时,提醒幼儿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2. 使用手电筒时,确保幼儿不会直接照射他人的眼睛,以免造成伤害。
3. 在操作颜料等材料时,提醒幼儿要注意手部清洁,避免误食或误入眼睛。
十、教学资源:
1. 图片和实物展示:影子相关的图片和实物,如手电筒、玩具等。
2. 观察记录表:用于记录幼儿观察到的影子变化。
3. 材料和工具:透明胶带、颜料、画纸等,用于“影子color game”。
4. 教学视频或动画:关于影子形成原理的视频或动画,以直观地向幼儿展示。
十一、活动步骤:
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关于影子形成的动画,引导幼儿回顾影子的基本概念。
2. 观察与讨论:教师组织幼儿在户外或室内光线充足的地方观察不同物体的影子,让幼儿描述影子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变化。
3. 实验与探究:教师引导幼儿用手电筒照射不同形状的物体,观察影子的变化,让幼儿尝试解释影子的形成原因。
4. 影子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影子游戏,如“影子接力”、“影子舞蹈”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影子的特点。
5. 影子绘画:教师引导幼儿用颜料、彩笔等工具给影子着色,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十二、教学策略:
1. 直观演示:通过动画、实物展示等直观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影子概念。
2. 问题引导: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 操作实践:让幼儿亲身体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 游戏化教学:将影子知识融入游戏中,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
十三、教学建议:
1. 针对幼儿的认知特点,教师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影子知识。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十四、家长沟通:
1. 教师通过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影子知识的学习情况。
2. 鼓励家长参与影子主题的家庭活动,如拍摄亲子影子照片、制作影子手工艺品等。
3. 家长在家辅助幼儿观察影子的变化,与幼儿一起记录并分享。
十五、教学反思:
1.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需求和困惑,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3.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
重点:
1. 影子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
2. 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变化。
3. 探索影子的颜色变化,并尝试给影子着色。
4. 影子游戏的创意和设计。
5. 家长与幼儿的互动和家庭活动的参与。
难点:
1. 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尤其是光线、物体和影子之间的关系。
2. 观察和描述影子在不间、不同位置的变化,并准确记录。
3. 影子颜色变化的实验设计和解释。
4. 创造性地设计影子游戏,以及如何在游戏中融入科学知识。
5. 家长如何在家中支持和引导幼儿进行影子相关的探索和活动。